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遠嫁女心聲:婆婆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遠嫁女心聲:婆婆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01

我是遠嫁女,每年的臘月二十左右,孃家的父親和哥嫂就頻頻來電,催我回家過年。

剛結婚那幾年,孃家的小縣城還沒通高鐵,買張火車票或長途汽車票,甚至比登天還難。為了想與孃家的親人在大年三十這一晚上吃上一頓團圓飯,無論路途多遠、購票多難,公公婆婆,都大力支持我回孃家把酒言歡。

後來,家鄉的小縣城修好的高鐵,回家的路程似乎縮短了許多,但為了生計,與老公一直在外漂泊,不要說千山萬水之外的孃家,就是近在咫尺的婆家,也沒多少時間回去看望一下年邁的公公婆婆。也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歸心似箭想回婆家和孃家。

那年,孃家的母親生下妹妹不到4歲,就因病撒手人寰,拋下8歲的哥哥和6歲的我,由父親既當爹又當媽撫養大。

父親沒再續絃,一人支撐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父親能將我們兄妹三人撫養成人,並供我們唸完高中,已經是功不可沒了。只是,我們兄妹都不是念書的料,沒考上大學,辜負了父親殷切的期盼。

不過,我們都沒給父親丟臉,哥哥創業,白手起家,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妹妹呢,嫁了個如意郎君,離婆家不到半小時的路程。

父親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我,當初他苦苦勸我不要遠嫁,甚至於以與我斷絕父女關係作要挾,讓我留在他身邊,在方圓幾里為我找一戶好人家。

遠嫁女心聲:婆婆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02

我為了心中所謂的神聖愛情,不顧父親和哥嫂苦口婆心的勸阻,毅然遠嫁他鄉。

父親對我說,孃家孃家,雖然不是養人之家,但孃家的門時常為你開著,你有什麼委屈,隨時都可以回來傾訴。

哥哥也念念不舍的說:妹妹,父親一人將我們含辛茹苦拉扯大不易,如今你遠嫁,平常沒時間回孃家與親人團聚,哥希望每年的大年三十或春節,你能歸來,與我們歡聚一堂。

我嫁入婆家的第三年,和婆婆說起過年回孃家把酒言歡的事,哪知婆婆卻滿口答應說:你爸年輕時吃苦受累,一人支撐起這個家,挺不容易,過年回家陪陪他老人家,他精神愉悅,疾病也就沒了。

婆婆知道我父親身體不好,年輕時一人支撐著這個家,勞累過度,年老弄的一身病:血壓高、哮喘、腰椎間盤突出,婆婆時常叫我多回去看望父親。而我,總是說路遠、暈車為由,不想回孃家。其實,

婆婆早看出我“怕花錢”的心思,她常常從自己的退休金抽出一部分為我訂好回孃家的高鐵票。甚至還幫我買些補品帶回去給父親。

遠嫁女心聲:婆婆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03

記得女兒2歲那年,哥哥來電告訴我,父親因病住院,要做手術,我心裡七上八下,猶豫不決,女兒還少,若帶在身邊回孃家照顧父親,有諸多不便。婆婆說,你放心回孃家吧,孫女我來帶。婆婆將女兒從我手裡抱過去,一面在懷裡抖動,一面叫著“小孫女乖,小孫女跟奶奶,媽媽有要事。”

愛情婚姻裡,有風花雪月的浪漫情調,也有油鹽醬醋的煙火地氣。我與老公,也經歷過婚姻的三年之痛與七年之癢,但,每次我和老公吵的天翻地覆時,總是婆婆來“救駕”,她幫理不幫親。有時是我無理取鬧,婆婆不會向著自己的心頭肉,而是罵兒子,要懂得惜香憐玉……

自從父親做了第二次手術之後,每年春節,我都是在孃家度過的。而回孃家的車票,總是婆婆拿她的退休金來為我買單“報銷”。

遠嫁女心聲:婆婆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04

身邊的很多朋友感嘆:遠嫁女,是父母丟失的女兒,是婆家人拴不牢的心。

很多遠嫁女,因為嫁的不好,令孃家父母牽腸掛肚,自己對婚姻沒有信心,拋夫棄子離開婆家。所謂的不好,並非是老公不好,而是三觀不合,物質貧乏,神情失落,日子糾結。

尤其是,遠嫁女在處理婆媳間關係,總也繞不開鋒尖對麥芒的唇刀舌劍。

洪應明在《菜根譚》一書裡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聰明的婆媳往往會懂得謙讓與包容,分享內心的幸福和快樂,而不是自私佔為己有。

遠嫁女回孃家過年,很多的婆婆都自私的認為兒媳婦是無理取鬧,婆家才是家,哪能隨婦在孃家過年!

也有一些霸道兒媳婦,唯我獨尊,遠嫁最好的“補償”是回孃家過年。婆婆不允許,老公又是媽寶男,婆婆、或夫妻之間為這事爭吵,弄的整春節鬱鬱寡歡。

遠嫁女心聲:婆婆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05

事實上,作為遠嫁女,能搏得婆婆的理解和信任,是一種幸運。她將我當作女兒似的看待,以心換心,我又何嘗不將婆婆視為親生母親般善待?

每當逢年過節,或者是婆婆的生日,我總也會記得,給她紅包和生日禮物,甚至陪她去逛商場買衣服,然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樂的婆婆在朋友圈發我與她的合影照。和婆婆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說說笑笑,不認識的人,別人還以為我們是母女倆哩!

今年春節前,婆婆又打來電話,問我訂購哪天回孃家的高鐵票?我在電話裡爽朗的對她說:婆婆待我似親媽,這個春節我不想回孃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