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領導看你每次工作都能及時完成,執行力不錯,於是就習慣讓你多分擔工作,該怎麼辦?

餘小魚


【職場筆桿子創業】觀點:職場中凡是經常被壓擔子的員工,都是一頭非常形象的『老黃牛』,責任心強、執行力好、服從性高,領導既放心、又信任、還欣賞。所以,領導習慣性地反應就是讓工作交付於你,讓你承接和完成,領導晚上才會睡個踏實覺、安穩覺。一般來講,員工如果能夠被領導看重,應該明白這是自己將來提拔加薪的機遇,但既然題主拋出瞭如何擺脫這個現狀的問題,那麼現實中題主肯定出現了以下三種情況:(1)領導壓得擔子過重,身心俱疲,沒有掌握好“度”,經常處於“陀螺”狀態;(2)長期幹得比同事多,但薪資沒有多拿一分,升職也沒有一點動靜,失去了耐心;(3)碰到“職場怪像”:幹得越多,錯得越多;幹得少,錯得也少,結果努力幹活的人經常會挨批,在獎懲機制下,薪資拿得還沒有不努力幹活的人多!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題主也就明白了自己該如何做了。

人們經常會說:“能者多勞!”這句話其實是旁觀者“不懷好意”的『嫉妒』,在無形之中對幹活的人上了一套『枷鎖』。因為這裡面既有『恭維』的話,又有無形的『責任』,讓你不能反駁、無法拒絕,還只能在心裡苦笑。為什麼明明是你們的工作,你們處處推諉扯皮、推三阻四,讓我來給你們完成,結果你們還“站著說話腰不疼”,對我說著“風涼話”,這對埋頭幹活的人來講,就像一根刺卡在喉嚨裡,難受得很。一旦幹活的人有了這種心理,證明領導僅僅是將這類員工看成“幹活”的工具,並沒有作為自己的“得力干將”和“麾下人才”,沒有讓這類員工感到溫暖,覺得跟著這樣的領導值得。

我將圍繞“領導習慣於將工作分派給既能按時完成任務,執行力又強的員工”這一職場現象展開論述,下面的回到可以作為類似職場問題的標準教材來使用:

一、領導為什麼習慣給員工多分擔工作?

職場中,領導信任下屬、賞識員工的信號和表現就是“壓擔子”,習慣於讓你承擔更多工作,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個:

(1)員工責任心強、執行力好、服從性高

職場中,領導欣賞的員工類型無外乎有三種:一是『責任心強』的員工,他們工作領導很放心;二是『執行力好』的員工,他們實施領導很踏實;三是『服從性高』的員工,這類員工領導認為很可靠。所以,領導習慣給你多分擔工作,證明你肯定有以上三個原因中的至少一項。

(2)領導在有意考驗和栽培你

領導習慣於將工作交給一個人干時,往往釋放出的信號就是要栽培員工、在考驗下屬。那如何識別員工的抗壓能力,如何判斷下屬的內在心性?要知道,領導在平時工作中是很難看出和判斷出來的,只有在關鍵階段、在特殊時刻才能流露出來、顯現出來。所以,領導習慣於將工作壓過來時,就是在試探員工的承受極限!

(3)領導為了自己的業績和升遷

領導習慣於給你多分擔工作,一方面是認為你的工作能力強,由你來完成,工作的質效會達到一個新高度;另一方面是為自己的業績和升遷鋪路,覺得讓你來完成任務,可以幹出不一樣的效果。

【小結】:領導之所以給你分擔更多的工作,就是因為你的責任心強,不會應付將就;就是因為你的執行力好,能夠立馬落地實施;就是因為你的服從性高,不打折扣地執行到底。當然,為自己培養得力的下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的升遷提拔儲備資源力量。

二、員工為什麼要想改變這種現狀?

任何一個員工都明白,領導重用自己,其實就是在給自己今後的提拔加薪搭建“好”平臺、提供“好”機遇,只是有的員工沒有在平臺上站穩、沒有抓住眼前的機遇,而對“好不好”的問題產生了不一致的看法。

通常來講,員工面對領導習慣給自己壓擔子、自己卻想擺脫這種現狀時,應該出現了以下四種問題:

(1)領導壓擔子超過了“度”

職場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所以,領導無論出於何種緣由,栽培也罷、考驗也好,為了業績也罷、為了升遷也好,對員工壓擔子、給任務、派工作時,應該要對工作的“量”和任務的“質”進行一個綜合評判,以此來決定員工是否能夠承受得住。

既然員工想擺脫這種現狀,就證明領導沒有在“度”上進行很好地把握,導致員工超過了承受極限。

(2)感受不到領導的“溫暖”和“真誠”

如何讓一名員工能夠死心塌地地跟著領導?是職位?還是薪資?從排位順序上來講,更高的職位別的企業也能給,更高的薪資別的單位也能發,如何確保員工能夠無怨無悔地跟著一個領導,我認為關鍵的指標就是領導的“溫暖”。

何謂“溫暖”?我的理解就是:員工的尊重,用什麼方式體現出來;員工的價值,靠什麼行為來證明?

員工的工作量經常性地超出負荷,能夠確保員工不跳槽離職的動力就看領導能不能打動員工,讓員工從情感上覺得你這樣的領導值得我為你工作,一定不能讓員工產生“憑什麼幹這麼多工作就是應該的”思想意識。

(3)員工看不到薪資多拿一分錢、職位可能晉升的“希望”

員工在職場拼搏的根本動力,無非就是“薪資”和“職位”,如果領導能夠在任何一個方面滿足了員工,員工都會覺得自己的額外付出是值得的,哪怕是領導對職位升遷的“口頭應諾”,起碼在精神激勵方面,讓員工覺得自己有奔頭、有希望。

千萬不能有“既想馬兒跑得快,又想讓馬兒不吃草”的心態,千萬不能讓員工覺得領導對待自己不公平,憑什麼自己要幹得比同事多,薪資卻和同事一般?一旦讓員工心裡覺得委屈,這時員工就會產生懈怠情緒。

(4)員工感覺自己是領導升遷提拔的“墊腳石”

領導如何能讓員工為自己心甘情願地付出和努力?按照我的職場經驗,領導要做到三點:一是不要搶員工的功勞,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二是讓員工感覺到自己的額外付出,領導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內心是清楚的;三是精神激勵和口頭應諾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從長遠看領導要為這類員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薪資提升、職位晉升等。

如果領導不能讓員工感受到以上三方面的獲得感,不能站在員工的立場和角度去想問題、做事情,那麼員工遲早會“撂挑子”,失去創業幹事的勁頭和動力,只會覺得自己是領導晉升提拔的“墊腳石”。

三、員工如何擺脫自己經常多分擔工作的境地?

長期高負荷工作,一來身體扛不住、受不了,會發出疲勞預警;二來沒有價值上的認同感,創業幹事的勁頭遲早會消退;三來感受不到領導的溫暖和真誠,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讓員工覺得自己額外付出是值得的。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1)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

當眾多工作一併壓過來時,員工要梳理和分清哪些工作是緊急且緊要的工作,哪些工作是不緊急且不緊要的工作,分出輕重緩急,排出順序,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放慢工作的節奏,給自己騰出思考和放鬆的時間。

緊要工作來臨時,可以先忽視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完成工作是首要目標,否則就是自己的失職;常規工作可以放慢腳步,作為自己調解身心的領域,給自己鬆一口氣。

(2)向領導申請配備“副手”

實幹型的員工,都有一個“弱點”,或者說是“軟肋”:從不主動向領導申請幫手,不願向領導提出條件,覺得一旦這麼做了,好像自己的個人能力就會在領導的眼裡降低!

面對經常讓員工多分擔工作的領導,工作中也從沒主動向員工表示:你看這項工作需不需要給你派兩個人協助你?遇到這種情況,領導有可能是這麼想的:把你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省了一個人的工資。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建議員工一定要主動申請,有一個人分擔工作,無論是從減輕工作量方面,還是從完成工作的進度來講,員工都要輕鬆許多,心態也會放平一些。

(3)主動向領導表示自己想“進步”

職場中,我始終認為:向領導表示自己想“進步”,遠比向領導提出給自己加薪要好得多!

所謂“想進步”,就是提拔晉升的委婉表達, 領導對這類要求不僅不會反感,反而還會覺得員工是一位上進、努力的員工,一位值得好好栽培的下屬。反而,如果向領導提出加薪的要求,領導通常都會認為員工是在向自己提要求,會在頭腦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極可能會讓領導“刻意忽視”你,不但不會加薪,往往還會“得不償失”。

我的建議是:既然領導在升職加薪上不主動給你承諾,那麼作為員工就要主動去爭取,使自己在心理上感受到平衡,在實際利益上也獲得滿足。

(4)根據工作性質適當降低工作“標準”

凡是被領導壓擔子的員工,都有一個特點:工作極為認真、負責,對待任務的標準和結果要求都很高,這是領導欣賞員工的一大原因。

職場中,能夠完成工作任務的員工有很多,但是以高質量標準去完成任務的員工卻很少。

所以,我建議員工可以適當降低工作的標準,給自己騰出調節疲勞、放鬆身心的時間,讓自己可以好好思考自己的職場發展。

(5)跳槽離職是“未雨綢繆”的選擇

職場中,員工遇到一位懂得自己、欣賞自己、發現自己的“伯樂”領導,很是關鍵。如果員工的申請訴求,始終得不到滿足,領導一直在推諉,只是在精神上給予鼓勵,那麼這類領導其實並沒有看到員工的價值。

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基本可以斷定:員工跟著這類領導,不會有太大的職場發展,趁早收拾行囊,跳槽一家能夠發揮自己價值的企業。所謂“人挪活,樹挪死”,離職有時候是很多員工重新開始的契機。

四、總結

員工面對習慣於給自己壓擔子、多分派任務的領導,想要擺脫這種現狀,就要打破實幹型員工的思維禁錮,敢於向領導提要求,善於採用靈活的變通手段,給自己適當減壓,以確保自己在職場的長遠發展。

—END—

寫在後話:一句問題,再短也是職場困惑;一個問題,再小也是職場難題。始終以一種解答疑惑的態度去認真對待、系統思考,以實踐經驗去求得方法。我相信:任何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去思考、去解開那讓人疑惑的空白。

我是【職場筆桿子創業】,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相信“一支筆足以撬動職場,一支筆足以結識你我”,【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評論交流。

職場筆桿子創業


我們經常會發現在一些公司裡面,單位的人總是在分配工作時說,你乾的快,又幹的好,那這個也做一下。所以,做得越多,活越多。最難的是,都要求同一時期要出來結果。可以說,很多職場新人和好人都有這個困惑。



一,“能者多勞”卻不能多得,“能者多勞”是對員工最大的傷害。

這種情形就是“能者多勞”,“能者多勞”的解釋為能幹的人做事多、勞累也很多。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因為工作太多從原公司辭職了。辭職後他跟我打電話,原以為自己能夠改變點什麼,但最終到新公司還是不堪重負。他說自己就像一頭老牛,後面拉著一個破車,車上是自己的團隊成員,偶爾有一兩個下來推車。可最殘忍的是,領導就像主人,還時不時拿鞭子抽他。

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工作似乎永遠也做不完,領著與其他員工同樣的工資,甚至更少;有的人很輕鬆。待加薪升職的時候,永遠沒那些忙碌的人的份,反而是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人一路高升。

二,“能者多勞”為何出現?

能者多勞,不僅是一條職場“潛規則”,在家庭內部、甚至在一切有組織存在的地方,這似乎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在公司裡你能幹,你好說話,你聽話,那你就多做一點,是你的,不是你的,統統都讓你來做,誰讓你能幹,能把活做好呢?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單位裡大家公認的“能者”,同事會經常找你幫忙,能者工作效率高且工作效果好,領導也非常信任你,也傾向於把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壓在你身上。管理風險小,領導放心省心。隨之出現:越能幹,幹得越多;幹得越多,越能幹。

在團隊裡面,往往是能者少,而平庸者居多。但是容易讓人忽視的是,能者做的事多,困難也多,需要花費很大努力去完成任務;而庸者事少,偶爾表現好,領導還會刮目相看。這樣極容易導致能者雖然不說啥,產生抱怨、消極的心理。

無論在小企業還是大公司,當能者靠自己的能力站穩腳跟,成為職場中的核心人物時卻發現,周圍沒有掌聲和鼓勵,只有讓人密集到窒息的工作要求。無能者在能者多勞的時候,應該感謝他們,而不是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能者的責任。

嚴格意義上來說,能者沒有多勞的責任。同時讓能者多勞,最終弱者會被剝奪進步的機會。



三,不能多勞多得,就力求提升自己。

1,讓自己手頭有活幹,讓自己時刻看起來很忙。關鍵是不要提前完成任務,按照領導給的時間節點最後期限完成,即使你有能力提前完成。但要保證你完成任務的質量。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讓領導認可你的能力,又可以團結同事。

2,我們可以體會到,很多時候“能者多勞”的“勞”常常是一些對自我提升沒有幫助的瑣事。重要事較多,工作已經很忙了,就要對這類事情說"不"。

能者雖然有能力,但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一旦工作和休息的時間的平衡被打破,短時間內承接了大量的工作任務,就很容易會手忙腳亂,從而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甚至錯誤,畢竟做得越多,錯的越多,引起管理者的不滿。

所以“能者”要尋找適當時機,對管理者分配的超過自己能力的,特別是工作飽和度較高情況下的工作任務,學會並且善於說“不”。

3,要多向領導彙報工作,及時彙報工作,讓領導知道你在做什麼,重要工作做到什麼程度了,不要讓領導覺得你很閒。

比如,可以把上級領導交辦的任務製作成工作日程表,向上級彙報自己的工作飽和度情況。

告訴他其實你每天做了很多事情,滿滿的工作量,並提醒他這個工作量是超負荷的,同時說明如果工作量再增加,工作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 有些工作甚至超出了你崗位原來的職責範圍,要保證工作質量,就必須要調整工作任務分配情況或者工作任務的優先次序。但一定要有詳細的工作任務清單,才能客觀說明你的超負荷工作量。

5,多幹活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對“能者”來說,沒有“多勞”往往很難成為“能者”,成為“能者”本身就是“多勞”的獎勵。因此,“能者多勞”應該成為“能者”個體自覺追求的內在價值觀,但不能成為一些管理者強加於“能者”身上的“咒語”。

最後總結:領導讓你多分擔工作,就要向領導多彙報工作情況,讓自己看起來很忙,學會並善於說“不”。


職場一得


多勞沒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多勞是否多得!

01 賺錢和前途至少有一樣吧

工作的追求,要麼是賺錢,要麼是前途,只要有一樣,多勞也是高興的。

一個同期參加工作的同事,分配到了一個很忙的科室,平常大事小事一堆,節假日也是不停地加班,忙的要死,約飯都約不到人,但是人家提拔快呀,兩年前就給安排到上級部門了。

辛苦是真辛苦,累是真累,有一次,我記得他兒子發燒不去幼兒園,小女兒剛滿月,沒辦法他只能帶著3歲的兒子來上班,看著真挺心酸的。

但是他的付出也沒白費,領導是個厚道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後來上級單位有個選派名額,很多資歷老、有背景的同事爭著去,領導力排眾議給了他。

02 如果既沒錢,又沒前途,理他作甚。

無奈的是,工作中最常見的是,髒活累活想到你,好事輪不到你。如果再碰上個挑剔的領導,乾的越多挑刺越多,那簡直就是白做工還落不著好了。

我表妹去年剛考了公務員,小姑娘剛出校門一腔熱血,幹活特賣力,不到一個月就被調去辦公室,服務大領導。半年後後就來找我訴苦了,她幹活又好又快,主任就什麼事都喜歡分給她,老同事呢拖拖拉拉磨洋工,工作最後弄得一團糟,主任就讓她接手。沒多長時間,同事、領導習慣了把各種任務交給她,對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老同事出了錯,領導從來不說啥,她出一點兒紕漏,就捱罵,就連身體生病不舒服了,請幾天病假,主任都話裡話外的埋汰她。

最初她還能安慰自己,領導要求高是對她好,可是年底評優的時候,給了另外一個混日子的關係戶和另一個資歷老的同事。

這事吧,其實也常見,所有的提拔、重用,從來不是單憑個人能力的,背景資源也是重要的加分項。但是如果當前的環境看中背景和資歷,說句不好聽的,慢慢熬就是了,何苦太拼命呢。

因此,個人建議是領導多分配任務沒問題,但要搞清楚領導的為人處世,如果是實幹派領導,相信你的付出不會白費,如果是看資歷的領導,多做多錯,果斷拒絕,有那閒工夫不如干點兒別的呢 。

03 對於額外的工作如何拒絕呢?

直接懟回去是不明智,咱們得學會取巧,迂迴去實現目的。

比如說,領導又派給你一堆任務,讓你3天完成,你一天就完成了,先別急著上報,等到2天半的時候,再上報給他。

又比如,同事、領導在一起的時候,你可以不經意地說一說最近的工作情況,忙的都顧不上約會了這種。

還有一個建議,下次領導再分新任務給你的時候,你可以給他列舉下你當前的工作,直言完成有困難,需要幫助和外援。

總之,一句話,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別讓不好意思拒絕害了你。


落落的成長閱讀


普通員工在職場想要儘快掌握更多技能,獲得晉升的機會。多做一些工作,是最簡單和有效的辦法。

十多年前,我剛進入公司,領導安排做業務代表。

在那個還沒有出現終端管理系統的年代,業務開展全憑自覺。因為是背井離鄉,也沒有其他朋友關係,隻身在外下班後和週末都無所事事。

怎麼合理利用這段時間?當時我嘗試了很多方法。去其他加班的部門打雜、學習;走訪市場掌握信息;加班提前完成工作等。只要能多掌握些技能和知識的事情都主動去做。

領導看到這種情況,也給安排了一些份外的工作。

後來,我將除了經理之外的所有崗位工作都兼著做過。有次和一個前輩聊起這些時,他說你早晚會成為經理的。

工作四年後,有幸被公司提升為部門經理。並且在此後的多個機會中都能遊刃有餘地勝任,每次想起這些的經歷,我都對當初多做事的決定感到非常值得。

回到題主的問題,既然你的執行力強,不管老闆是有意壓榨勞動力,還是給你提供更多鍛鍊機會,我都認為多承擔一些工作有益無害。

當然,前提是在自己精力允許的範圍之內,畢竟隻身一人和孩子老婆熱炕頭狀態完全不同。

所以,年輕的時候多做事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注意事項,建議如下:

1、不要抵制領導攤派工作,保證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多掌握多受益。

2、工作不能只埋頭苦幹,既承擔一職多能責任,就得讓老闆記住你的全面表現。

3、別太在意一時的得失,能力提升和回報都需要逐漸積累,斤斤計較的人是難堪重任的。

總之,苦逼的人生,必須付出加倍努力,才能有牛逼的成績。當你不具備優渥的條件時,這是最簡單可靠的捷徑。



我是子亦,專注職場領域經驗分享。歡迎討論、點贊和關注,謝謝!

子亦不語


我單位也是,領導們豪爵誰用的順手就一直用,和薅羊毛似的,並且,他們部門人也挺多,為什麼不用呢?

我最近就被各種安排,三個領導同時安排我幹不同得活,雖然都幹了,但是心裡面不舒服。又不好直接拒絕!怎麼整!


子木宸


我想說,我一直就是這麼被對待的嗎?說說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吧。

我是前年考到新的單位,來新的科室之前,前面已經有四位前輩,年齡都在四十左右。剛開始可能因為我是新人、年輕人,領導就給我安排了一些小事,畢竟是初到一方,咱也不能太讓人看不起,所以做事情也都是秉承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每一件事都高效準確的完成。

這也讓領導對我刮目相看,慢慢的無論大小事,領導都會吩咐我負責做或者參與完成。而科室的幾個前輩,經常無所事事,這讓慢慢適應了新環境的我心裡產生了不平衡。好在其他科室有一個我的老鄉,也是單位裡的老人了,偶爾跟我聊起工作,就會指點我一些經驗,現在我應對這些事也從容了很多。總結起來就三句話,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堅持原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拖後腿也不冒尖。

遇到類似我科室的這種情況,有人累死有人閒死,就要按照第一條這麼做。一般單位裡,每個職能科室都有明確的職責,針對到科室裡的每一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分工,這個在年初的時候領導都會開個會,給每一個人一一明確。

有了這個就可以有理有據,一般情況下,是誰的工作就是誰做,不越界,這也是保護自己,做得好沒有獎,做的不好就是犯錯,何必呢?不冒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要相信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你真的天天去找領導哭訴,而是做了工作,要懂得彙報結果,讓領導知道工作進展,同時也能掌握你的工作成效。

這也是大家普遍有感的一種現象,那些彙報的比較積極的人,一般混的都不差。原因一方面是領導知道了你幹得好,另一方面,領導覺得你是緊跟著他的人。這樣的人能不得到領導重用嗎?

第三,工作有三六九等,要學會分級分類處置。

這裡所說的三六九等並不是指工作高低貴賤,而是說事情的緩急程度。剛開始工作那會兒,我也經常忙的頭昏腦漲,還容易忘記。

後面總結,如果一堆工作同時來襲,我就一一給他列在紙上,然後給每一件事情標上不同星級,星星越多代表事情越急越重要,我就最先從這件事開始著手,同時,也列出時間安排,這樣一來,既保證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又能夠一件不落的做完。

儘管如此,心中有千萬個不情願,你也得明白,當領導習慣讓你多分擔工作時,也代表他對你的認可、對你的信任。這對於在職場中拼搏的你,是一件好事,繼續加油吧!


洞見職場


還能怎麼辦,職場中遇到這種情況的人應該很多很多。

講一下我的親身經歷,我們部門有兩個組是做同樣的工作,但總有一些是沒法劃清界限的工作以及一些臨時的工作,這些工作我們領導都全給我做,但我們那個同事在沒有接這些工作的情況下,每天加班。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多做了很多工作,但每天下班比她早,在我們領導眼裡,就是我們同事怎麼怎麼工作辛苦,讓我要多包容一點,領導這麼說,是不是完全沒話說?是不是心裡很氣?但,這不算什麼,有些時候,明明是兩個人共同負責的工作,同事可能私下找領導說,然後讓你一個人做,是不是快氣炸了?而且,同事可能還拿著比你高的工資。

但你生氣,完全沒處說,因為你不可能直接告訴領導說你不做,也不能直接和同事鬧翻,每次說到什麼,人家就說你年輕,反應怎麼怎麼快,人有怎麼怎麼聰明,你簡直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口,因為別人都這麼不要臉了,你如果說了什麼生氣的話,領導還不站在你這邊,簡直絕望得不止一點點。

但理性點來說,職場真的沒有完全的公平,工作能力強的人可能就會被分配多一些的工作,感覺你就應該多做一些。但如果你沒下定決心離職,那隻能自己想辦法協調解決。

明確讓領導知道,你可以多做,但這並不就是你的本職工作。

後來,但反領導讓做什麼,我可以平靜的接受,但你要用領導的方式讓領導知道,你只是幫忙,並不就是我應該做的。例如,可以用玩笑的口氣說,是不是我要繼承王冠了,所以要承受那麼多重量。或者說,領導你每次都叫我,是不是看我比較閒啊,我真的不閒。總之,要讓領導知道,你是樂意做的,但並代表你就應該做。

給自己做心理疏導,做得越多,能學習的機會就越多。

職場是一個還是講求機遇的地方,有的時候,機遇就是你之前恰好做過那件事情,所以我們要讓自己做的事情都有價值。舉個例子,我一直幫我們領導處理一些報銷的單子,後來在組的技能大賽的財務報銷方面就拿了一個獎。所以,沒有什麼是多餘浪費的,只要你用心去做,好好的積累自己。

另一個方面,當領導給你做的東西越多,那你能接觸的東西就越多。我們都有一個切身感受,就是有些工作你沒做時,你是一個局外人,很多東西領導都不會讓你知道,但當你接觸這項工作後,你就會掌握很多別人不知道的東西,這對我們的發展是有利的。


淋說職場


職場上,“能者多勞”似乎成了一種默認的潛規則,而作為當事人的我們,該不該多勞,判別原則也很簡單,即看“多勞是否能多得”。

一、能者該不該多勞?主要看多勞是否多得。

這裡的多得,不一定只是錢。

講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理工科出身,第一份工作是技術工程師。我當時的領導見我工作比較踏實,做事也比較有條理,每次開會就安排我做會議紀要。

對我來說,這是額外的工作,且領導也並沒有額外給我報酬的意思,但我還是立刻欣然接受了任務。

不是怕拒絕而得罪領導,而是我第一時間認識到,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

因為要記錄,迫使我不得不認真聽取每一位參與者的發言,提煉其中精華形成文字,需要補充時,還會專門私下再去單獨虛心請教。這本身就是一次極好的學習過程,也變相加深了我和各個同事的鏈接。

長期堅持下來,在領導和同事心中,我牢固地樹立起了能寫作、會溝通、擅總結的人設。

憑此,半年後,我成了新人中第一個被提拔為項目組長的人,之後一年,我做了主管。

我的前輩朱哥深得上級器重,他最大的秘訣是,喜歡主動攬事。

每次有新技術、新產品上線,他都是第一個舉手要求參與,哪怕加班加點,暫時沒有回報也在所不惜。

久而久之,他成了部門乃至全公司最頂尖的技術專家。

歸納一下,能者確實可以多勞,前提是多勞能“多得”。這個多得,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

第一,有額外獎金激勵或漲薪體現;

第二,能樹立鮮明人設及口碑;

第三,能觸及核心業務,增強個人競爭力。

二、確實是毫無價值的臨時攤派,該不該接受?

不可否認,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那麼多選擇。

老闆或上級硬性攤派過來的,極有可能就是那些臨時起意的邊緣任務,除了消耗精力和時間,於個人積累或發展毫無意義。

這時候,到底針對該不該接,公子建議從3個維度考量:

第一, 看頻次。

如果只是偶爾一次,接了就接了,沒必要過於斤斤計較。

第二, 看複雜度。

如果只是舉手之勞,而不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可以接。

第三, 看對上級的重要性。

對上級個人比較重要的事,可選擇性接,這樣,能增加他對你的印象分。

三、必須要說No,如何說得體面些?

一概生硬拒絕,是沒最情商的做法。

該如何體面拒絕,公子也提供3點建議:

第一,替老闆算一筆賬。

足夠聰明的老闆心裡其實有譜,絕不會安排員工幹低效能(比如打掃衛生)這樣的事,但不排除確有很多糊塗老闆,他們完全沒有概念,只管一味安排。

如果你能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為公司貢獻的價值,比如你每天能為公司賺一萬塊,老闆絕不會安排你幹100塊的事。

第二,延遲滿足。

每次一安排臨時事情,你總能第一時間快速響應,這未必是好事。

在老闆眼中,可能有另外的解讀:你果然很閒。

所以,更合適的方式是,適度延遲。

“小劉,你把這個事情趕快弄一下。”

“好的老闆。不過我現在手上有個方案特別著急,客戶說明天就要要。您看我之後給您做好嗎?”

這樣說,本身代表你在做事,如果老闆真的著急,他自然會找別人。

當然,如果你真的無所事事,這招不適用。

第三,主動定期彙報。

前兩點其實都是治標,最後這點,才是治本。

從老闆心態出發,他之所以一有事就找你,無非兩個原因,你好用,你看起來很閒。

而後者,更為主要。

如果你平時就能做好精細的過程管理,定期主動給老闆彙報溝通,讓他感覺你總是處在很忙很拼的狀態,那些臨時起意的事情,他真的不會把你放到首選列表裡。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這個問題不應該成為問題呀,我認為你應該值得開心!他這麼做可能會讓你身心比較疲憊,但看透事情的本質,你就理解為何領導會有此舉動。

一、我們倒推回去想,他為何喜歡讓你多分擔些?

01:信任你

顯而易見,你已經得到了老闆的初步信任。我在老總身邊工作時,曾經聽老闆說過用人的問題,絕大部分企業老闆用人的習慣是——信任在先。他想做的事情,會盡量安排他信任的人去做,所以這會造成企業裡一些員工被邊緣化,而部分人發展之路開啟綠色通道。

老闆信任的基礎來源於你的平日表現:他覺得你靠譜,辦事放心,因此會交辦你諸多事項。此外,他們只管把任務分配下去,不會考慮你的時間和精力充足與否,一項任務總是要先交給最信任的人,其次再是那些普通的未得到肯定的員工。

不信任你就不會讓你分擔多寫工作,因為他也怕事情被搞砸,所以你得到了老闆的信任和肯定,應該開心才對。

02:以結果為導向

再有,老闆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他們分配下去的任務幾乎很少關注過程,只要你能達到他的預期效果,把分配下去的目標完成即可。

因此,誰才是完成目標的最佳人選,當然是找那些能更好促成結果的人,所以任務自然落到了你的頭上。

03:執行力

執行力高的員工,備受領導青睞。因為在企業裡有一種人,在接受了老闆任務之後,執行能力太弱,導致結果不僅如人意。執行力強意味著能把整件事推動下去,不至於虎頭蛇尾,正好你是這樣的員工,領導就抓住你不肯放了。

04:想培養你

還有一種可能:領導是在培養你。都說能者多勞,強者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鍛鍊中成長起來的,既然你的特質符合領導心目中要培養的人選,那他就會把很多事情安排給你,從而讓你鍛鍊處理各方面事務的能力,為企業將來的人才庫做儲備。

二、領導喜歡給你安排工作,有沒有好處呢?

01:累計信任度,晉升和加薪的機會

有好處,並且好處多多。你接受的任務越多,並且完成的越好,老闆會對你越信任,因此升職加薪的機會會如約而至。長期下去,你可能會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02:鍛鍊個人能力

再有就是個人能力得到鍛鍊。通過處理繁雜的事務,鍛鍊你各方面的能力:表達能力、執行力、交際能力等,都可能會從一件事中得到提升。

三、那麼,你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呢?

01:選擇性接受任務

如果手頭上任務實在太多,可以和領導說明情況,選擇性的接受任務。有時並不是什麼活都要攬領導才開心,完成得好才會讓他開心。你可以和他說明利弊關係,告知他手頭任務較多,等時間較充裕時再去找他領任務,並且手頭的也很重要,同時處理太多事情會產生衝突,最後的效果你也不敢保證。

這麼說之後,他會理解你。因為有些老闆就是隻會佈置任務,他以為你全都可以處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專注於一件或者幾件事得到的效果會更好。

02:合理安排時間,做重要不緊急的區分

如果實在推脫不掉,那你只能做下一步的安排:將任務劃分(長期/短期)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的排序。排序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在同等時間內把事情做得更好。既然任務推脫不掉,你總不能逃避吧?再不情願也得先做著,完成之後再抱怨,否則老闆問責的時候,你會更難受。

03:做給他看

既然你執行力不錯,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交辦事項,那你乾脆把你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把他交代的每件事,安排到你頭上的事情好好完成,把成果展示給老闆看,告訴他:你沒有看錯人。

職場上不需要太計較得失,做得多的人儘管會累,但相應的收穫也會更多,成長也會更快,所以最後的受益者還是你自己。

所以:把眼光放長遠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同時一切以實際情況為基準,再去處理手頭上的事情,那樣會得心應手很多,類似的疑問也不會再產生了。


職男小井


對於職場高手而言,應對處理這種事情非常輕鬆!只需要事先調正兩個要素,應對、處理領導的這種要求,挺簡單的!

一、必須要搞清楚的兩個前提性要素

要想輕鬆解決問題,都是有前提的!如果這兩個要素沒弄明白,沒搞清楚,你會一直受到這種“能者多勞”現象的困擾!

1、面對此問題時的心態,是第一位的

老鬼先說的是這個看似“虛”的不能再虛的要素!

請大家務必注意,面對這種情況,請您不用有任何的心理起伏!

對 了 !如果您剛剛看到這裡,就開始新太起伏,認為老鬼下面要給您灌雞湯了......完蛋了!如果脾氣火爆到了這種程度.....心理素質這個樣子.....還想應對職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不公,那才沒戲了!

您真的要非常明確一點:問題已經發生了!解決問題才是根本!和身邊同事比較工作量的大小、大家是否公平,屁用都沒有!只會讓自己的情緒出現問題!

一旦情緒出現問題,你根本藏不住!別以為自己能夠在面對同事、領導的時候還是保持自然的狀態!如果你心理的情緒、狀態不對,在與領導溝通、交流,尋求解決方案時,你的神態、舉止、語言、錯誤或者語氣中一定會出現不利於問題解決的地方!

這個道理,老鬼先要告訴大家!

有問題了,反正問題已經出現了,反正這個領導就是這麼不懂事兒了,那想辦法解決就好了嘛!

明確的說:上面的內容如果您看了都耐不住性子,都認為這都是虛的,您退出好了,別往下看了。沒什麼意義!

2、要理性的去分析:領導給你不斷壓的擔子,是智慧型的、對自己的成長有幫助的工作,還是單純耗費體力、時間的工作!

工作分為兩類:

一類是智慧型的,需要高於別人的能力、水平,或者其他人不能勝任的工作;

還有一類是勞務性工作。只是需要多耗費體力、精力、時間就能完成的工作;

要清楚的分析,領導、老闆給你壓擔子過程中,讓你乾的是哪一類工作!別隻慌著生氣、迷茫。把這個搞清楚了,到底自己被迫多幹的工作,屬於哪個類型。

三、不同類型的多幹活,我們採取的應對策略絕對是不一樣的!

1、單純的耗費時間、精力、體力的工作,學會拒絕——天經地義

針對這種類型的工作,領導給你壓的再多,你內心裡也別有其他指望。也別想著領導能給你加工資、加獎金!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別講為什麼、也別和領導掰斥什麼道理。這種壓擔子,被指望談加錢的事情。找了也白找!

此時,您要做的就是:學會拒絕!在領導安排任務的時候,就要主動的、策略性的拒絕!

拒絕領導時,一定是表情平淡或者微笑的!而不是表現出不樂意、不高興!絕對不能讓領導看到你委屈的表情!根本沒必要,這招不好使!

你能夠在領導多壓擔子的時候,就客客氣氣的、禮貌的告訴領導:李主任實在不好意思,您看我現在正在.....而且做完之後還得......,您看今天小王那裡.....您能不能讓他幹著....

(用這種方式時,別當著那個“小王”的面兒啊!只是借用這種方式讓領導知道:他給你壓的擔子太多了,有些不太公平!)

您不要不敢!只要是拒絕,領導心理上一定會有一絲的不快的。再巧妙的拒絕,都會有意思的尷尬!你如果害怕這種短暫性的尷尬,害怕以後有什麼不好的結果,那老天爺也幫不了你!

另外,也可以說:李總,這段時間我這裡的工作量比較大,這個工作您能不能安排給其他人。否則我怕時間太緊張,做不好反而耽誤了工作....

明確的說:上面的說法,就是為了讓對方知道你乾的太多了,希望領導安排給其他人一些工作。

總體思想:在拒絕任何人時,無論你用任何巧妙的語言,都會出現現場或多或少的尷尬,這是不可避免的!害怕暫時的尷尬,總是擔心拒絕之後其他不良影響的出現,你永遠學不會拒絕,也不敢拒絕。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你將無法自拔。

當然了,還有另一個極少數人可以使用的方法:讓更高層的領導幫你說句話。如果你和老闆很熟,老闆只要日常隨性的“點”一下你的領導說一句:我發現你習慣給小李壓擔子,想這種全是靠好費時間的工作,你別總壓到一個人身上......

老闆一句、半句話,就能幫你從側面解圍的。

2、多幹智慧型的工作,可以採取某些策略要求加薪!

自己乾的工作是智慧型的,自己的專業水平、能力或者某些方面的特長,能夠讓自己把領導交代的這些工作乾的很好。而且這些工作,別人想幹好,也因為能力水平的欠缺不如你的工作完整更出色,無論效率還是效果,都能超過別人。

像這種工作,可以多幹啊!我多幹了,就可以想辦法要求加薪!

這裡有一個注意事項:別指望領導主動說出來給你加薪!別因為領導沒有主動說出來給與好處、獎勵,自己就只是想著不公平、不合理,埋怨領導不講理。你應該積極主動的要求加薪!加獎金!

樂呵呵的接受一些工作,只要不讓自己總是額外加班幾點,只是正常工作時間內可以做的工作,當然都可以接受!但是,我接受了,也好好幹了、完成了,那我積極主動的、策略性的要求加薪,也天經地義!

當然,和領導談加薪的策略、方法、時機把握等等,是需要您琢磨的。

你提加薪是有理有據的!積極主動的接受工作、工作智慧型高、工作質量與效率又高、很多還是他人所無法比擬的。當然可以嘍!

這個過程中,最讓人遺憾的是:神態、表情、日常言談等等讓人感受到的是心不甘情不願、牢騷滿腹、到處訴苦。出現了這種情況,最麻煩了!該乾的、不該乾的活兒都幹了,可是自己的日常表現卻讓領導窩火。這種情況下去談加薪.......呵呵了!

3、如果領導安排的智慧型工作,是對自己能力、水平的拓展、提升有幫助的,大可以辛苦一點,權當練手了!這是積累自己的能力資本!

對於這一點,老鬼單獨拿出來談。就是要提醒職場的朋友們。如果領導重視安排一些其他人沒幹過的智慧型工作,挑戰性的工作。一般情況下,老鬼建議大家還是可以接手的。權當是鍛鍊自我了。

當然,要了解你的領導是“什麼人”,如果不是為了故意害你,為了給你挖坑,就是習慣性的認為只有你能做的更好。那可以接!

職場人要清楚:別指望自己的領導有極高的素質!或許你最後沒做好,領導也會批評你,也會不高興!但如果那不是為了整你、給你挖坑而讓你多幹這類工作,也屬於正常的。

職場人,接手這種具有挑戰性,具有失敗可能性的工作,是要講方法的!該說的要提前說!要提前給領導打預防針!很多職場人,習慣性的大包大攬!一口答應下來,沒有在工作開始之初說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性,也沒有在工作進展過程中與領導進行及時的溝通,造成了:最終工作效果不理想時,自己陷入尷尬。

因此,請大家注意工作整個過程中(從接受任務到完成)與領導的溝通、彙報、互動!

缺少了這些環節,做任何工作,都可能費力不討好!

就談這麼多吧,希望能給朋友們一些參考。

客觀、冷靜、積極主動的去做事情、去尋求解決方案,展現自信的自己,才是職業人應有的狀態。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