02.02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编者导读: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五月,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郑成功不幸因病逝世,享年39岁。翌年,其长子郑经在谋臣陈永华的辅助之下一举剪除了郑袭(郑成功之弟)及其党羽势力,迅速平定了爆发于叔侄之间的“延平王位之争”,并成功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统治权益。在之后的近二十年里,清朝中央政府为了达到消灭“明郑政权”的目的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其方式却基本停留在招抚、诱降等极具怀柔性的策略上(时而爆发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囿于自身水师实力不济以及缺乏值得信赖的优秀水师将领,以至于在郑经执政期间“明郑政权”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郑成功画像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郑经执政期间清政府与“明郑政权”之间的议和(或招抚)次数共计9次,在此期间,尽管清、郑双方所提的要求和议和的诚意有所差别,但其结局却均是以失败而告终。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前几次的招抚当中,清廷所提出的“压轴条件”基本都是以要求“削发”为主,其余则皆可另行商量,在这一条件被郑经多次拒绝之后,清廷便索性放弃了这一条件,而当清廷放弃了这一条件之后,郑部却不以为然,一副得寸进尺的嘴脸,最终导致谈判一次又一次的破裂。纵观清廷与郑经数次谈判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都是按照这一“套路”去发展的,即:当清政府允诺了郑部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之后,郑经又再一次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那么,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清政府所提出的条件不具诚意还是远在海外一隅的郑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与清政府议和?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就从这一思路入手,同时结合部分相关史料的辅助,来对清朝与“明郑政权”屡次议和失败的真正原因做一番具体的探究。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本文的研究内容:

01、谈判细节(按时间顺序排序)

第一次,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年之间。当时“明郑政权”内部正陷于“延平王位之争”的混乱之中,满清统治者则正好想借此契机向郑部发起攻心战术,以图收回被郑氏占领的金、夏两岛。因此,此次清方所提出的议和之举实际上并无实质上作用,仅是为了武装夺取金夏提供战术上的支持。史料记载,此次议和并未直接受到来自于朝廷的干扰,说白了这次议和完全是由福建地方官员根据战局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具体决定权上清方难以给予任何承诺,只是根据往年所提出的条件(许以漳、泉、潮、惠四府,登岸)要求郑经做出部分退让而已。最终郑经以“人众登岸安插难周”为由给予推辞。

第二次,康熙二年十月。时逢清、荷联军攻下金、夏,郑经率部全面退至铜山。靖南王耿继茂及福建总督(地方官员)再次遣使赴铜山招抚,最终仍以郑经拒绝削发登岸而谈崩。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第三次,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此次清廷提出了通商、纳贡称臣及遣子入京为质三个条件,希望郑经能够率众归降,然郑经却以“合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为由婉拒。

第四次,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这一次清廷派出了时任刑部尚书的纳兰明珠赴台招抚,双方就“纳贡称臣、许其藩封,世守台湾”两大意见基本达成了一致,但在是否“削发”的问题上分歧较大,以至招抚再度失败。史料记载:

郑经表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

而明珠则:“许其藩封,世守台湾”。但“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若不薙发易服,则难归顺悃诚,以何为据?”——《明清史料》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郑经庙

第五次,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四月。

此番“出征”清廷派出的使臣乃康亲王杰书,其结局仍因为郑经执拗于“不削发”而以失败告终。

第六次,同年十二月。出使人员为泉州知府张仲举、兴化知府卞永誉等人。此次清方表示只要郑部让出沿海各岛屿,便可答应当初“照朝鲜例”的要求,而郑经却提出:“欲安民必先息兵,息兵必先裕饷,果能照先藩四府裕饷,则各守岛屿,而民自安矣。”和议失败。

第七次,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九月。在此之前,清军已攻下漳、泉诸县,唯独海澄仍被郑军占领,为了能够收回海澄,福建总督姚启圣遣人议和,最终仍被郑经“以海澄为厦门门户,不肯让还”为由婉拒。

第八次,同年十月。首次议和失败不甘心的姚启圣再次遣人前往议和,然遗憾的是其结局仍不尽人意。

第九次,康熙十八年五月。此次清方提出的要求只有一点,即只要郑部退回台湾即可只纳贡称臣而不削发。然郑方在接纳了这些条件之后再增加了将“海澄为往来公所”并“年纳东西两洋饷六万两”的两大苛刻要求,最终谈判失败。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郑经画像

02、原因分析

综合前五次的谈判过程不难发现,双方就承认郑氏“许其藩封,世守台湾”以及纳贡称臣这两点其实是没有太大争议的,主要还是卡在郑部是否“削发易服”问题上。对于满清统治者而言,“削发”即表明是否与其站在同一阵营。简而言之,此举看似是“削发”这一浅显问题上的分歧,实际上则是双方在政治立场上均不可妥协的巨大冲突,这也即是前五次议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清朝与“明郑政权”的议和为何屡次失败?郑经:“竖子”不足与谋

从后四次的议和细节中也能细细观察得出,清方在谈判过程中的立场以及所提出条件的松紧程度是跟随“明郑政权”在沿海地区的局势而变化的,如当郑军在沿海布置严密导致清军无隙可乘之际,清方不仅答允了郑经当初提出“援朝鲜事例”的要求,而且还同意了郑部坚决“不削发、易服”的陈词。显然,这一局面已经达到了郑经谈判初期想要的目的,然此时的郑经却并不愿投降,以至于提出诸如“以漳、泉、惠、潮四府为交换”或“以海澄为双方往来公所”等荒唐条件,致使数次谈判均以失败而告终。从以上所述的事实也可间接推断地出来,其实郑经的内心根本就不愿意投降,所谓“许其藩封,世守台湾”等享终生富贵的物质条件对他而言或许真的是不屑一顾,他真正的理想则是继承父志,恢复大明王朝!当然,至于他晚年(西征失败后)的想法,我们难以揣测,但笔者可以肯定的是,其早年的志向绝不止“世守台湾”这么简单。

参考文献:

《明清史料》

黄玉斋:《郑成功与台湾》

陈孔立:《郑氏官兵降清事件论述》

陈昕:《郑经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