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防治新冠肺炎:中成藥該怎麼用?

上期我們說了有關新冠肺炎的口罩那些事兒,大家需要正確選擇和佩戴口罩。而對於此次新冠肺炎防治,中成藥到底該怎麼用呢?與非典時期的“板藍根”類似,前段時間的“雙黃連口服液”一度被傳為新冠肺炎的“神藥”而幾乎斷貨,後來雖然謠言平息,但是大家對這些中成藥仍然心存疑慮,

什麼才是疫情適合的中成藥呢?不同的中成藥究竟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就跟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簡稱《診療方案》)瞭解幾種中成藥吧。

根據最新版的《診療方案》,可以看到針對疫情的中成藥品,主要是在患者出現了不舒服的、類似感冒的症狀、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時候選用的一些藥品,而根據患者的表現不同,常常選擇不同的藥物,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種,又根據適合的症狀不同分為兩大類:金花清感顆粒作為世界上首個專門針對H1N1流感治療的中藥,也是《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的首選藥,雖然是2009年開始研究的新產品,它的來源卻是歷史悠久。張仲景的《傷寒論》有云:“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的“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金花清感顆粒就是結合了兩大醫家,也是張仲景為代表的傷寒吳鞠通為代表的溫病

兩大中醫學派創制的經典方劑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和銀翹散合方製成,主要由金銀花、石膏、麻黃(蜜炙)、苦杏仁、黃芩、連翹、浙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等組成,主要作用就是疏風宣肺,清熱解毒,患者由於外感時邪,出現發熱,咳嗽有痰、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怕冷,舌質紅、苔薄黃,可以服用此藥。疫情期間,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符合的越多,可能您就更適宜服用這種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作為世界上首個專門針對H1N1流感治療的中藥,也是《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的首選藥,雖然是2009年開始研究的新產品,它的來源卻是歷史悠久。張仲景的《傷寒論》有云:“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的“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金花清感顆粒就是結合了兩大醫家,也是張仲景為代表的傷寒吳鞠通為代表的溫病兩大中醫學派創制的
經典方劑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和銀翹散合方製成,主要由金銀花、石膏、麻黃(蜜炙)、苦杏仁、黃芩、連翹、浙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等組成,主要作用就是疏風宣肺,清熱解毒,患者由於外感時邪,出現發熱,咳嗽有痰、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怕冷,舌質紅、苔薄黃,可以服用此藥。疫情期間,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符合的越多,可能您就更適宜服用這種中成藥。

一、患者症狀:流感伴有發熱

適用: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疏風解毒膠囊

防治新冠肺炎:中成藥該怎麼用?

01 金花清感顆粒——咳嗽、發熱、咽痛

金花清感顆粒作為世界上首個專門針對H1N1流感治療的中藥,也是《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的首選藥,雖然是2009年開始研究的新產品,它的來源卻是歷史悠久。張仲景的《傷寒論》有云:“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的“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金花清感顆粒就是結合了兩大醫家,也是張仲景為代表的傷寒吳鞠通為代表的溫病兩大中醫學派創制的經典方劑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和銀翹散合方製成,主要由金銀花、石膏、麻黃(蜜炙)、苦杏仁、黃芩、連翹、浙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等組成,主要作用就是疏風宣肺,清熱解毒,患者由於外感時邪,出現發熱,咳嗽有痰、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怕冷,舌質紅、苔薄黃,

可以服用此藥。疫情期間,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符合的越多,可能您就更適宜服用這種中成藥。

防治新冠肺炎:中成藥該怎麼用?

02 連花清瘟膠囊——發熱、咽痛、便幹

連花清瘟膠囊也是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加味而成,主要藥物包括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它主要的作用是清瘟解毒,宣肺洩熱,清熱解毒的力量較強,常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屬於熱毒襲肺證。患者出現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痠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乾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與金花清感顆粒相比,本方組成中有大黃,所以對於發熱、咽痛伴有大便乾的較適宜。此藥的主要成分包括虎杖、連翹、板藍根、柴胡、敗醬草、馬鞭草、蘆根、甘草,也是以中藥中的清熱解毒類藥物為主,可以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熱症,

症見發熱、惡風,咽痛,頭痛,鼻塞,流濁涕,咳嗽等,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消腫作用,也用於症狀初起,發熱不明顯的時候使用,對於咽部的不適症狀有良好的效果。

防治新冠肺炎:中成藥該怎麼用?

03 疏風解毒膠囊——咽痛、發熱

此藥的主要成分包括虎杖、連翹、板藍根、柴胡、敗醬草、馬鞭草、蘆根、甘草,也是以中藥中的

清熱解毒類藥物為主,可以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熱症,症見發熱、惡風,咽痛,頭痛,鼻塞,流濁涕,咳嗽等,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消腫作用,也用於症狀初起,發熱不明顯的時候使用,對於咽部的不適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藿香正氣製劑可以說家喻戶曉,它來源於中醫經典方劑藿香正氣散,最先記載於被譽為“藥王”的孫思邈所編著的《千金翼方》,“正氣”即有驅散邪氣之功。藥物主要由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蘇葉、白芷、橘皮、桔梗、白朮、厚朴(姜炙)、生半夏、甘草等組成。藿香的主要作用就是芳香化溼,理氣和中,清化溼邪,調和脾胃,同時以常見的用於風寒感冒的紫蘇葉、白芷來發表解汗,並增強藿香理氣散寒之力;白朮、厚朴、大腹皮燥溼除脹滿;陳皮,半夏行氣降逆,和胃止嘔;桔梗開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溼,加強運化。各藥配伍使用,解表化溼,理氣和中。該藥平時多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出現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等症狀;
以及常說的“胃腸型感冒”,即感冒伴有拉肚子症狀。此次新冠肺炎通過專家組診治經驗,屬於“寒溼疫”,以寒溼邪氣侵犯人體為主,發病在冬季,“寒”邪是毫無疑問的。對於“溼”之邪氣,兩湖、兩廣、江浙及川渝一帶,溼氣本來就較重,今年尤甚。寒溼易傷人體陽氣,溼邪尤其傷害脾胃,如果大家出現感冒頭痛,身體乏力,腹脹腹瀉,胃部不適,或者平時溼氣較重的人,可選用經典方劑藿香正氣散。

​二、患者症狀:流感伴有胃腸不適

選用藥品: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

01 藿香正氣製劑

藿香正氣製劑可以說家喻戶曉,它來源於中醫經典方劑藿香正氣散,最先記載於被譽為“藥王”的孫思邈所編著的《千金翼方》,“正氣”即有驅散邪氣之功。藥物主要由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蘇葉、白芷、橘皮、桔梗、白朮、厚朴(姜炙)、生半夏、甘草等組成。藿香的主要作用就是芳香化溼,理氣和中,清化溼邪,調和脾胃,同時以常見的用於風寒感冒的紫蘇葉、白芷來發表解汗,並增強藿香理氣散寒之力;白朮、厚朴、大腹皮燥溼除脹滿;陳皮,半夏行氣降逆,和胃止嘔;桔梗開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溼,加強運化。各藥配伍使用,解表化溼,理氣和中。該藥平時多

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出現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等症狀;以及常說的“胃腸型感冒”,即感冒伴有拉肚子症狀。此次新冠肺炎通過專家組診治經驗,屬於“寒溼疫”,以寒溼邪氣侵犯人體為主,發病在冬季,“寒”邪是毫無疑問的。對於“溼”之邪氣,兩湖、兩廣、江浙及川渝一帶,溼氣本來就較重,今年尤甚。寒溼易傷人體陽氣,溼邪尤其傷害脾胃,如果大家出現感冒頭痛,身體乏力,腹脹腹瀉,胃部不適,或者平時溼氣較重的人,可選用經典方劑藿香正氣散。

說了這些,大家對這幾種中成藥物是否有了一些認識呢?其實,是藥三分毒,診療方案中的藥品也是用於有症狀需要觀察的患者,在疾病初起時應用,沒有症狀的人群不建議預防性用藥,必要時諮詢專業醫師、藥師。其實廣大人群最好的預防方式是居家防護,多通風,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撰稿:樊懿萱 徐浩

美編:劉啟予


本頭條號已開通私信輸入關鍵詞自動回覆功能,歡迎在私信對話框中輸入“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顫”、“心梗”、“心動過緩”、“心肌炎”、“神經官能症”、“頸動脈斑塊”、“動脈硬化”、“糖尿病”、“眩暈”、“心悸”、“亞健康”、“穴位”、“檢查”、“用藥”、“中藥”、“預防”、“飲食”、“養生”、“運動”、“睡眠”、“住院”、“就診”、“掛號”等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內容或相關提示信息。

注意:諮詢具體病情的問題,因涉及病史、症狀、檢查、用藥、診療經過等詳細資料,故不能在此處回覆,請在徐浩大夫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傳相關病歷資料後諮詢,謝謝您的理解!

關注“徐浩大夫”今日頭條,瞭解更多健康科普!

專 家 簡 介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 特需門診:週日上午

(注:特需門診可通過好大夫在線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申請預約加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