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富人更閒,窮人還更忙,你怎麼看?

真善美666999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然而更可怕的是,看上去富人更閒,而窮人忙得要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又該如何改變?

第一,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富人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賺錢系統。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私營企業的老闆,通過5年的努力,如今公司已經有幾十號員工,大家知道,老闆招你來,是要你給公司賺錢的。也就是說,如今幾十號員工都在給公司掙錢,都在給老闆掙錢。所以,不論是拼體力還是拼腦力,你一個人都拼不過一個公司,老闆甚至一個月不來公司,業務照樣運轉。他這套賺錢系統一旦打造完成,將持續運轉,你說這種情況差距逐步增大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以上只是一個小小的私營企業,大家知道的王石、潘石屹等等企業家,他們更多隻關注企業的重大發展戰略即可,所以,他們越來越閒,而且越來越有錢。

第二,富人更善於利用金融槓桿。沒有幾個富人不貸款,即使他們身價已經幾億,但是貸款可能也是好幾億,他們要利用貸款來擴大生產規模,發展更多的項目,讓更多的人來幫企業掙錢,幫老闆掙錢。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公司的業務比較成熟之後,初具規模,他們往往會將這一模式複製到其他城市,建立幾個,幾十個分公司,試問,老闆哪來這麼多錢,就算有,他們也不會自己掏錢的。而是通過貸款或者融資的方式來經營,換句話說,就是用國家的錢、其他投資人的的錢,以及更多的勞動力來掙錢。

第三,除了貸款外,富人還有很多其他理財方式,通過理財來讓財富增值。以前聽朋友講他們老闆,就是靠買房子大賺了。這位老闆以前是從事保健品銷售的,在90年代賺了一筆,有了第一桶金,趕上2000年初,投資房產的黃金時期。這位老闆先是買了兩套,發現增長速度非常快,有利可圖。接下來就瘋狂地進行房子的買賣,最開始買住宅,經過幾次倒手之後 ,手裡資金不斷翻倍。後來開始買商業地產,一買就是一整層。就這樣,這位老闆如今已經身價數億。

綜上,現在富人和窮人這種兩極分化確實比較明顯,倒不是說窮人更窮了,而是窮人的收入增長速度太慢了。整體來說,其實日子都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富人資產倍增速度太快,這使得窮人就感覺更窮了。而要改變這個現狀,窮人就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多向富人學習理財經營之道,爭取早日建立自己的賺錢系統,即使不那麼富,也至少可以不那麼辛苦。


坤鵬論


我覺的我還是很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至於窮和富,因人而議。本人90後,目前在北京做電商。13年專科畢業,當時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幹嘛,後來舅媽介紹去做家紡外貿跟單員,說白了就是一打雜。因為做外貿,訂單量大,天天晚上貨要裝車發到港口,平均每個禮拜要通宵加班兩次,因為裝車的都是農民工,不能識別哪些貨,裝在哪些集裝箱裡面,所以要我們跟著。有時候農民工,累了,我們幫他們裝。當時的月薪是2000一個月,領導跟我們說的是有過年有年終獎,好好幹,可是到了工廠快放假的時候,給我2000塊,我知道我的年終獎是最低的。為什麼給我最低呢,因為發獎金是工廠的二老闆,二老闆喜歡搞人際關係,年近45,老婆30歲,總是和外貿員,廠裡的年輕打工妹子發生關係,我是討厭這種人的。平日裡我的絕活是修手機,有一天二老闆找我修手機,我拒絕了。我是面無表情的拒絕他,同事的手機都是我來修的,你們知道,大工廠,人多,碎屏的很多,都是我來給他們免費換的。當二老闆給我2000的獎金時候,二老闆發獎金都是一對一發,我每個禮拜都通宵兩次,比另外一個不通宵的跟單員獎金還少1000元,那個同事先發獎金,因為每個跟單員對接的外貿公司不一樣,我負責的貨多,所以會經常通宵,當場懟了二老闆,我很清楚記得,當時老闆的表情是比較尷尬的,什麼也沒說,又給了我1000元。但是當我年過完春節來的時候,他給我們領導說,讓我滾蛋。


沒辦法只能又要去找工作,後來又去另外一家做家紡內貿的公司去做客服銷售,做了3個月,因為本身在廠家工作,所以拿貨特別便宜,一琢磨去開一家京東店鋪,因為當時開天貓特別貴,所以選擇了京東。讓父母支援了2萬塊,自己在去借點,一共5萬塊,就開始開工了,當時的想法是,碰見任何困難都可以去學習並解決,自己做客服,自己打包,自己找人做頁面,自己發貨,一點也感覺不到疲憊。事與願違,半年下來一共虧損10萬,不算自己借的錢,因為要有現金流,去辦了很多張信用卡,半年下來,

外債欠3萬,信用卡欠5萬,我是用很多卡來回刷,自己還辦理兩個poss刷卡機。這筆欠款我是真心沒能力還,也沒有跟我爸媽講,每個月信用卡來回刷,銀行要扣點,我的窟窿越來越大。後來又重新找工作,去做p2p理財業務員,一個月1400,加提成。就是每天打電話騷擾客戶,後來做了第一個月,有很多p2p跑路,我在想我們自己的這家可能也要跑路,不想去禍害其他人,選擇了撤離。

這時已經是2015年的7月份,外債3萬,信用卡6萬,睡覺的時候都能用窒息的感覺。


很迷惘,不知道到自己該何去何從,2015年8月份,去了浙江以前大學室友那,在義烏找了一份工作,做電商代運營,底薪也是2000,說3個月轉正4000,8月中旬開始工作,不包吃住,當時想的是,儘快多學習些知識,然後去甲方,在第一個月裡,天天都學習很晚,義烏那邊都是單休,白天上班,下班過後去商家那,和商家討論店鋪規劃,週日去其他商家那瞭解產品。一個月後感覺這家公司裡沒什麼好學的,當時也沒有走的打算,還想著轉正的事情。恰好我服務的一個商家,感覺我還行,想讓我去幫他單獨運營店鋪,因為店鋪放在我們公司運營是很貴的,商家想自己招人,給我4000加底薪,我同意了,並在10月初去他們公司。走的時候,原來那家代運營公司,一共給我發了1400塊工資,一共工作45天,公司不知道我每週去商家那邊的車費都要100元。都是我自己墊著,公司不給報銷。


後來就去甲方了,一個月4000,後來在2015年底的時候,我當時策劃了一場活動,買手機殼送無線鼠標,手機殼成本3元,鼠標9元,賣19元,記得當天一共出了500單。當時預計出的是1000單,導致很多庫存,活動報名費13000,老闆虧了很多,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初,過來的時候,老闆跟我說,他不賺錢,還虧了兩三萬,不想做了。


於是我又被辭退了,我的人生又開始迷茫,我和我女朋友是從高二就開始認識的,也一直保持情侶關係,從大學後就開始異地戀,一直到2016年,我再次被辭退。我決定我要去北京闖一闖,因為她在北京,跟她表哥舅舅一起,此時我外債欠3萬,信用卡欠9萬。為什麼突然信用卡又多欠這麼多,因為在2016年春節,我去了他爸媽家,給他爸媽買了很多東西,給她奶奶外婆紅包,過年的花銷,都是自己的錢,雖然很窮,但都沒跟父母說過。2016年3月份,我第一次來到北京,女朋友跟她舅舅住一起,房租一千一個月,是平房,分三個小房間,一個房間10平米,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到下雨天,到處找盆接雨水。

來到北京後,也是在一家代運營公司上班,上班一趟時間是兩個小時,一天來回四個小時,後來每天坐地鐵的時間用來看書。當時的底薪是5500,不過要3個月後轉正,沒轉正的時候只有4000,因為每天都要吃飯,定外賣,在2016年5月份,外債3萬,信用卡10萬,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所有信用卡額度加起來是12萬,6月份,有兩個商家找我,讓我們代運營店鋪,是因為前面幾家做的好,京東小二推薦過來的。從那時起我便有了第一份提成,同時我也順利在底二個月就轉正,領導說,我是公司裡第一個轉正最快的,公司一共200人。從6月開始我就開始慢慢還信用卡。到了8月份,一家店鋪開始做起來,一直到12月份,因為賣的比較多,提成也拿的多,一個店鋪一個月能賣200萬,我能拿一個點提成就是2萬。後來公司看我表現不錯,又把我的底薪調到7000,並升職為經理。也就是說我們的月工資最好的情況下,有4萬一個月。所以在2016年12月之前,已經全部還清了外債,並有少量存款。今年年初跟我女朋友結婚了,結束了6年的異地戀,她們家也很好,彩禮只要7萬,結婚後,剩下的彩禮錢又都給我們了。一直到現在,目前手頭資金有16萬




自己開始有錢了,我就想住好點的房子,還好北京下雨少,不然就真的沒法過了,後來跟女朋友一商量,換個住的,一個月2700,還可以承擔。
最近我打算把我的錢,都投些能有收益的地方,各種理財基金,放在支付寶裡一天只有15塊收益。我知道富人就是用錢賺錢,所以我不去買車,坐地鐵就夠了,我堅信10年後,我能有1000萬資產。


空想症重度患者


富人是用錢換時間,窮人是用時間換錢。

我們都聽過一個段子,說比爾蓋茨看到路上有1000美金,他不會彎腰去撿,因為在他彎腰撿錢花的幾秒鐘,他已經能賺幾千美金了。

雖然是個段子,但是卻包含著富人之所以能致富的一個關鍵秘密,就是永遠要把你的時間花在對你來說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比方說,有的人在網上做兼職,點廣告,幫人刷帖啥的,一個月累死累活到頭來可能也就多賺個一兩千,還是個窮人,沒什麼很大的意義,卻佔用了大部分的業餘休息時間,讓你沒時間思考,充電,提升自己,最後陷入一個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死循環。

而有的人則不一樣,他一邊找企業客戶,一邊在各種群裡發廣告找想兼職賺錢的人,每個人的費用中他抽個頭,雖然每個人不多,但時間長了上下游積累到一定量後,就相當於建立了一條穩定賺錢給他輸送財富的自來水管,那時就能坐在家裡數錢了。

也就是說,富人做的事情的性質是其價值有積累性,像“挖井”一樣,雖然前面挖的過程中可能苦點累點,但每挖一鋤頭都離出水近了一步,總有一天會量變產生質變。

而窮人做的事情是價值耗散型的,比方說在公司裡給老闆寫材料,寫了之後並沒有什麼價值積累在自己身上,都積累到了老闆身上,你不會因為寫了很多年材料而多了客戶等有價值的資源。

大家如果留意看身邊當老闆的朋友,平時工作內容是啥?喝茶、飯局、打高爾夫,人家乾的是整合資源的事情,通過資源整合創造的價值遠遠比單純靠出賣勞動力和時間大得多。這就是老闆與打工仔、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最大區別。


鹹魚學院


富人窮人都是人,只是想法不同而已。

窮人說窮不窮,看不上一塊錢,富人說富不富,一塊錢都不放過。

李嘉誠夠富吧,可一塊錢照樣低頭撿,因為他之前是開工廠的,知道賺一塊錢不容易。

李嘉誠兒子李澤楷夠富的吧,二百萬美元買了騰迅20%股份,一千六百多萬美元賣了,現在騰迅股票值900億美元,說明了什麼?

中國移動過去多牛,馬化騰就敢幹它,QQ,微信打的中國移動還不了手。

中國銀行業多牛,馬雲就敢幹它,現在全中國的銀行見了支付寶那個不低頭。

馬化騰靠QQ起家,當初一條短信一毛錢,QQ讓大家省一毛,大家為省一毛錢都上QQ了,有了人再推了出藍鑽,很多女的包月電話費打不完,買藍鑽才十塊錢,不買也浪費都買了,才讓QQ賺到錢,說明馬化騰明白積少成多的意義。

微信更是連小學生都不放過,一個皮膚換了小學生所有紅包錢,才有今天騰迅的4500億美元市值。

支付寶更是一元都能理財,而銀行一元看不上,才被支付寶打趴。

窮人對一塊錢看不上,心裡想的都是賺大錢,富人心裡也想賺大錢,可知道必須從一塊錢賺起,窮人想一夜暴富,富人想先賺一塊錢。

窮人就是不懂一塊錢意義,才每天為賺更多錢而努力,富人知道一塊錢意義,才賺了全天人的一塊錢。


光芒萬丈34957


確實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就是你剛剛所提到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且很多有錢人表面看起來真的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而一味努力拼命工作的人卻感覺沒有掙到錢。我剛剛畢業的時候對這樣的話語還只是覺得社會不夠公平,還很多抱怨和牢騷。


隨著自己工作年齡的增加和對很多事物看法的改變,我覺得這些話本質上真的沒有問題,而且確實是說的很精闢,很有內涵。剛上班的時候自己屬於小白什麼都不懂,每天就是努力安排老大的工作安排來進行,每天上班下班回家吃飯洗澡玩遊戲,一個月下來工資3000多,而且還感覺自己累的像狗。我們老大感覺每天上班晚下班早,每週還有幾天休息但是別人掙的錢是我的十幾倍。起初真的以為是社會關係網,後臺,或者怎麼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慢慢才在後面明白幾個很真實和殘酷的事實。




第一,學歷上的差距。很多人都說學歷沒有用,但是你一個清華和一個普通二本你說哪個強,很多人說工作經驗重要。如果你是學醫或者搞研究的,你連門都沒有進,你來什麼經驗去比。這個差距真的很恐怖,她可以讓你接觸到很多你不能達到的高度。第二,思維格局上的不同,很多人只看眼前的利益,沒有看的長遠,很多事情覺得對自己暫時沒有用就不去做。我有個叔叔就是從小在廠裡打工但是就是英語好,而且他自己一直都沒有放棄,後面廠裡需要外國翻譯,你可想而知他工資提高咯多少。以前別人還總罵他是傻子。現在很多人想學英語但是已經晚咯。第三,對等時間上效率和自我控制能力,這個也是很大的一個對比。其實除了很多一到社會靠父母的能力嘴上鑲金的人,大部分人更多的還是靠自己的努力。很多人總以為自己每天工作累的要死,但是不知道很多人其實每天都在堅持學習新的東西不放過一點時間,從來不會說有富裕和浪費時間,他們都是高效人士。




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註定他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圈子,但是大部分組成都是自己造成的,學習的肯定喜歡和學習的在一起,努力的肯定看不上墮落的。如果你看見別人表面的風光多去看看別人為什麼和自己不同。真的不只是簡單的幾句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裡面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心酸和折磨,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錢人也不是那麼容易成為的,需要很多因素,而做一個窮人真的就簡單很多。就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希望分享對你有幫助。



阿文學會計


會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我可以斷定他自己就是一個窮人,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富人的生活應該是個什麼樣子。下面我就從中國和外國的兩種環境裡來給大家闡述一下,中國和外國的富人們究竟是怎麼樣工作的。

1、中國,我身邊的例子。

我出生在中國中部的一個小城市裡,父親是一個包工頭,家裡的條件在本地算的上是中產。

父親年輕的時候,因為爺爺是“四類分子”,所以家裡的叔伯當不了兵,地也種不上,最後被逼得沒辦法,13~4歲的時候,就開始早貪晚去河裡打點魚拿到集市上去換點糧票,換米吃。

等到17歲的時候,尋了一個機會拜了師傅做學瓦匠。然後從17歲開始每天早上4點起床,一路小跑著去十幾公里以外的工地上去做小工,晚上7~8點才能下工。等到改革開放以後,他跟人學著搞雙包,成為市裡面第一批包工頭。

自從幹上包工頭以後,雖然裡條件逐漸變好,但是父親卻更忙了,從我讀上初中開始,就沒見過他12點以前回來的,因為他要應酬,有時候喝的在廁所裡一夜吐上好幾次。但是不管怎麼累,每天早上父親都是7點以前就要去工地,因為他要看著工人不能遲到,有時候因為要搶工期整夜不睡幹活都是正常的事情。

此外他身邊的老弟兄基本上都差不多,有的80年代初就去深圳闖蕩,最後被當成盲流收容起來,差點坐牢回不來的;有的幾十年的應酬,腎衰竭,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我有時候陪他們老一輩吃飯的時候,聽他們講古,真的是感慨萬千,因為他們手中的每一分錢都不是那麼好賺的。

2、香港、李嘉誠的例子。

李嘉誠是以前的香港首富,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他能夠從一文不名的小學徒幹到香港首富,除了他過人的能力與運氣,我想堅持艱苦工作恐怕也是他能一躍而起的重要原因。

根據新聞的報道,李嘉誠不管晚上幾點睡覺,每天早上6點鐘都會準時起床,然後打一個半小時的高爾夫調解狀態,再開始一天的工作,直到晚上。這樣的生活狀態,李嘉誠每天都堅持,風雨無休,哪怕他現在80多歲了,仍然在堅持著。

我舉我身邊的例子以及李嘉誠的例子,想告訴大家的是,就算是有錢人,他賺得每一分錢,都不是那麼輕輕鬆鬆的賺的,一個普通人如果想要一躍成龍,不付出過人的能力以及常人難以企及的努力,你是發不了財的,哪怕是富二代也不行。當然瞭如果你做好了幾年內就敗光家產的準備的話,算我沒說。

與其在那裡一邊甘於貧困,一邊在那裡抱怨社會不公,還不如行動起來努力的為自己多賺一分錢。哪怕是看見路邊的空瓶子,把它撿起來賣掉,都要比坐著不動好。

所以不要羨慕富人有錢,他們會發財是他們比普通人付出的更多,與其羨慕他們還不如想一想自己要怎麼樣努力才能與他們縮小差距。這個世界上富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富人比你還要勤奮,還要努力。


落下m


富人越富,窮人更窮是事實,但說富人閒,窮人忙不敢苟同。

我來自大別山腹地,窮鄉僻壤孕育了鄉里鄉親知足常樂、與人為善,閉塞的信息致使上輩孤陋寡聞、因循守舊,儘管民風淳樸、秩序井然、相處和睦,但對貧窮有驚人的忍耐力,似乎從沒向往過富有,沒人忙碌,做事不講效率和效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悠哉遊哉地過日子,懶惰與不作為成常態,浪費、揮霍了大把美好的時光!

走出大山,到了東南沿海,人群熙熙攘攘,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來車往穿流不息。無一不體現時尚氣派,無一不彰顯高端大氣,無一不凸現富麗堂皇!而我們身價數十億、年過七旬的董事長卻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工作。成天忙忙碌碌如勤勞的蜜蜂般辛勤勞作,沒有微信閒聊、沒有茶餘飯後散談、沒在暖和的午後陽光下懶洋洋地灑太陽!生活節奏頻率之高令人歎服!

富人越富是真。富人長期浸泡在商海中,天天與商業精英打交道,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精於捕捉商機,懂得賺錢原理,善用金融槓桿,恰到好處地利用錢生錢,所以賺錢越來越得心應手,現在日進斗金不足為奇!這是長期奮鬥的後的水到渠成,我認為無可厚非,羨慕嫉妒恨是你的事!

窮人越窮不假,從不尋求改變是主要原因。“老婆孩子熱炕頭”是最高追求與理想,覺得“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滿升”奮鬥沒用、“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不能滲透半點主觀能動性、把命運交付冥冥上蒼安排合情合理!膽小怕事、循規蹈矩、見識膚淺哪來富裕因子?不窮下去才怪。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給你講一件事。

當然,這種事情你也是經常看見的,只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

我們經常會看見在街道的旁邊,有一些老太太,前面擺放著十多斤蔬菜,她們蹲在那些菜的前面,幾個小時,甚至是一天,直到那些菜賣完了,她們才能夠回家。

她們創造的勞動價值是多少呢?她們要種這些菜,最少也要一個月,在這個月中,她們要精心地照顧它們,經過了多少辛勞,這些老太太才能夠把這些菜摘了,一步一步地挑到集市,然後虔誠地守候著,等著貴客的來臨。晚上她們的收穫,也是十多塊錢到幾十塊錢。

我們還注意到,就在她們的旁邊有一個蔬菜市場。這個蔬菜市場有很多員工。蔬菜市場什麼菜都有,什麼人都有,唯獨沒看見的就是那個大老闆。他在幹什麼呢?他可能在喝茶,他可能在喝酒,他可能在睡覺,他可能在健身,可能在打麻將,他可能去旅遊了,甚至他的的確確是感到沒事幹了,就在路邊看別人鬥象棋。

到晚上,這些老太太在數錢,15塊,20塊,30塊,還有零錢五毛,還有一張兩毛,還有三張一毛。然後就老太太在想,我還要賣三天菜,就可以給我的孫子買一件夾克了。

到晚上,這老闆卻在看數據,哇,天吶,今天純收入15000。然後他進入手機的另一個頁面,去看視頻啦。這些錢該怎麼用他想都懶得想。

明天還是如此。

後天還是如此。

這樣他們的生活和環境沒什麼改變,只要他們的人生觀沒有什麼改變,只要他們的做事方式沒什麼改變。

我們不也是這樣嗎?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小的時候看過一組連環畫叫"雞蛋變牛"的故事:說的是古時候一老漢養了三個兒子,成家了就給他們分家。老伴死的早,老漢辛苦把他們養大,蓋了新房又給他們娶了媳婦,分家的時候只剩了三個雞蛋,老漢就每人給他們分了一個。

回到家三個兒子及媳婦就對雞蛋做了安排:老大和老二把雞蛋送到能孵化雞苗的人家,幫助把雞蛋孵化成雞苗,然後把雞苗養大,然後是雞下蛋蛋生雞,成了養雞專業戶。老三回到家跟媳婦說,就這麼一個雞蛋好乾什麼?乾脆就把雞蛋放到鐵勺裡炒著吃了。

幾年以後的結果是,老大家把大批的雞賣了,買了頭牛養著,之後又繁殖牛,成了養牛專業戶,而老二家還一如既往的養雞下蛋。老三呢整天給人家打工,慢慢的哥仨就拉開了距離。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同樣的起跑線,個人對事情的處理結果不一樣,取得的財富差別就很大,說明頭腦很重要!

老大家養殖到一定規模就把養雞改成了養牛,是他看到了養牛產值高,即可以用來耕地,還可以殺肉賣錢,再一個養牛成本低,牛是吃草的,不用天天喂糧食。而老二家不求變化,只懂養雞,決定了他不會做大做強。而老三每天給人打工,吃苦受累多,只能解決溫飽而已。

這是由窮變富的例子。也有一類人一生下來就生在富裕家庭,不愁吃不愁穿,偏這孩子又爭氣,學習好,考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步步高昇,成了富貴之人。

也有的孩子雖然生在富貴家庭,但不求上進,好吃懶做,做什麼都做不好,最終家道敗落,只因沒養著好兒子。

有的人命好,也沒怎麼努力,卻被董事長的女兒看中了,從此一步踏入了富豪之門。

有的人運氣好,隨意買了幾注彩票就被大獎砸中,幾千萬獎金不費吹灰之力進了家門。有的人花了上百萬資金,卻沒有激起一絲漣漪,運也?命也!

都知道中國的股市不好玩,造假,上市違規圈錢居多,好多人炒股虧了錢,股民炒成了股董,富翁炒成了負翁。但也有的人,也沒見得整天坐在電腦前怎麼琢磨,人家就懂得金叉,均線排列,基本面好,符合當前國家產業政策,底部適時買進,覺得差不多了就清倉走人,不站最後一班崗,人家就是會玩!

李嘉成是亞州首富,當初創業也很艱難,但他有出奇的商人頭腦,嗅覺敏銳,洞悉商機與風險,幾經摸爬滾打,成為亞洲商界不老神話。

並非只要能幹就能成為富人,恰恰是富人用不著做體力活,他們靠的是智慧,對市場做出準確預判,當市場出現問題時能迅速做出反應,把風險降到最低,商機來臨時抓住機會,一博成名!

窮人沒有那麼大的心度,對市場錯綜複雜的信息無從把握,風險來臨時不知怎樣應對,行情到了還在張望,以致錯失良機,有時不但不掙錢還要賠錢。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其實從一出生就分了勝負。查查那些有成就的富人你就會知道,命好是第一位的。會批八字的人都懂得,出生時的日干(出生當天日期)屬性(金木水火土)旺且得令,命局中財(官、傷)也旺,以後必定是富豪之人!如果你的八字日干弱,命局中的財(官、傷)卻旺,你掙不了大錢。如果你的日干旺,命局中的財(官、傷)卻弱,也同樣!日干弱,命局中財(官、傷)也弱,你就是個窮命!

有的人可能會說你是富命,不用幹就能富嗎?這是指你在不斷努力的情況下,應取得的結果。窮命的人儘管比你付出的要多的多的多,但仍然富不了,就因為命裡沒有那麼多財。

窮命的人給你發財機會你也抓不住,命裡有的終須有,命裡無有莫強求,只要努力了就是你的結果,攀比沒用。

到底有多少財富才算富有?這個沒有確切的標準。北京上海廣東一套房產上千萬,小縣城裡六七十萬就能買套房,廣東一百萬不算有錢,邊遠山區三十萬二十萬就算大戶,新疆牧民三百隻羊可能就算有錢的了,只能在你的圈子周圍比較,再說個人的命,用得著比嗎?








閒雲野鶴23754147


這句話說的不一定對,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問題。

富人越富

有的富人掙的錢越來越多,原始積累也越來越多,他們看起來是越來越富。但是還有一些富人,貪得無厭不知足,因為一次投資失誤或者是決策問題,就可能一夜致貧,變成窮人。

窮人越窮

這句話也是不對的,很多富人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可能都是窮人。只有經過他們不斷地打拼,才從窮人變成了富人。並且也並不一定說窮人越窮,有些窮人踏實肯幹,找到好的門路和方法,也一定會發家致富的。

富人更閒

這可能不知道富人忙的滋味了?富人的工作也許是千頭萬緒,日理萬機。所以富人為了應酬,為了生意,為了事業,甚至於為了小三,而整天忙得焦頭爛額,甚至於夜夜失眠。更有千萬富翁,羨慕那些拉板車的窮人,拉板車的窮人睡在板車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而那些千萬富翁睡在席夢思床上還得吃安眠藥呢。

窮人更忙

窮人忙倒不一定,但是窮人很辛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窮人也是懶散慣了,他們整天抱著撐不死餓不著的心態,到處閒逛,感覺到比誰都閒。



總之窮人和富人只是相對的,窮人和富人也是不可相比的。金錢不能代表一切,金錢不能買來歡樂,金錢也買不來幸福。只要心態好,凡事都看開一點,那麼無論是窮人和富人都會過得很快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