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前言:

在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中,决定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和相互猜忌,君王和臣子的相互角力,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戏剧。君王若以诈术和暴力治臣,臣子便以暴力篡弑,或以韬光养晦之计求自保。

在刘邦建立西汉后,朝野都笼罩在刘氏抑制功臣的恐怖当中,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谋臣张良,却凭着自己的智慧,功成身退,幸免于难,而他和君王刘邦之间的角力,也值得再三细品,关注反思。

位于长城以内的“农耕”文化是统一逻辑下的统治基础,但是君王是人不是神,精力有限,只能雇佣大量的官吏代理施政。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所述:

明主治吏不治民。

便揭露出君主治理的一大特色。君主大量的精力主要花在和臣子周旋中,其间,便隐藏着封建智君臣文化的许多秘密,并催生出一个接一个波诡云谲的故事。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君臣之礼

先说历代主仆本质的君臣关系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君王政体中,从根本上决定了君臣关系的主仆性质,在显现方面:只有两种略带差距的制度设计。

一种乃是在儒家思想倡导下的限民主式君主集权。

意思浅显易懂,就是承认君主的绝对主宰地位。从《论语·季氏》中看,维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集权原则,要求臣子对君王尽忠“勿欺之,而犯之”。或者“君命召,不俟驾行”。可见在整个以《论语》为儒家倡导记录中,都是主张君主集权下的君臣有限民主。

另一种是法家主张的君主绝对集权的君臣主仆关系。

法家推崇的一些列制度,是为了迎合君主无限集权的欲求,特此强调君臣之间上下、尊卑、主仆的关系定位。正如法家申不害在《群书治要·大体篇》中明示的:

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事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

由于君主高度集权有本能的排他性,专制倾向,因而儒家的温和设计始终未成为主流,但也没有成为绝响,而是一直骨血未断。

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形式上的差异表明君臣关系,其本质还是没有发生转变:君为主,臣为仆。历代聪明谋士最需要明白的道理,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也同样是这个。一旦试图以平等姿态,甚至妄想越过君权,离洗白就不远了。

张良的聪明,就在于他把这个道理刻在了心中。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从刘邦与君臣博弈局面中看张良智慧

我们从《史记》、《汉书》的记载中均可看到史家对于刘邦的评价(注意这史家就是刘家后代掌控天下时期的记录,不敢轻易亵渎祖宗):“慢而侮人”、“素慢无礼”、“轻士善骂”,并无道德可言。但是他却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为了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可以掩盖其真心,达到礼贤下士的姿态,并能“与天下共利”,舍得与人分利。

借着与人同利的理由,调动名将,谋臣积极性,为他鞍前马后,同创天下。正如吴思先生所言:

暴力最强者的选择,体现了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而不是对正义的追求。

所以对于士人,臣子而言,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要能够赢得主人的认可和信任,就心甘情愿为他卖命。萧何如此,韩信如此,张良更是如此。

但是刘邦对各类人才的态度,毕竟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衡量标准,一旦时过境迁,外敌覆灭,必然会把矛头对准内部,哪些臣子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

我们注意到刘邦在想要废除太子这一事上,张良的策略如何。此时吕后知道唯有张良可撼动刘邦的决定,于是求良劝谏,张良回复她:

“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史记·留侯世家》

可见张良深知环境变化对于君臣关系的影响,可惜其他人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直到后来,刘邦以陈平计“械系信”,信曰: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死到临头才明白“天下已定,刘邦翻脸不认人”的道理,而张良,早都明白了。

诚然,连刘邦自己也承认:“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称其为“人杰”,但自从韩信要求立齐“假王”开始,就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也正是刘邦这句“用并不如韩信”,才有了韩信“勇略震主”的嫌疑,

较之韩信,萧何张良的处境虽为好一些,但也不是高枕无忧,如萧何和刘邦的角力,往往通过“贪腐自黑”手段,把一些小把柄落入刘邦手中,以求自保。萧何这些举措,无不在暗示于刘邦,自己只是臣子:爱财,不求权,更于江山绝缘。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细说张良之智慧

张良作为“为韩报仇”的韩国世代贵族后裔,在反秦一事上,和项羽、刘邦等反秦有共通的利益。但确如苏轼所属:

圮下老人之考验张良,乃是惜其“出荆轲聂政之计”,折其“少年刚锐之器”,以“使之忍小忍而就大谋”。

——《素书》

而他选择长期跟随刘邦,则是印证那句“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使然。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史记·留侯世家》

这就有趣极了,他读黄石公所授的《太公兵法》,不就是为了当“帝王师”嘛。所谓音实难知,知实难求。而刘邦,简直就是他的“知音”,这也是古代士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价值。

张良到底有多聪明?一个智慧让家族辉煌了2000多年

智慧一:

同样在刘邦麾下,张良和萧何、韩信等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既“未尝特将”,也不介入具体是事物,而只是“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用他的话说,这叫“以三寸舌为帝者师”。虽然当初曾“聚百余人,从汉王,但后面绝对不带兵”,在此基础上,毫无组织根基而言。

如果在汉建立前,他还有项伯这样的好友,到了建国后,他就彻底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就舌头一张,为刘邦出谋划策。

前者没有手握重兵重权嫌疑,后者也无结党营私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又能为帝王出谋,刘邦信任他,也是他后来“身名俱全”的原因。

智慧二:

”即便如此,张良也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刘邦这人疑心大过天,稍有不慎,就惹祸上身。至于天下既定,论功行赏时,在萧何的封赏问题上已闹过一次纠纷,终由刘邦维护而定“萧何第一”。但是后来萧何遇到多次麻烦,都跟“萧何第一”有关。

此时的张良,能够站多远就站多远。

刘邦说他虽无军功可言,但有运筹帷幄之功劳,令其“自择齐三万户”。张良立即表态“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刘邦才封张良为留侯。不管他内心作何感想,此举起码有一石二鸟的功效:避免了军功臣的妒忌,同时打消了刘邦的顾虑。

智慧三:

史料均称张良体弱多病,以致在入关后“闭门不出岁余”,以后,他又多次称病。《史记·留侯世家》说他“状貌如妇人好女”,实乃文弱书生一枚。但是他又能够把握好这个度,并非多病孱弱到不能临朝视事的地步,避免君王怀疑。

韩信一介武夫,不懂以“谢病”逃避风险,而张良简直运用得炉火纯青。

纵观历代君臣之间的角力,加上某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才促使张良未出现“敌国破,谋臣亡”的覆辙。其间,确实表现出对王权的洞察和智慧。

张良智慧运用,正如《孙子兵法》那句:知己知彼,以柔克刚;即便换个脾性的刘邦,他应当也能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