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鞍山傳統戲劇廬劇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馬鞍山身邊事

好事兒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是要好好發揚光大。奶奶一輩兒的都特別喜歡聽廬劇、看廬劇,對於他們來說這是難得讓人喜歡的東西。不僅僅是廬劇,對於其他的非物質文化都要加以保護,代代相傳,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瞭解到我們的文化,這樣才能讓世界更加立體的瞭解和看待中國。廬劇形成傳誦至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不僅僅是一種唱腔,更是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祖宗的文化。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是太多,每年申遺的名額也非常有限,很多文化都沒辦法得到最好的保護,隨著時間以及時代審美的變化就逐漸消失了。之前就有韓國人準備申請太極拳作為他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有名的榻榻米、木屐鞋均來自中國,這都是大家對於這些傳承不用心的緣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裡面有遺產兩個字,這就說明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給我們的寶貝,作為後代的我們更是要好好保護。看到廬劇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是非常開心。


六安事兒

早在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馬鞍山的傳統戲劇——廬劇就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馬鞍山人,可以說是非常驕傲了。

廬劇,舊稱“倒七戲”,俗稱“小戲”、“禱祭戲”、“小倒戲”、“小蠻戲”,“廬江戲”。名稱由來無考。因其盛行於安徽省的皖中地區,古屬廬州(今合肥市)廬江縣,故於1955年7月1日,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稱廬劇。

廬劇是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境內皖中廬江縣、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區和江南的部分地區。廬劇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廬劇最初形成戲曲化是在清嘉慶年間(1800年前後)。與霍山的“小戲”形成時間相符。當時已有職業班社流動演出。初期的廬劇,是以安慶市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三小戲。

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於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