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低風險的理財應該如何選擇?

hwy123456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既想我們的錢能夠有安全的保障,也想我們的錢能夠保值增值,那我們的錢要理財就必不可少,但是理財也有分高中低的風險,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呢?

目前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有很多,主要歸為三大類:

1.貨幣基金

現在無論我們是在支付寶,微信或者銀行的app上都可以非常方便的接觸到貨幣基金,在所有的基金當中,貨幣基金是風險最低的穩定性最高的,一般貨幣基金的收益在3%-5%之間,目前很多人的零錢都直接存在微信或者支付寶上,既可以享受較高的理財收益,也可以隨時取出方便用於消費。



2.債券

主要以國債為主,因為國家發佈的國債一般收益較普通的存款要高,並且安全係數是在所有的債券當中是最高的。

3.理財產品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高中低的風險,你可以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來購買,一般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3%-5%之間,但是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較高,一般是5萬元起步,有一些中高端的理財產品起購金額是100萬以上。

當然不同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像工農中建這樣的全國性大型銀行收益率較低一點,中小型的銀行收益率會較高一點,但是如果從安全性方面考慮,越大的銀行安全係數就越高。


90皮沙發


題主的這個問題一定是貨幣基金、銀行存款、理財產品、債券基金等這類風險相對較低產品,我們來一一看一下吧:

一、餘額寶(貨幣基金)

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這幾年的收益率是一路走低的,我從第三方基金銷售網站上找到了天弘餘額寶貨幣(000198)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走勢圖和萬份收益走勢圖。可以看到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到了最低點年化收益率2.259%,一萬一天收入六毛一。假如你有100萬全部都放在餘額寶中呢,一天收入61元。

我找了一下貨幣基金收益排行榜,目前市場上貨幣基金共計4575只,七日年化收益率高於3%的只有6只,佔比0.13%。而且這個收益率是不斷變化的,如果特意挑選了大於3%收益率的貨幣基金並買入,過幾天他的收益率又下降了,再換到其他收益率高的基金上,中間會損失幾天的時間反而得不償失。


二、銀行存款

1、我找了一下傳統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情況,如下表:

以5年定期銀行存款為例,分為三個層次:國有5大行的利率非常低的僅僅只有2.75%;股份制銀行略高在3.0%-3.2%之間;中小銀行更高一點在3.5%或以上,個別的超過了4%;2、新興智能存款目前京東金融與眾多地方銀行、互聯網銀行推出的專屬京東銀行+的智能存款。收益率較高。這些產品底層資產是銀行定期存款,安全性比貨幣基金還要高。通常高收益的對應的是五年期定期存款,存款會受到法定的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以內本金沒有風險。以京東金融--銀行+的產品振興智慧存為例,講解一下:

解析:京東銀行+的產品還是非常豐富的,有多款產品的收益率都超過了4.6%,選擇振興銀行的產品解析一下,每持有12個月作為一個計息週期按照4.8%的年化收益率結算,最長可以持有60個月,也就是5年;如果持有不足一個接力期也就是12個月,根據支持週期的不同設置了階梯利率,如上圖,接力期單期期限大於30天也能拿到3.8%的高收益,非常的不錯啊。這款產品的類型是:儲蓄存款,存款會受到法定的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以內本金沒有風險。


三、銀行理財

目前銀行理財風險評級有5個等級,如下圖所示:

  • R1為保本保收益或保本浮動收益類型;
  • R2級雖然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但它主要投資於投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所以風險較小;
  • R3及R3以上的銀行理財投資了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風險較高。

根據題主的情況,建議購買R1、R2級別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方面,根據發行機構和風險級別的不同,收益率也有所不同,通常來說:城商行>股份制銀行>國有五大行;R2級非保本浮動收益類>R1級保本浮動收益類>R1級保本保收益類。我在中國理財網找到一個紫氣東來人民幣理財計劃為栗子,進行講解:

1、首先要有一個C開頭的14位數字的編碼,有這個編碼才是正規的理財產品;2、風險等級二級(中低),也就是R2級別非保本浮動收益類,業績比較基準年化收益率4.2%,主要投資於投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所以風險較小,大概率能夠實現預期收益。


四、債券基金

簡單來說根據發行主體和信用風險的不同,債券基金可以分為信用債基金和利率債基金兩類。

1、利率債

包括我們比較熟悉的國債、金融債和地方債,一般來說,基於國家信用或等同國家信用做背書,安全性高,基本不會出現違約情況。

正因為它的安全性很高,所以利率債的風險就是利率會比較低,票面利率就主要由發行時的市場利率來確定。包括由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債,以及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債。

像金融債最主要的是政策性銀行發行的金融債,也就是三大政策性銀行(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發行的債券,央行信用背書,目前市場上交易規模和流動性最高的品種。

2、信用債

除了以上介紹的利率債之外的所有債券都是信用債。這裡就產生了一個“信用利差”的概念,即信用債無國家信用做擔保,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需要更高的利率進行補償,信用利差即信用債與利率債之間的差值。

信用債包括企業債和公司債,無國家信用背書,完全依靠企業和公司自行賠付,如果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償付能力也就會出現問題,近幾年的公司債打破剛兌,違約率增加就是這一塊。

小魚推薦風險較低的利率債基金。長期來看能取得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綜上所述:建議選擇京東銀行+平臺的智能存款,流動性稍差,換取較高的年化收益,本金有保障。


頭條關注我,@小魚量化;點讚的朋友,關注公眾號【小魚量化】,找我領取免費的,價值5W+、100G+從入門到精通的絕密理財學習資料。資源寶貴,僅送給每天前10位用戶。


小魚量化


風險低,收益高?我不是在做夢吧?

大家好,我是理財分享達人大學華。

今天呢,和大家聊聊風險和收益的故事。聊的不對的地方,大家留言指正啊。

話說呢,現在的投資品種真是多如牛毛。P2P、黃金、期貨、外匯、房產啥的,這些都是高風險的不可靠的投資品種。咱們聊聊風險相對較低的品種。在大學華看來,有股票、基金、債券。風險由低到高呢,分別是債券、基金、股票。

投資除了風險我們要考慮的因素之外,還有什麼呢?收益。在這三種投資標的物中,收益排序由低到高也是債券、基金、股票。那咱們要想風險低,當然也想收益高咯。所以大雪華只能在基金和股票兩者之中挑選。

基金與股票,選哪個呢?其實,大雪華覺得從長期來看,基金的收益也是很可觀的,而股票雖說收益要比基金好多了,但是這個還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轉的。從風險性角度來說,股票要比基金大多了。

那麼基金我們該挑什麼樣的呢?不知道大家曉得不曉得巴菲特的十年賭約:

這場大戰最終以股神的勝出而告一段落。這告訴我們基金中咱們該挑指數基金。至於指數基金該咋挑咋選,大學華的其他文章裡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十分歡迎你的留言。

如果你覺得大學華的文章寫的不錯,就點個贊、轉發下唄。


格局華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低風險的理財應該如何選擇呢?理財都會有風險,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如果追求低風險,那就只能低收益。現在市面上低風險理財工具主要有以下幾種:

銀行定期存款

銀行定期存款風險很低,基本上無風險。現在央行基準利率一年期是1.5%,四大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是1.95%,部分銀行一年期是2.1%,五年期是4%。一萬存一年下來有210元。

這個比較適合剛剛學習理財的小白,我自己在剛剛學習理財的時候就每個月發了工資存一張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一年下來有十二張存單。第二年開始每個月有一筆一年期的存單到期,不用的話接著加上這個月存的一起再存一年。看著存單上的金額越來越大,滿滿的滿足感。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以前是5萬元起,有保本收益和非保本收益,根據投資對象不同,風險等級也不同。現在新規出來了,銀行保本理財沒有了。不過好在資管新規給有一個過渡期,到2020年底之前,我們還可以買到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特意去工商銀行官網看了一下半年到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很低,保本浮動的收益率在3.5%左右,還不錯。比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高一些,不過就是門檻有點高,需要5萬。

國債

國債簡單來說就是國家發行的債券,國家向你借錢,你把錢借給國家,到期國家連本帶利還給你。借錢給朋友怕賴賬,借給國家你還怕什麼。以國家信用作背書,風險很低,當然收益也比較低。

2018年發行的第三期、第四期憑證式國債已經在5月份發行,第三期期限是三年,票面年利率為4%,第四期期限五年,票面年利率為4.27%。相比下來比銀行定期存款高一些。

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例如微信裡面的零錢通,支付寶裡的餘額寶購買的都是貨幣基金。我們平時把錢存在裡面,相當於購買的貨幣基金,流動性好,隨用隨取,還可以消費。

平時要用的生活費就可以存在零錢通或者餘額寶裡,方便支付,每天還有收益,如果存5000塊,每天有0.5元左右。

總之,低風險的話就意味著收益也低,如果一味追求低風險,可能收益還跑不贏通貨膨脹,一年下來辛辛苦苦攢的錢不但沒有升值,還縮水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經驗用少量資金適當配置一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理財在路上


低風險的理財是以保耕護本為特徵的理財,動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然而,耕土是國民生存的衣食根本,是不能任意動的。最安全的理財模式是如何提高自己所持銀行出票的資本充足率問題,也就是使用足值的不能損耕的,方便交易,不易變質的商品平掉流通中的個人持票。降低貨幣的流動性對可耕地復耕的衝擊。騰出廣闊的耕地來滿足本民族生息繁衍的需求。任何民族,任何高科技、高技術的人材,都得依靠糧食維生,失去了耕地的復耕,單產再高,抵不住生產糧食的耕地老本絕對數量的減少帶來的糧食短缺危機。國家可耕地復耕面積絕對量的減少和非農人口的增加,就是國家金融虧本的表現。什麼是虧本?虧本不是鈔票少了,而是虧掉了吃飯種糧的耕地老本。我國城鎮人口的增加,是不是虧掉自己可以自主耕作的土地老本的人口增加了?當城鎮化人口數量提高時,我們國家的糧食自給能力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進口糧食的數量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的經濟成就的高低,自己就能判斷出來。何必再有什麼磚家出來解釋。當我們連衣食都不能從自己的土地上產出時,我們的嘴巴是不是拴在了外國人的土地上?當全世界都進行損耕的經濟開發時,只有火星可以提供你耕作,你樂意移民火星,開發火星去嗎?因此,只要我們的理財是以降低貨幣活性為特徵的,就是正確的理財,透支消費,人神共憤。


我為大王來巡山


對普通收入群體來說,既想我們的錢能夠有安全的保障,也想我們的錢能夠保值增值,那我們的錢要理財就必不可少,但是理財也有分高中低的風險。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都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1、銀行定期存款

這算是最安全的一種理財方式了。當然,最安全也就意味著收益差不多也是最低的,最不划算的。如果能接受這樣的收益率,建議你可以去一些區域性小銀行看看,比如城商行、農商行。區域性銀行攬儲壓力大,所以一般情況下利息會比央行公佈的標準利率要高一些。國有六大銀行建議就不用問了,利率差不多都是按央行公佈的標準利率執行的。

2、貨幣基金

現在購買貨幣基金很方便,螞蟻財富上隨便就能買到,各大銀行APP上也都有。貨幣基金的安全性僅次於銀行存款,所以安全性上沒太大問題。收益方面會比銀行定期存款好一些,也會比銀行定期存款靈活一些,畢竟投資週期要短很多,萬一急用錢是可以取出來並且不損失收益的。

貨幣基金收益也不是固定的,也會受市場影響,不過大概率情況下是要好於銀行存款的。購買貨幣基建議你買規模大於8億或10億以上的。太小規模的基金說不定哪天給清盤了。

3、國債

國債好像已經被很多年輕人遺忘了,甚至從來就沒關注過。其實國債的收益往往高於銀行存款一丟丟,安全性上有政府背書,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剛才說了,國債的好處是安全並且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高。但缺點也很突出,不是你隨時想買人家隨時有。所以基本上沒有把國債列為自己的投資範疇。

4、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現在有很多理財產品,收益從2-6%之間不等,當然不同的銀行、不同的理財產品會有不同的投資門檻,比如5萬起投、10萬起投,甚至100萬起投。銀行理財產品的優勢是收益高,所以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現在哪個銀行要是沒點理財產品都是新鮮事兒。

不過理財產品的安全性也是飽受爭議,達不到預期收益的確實有。國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相對能安全一些。低風險也代表著低收益。






音樂頻道


大家好,我是閒逛的油條,勤能補拙,學無止境!
低風險的理財如何選擇?

低風險理財包括哪些?

1、首先是銀行存款

好像沒有比這個更低風險的吧?銀行定期存款可以說是最安全的理財了,但是銀行定期存款的優點也就是安全,好像也沒有別的可以說的了,除了安全,並沒有別的特質可以吸引到現在的客戶,已經滿足不了大部分人對於理財的要求。缺點太明顯,不可以隨存隨取,利息極低,幾乎沒有利息可以說。現在年輕人有幾個還會選擇銀行定期存款的,估計是少之又少。

2、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比較安全,收益也說的過去,對於有些人還是會選擇的,收益在4%左右,銀行出品的產品基本安全性還是有保證的。但是理財一樣有缺點,有資金要求,不是多少錢都可以購買,並且不可以隨存隨取,使用不方便,確定不需要用的錢,並且還需要夠一定的金額,才可以購買。算是一個備選吧。

3、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

這個應該是最近幾年大熱的理財產品,我想大家不會反對吧?從餘額寶的規模就可以看出來,穩坐貨幣基金第一把座椅,優點是隨存隨取,沒有資金要求,還可以購物使用,對於銀行的產品來說,把所有的缺點都給避免了,是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也是為客戶著想的理財產品,這樣的產品不選擇,你還需要選擇什麼。但是餘額寶就沒有缺點嗎?缺點還是有的,不過這個缺點也是國家監管的產物,那就是限額,一個人最大限額10萬,可能普通人也過的去了,對於有錢人10萬怎麼夠呢?不過好在還有餘利寶,餘利寶限額1000萬,對於大多數人是夠用了,錢再多怎麼辦?想了下也就銀行大額存款了吧,還有好建議的下方留言。

高風險理財

P2P理財產品也算是個比較大熱的理財渠道了,但是由於監管不夠,平臺混亂,問題出現的比較多,暫放在高風險理財行列,其實我希望在未來P2P理財可以放到低風險裡去,那就比較理想了。

股市,黃金,期貨等都屬於高風險的,這裡就不展開說明了。

現在供大家選擇的低風險理財其實也就那些了,選擇順序肯定是貨幣基金,再是銀行理財,最後是銀行存款了,這個應該沒有異議吧?


以上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點贊加關注,謝謝支持!


閒逛的油條


現在說到理財,人們的第一想法就是把錢放到餘額寶裡吧!安全方便快捷還有利息,確實這樣想也無可厚非,畢竟餘額寶在國人的心裡已經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如果把餘額寶當成一個電子錢包,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談到理財的話,那就放到餘利寶裡吧,相比餘額寶來說,餘利寶的功能更加強大,而且利率比餘額寶還要高。


現在的餘利寶已經有了替代餘額寶的趨勢,餘利寶作為一款理財工具還是不錯的,轉入和轉出同樣很方便。而且每天100萬免費實時到賬,沒有風險收益比較穩定。對於想追求低風險的理財者來說,絕對是一款新的理財“神器”。
除了餘利寶之外,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就屬於貨幣基金了。在目前國內銷售的所有基金中,貨幣基金是最安全的,沒有風險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債、央行票據以及一些國有大銀行的大額存單,比如我們熟悉的餘額寶和餘利寶都屬於貨幣基金。在支付寶裡面有許多的貨幣基金可以供你選擇的。

除了貨幣基金,如果再說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那就去支付寶的螞蟻財富里面看看,那裡有不少的理財產品,幾乎沒有風險,而且收益還不錯。我覺得30天的建信養老飛月寶和60天的國壽超月寶挺不錯的。這兩款理財產品都是大型國企和央企發行的一款定開型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所以安全是有保證的。

相比別的理財產品來說,這兩款理財產品所對應的都是目前國內的朝陽產業~養老事業,是非常適合追求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擁有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就請加關注我,評論、轉發、點讚我會竭盡所能的來幫助您。如果你有不同的建議和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是千禧西紅柿!


千禧西紅柿


低風險理財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說法,通常指適合比較厭惡風險,但是又希望跑贏通脹的投資者參與的理財產品。主要包括:銀行存款、國債、貨幣基金、債券基金以及銀行理財產品(R1,R2級)等。如何配置好我們的低風險投資是一門學問,我們一個個的來說。

首先,存款類,目前我國處於降息週期中,導致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低於實際通脹水平,但是由於各家銀行攬儲的需求導致大額存單的利息走高,多數銀行20萬起步的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已經“過4近5”穩穩的秒殺各路貨基。

再看,貨幣基金類,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力推下,貨幣基金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常規理財方式,平均收益略高於銀行同期普通存款,存取靈活等優勢使其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

然後是國債和債券基金,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債券的大年,不少債券類的投資者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2019年是不是還是這樣順風順水並不好說,同時,債券種類繁多,一般投資者並不能很好的駕馭,所以選擇合適的債券基金去投資債券是一般投資者的好選擇。

最後,是銀行理財,分類很多,低風險級別是我們的首選,要注意兩點:1、瞭解理財產品具體詳細情況再決定是不是投資;2、不要只看預期收益率來選產品,預期收益率並不等於即期收益率。


一夢江湖千秋遠


1. 首先,風險低的就是銀行儲蓄。現在銀行儲蓄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2%左右,就是說假如進去了一萬塊錢,一年之後的利息是10000乘以2%等於200。就是說到期後本息總額是10200。雖然說銀行存款的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但是想想,存了1萬塊錢,到了一年之後只能得到200塊錢左右的利息,那麼肯定是跑不過通貨膨脹的。假如要把所有錢都放在很穩定的銀行存款裡面,個人是不太建議這樣子做的。



2. 其次,風險低的就是貨幣基金。比較突出的貨幣基金,就拿餘額寶來舉個例子吧。餘額寶現在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4%左右。一段時間內保持了4到4.5之間浮動。還有其他的貨幣基金,有相對比較高的,一些定期的可以達到5%到6%的年化收益率。這就比銀行存款要高一點點了。假如你想有比銀行存款的收益率高一點的話,那麼貨幣基金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3. 再次,風險低的就是債券了。債券裡面又分為國產國債,地方債,企業債等等。假如你要在債券裡面找更低的,那麼就只有國債了,國債的話基本上風險就可以忽略的。因為借款方是國家,一般來講,國家是不會欠錢的。所以在債券裡面想選一個比較低風險的,就可以選國債。接下來的話就可以選地方政府債券,再後者就是企業債券。企業債券的話,相對風險就比較高,因為一般不能保證這些企業會盈利,會把錢還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