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是四川人準備明年回老家發展,請問一下,成都和重慶哪個城市好,網友們給推薦一下?

一個在外打拼的人


大家都知道,國家之前頒佈了《成渝城市群規劃》。以“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等發展政策為主要目標,強調兩者既要資源互通,又要定位清晰:

1

城市產業導向,成都更側重的是服務整個西南地區的經濟;而重慶更側重於出口導向。

2

產業優勢,成都更偏向零售、文創、科技等“偏輕”的;重慶更多的是重工業,如汽車、大型設備組裝、礦業等“偏重”的。

3

生活宜居,成都的天氣氣候更適合居住,交通也更便利;而重慶一到夏天是出了名的火爐,交通也是每個區自成一塊,非常不方便。

重慶交通由於受到地形的限制,錯綜複雜,便利度有待提高

4

醫療、教育,成都明顯比重慶有更大的優勢。大家有空去成都的華西醫院體驗一下就明白,公認是西南地區最好的醫院。

5

人口基數,成都可以對口整個四川8000萬人;而重慶是3000萬的體量。

6

成都的就業機會明顯要比重慶多很多,外企西南地區的第一站也往往選擇成都。同時,現在更多的重慶人選擇去成都上班、置業。

7

成都的各項生活配套設施遠比重慶上一個檔次。大家可以從春熙路到萬象城一路體驗一下,什麼叫來了不想走的城市。

一般來說,買房無非是這麼幾個原因,就業、教育、醫療、氣候、生活便利。從綜合角度來看,

成都遠優於重慶








木偶聊房


我是重慶人,我在重慶地鐵10號線紅土地站明確的告訴你,去成都!!!!無論是工作機遇,待遇和前景!我每個星期都要在成都和重慶之間往返,我喜歡這兩座城市,我也從來不黑這座兩座城市,成都的某些胎神和重慶的某些瓜批在網上瘋狂撕逼,我除了無奈也只有無奈了,只有真正的融入這兩座城市了,你才知道兩座城市的優點和不足,我很多朋友都是成都的,我和他們的觀念都一樣,打斷骨頭連著筋,曾經的兄弟城市,如今……哎,我們實在搞不懂為什麼兩座城市為什麼會如此撕逼。話說遠了哈,言歸正傳,為什麼我會說成都比重慶要比重慶好,具體的數據我不做敘述,有張圖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雖然重慶的GDP 比成都多了幾千億,但是那是加上了所有區縣的總額,重慶和成都真正要比較就要在人口和麵積基本對等的情況下相比,這才是相對公平的,那就是老重慶地區和成都比,老重慶人口1800萬左右,GDP 14000億左右,看出數據了吧,那就再公平一點,不然說不公平,成都減去簡陽市的400多億GDP ,算是老成都了,在人口面積仍然比成都大的情況下,老重慶比老成都少了500億,重慶任重而道遠,真正難的是,重慶和成都屬於競爭型的西南德比,產業重合率太高了,兩座城市只有爭得頭破血流,不可能互惠共利,但我作為一個重慶人為啥子推薦年輕人去成都呢,那就是機遇,重慶正處於轉型期,路往什麼方向走,怎麼走,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說到這裡,我就要把大連拿出來鞭屍了,曾經的大連是北方最漂亮的城市,是可以把青島按在地上摩擦的存在,但是大連也是一座迷了路的城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現在的大連全方面被青島碾壓,這就是競爭型城市的可怕之處,北方海濱德比,青島吃飽了,就意味著大連得捱餓。大連,青島的競爭和重慶,成都的競爭真的像。兩座城市很難能真正的和諧發展,都是各自瘋狂的吸收能量壯大自己,但是成都有個先天優勢,整個大四川都是它的市場,8000萬人口的消費市場,只要成都不作死,成都可以依託四川,不停的膨脹,而重慶不一樣,重慶還在產業升級的路上,哪怕是如履薄冰的發展,也得面對少5000萬人口的市場劣勢和已經固穩的成都,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可能會不耐煩了,處處鼓吹成都,貶低重慶,那就有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我作為一個重慶人,沒有任何理由去鼓吹,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說一下而已,我發自內心的希望重慶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因為我是這座城市的孩子,榮辱與共,無論重慶發展成什麼樣,她都是我最喜歡最可愛的城市,因為這裡有我的家,有我的親人朋友,有我的工作,不過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自己說得對不對,也許全文都是自以為是或者狗屁不通吧,不過歡迎看的朋友多多評論,和大家一起討論才有意思,各抒己見!




迷路侯李廣


本人認識不少來自重慶的朋友,有的是重慶人,有的是居住在重慶。兩個城市的收入沒打聽過,不太清楚。

這些朋友中,有的是項目經理,有的是項目總監,也有的是項目總工和項目工程師。

說起兩個城市,毫無例外,大家都覺得成都要比重慶好,主要是從氣候方面和環境方面來比較。

重慶是個山城,道路比較狹窄,出門就爬坡。因此,在重慶基本上沒有自行車。重慶街道兩旁,也有高樓大廈,狹窄的道路兩旁矗立著高樓,讓街道顯得越發擁擠,讓人覺得壓抑。

反過來看成都,一馬平川,道路寬闊,讓人心曠神怡。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重慶的高溫。記得有一年,成都的氣溫罕見地超過35度,我們全家便去了蜀南竹海避暑。

住在山上,置身於竹林之中,不但沒有感覺到絲絲清涼,反而覺得酷暑難耐。

蜀南竹海雖然是在宜賓,但卻靠近重慶,由此我們證實了重慶是中國四大火爐之一,火爐的名號果然不虛。

我們小區有一位重慶女子,與我女兒是朋友。她說起重慶的高溫,形容得入木三分。她說,她原來住在重慶,每到最熱的時候,穿的鞋子薄了,走起路來都是跳著走,不然腳就會燙得受不了。

因此,她們就舉家搬遷,定居在成都。聽說她們家來了,她們整個家族也都來了。

成都和重慶,兩地人經常在網上掐架,各說各的好。但私下裡,不得不承認,在氣候和居住環境方面,成都要強不止一點。


宋思考


重慶和成都,都是西南地區重要的城市,一個直轄市,一個省會城市,各有各的特點,對於個人的發展來評價哪個城市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重慶是山城,人口多密度大,交通不是很方便,當然這也是特色。大公司很多,工作機會也很多,待遇相對高,比較適合年輕人。

成都,作為省會城市,近幾年發展也很快,交通相對重慶來說好一點,生活節奏慢,偏安逸,比較適合養老。

2、重慶屬於新興的城市,直轄市,人口基數大,主要財富集中在主城,所貧富差距較大,而成都歷史悠久,發展較為均衡一些,產業以互聯網電子信息,醫藥,能源、服務業,旅遊業為主;重慶產業以汽車、機械設備、電子信息、外貿、等製造業為主。

3、一個直轄市一個省會城市,都有各自的特點,某些方面更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所以無所謂哪個城市更好,只有哪個城市更適合自己,需要結合自身需要,選擇其中一個即可。


十月十一月


看見很多人都覺得成都比重慶好,作為一個重慶人心有不甘,我覺得有必要為我的家鄉說說話了!我支持在重慶發展,下面來說一說我的看法。下面我想從多個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發展

成都現有經濟水平比重慶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並不阻礙重慶成為內陸的重要樞紐城市。自1997年6月18日直轄至今,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親眼目睹了這20多年來重慶的變化。從“一帶一路”“渝新歐”看,重慶的發展是當仁不讓的!另外,國家之前頒佈了《成渝城市群規劃》,成渝兩座城市都會成為內陸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是我更願意選擇重慶,因為重慶市是一個高速發展中城市,論機遇,論發展都不會輸給成都。

機遇

在我看來,我覺得重慶的機遇更多。以互聯網行業舉例,在過去短暫的時間內,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紛紛落戶重慶。毋庸置疑,重慶的互聯網市場有著巨大的人才缺口。再加上重慶本土發展中的企業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增加,重慶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另外其他的行業也都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的在壯大,人才自然是急需補充的。

房價

這個我覺得我都沒必要說了!重慶作為發展中的城市,房價比成都低了去了。據數據統計:2019年12月成都平均房價為13931元/平米(數據來源於“成都樓盤網”);而據統計:2019年12月重慶的平均房價為13723元/平米(數據來源於“重慶樓盤網”);你可能會說房價都差不多嘛,你可以看一下下面兩張圖做一下對比,重慶比上月增長0.44%而成都才0.17%,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房價既發展。所以重慶發展還是很好的。

交通

就重慶現目前的交通來說,當之無愧“堵城”。但是重慶正在大力建設交通設施——跨江大橋、軌道交通等。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重慶的交通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想說的還有很多,多到我都不知從哪裡切入。如果您最終選擇重慶,我冒昧的代表重慶市民歡迎您;如果您選擇成都,我也祝您一帆風順,步步高昇!

順帶一提,成渝一家親,我並無挑撥成渝關係的意思。另外我本人也是很喜歡成都的,不過重慶是我的家鄉,我熱愛重慶,所以我要為我的家鄉發言。

最後祝成渝兩地的發展越來越好!


巴渝資訊


我四川達州人,馬上30了,在深圳工作七八年,做全國渠道銷售工作,經常出差到重慶和成都。

去年底帶著一家老小回重慶工作,作為一個新的重慶人,在積極融入重慶,不偏不倚、平心而論。就市場發展潛力來說目前成都比重慶好,交通、物流運輸成都比重慶方便些,工作機會和工資待遇成都比重慶要好,所以逼著我創業了。重慶現在製造業在轉型陣痛期,市場低迷不是一時半會兒好得起來的。成都這幾年高新區科技發展比重慶也好些,吸收不了更多的人才,也留不住人才,重慶這些年沒有多大變化,領導似乎也希望穩中求穩,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我是因為父親年輕時在重慶工作幾十年,家人對重慶有特殊感情,並且相對於成都,工作就選擇了離老家更近的重慶。希望重慶發展越來越好!


老夫收你為徒


我是半個成都半個重慶人,成都重慶的朋友一樣多,不黑成都不黑重慶(只有在四川全興時代噓過重慶球隊,哈哈)。說句實話,成都和重慶都是包容性很強的城市,生活習慣也大致相同,教育、房價、物價也相當,大部分人都很好(除了少數胎神和寶器互相攻擊)。從長遠發展來看,重慶因為受交通制約,城市建設遠景不如成都,但也形成獨特的山城及江城文化,可以說各有千秋。我愛成都,也愛重慶,兩個城市都很好,選擇那個都不得錯。再說了,兩個兄弟城市,開車兩三個小時,高鐵動車不到兩個小時,完全可以同時選擇。


有點無聊a111


成都不行,只進不出的地方,我就是回來了兩個月,待在成都上班,工資沒有我在浙江的最低工資的一半,一千多一個月,不包吃住,物價又高,上班時間還每天十二個小時,回來玩兩下是可以的,長久呆就會餓死


偶來爺1


兩個城市差距很小,畢竟你不是來搞宏觀經濟的,所以細微差別在小老百姓看來就是沒什麼區別。

當然,如果你是馬雲,王健林那層面的,拿錢來投資拓展市場,就必須得了解兩地的政治,教育,交通等等情況,並具體分析了。

既然是創業或打工,那就從兩地的生活飲食習慣,工作節奏,交通條件…等考慮就行,畢竟愜意舒適的環境才能讓人更好工作生活。


Y須彌芥子Y


成都的文化底蘊確實要深厚不少,像杜甫草堂、武侯祠、文殊院、金沙遺址,以及附近的三星堆等古蹟,都充分體現了幾千年的文化積澱。除了離地震帶比較近以外,其他各個方面,教育、醫療、氣候條件等都是較為均衡,不錯的,再加之國寶大熊貓的加持,成都的文化形象真的也算得上是遠近聞名,有口皆碑。不過,雖然成都並未直接受到地震的大影響,但周邊一地震,天花板吊燈搖搖晃晃,怎麼說也還是有點瘮人的。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的科創、金融中心,一直以來都是西南地區第一大工商業重鎮,特別是工業製造基礎雄厚,傳統產業佈局優勢突出,歷史上曾三次直轄,並是第一個計劃單列市,建國以來至90年代中後期,重慶GDP總值一直未出前五,最好的時候位列三甲,而彼時的重慶只有九區十二縣,面積、人口遠遠小於目前(PS:這個情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gdp為何物,就像退後幾年我們沒聽說pm2.5一樣[祈禱],而且獲取信息也不像現在這麼便捷)。97年再次直轄以來,重慶城市發展變化確實很快,最近這幾年也是可圈可點,特別是城市公共設施建設處於大飛躍時段,航站樓、高鐵站、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都在快速推進,城市面貌、細節品質也在不斷提檔增色。這兩年產業佈局迭代升級,智博會永久落戶重慶舉辦,騰訊、阿里,京東,蘇寧等新興產業巨頭紛紛落地佈局,互聯網、人工智能、航天產業也都有很大突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央給重慶賦予”兩點、兩地、兩高”定位,總書記作出了重慶要在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發揮好“示範、帶動、支撐三個作用”,最近,中央再次就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做出重大戰略部署,都充分展現了重慶的特殊戰略地位和未來發展潛力。其實,對個人生活來說,現在大城市生活都很便捷,僅就基本生活保障的吃、住、行來看,幾乎沒有質的差別,信息、交通、物流都差不多,所謂手機在手,天下我有,特別在移動終端高度普及的當下,信息獲取的時效性上全國都是一致的。進了商場、超市,哪裡都一樣,商品物價水平也基本旗鼓相當,真正影響最大的區別是房價。如何選擇一個地方工作、生活,其實最重要最需要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城市本身,而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個人的興趣喜好、家庭環境、專業技能等,能把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愛情、家庭各個方面,跟城市做最好的匹配才是第一位的,各個方面均衡,幸福感才會更強。毋庸置疑,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大家都懂,在此不做贅述。在一線收入相對高,但如果只能住二十平的房屋,甚至工作十來年,也還是居無定所,自然生活的品質肯定會下降,甚至為了個人的發展,完全捨棄了對家庭、父母的兼顧,幸福感自然是不會太高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就看自己個人看中什麼了,你自己覺得值覺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