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林冲该不该火并王伦?

沙场冬点军


林冲杀王伦绝不是火并,而是临时起意的一场谋杀。既然不是火并,就不存在该不该的问题。因而,我将主要围绕“林冲该不该杀王伦”来回答。

“火并”是什么意思

无论查阅哪部字典或者词典,“火并”就是内部相互残杀、相互吞并。那么,施耐庵所写的“林冲水寨大火并,晁盖梁山小夺泊”是这个意思吗?绝对不是。

晁盖从东溪村一路逃亡,来到了梁山泊。王伦一见这么多好汉前来投奔,心里非常高兴,敲锣打鼓、杀猪宰羊屠牛,大排筵席,可谓极尽东道主之宜。但是,“众头领饮酒中间,晁盖把胸中之事,从头至尾,都告诉王伦等众位。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自己沉吟,虚应答筵宴。”

王伦不愿意做大梁山,害怕与官军为敌。如今,这些劫了生辰纲杀了官军的好汉来投奔,若是收留,必定要把梁山置于与官府甚至朝廷的对立面。王伦不敢面对这样的局面,不想引火烧身,便没有答应收留晁盖。

王伦没有接受晁盖等人入伙,那他们就不是梁山上的人,也就谈不上“内部相互吞并”,火并便不能成立。假若是林冲杀了王伦自己做寨主,然后收留晁盖等人,这才是真正的大火并。

施耐庵的文字处处透着玄机,把林冲仗势欺人,恩将仇报杀王伦的小人之举写成“火并”,其实是在暴露林冲的为人。

林冲杀王伦是恩将仇报

想必林冲也听到了晁盖等人的英雄壮举,也看出了王伦要打发晁盖他们下山的心思。于是,星夜来到晁盖等人的住处,联络外人搞掉老板。

吴用一见林冲到来,便用言语刺激林冲。吴用知道,他们不过是外来客,鹊占鸠巢无异于仗势欺人,江湖中传出恶名,谁还敢来投奔?吴学究是晁盖团伙中最坚定的上梁山者,也是最有远见,要把梁山做大之人。吴用不能干这样的蠢事,以招致江湖的谴责,以绝了梁山贤路。所以,吴用设计,借林冲之手杀掉王伦。

白衣秀士王伦并非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反倒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小掌柜。职场之中,刚刚起步的小老板一方面要广播人脉,另一方面也时刻担忧被别人吞并。因而,每一个好汉前来应聘,王伦都是热情款待,即便是害怕自己的位置被他人抢去而下逐客令,更不敢收留官府要犯,但绝不是像二龙山的邓龙那样动武或者野蛮驱逐。婉辞林冲时,王伦赠予五十两白银,两匹纻丝。请晁盖他们下山,王伦则赠送了五锭大银。试想,这样的王伦是个小人吗?

林冲犯下弥天大罪,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投奔梁山尽管遭遇王伦的为难,但毕竟还是得以收留。无论怎样,林冲都应当感激王伦,哪怕这个老板没有本事,都不应当不讲情面,帮助外人干掉了老板。

林冲杀王伦是要傍大腿

王伦很弱,上山之前连个功名都考不中。生活也很窘迫,因而,施耐庵说他是“白衣秀士”。要说弱者,王伦才是值得同情的弱者,林冲算什么弱者?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又是高俅非常宠信之人,享受着“大请大受”的高薪待遇,平日里还能与高太尉聊天吹牛,高俅还在林冲面前自夸宝刀,两人关系非常近。林冲一身武艺,王伦则手无缚鸡之力,谁强谁弱,判若泾渭。为什么就没有人同情这个在弱肉强食的江湖中苟且求生的小掌柜呢?

林冲上山前,石碣村的渔民都说梁山与他们争夺水泊渔业资源“不打紧”。林冲入伙之后,梁山实力陡然增强,阮氏兄弟他们便绝了生路。到底谁强谁弱呢?

林冲比王伦强大得多,但是林冲却是比王伦还要怂的怂蛋。王伦受了鸟气便上山落草,林冲被欺负到家,却一再苟且偷生。王伦不愿意收留,又让林冲去纳投名状,如果林冲不服,完全可以像鲁智深那样,动武杀人。当时若是干掉王伦,即便是林冲被几百喽啰围殴而死,也是一条好汉。但是,梁山之上谁是林冲的对手?杜迁宋万朱贵,再加十个这样的好汉也不是林冲的对手。喽啰们才不管谁做寨主,死了一个立即傍上第二个。

这是因为林冲不敢担当。杀了王伦,必定是自己做寨主,那么,就得挑头面对官府朝廷的缉捕。一旦被清剿,自己就是贼头,绝不会得到宽恕。晁盖的到来,让林冲找到了可以依傍的大腿。势力强大的晁盖,让林冲的胆子肥了起来,杀掉王伦便可投靠晁盖了。

王伦完全可以不杀

但凡林冲良心上有点血,王伦就不会死。即便是到了断金亭上,林冲把王伦挟持,逼迫他让位与晁盖,也算是个知恩图报,为着梁山大计而采取的还算正义的行为。王伦毫无抵抗能力,面对林冲的屠刀只有饮刀毙命这一个下场。

林冲毫不留情的杀掉了王伦,便从血泊中拖过一把交椅,把晁盖送上了寨主之位。这一点,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喝彩。其实,林冲是不敢做寨主,让高个顶雷而已。

后来,晁盖在梁山毒发身亡,林冲重演了这一幕,迫不及待的连夜串联吴用、公孙胜,极力推宋江做寨主。施耐庵笔墨不乱,通过两件事情对写,点明杀王伦不是“火并”,真正的“火并”则是谋杀晁盖,完成了梁山唯一一次内部吞并。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施耐庵的回目与内容不对称,原来是要为后文伏线。

王伦可以不杀,而林冲却毫不顾念王伦的好处,报复性的杀了白衣秀士,是其人品低劣所造成的结果。

林冲“隐忍”心怀叵测

有人说,林冲最值得同情的是隐忍。这个观点说对了一半。面对高俅的势力,鲁智深都不敢正面对抗,在林冲出卖了自己,张三李四报信说高俅要派人到大相国寺捉人,鲁智深也只能跑路。林冲不敢与高太尉直接做对,选择隐忍情有可原,但林冲为什么不主动选择逃离呢?说白了,林冲的隐忍是有目的的。

被发配充军,林冲很不甘心失去“大请大受”的美好生活,于是,演出了一场休妻的闹剧。林冲说:“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这个理由说得通吗?

无论林冲休不休妻,高衙内还是要纠缠威逼亲事的。林冲大概不会不明白,高俅陷害林冲,为的就是给高衙内提供机会。林冲心里盘算,假如不休妻,林娘子依然坚贞不从,高俅便将继续陷害林冲,则林冲性命难保。因而,林冲才说休了妻才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这哪是为林娘子考虑,完全是为自己在盘算。划清了界线,高俅便不会奈何林冲了。

但是,林冲想错了。就是休了妻,高俅并没有放过他,野猪林差点就丢了小命。幸亏鲁智深及时赶到,水火棍下得以逃生的林冲依然隐忍,还幻想着讨好高俅。于是,在沧州道上出卖了鲁智深,试图借董超薛霸之口,把话传到高俅耳朵之中,以期得到高俅的谅解。然而,火烧草料场的事情不久降临到林冲头上,这才被逼无奈杀了陆谦、富安和管营差拨。

这就是林冲的“隐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牺牲别人的利益,休妻卖友,林冲一点都不隐忍。杀王伦也是一样,隐忍的背后隐藏着无限杀机。

警惕职场小人

杀王伦之前,林冲的隐忍更加令人感动恐怖。读一读林冲纳投名状时的细节,真令人为林教头感到屈辱。

第一天,林冲没拿到投名状,回到山寨,王伦问道:“投名状何在?”林冲答道:“今日并无一个过往,以此不曾取得。”王伦道:“你明日若无投名状时,也难在这里了。”林冲再不敢答应,心内自己不乐,来到房中,讨些饭吃了,又歇了一夜。

第二天,王伦说道:“今日投名状如何?”林冲不敢答应,只叹了一口气。王伦笑道:“想是今日又没了。我说与你三日限,今已两日了。若明日再无,不必相见了,便请挪步下山,投别处去。”

第三天晌午,林冲提着朴刀对小喽罗道:“眼见得又不济事了。不如趁早,天色未晚,取了行李,只得往别处去寻个所在。”

大概经过经过这几回折腾,王伦大概被林冲的表象所迷惑,认为此人逆来顺受,任你拿什么样的话刺激,都只是低头叹气,不敢答应。于是,王伦决定将林冲收留。

毕竟是白衣秀士,虽然能够预见到后来的事,却猜不透林冲的心,毫无“斗争”经验的王伦就这样被骗过了。然而,晁盖的到来,林冲便把过往的隐忍全部转化为仇恨,转化为杀机,王伦就这样冤屈的死于“火并”。

如果把梁山比作一个职场,哪个老板敢用这样的人?王伦作为梁山掌柜,完全有理由,也有权利招聘员工,决定去留。林冲可以杀老板吗?林冲入伙之后,王伦为难过他吗?王伦已经把林冲当做梁山的一员,坐了第四把交椅,还在朱贵之前。

但是,林冲却从来没有把王伦当做真正的寨主,心里一直隐忍着怒火,等待机会的到来,然后,痛下杀手,帮助“外人”做掉了老板。


绿野萍踪01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作为正面人物,一直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所以即便梁山好汉偶尔做错了事,也不会遭到读者们的非议。林冲该不该火并王伦?答案是不该,因为林冲杀王伦就是一个错误之举。林冲杀王伦何错之有?

第一,王伦是梁山之主,而梁山又是柴进的幕后基地,所以王伦实际上是柴进发展的下线。早在柴庄,柴进对林冲就有恩情,而林冲上梁山也是由柴进推荐,如今林冲丝毫不顾忌恩人柴进的感受而将王伦杀死,这显然是对恩人柴进最大的不尊。

第二,王伦对林冲也有恩情。我们暂且不论王伦的品行,起码在林冲走投无路之际,是王伦收留了他,让他得以有一个栖身之地。之后即便王伦不愿收留林冲,也为他准备了不少金银,足够他生活之用。而林冲仅仅因为泄愤就将恩人王伦杀死,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第三,王伦从未有过害人之心。无论是林冲的到来,还是后面晁盖、吴用等人的到来,王伦都冒着风险收留了他们,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官府通缉的要犯。虽然王伦极不情愿这些人留在梁山,担心他们日后会夺了他的寨主之位,但王伦也仅仅是想赶走他们而已,并未产生过杀害他们的想法。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如果王伦真的要结果林冲、晁盖、吴用等人,即便武力上不占优势,难道下蒙汗药还不行吗?梁山毕竟是王伦的天下,双方一旦产生摩擦,吃亏的未见得是王伦一方。而作为梁山之主的王伦,自始至终从未有过加害他们的想法,相反倒是吴用费尽心机想结果王伦。

总之,林冲不该杀王伦。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王伦在整个事件中并没有犯下什么过错,仅仅因为他不愿收留林冲他们,就能判他死刑?这恐怕说不过去,我们最多只能说他嫉贤妒能、小肚鸡肠,世间嫉贤妒能、小肚鸡肠之人何其之多,难道个个都该杀吗?

林冲杀王伦,最大的过错在于他违背了江湖人追求的一个“义”字。正如前面所说,王伦是林冲的恩人,而林冲杀死恩人,已然上升为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所以后来,梁山的两任寨主晁盖和宋江,实际上心里对林冲都有所排挤。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非常关键,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林冲在梁山其实是一个十分孤单的人,除了鲁智深跟他走得稍微亲近些,其他好汉跟他的关系大都很平淡。在梁山这个大集体中,人人都将义气举过头顶,违背义气的林冲又怎会不被边缘化呢?


久哥聊小说


林冲就是个窝囊废,小时候看《水浒传》被施耐庵写得一个个英雄好汉激情燃烧。

长大以后看水浒传,感觉108条好汉,没几个是真正的好汉,本文就豹子头林冲说起,

林冲本是京城80万禁军教头,相当于部队教练,武功是高的,但是官位是不上品的,特别是宋朝,武将地位低下,何况林冲这个教头还不算武将。要想上位二条路:

1,上战场立功,

2,巴结上权贵,

没有记录林冲做教头时上过战场

窝囊一,那只能巴结权贵一一一高官高俅,按施耐庵说法高官高俅至少是认识小小教头林冲的,高俅让林冲拿宝刀去见面,林冲在明明知道高俅干儿子刚刚欺凌了自己老婆的情况下还屁颠屁颠地去了,果然中计,进了白虎堂,

毫无反抗,束手就擒。

窝囊二,发配充军前休了妻子,明摆着和妻子划清界限,讨好高俅,你儿子要这个女人和我林冲无关了,你儿子爱要不要,可怜女人只能自杀。



窝囊三,狮子林,鲁智深救了林冲,林冲反而出卖鲁智深,跟解差说鲁智深倒拔杨柳树的事。还是为了讨好高俅,不惜出卖救命朋友。

窝囊四,在草料场被高俅派人追杀下,看高俅指望不上了,无奈上了梁山,王伦是小家子气,一开始不敢收留,如果林冲确有血性,直接杀了王伦,自己做山大王,当时粱山没有一个高手,宋万等根本不在话下,最后窝窝囊囊地做了第四把交椅。


等到晁盖等上山,看晁盖帮有文有武,在吴用的唆使下才杀王伦扶晁盖上位。

后来宋江上山,看宋江势大,转头帮宋江上位,晁盖被毒箭所伤是否是林冲所为也是个悬案。


庸者智也


林冲火并王伦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当是时,晁盖他们七人上梁山,是形势所迫,就此一个活命的去所,说什么也不能离开,明摆着,如果山上的势力不容,那就要硬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但,七人小组虽然实力尚可,王伦宋万杜迁他们不足为虑,可对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不得不防,万一打将起来,胜负难料,若要成事,必须先搞掂林冲。

吴用这位狗头军师决定先拿林冲开刀,所以便单独与林冲谈话,虽然语气婉转,但也意思明确,这梁山我们是非上不可了,王伦不容王伦必死,你林冲早上山几日,也算山上一个主人,不知是什么立场?

林冲虽然性格优柔寡断,但遇事不糊涂,心里十分明白,这是到了站队的关键时刻,也是活命的一次抉择,显然,如果自己立场不分明,态度不坚决,那么自己肯定性命不保,说不定比王伦还要先走一步!

阮氏兄弟以及赤发鬼刘唐就在一旁虎视眈眈,若有迟疑或者态度不明朗,那自己怕此时就要被他们先解决了!

林冲赶紧表明立场,自己不但仰慕晁天王他们智取生辰纲的义举,而且早已痛恨王伦的小肚鸡肠,十分愿意与你们站在一起,何况咱们都是背着人命官司,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疑,其前一句为虚,与晁盖他们素不相识,而且又是一帮犯了大案的江洋大盗,搁在以往,林冲心里哪里会仰慕他们!但憎恨王伦确是实情,虽然没有到想取其性命的地步,但此时已与往日不同了。

“ 好!”吴用说,“如果王伦不容我等,那你打算怎么办?”

林冲明白,这是对方把底牌亮给自己了,就看自己怎么去打了!

“林冲定与各位兄弟共进退,若王伦不容留各位,我定取之!”林冲赶紧信誓旦旦。这位以忍字为高的英雄,不得不又举起屠刀!

火并王伦,势在必行,林冲何想再屠戮一人性命焉?但形势所逼,不是王伦该不该死,而是自己不得不杀也!


七斗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一起共事?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共同创业?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甚至生死与共?那肯定是脾气秉性相投、有共同的追求、有类似的人生观价值观、实力相当的人才能做到,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林冲火并王伦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林冲与王伦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同在一座山寨、同在一起吃饭喝酒却貌合神离,各怀心腹事,彼此互不信任、互相猜忌甚至互相敌对,这样的两个人岂能和睦相处呢?小心翼翼维护着彼此脆弱的和平关系是根本经不起一点风浪的,稍微有点荧光之火就会点燃两人之间熊熊燃烧的仇视怒火,而这荧光之火就是晁盖、吴用等七位不速之客的到来。

王伦嫉贤妒能德不配位,迟早会生祸端

林冲火并王伦是必然的,当然王伦需要负很大的责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这个人最大的缺陷是嫉贤妒能,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只能接受比自己差的人不能容纳比自己强的人。这样的人占据浩瀚八百里水泊梁山实在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杀死陆虞侯等三人之后亡命天涯,走投无路之际幸遇柴进,在柴进的引荐下投奔梁山王伦处。真是“人的名树的影”,一介落魄书生被林冲的威名吓坏了,总怕被八十万禁军教头把自己地盘给占了,所以就想方设法拒绝落难时的林冲。王伦的心思在《水浒传》原著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有详细描述:

王伦动问了一回,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着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

王伦的一番心思实锤了他狭隘的本质。王伦想用小恩小惠把林冲打发了暴露了他迂腐的性格特征。王伦犯得最大错误就是以为梁山泊就是他的私有领地,所以总怕失去。他固然是第一个占据梁山的人也为了梁山耗费了很多心血。但梁山并不是王伦的,本质上梁山其实是北宋朝廷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不过北宋徽宗当政期间朝纲败坏,奸佞当道,民不聊生。天下有志之士纷纷占山为王,与朝廷分庭抗礼。也就是说王伦对朝廷不满可以到梁山来落草,那跟朝廷政权更有深仇大恨的林冲同样也可以到梁山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伦只不过是比林冲先到而已,只是占据了时间上的主动,但是实力上呢?王伦与林冲差的太远,林冲完全可以凭实力取而代之,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无分对错,为了生存争夺共同敌人朝廷的地盘是正常的。况且,林冲其实并无意自己为王,而只是有一个避难之所罢了。王伦则不这样想,总怕梁山落到林冲手里,不顾英雄好汉的落魄执意要赶下山去,这显示了王伦德不配位的嘴脸。

林冲虎落平阳被犬欺,迟早要爆发

王伦本想送给林冲几两银子将其打发走让他自生自灭。但林冲深知自己背负数条人命,一旦下山必定被官军捉拿。此时的林冲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放下身段几近哀求,自称小人如何如何:

林冲道:"三位头领容覆∶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大官人面皮,径投大寨入伙。林冲虽然不才,望赐收录,当以一死向前,并无谄佞,实为平生之幸,不为银两赍发而来。乞头领照察。"

如果这时候王伦识时务的话,痛痛快快收留了林冲,林冲作为重情重义的好汉必定会念着王伦的好,以死报效王伦的救命之恩。但是王伦鬼迷心窍,处处刁难,在手下人朱贵、杜迁、宋万的求情下,王伦又心生一计,整出了“投名状”的名堂来,所谓“投名状”就是让林冲下山去杀个人把人头献上来。林冲并不是像李逵那样滥杀无辜的人,这样的无理要求对他而言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但是无奈何,为了求生存,林冲虎落平阳被犬欺,只能忍气吞声下山去找“投名状”。等来等去,却等来了另外一条好汉“青面兽”杨志。俩人进行了激烈的大战,大战四五十合未分胜负。

早就暗中观察林冲战况的王伦叫停打斗,不是因为王伦心怀善念,而是又想出了另一条他自认为很完美的计策,那就是让杨志与林冲一块上山,用杨志牵制林冲互相内耗,这样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

没想到杨志心高气傲,看不上梁山这小地方更不愿意当草寇,他的目标是上京城当大官,于是拒绝了王伦的邀请。王伦无奈之下只得勉强收留了林冲做了山寨第四把交椅。

林冲小宇宙爆发,王伦死翘翘

林冲虽然在梁山安顿下来,并做了名义上的四把手,但他心里是很不痛快,在梁山生活的很窝心。主要原因就是王伦根本就没把自己当兄弟,时时刻刻提防自己,梁山主要事务都是王伦找杜迁、宋万、朱贵这几个心腹进行密商,坐四把金交椅的林冲反而成了局外人。

此时的林冲是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隐忍不发,倒也相安无事。其实这已经证明了林冲并无夺取梁山之意,只是希望有个安身之地而已,王伦之前的猜忌纯粹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林冲明白王伦的心思,内心其实是一直强压怒火,堂堂的豪气干云的英雄好汉在小人得志的王伦手下委曲求全,直到晁天王的到来。话说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在黄泥岗智取了杨志押运的生辰纲后事情败露,幸好及时雨宋江报信弟兄七人才逃离官府的缉拿,投奔到梁山而来。这王伦一见一下子来了七位豪杰,心里就又开始敲鼓了。第一天晁盖表达了投靠王伦的心意,但王伦的表现是:

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自己沉吟,虚作应答。

王伦只是顾左右而言他,吃吃喝喝,没有正面回应晁盖的请求。这一切林冲都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林冲对晁盖等英雄好好早有耳闻,他感觉晁盖等人才是跟自己意气相投的人,因为害怕晁盖等豪杰离开梁山,于是林冲夜访晁天王,与七位好汉相谈甚欢。

林冲表达了期待晁盖等好汉加盟梁山的愿望,同时道出了自己在梁山的处境以及对王伦的不满。老谋神算的吴用洞若观火一目了然,时不时拿话激林冲,为第二日林冲火并王伦奠定了情绪基础。第二天,果不其然,王伦又故技重施拿出了当初对待林冲时的办法,想花点银子把晁盖等七位大爷打发走。林冲看在眼里,心中怒火中烧,质问王伦:

只见林冲双眉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王伦大骂林冲畜生以下犯上,俩人你一言我一语矛盾彻底激化。林冲积压太久的怒火如同小宇宙爆发,一脚踢翻桌子,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去心窝里只一刀王伦当场毙命。王伦死后,林冲等尊晁盖为山寨之主。从此后,梁山开启了替天行道的新篇章。结语:王伦可怜又可恨;迂腐又无能;不识时务又不识抬举;嫉贤妒能又胆小虚伪。他的死不能说是死有余辜,但起码是自作自受。读了半辈子书却不懂得顺势而为找台阶下的道理。



郑非梦妙文


林冲火并王伦不存在该不该的问题,而是林冲没有选择,林冲为了活命必须要杀掉王伦留下晁盖。

1、王伦对于晁盖七人入伙是欢迎的,晁盖七人上山,王伦杀猪宰羊大摆筵席欢迎。晁盖对王伦讲了上山的经过,王伦就不敢收留了。因为晁盖七人犯的官司太大——劫了蔡京的生辰纲、杀死许多官军。晁盖七人上梁山的行踪已经暴露,收留晁盖七人会引来朝廷官军来剿,彼时梁山的实力并不足以对抗官府,收留晁盖七人对梁山和王伦来说无异于引火烧身。这是王伦不敢收留晁盖七人的原因。

2、晁盖劫了生辰纲杀死许多官军,犯下不可赦的罪行。那么林冲呢?林冲犯的官司比晁盖七人更大。(1)、林冲火烧大军草料场,这是军用物资,晁盖七人劫取的生辰纲还只是私人物品。(2)、林冲杀死了陆谦和沧州牢营差拨还有高俅家的宠臣富安,晁盖七人杀死的官军中兵居多,官中何涛只被割了耳朵放回去了。从事情严重的角度看,林冲犯的事不比晁盖七人犯的事小,并且,林冲逃到梁山朱贵酒店处时,已有东京来的官府人在打探林冲的下落。王伦收留晁盖七人怕官府剿灭,收留林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王伦不收留晁盖七人势必也不会收留林冲。

3、林冲没有选择,他只能团结晁盖七人共同抗击官府围剿。晁盖七人劫取生辰纲杀死许多官兵,这充分说明晁盖七人团队优于王伦团队,有勇有谋。林冲和晁盖七人面临共同的问题——官府追剿。晁盖七人实力也强于王伦团队,林冲出于自己安危的考虑,拥抱晁盖团队是最佳选择。他们面临两个共同问题(1)、王伦不收留(2)犯下不可赦的罪,官府追剿。对于林冲来说,想要保住性命必须要杀王伦。

4、给晁盖的投名状。杀王伦是林冲的主动选择,原著中天刚亮林冲找到晁盖七人说道:

众豪杰休生见外之心。林冲自有分晓。小可只恐众豪杰生退去之意;特来早早说知。今日看他如何相待。若这厮语言有理,不似昨日,万事罢论;倘若这厮今朝有半句话参差时,尽在林冲身上!

拉拢晁盖七人的心态溢于言表,林冲在梁山中相对王伦团队,林冲是外人,相对晁盖团队也是外人。但是林冲和晁盖团队处境相同,只有团结晁盖团队林冲才有保住性命的希望。为了博取晁盖团队的信任,杀掉王伦,让晁盖上位才是林冲最佳的选择。


尚书屋


确切的说林冲是逼上梁山第一人,在林冲上梁山之前,有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松万几个人在梁山落草打家劫舍,几个人王伦是个不第秀才,杜迁,宋万两个本事平常,可能运气或者干了几件有收益的勾当,他们在梁山还混得不错,有千八百喽啰,有易守难攻的天然关隘,有饭吃,有房子住,还有酒肉。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冲出现了,引起梁山地震,白衣秀士王伦紧张了。

为什么会这样,网罗人力资源,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好吗?王伦想别人谁来不行,偏来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绝伦,本事超强。本来三缺一,不正好凑一桌麻将?岂知如果自己这个林冲一旦发作,不会有我王伦的好果子吃。不如拿几两银子发付他下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林冲是梁山赞助者柴进介绍来的,把林冲拒之门外,柴进面上不好看。寻思出个难题,把一个投名状来,对林冲而言其实这不算什么难事,杀个人小菜一碟,不想遇上了高手杨志,风云龙虎,难以解决。

结果太多的波折,林冲勉强坐上了梁山第四把交椅。

当晁盖七人智取生辰纲,进入梁山,又一次翘起地震。这次比林冲来时冲击力更强烈,那七人个个气吞山河,杀气腾腾,收下他们入伙,就等于把煮熟的鸭子送给他们享用,或者连我无论也当鸭子煮了。万万不能要,送几两银子发付他们下山便了。

恕不料这次有个林冲在,他冷眼观世,王伦不醒唔,要抄嫉贤妒能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你不要把事做绝,倘若是我林冲的私事,叫我死也甘心,但这次不行,事情关乎梁山的前途命运,再忍气吞声,梁山革命事业就会断送,等杜迁宋万两个唯唯诺诺的不入流的墙头草出来说话,肯定黄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天意,代表天的意志,林冲爆发了!如杀一只鸡,王伦倒了,梁山的革命事业轰轰烈烈发展起来,林冲如不杀王伦就是逆天,替天行道就成为空话,就没有后来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没有排座次,就少了捉方腊。

所以梁山大业,林冲第一大功臣。


山谷大师


从林冲的角度来说,应该火并。

王伦其人,能力平平,心胸狭隘,不能容人。林冲走投无路上山时,王伦见其武艺高强,担心地位受影响,就百般为难。

另外王伦也就是个安于现状之人,而林冲有深仇,跟着王伦,此仇终其一生都不能得报。

王伦上山时的刁难让林冲心生怨恨,能力的欠缺让又林冲不服;

况且林冲在山上一直未得重用,对于一个有大能力有大仇的人来说,这是很憋屈的。

晁盖等人上山对林冲来说是个机会,加上王伦再次不容于人,林冲借此机会直接干翻王伦。

对林冲来说,有利无害:

首先,林冲有拥戴之功,重用程度肯定远远高于从前;

其次,林冲知道晁盖等人有野心,所以报仇有望;

再次,林冲其实还是挂念家人,在王伦时,都无法容他,更不要说接家人上山,但换成晁盖后,就可以与家人在山寨团聚,所以林冲马上就跟晁盖提出要接妻子上山,只可惜其妻已经自缢身亡。

所以说,林冲火并王伦,是应该的。

其实已王伦的性格,在那个世道做山寨头目,迟早会被火并。



湖湘泽


有句话叫“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林冲对王伦已经恨到牙根了,当时他走投无路来投奔梁山时,王伦小人一个,百般刁难,话里话外讽刺。王伦对杨志的态度也深深的刺激了林冲,他一点也不比杨志差,可王伦却对杨志另眼相看,殷勤的不得了。最后可以说林冲能留下来还是沾了杨志的光。林冲能不窝火吗?

这回晁盖吴用来了,王伦还是这副德性,如同演电影一样,把对付林冲的招数又来了一遍。林冲的自尊心又一次受到了挑战,忍无可忍,再加上吴用有意设计,在旁边敲边鼓,假装劝架,实际上鼓风,一怒之下就把王伦干掉了!!



向阳花开7290


林冲该不该杀王伦?对于这一问题,本人以为作为水浒传的读者,首先要了解遵循作者的意图。看看作者写王伦这一节的目的。他是褒扬王伦呢,还是批判王伦呢?很明显王伦是作者批判靸斥的对象。文中通过两件事,一是拒绝刁难走投无路的林冲入伙,二是拒绝接纳晁盖等七弟兄加入他的团队。其实两桩事一个内容,以此充分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王伦的心胸狭窄,狡诈虚伪,嫉贤妒能,难有作为的丑恶灵魂。表面上,又摆酒宴又赠送银两,客客套套,满面春风,热情招待,一提入伙马上变态。小寨房屋不整,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略备簿礼,万望笑纳,另投他寨歇马,改日派兄弟去探视。王伦明知晁盖等人不为财物而来,只是寻求避难之所却偏偏不留。水浒传的内容其中就涵盖了一个义字,王伦恰恰就缺少仁义,缺少大丈夫的豪爽气度与宽广胸怀。作者的笔锋是要展现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梁山,聚拢四面八方不同类形的与官府有裂痕的绿林豪强。就一百另八将虎狼犲豹式的人物,王伦的领导水平能统帅得了吗?显然不能。同时他的道德操守及作为也是施先生所不齿的。所以在火并王伦时,有一首诗就深刻地突出了这一点。独据梁山志可羞,嫉贤傲士少宽柔。只将寨主为身有,却把群英作寇仇。胸怀褊狭真堪恨,不肯留贤命不留。明确地确定了梁山的未来而不是王伦的私有财产。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当王伦表演完结后就再没有他存在的意义了。如果继续存在实也不好按排他的位置。所以作者指派林冲除掉王伦,当然是行文的需要,也是合情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