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记得曾经问过一位汽车工程师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台优秀的车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并没有给我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但他解释说,一台好的车子,是性能和性格相匹配,让喜欢它的人感觉到“好开”。

的确,新技术应用或者性能标定是属于厂家工程师该考虑的问题,而“好开”才是消费者判断一台车好不好的关键。


不过,“好开”是一门玄学,说起来或者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实质上却相当不容易。很多人对“好开”最直观的定义是良好的动力响应性以及操控稳定性,那么在这两方面,雷克萨斯UX是怎么做的呢?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作为一款豪华都市SUV,雷克萨斯UX在“好开”这件事儿上下了很多功夫。为保证UX具备良好的操控性与稳定性,雷克萨斯在UX的很多设计上都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UX在注重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同时,又很好地把功能性和美观性融合到了一起。比如,为降低风阻以及提升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雷克萨斯工程师采用了拱形稳流翼子板以及翼式扰流设计的尾灯造型。换句话说,UX的贯穿式尾灯不仅仅是尾灯,还兼具扰流功能。此外,UX配备的空气动力学轮毂,不仅好看,同样具备很强的功能性。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提到空气动力学,不能不提到飞机。法国飞机设计师马赛尔·达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看的飞机,性能往往不会太差”。

作为流体力学,或者更细化一点来讲——空气动力学的最终表现形式,飞机上的每一处细节设计,都是空气流过机体表面之后,将空气的流动高效利用的结果。所以,性能出色的飞机都是气动结构经过细致优化的产物,往往也是十分养眼的。

而从形体外观角度出发,看似高深的流体力学或空气动力学理论,其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扇贝表面看上去之所以不会显得凌乱,正是水流不断冲刷造就的结果。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高尔夫球表面那些看似均匀排布的坑洼,也是为了让高尔夫球高速飞行而专门设计的导流特征。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UX起初最吸引我的一个设计细节,是前翼子板位置的内凹曲面设计。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内凹的曲面在UX的前翼子板位置形成了一道光影,从视觉上弱化了前肩的高度,使其呈现出一种更为协调的比例感。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如果理性一点来看这处细节设计,就会发现这一内凹的特征还可以起到一种导流的作用,将流经前翼子板的气流平顺地过渡到外后视镜的位置进行扩散,让气流的流动趋于稳定,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风噪,同时也是在雨雪天气下获得清晰的外后视镜视野的关键。

我们再来看车尾,UX有一个“翘起尾巴”的贯穿式尾灯设计。从感性角度来看,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赛车尾翼的设计,通过把贯穿式的设计融入到肩线的特征中,为UX“小溜背”的尾部线条增加了运动化的层次感。而两侧尾灯的“L”型隆起,则进一步强化了雷克萨斯品牌的标志性设计。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功能性设计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完美融合。这种“L”型隆起可以起到气流调节翼的作用,将流经车身侧面的气流,先在这个位置进行聚拢,然后让气流在远离车尾的位置发散。


贯穿式的尾灯连接在一起之后,还可以起到一种类似于扰流板的作用,将来自车顶的气流进一步向车尾远端进行导流。这样一来,UX的尾部气流分离现象得以大幅度的延迟。这不仅可以让阻力进一步减小,在转弯以及侧风行驶时,车尾稳定性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除此之外,UX的轮毂造型同样遵循了空气动力学原理。这款轮毂以双五辐的设计,勾勒出了一种非常具有质感的视觉效果。而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看,这款轮毂又明显区别于那些哗众取宠的设计,不是用大量扭曲的型面变化来突出动感,它更加强调平直感,并在辐条两侧采用了独特的翅片设计。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平直的辐板在无形中大幅度降低了因为轮胎的高速转动所产生的扰流,使得流经车身侧面的空气可以更加平滑的从车轮的位置过渡到车辆尾部。而那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型面变化,则像一个小小的扇页,将流经这一区域的部分空气进行加速并改变其流向,用于冷却刹车,如此一来,即使激烈驾驶也能带来不错的刹车效果。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充分利用,对UX驾驶质感和操控性的提升是有着很大助益的。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时速动辄300公里以上的高铁,车头是圆润、尖长的设计,而且车身重心更低,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风阻,降低能耗和车内噪音,而普通列车的车头大都是方方正正的。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UX和同级竞品车型在形体上的差异,其实与高铁列车和普通列车的差异有些类似。就像前面提到的,空气动力学是美学和功能性的统一,扇贝上的纹路可以减少海水产生的阻力,进而可以让扇贝在海里更加快速的移动,另外,阻力更小也就意味着可以降低消耗的“体力”。


UX上诸多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同样有着这样的效果——在提升车辆操控稳定性的同时,可以让风阻更小、能耗更低。直白地说,与同级SUV车型相比,UX在很大程度上会让驾驶者感到“更稳”。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UX的“好开”不仅仅和如此多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有关系,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UX是雷克萨斯旗下首款基于GA-C平台打造的产品。而GA-C平台天生“低重心、高强度车身”的特性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珠联璧合”,也带来了更加出色的性能表现。

在全新平台架构下,UX实现了“清澈&深邃”的驾驶质感,也就是说,兼具出色的操控稳定性与转向响应。得益于GA-C平台的低重心特性,UX的整车重心高度为594毫米,而一辆普通三厢轿车所对应的数据大概是620毫米左右。可以说,低重心是UX独特驾驶质感和良好操控性能的核心保证。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采用GA-C平台的UX,还有着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较小的转弯半径。UX车身长度接近4.5米,但是它的最小转弯半径却只有5.2米。对有停车困难的用户来说,这么小的转弯半径简直就是“福音”,比如说,在一条双向两车道的小路上,基本上可以一把拐弯,避免出现“先上一把再退一把”的尴尬且紧张的状况。此外,在狭窄的地下车库停车也变得轻而易举,无形之中让驾驶变得更加从容。

此外,在动力系统方面,无论是全新的2.0L Dynamic Force发动机和Direct Shift-CVT变速箱的组合,还是全新的全混动系统,UX在同级别车型中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其中,2.0L Dynamic Force发动机的活塞加工工艺尤为考究,超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使得活塞的壁厚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活塞头的最小厚度仅为3.8毫米。轻量化的活塞,不仅有助于提高发动机转速,改善运动性能,而且活塞壁还采用镜面抛光结合树脂涂层,可以进一步降低摩擦,提升发动机效率。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而Direct Shift-CVT变速箱更像是把自动变速箱和无级变速箱进行了灵巧整合。在CVT变速箱钢带传动的基础上,Direct Shift-CVT变速箱加入了一套齿轮传动机构,在大扭矩加速的工况下,这套齿轮传动机构可以让动力的传递变得干净利落,而在高速巡航时,CVT变速箱又保证了平顺细腻的驾驶感受。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UX 260h的全混动系统则对传动机构进行了重新布局,用多轴式的布局取代了传统的同轴式布局,使得前轴空间得到了优化。E-Four电动四驱系统则让UX实现了更佳的后桥控制能力,当车辆在加速、转向或在冰雪湿滑路面上行驶时,前后轴之间的动力分配可以自动进行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操控稳定性。

雷克萨斯UX:所有的「好开」 都是用「硬核技术」换来的

雷克萨斯的品牌精髓,实质上是东方文化中的匠心精神。雷克萨斯的工匠们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细节中诠释着对自身作品的热爱。


在UX上,无论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还是精密的机械结构,都是在追求一种产品上的极致,这恰好是UX所要表达的“大想法”与“小执念”,也是雷克萨斯品牌匠心精神的体现。而得益于这些“硬核技术”与匠心精神的加持,让UX开起来得心应手,非常适合在城市中穿梭,让驾驶者尽享轻松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