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屡败屡战,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背后失败的原因

前言


屡败屡战,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背后失败的原因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三征高句丽失败背后的原因

高句丽是哪里呢?很多人认为高句丽就是高丽,或者说现代的朝鲜,其实严格来说不全对,高句丽的历史归属问题,目前在国际上还有很大的争议,这个暂且不去细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古代,它确实属于中国的藩属国。隋朝统一中原后,隋炀帝杨广让高句丽向隋朝进行朝贡,可高句丽不仅不朝贡,还经常骚扰隋朝的边境。因此,引发了隋炀帝对他的征讨。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将去年(公元613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

唐初使节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屡败屡战,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背后失败的原因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无天时

隋炀帝时期的隋朝已经面临初现矛头的外祸与内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方面,由于隋炀帝接连开凿大运河及下扬州“巡视”并且长期大力赏赐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国力耗费甚巨。

(2)外部方面,隋朝经过初期的积累虽然国力较为强盛,但立国时间不长,但周围的政权往往都存在数百年之久,面对隋朝这一强大政权,他们只是表面臣服,在边境地区的挑衅和侵扰行为仍时有发生。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表面上对一国,实际上要面临十余个大小政权的威胁。

内部不和,外部不稳,立国不久的隋朝在自身根基不稳,尚未完全消化胜利果实的情况下未能吸取前秦教训,发动如此大规模对外征战,实属不智,此乃第一败。

2、地不利

(1)军队给养辎重的严重困难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每次集结的军队都在百万以上,史书记载,隋炀帝每日发一军,军队四十余日才出发完毕,前后相接900多里,如此庞大的军队和后勤队伍,已远远超过隋代军事管理水平。进入辽东后,后勤保障长期受到高句丽和游牧民族伏击洗劫,供给十分困难;

(2)军队对气候的极度不适应

辽东地区属于关外,气候寒冷阴湿,而高句丽本土又兼具海洋地区和游牧地区双重气候特点,中国本土作战部队十分不适应,对气候的不适应大大削弱了隋军战斗力,在军队中还形成严 重的负面情绪。

隋炀帝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况下贸然重兵出击,地利丧失殆尽,此乃第二败。

3、少人和

(1)军队信息传递和管理的困难。

三次征伐高句丽,隋炀帝三次都在军队后方坐镇,要求前线将领不得擅自定夺,而需将军情日日传送到后方由隋炀帝作出指示。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使得隋军指令传达受到严重影响,前线部队甚至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光是首次征伐高句丽,隋军就攻破辽阳三次之多,但每次都停止不前,仅辽阳一城就消耗大量兵力辎重。

隋炀帝三次征伐的战斗部署基本一致,陆军进攻辽阳,海军从高句丽 侧面登陆,直逼平壤,大军在平壤城下集结,形成合围之势。这一战斗部署表面十分合理,但实际上天文数字的各路部队之间没有有效的通信和联系方式,彼此又相隔甚远,战略部署根本无法实现。

(2)劳师动众,人心不稳。

首次征伐高句丽,隋炀帝本想依靠军威不战而胜,因而调动了全国的资源打造了一支旷古未见的百万人军队,全国民夫和工匠大部分被调往前线,人心浮动。首战失败后,逃回国内的残军更是给予了后方人员强烈的打击,而隋炀帝不知修整,三年之内三次征伐,已使国家疲惫到了极点,国内民夫工匠一心想逃避深山,

国外作战人员一心想归家,加之饥饿、死亡等信息不断传来,隋军军心,已然崩溃。人心不稳,军心不定,这是第三败。


内容部分参考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