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蔣經國為何去蘇聯留學而不是美國?

紅茶館人生


蔣經國為何去蘇聯留學而不是美國?這首先是因為當時蘇聯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國。當時曾有一種流言,說列寧要把以往沙俄時代侵佔中國的領土全部還給中國——自然這個純屬虛構。但蘇聯確實在當時令人嚮往,因為據說斯大林一上臺,就推行了大規模工業化運動,蘇聯一度成為歐洲工業生產值最高的國家,至少在重工業和軍事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其次,是因為蘇聯對當時的孫中山方面表現出若干善意。1921年底,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來到中國,在桂林與孫中山進行多次長談。1922年,蘇俄駐華特命全權代表越飛更來到中國。他當時腳踏三隻船:既跟北京政府談,也跟吳佩孚、孫中山談,

吳佩孚自然是軍閥,但他對蘇聯的態度十分強硬,他堅持蒙古屬於中國,一旦中國形勢好轉,蘇俄軍隊必須立即撤走,即蒙古迴歸中國——吳佩孚還向報界公開了與越飛的秘密聯繫,以示“絕不討好俄國”的決心。

於是蘇聯便冷淡了吳佩孚,轉向孫中山。雖然在他們看來,孫中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家,軍事和經濟實力也比不上吳佩孚。但越飛與孫中山會面之後,卻談妥了一些事,譬如:

“越飛君正式向孫博士宣稱:俄國現政府決無亦從無意思與目的,在外蒙古實施帝國主義之政策,或使其與中國分立,孫博士因此以為俄國軍隊不必立時由外蒙撤退。”(但即便是孫中山,顯然也堅持外蒙古是中國領土這一主張,越飛也沒有表示疑義)

當時孫中山計劃發動北伐,他希望蘇聯派兵佯攻東北以牽制張作霖,而後他就可以乘虛而入,直搗北京。當然孫希望蘇聯能給點錢,譬如說給200萬金盧布。

除此之外,孫中山還有另一個方案,就是組織十萬軍隊從四川和甘肅進入外蒙,以進攻北京。同樣,他也請求蘇俄給予武器、裝備和顧問方面的援助。

(圖:蔣介石和蘇聯代表在一起)

結果,蘇聯拒絕了孫中山的西北方案,但對北伐表示支持。1923年越飛曾表示蘇聯願意分期援助孫中山200萬盧布,另外還可以給他步槍、機槍、炮和裝甲車。越飛還表示,孫可以建立一個軍校。隨後,蔣經國之父蔣介石,便率團赴俄考察,而蘇聯也派鮑羅廷抵達廣州——孫中山則開始表示:“今日革命,非學俄國不可。”

但就在孫中山和越飛的聯合宣言中,卻有這樣的表示:

“孫逸仙博士以為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事實均不能引用於中國。因中國並無使此項共產制度或蘇維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況也。此項見解,越飛君完全同感。”

所以,孫與俄的合作,並不是完全沒有條件的。他不會放棄“三民主義”為正宗意識形態的堅持,雖然“容共”,但其實並不以之為然。而蘇聯那邊,之所以選擇孫中山和國民黨,也是一種權宜之計,蘇聯不可能做孫中山的無私援助者。

此時,蔣經國正在北平吳稚暉所辦的“海外補習學校”讀書,當時的他正年輕,而且基於父親蔣介石的立場,他反對北洋政府,參加示威遊行也毫不奇怪,所以他曾被北平警察局關了兩個星期。施放之後他便來到廣州找老爹,正好那個時候他爹當校長的黃埔軍校正籌劃派一批青年人去蘇聯留學。蔣經國就去找吳稚暉,請他推薦。吳讓他考慮兩週,而在兩週之後,蔣經國依舊堅持要去俄國。

那麼,他爹蔣介石怎麼看呢?實際上老蔣早在1919年就萌發過要去俄國看一看的念頭——當年1月1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近年擬學習俄語,預備赴俄考察一番,將來做些事業。”他曾把俄國革命看成是“一個新紀元”,說:“如果有人攻擊俄國革命,必與之力爭;如有人攻擊共產黨,必竭力為之辯護”。

1923年,蔣介石作為孫逸仙代表團的團長訪問蘇聯。但是,因為實地考察,他發現了不對頭的地方。譬如蘇聯在蒙古問題上的態度,蔣介石顯然以為蘇聯最終會將外蒙古還給中國,所以他希望能在蒙古的庫倫(今烏蘭巴托)建立一個屬於國民黨的軍事基地。如此一來,他便可以從庫倫出發南伐,只要突破河北的張家口一線,就可以殺入北京,結束北洋軍閥的統治。

然,蘇聯一口拒絕了蔣介石,為什麼?因為在蘇聯看來,外蒙古是自己的地盤,不可能真的還給中國。而如果國民黨在庫倫立足,蘇聯就無法再掌控外蒙古。

所以,只能拒絕。

蔣介石非常不滿,他在日記中說:“什麼朋友啊、盟友啊,都靠不住。”顯然就是這一點。所以,蔣介石回國後就向孫中山進言,不同意聯俄,受到孫中山的批評。孫說:你顧慮過頭了。如此一來,蔣介石就只能繼續表示對蘇聯的友好,而此時他的兒子蔣經國要去蘇聯留學,無疑他也必須支持。這一點有1925年10月1日蔣介石日記為證:“我再次提示經國,允許他到蘇聯進修。”

至於美國,當時不可能成為蔣經國的留學對象,答案很簡單,當時的美國政府並不沒有對孫中山表示支持。蔣經國不可能去不支持本方的國家留學,所以他只能去蘇聯。

而在蔣經國抵達蘇聯的初期,蘇聯也確實在表揚他爹,說蔣介石是不斷革命的表率。北伐軍佔領上海的消息傳到蘇聯,據說莫斯科一片興奮。人們在共產國際總部門前聚會,而蔣經國則站在隊伍的最前列。

1927年4月,曾有一場紅場遊行在熱烈裝備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蘇聯人準備了“紅色將軍”蔣介石的肖像。

然後,隨後就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蔣介石不再是紅色將軍,而是反革命。於是尼古拉在中山大學發言:“蔣介石是我的父親和革命友人,現在卻是我的敵人。打倒叛賊!”

(圖:在蘇聯做工人的蔣經國,從照片上看簡直就是個黑人)

尼古拉,就是蔣經國的俄文名。隨後,蘇聯報紙《消息報》4月21日發表題為《父與子》的文章,摘錄經國給父親的公開信,說:“今後我不再認你為父。”後來,《真理報》又刊出蔣經國寫給母親毛福梅的信,說父親是“全體人民公敵,因此也是他兒子難以和解的敵人”。

(這些內容,據說出自王明之手,王寫好之後,讓蔣經國簽字。)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蔣經國(1910-1988),出生於浙江奉化,老子是蔣介石。

十五歲時,蔣經國開始留學。但,有意思的是,留學的國家並不是蔣介石後來依靠的美國,而是共產主義氛圍較濃的蘇聯,這是為什麼呢?

蔣經國留學時,國共正在合作,蔣介石還沒有搭上美國這條線



早年的蔣經國是個積極要求進步的青年,1925年就參加了五卅運動。

當時的國共兩黨並未撕破臉,彼時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大行其道,國共也處於蜜月期,甚至連黃埔軍校也是國共兩黨聯合辦學,整個中國和蘇聯的關係,也是非常好,蘇聯就像中國的老大哥。

至於當時和美國的關係,可以說很一般了。因為蔣介石和宋美齡還沒有成婚,美國的關係還沒有搭上。

如果說清朝末期和民國初期,留學的主要選擇是日本的話,1925年時的留學選擇主要是蘇聯了。

這是蔣經國留學蘇聯的原因之一。

蔣經國受到了吳稚暉的影響



每個人的生命過程中總有對其影響大的人,蔣經國也一樣,影響他的人叫吳稚暉。

吳稚暉是誰?是國民黨的元老,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吳稚暉推崇新文化,並且提倡勤工儉學。官二代的蔣經國,深受吳叔叔的影響,對新文化、新運動適應得比較快。

在吳稚暉的建議下,蔣經國去了蘇聯留學。其實,靠蔣家的實力,送蔣經國去美國求學,也是可以辦到的,關鍵是吳稚暉的推薦起了一定作用。

蔣經國個人傾向於共產主義,這也是導致蔣經國去蘇聯的原因之一



蔣介石雖然是國民黨,但長子蔣經國恰恰相反,對共產黨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和認可,所以這就成了蔣經國去蘇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去了蘇聯後,蔣經國有了一個外國名字,叫尼古拉。在校期間,有一個關係最好的男同學,是共產黨,比他大六歲,這個同學就是“小平同志”,而同桌是個蒙古族,叫烏蘭夫,後來是我國開國上將。

在老師、同學和蘇聯氛圍影響下,蔣經國更加認可共產主義。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遠在蘇聯的蔣經國發表聲明,和蔣介石斷絕父子關係。



不久後,蔣經國申請入黨,由於身份的特殊性,輾轉反則幾次,蔣經國才入了共產黨。1937年,蔣經國被所屬工廠黨委會開除黨籍,解除職務。

於是,不得已的蔣經國,回了故鄉。來到中國後,蔣經國加入了國民黨,開始和老爹蔣介石合作。



綜合來看,蔣經國早年去了蘇聯,是受形勢的影響,也是受了吳稚暉的影響,當然,他自己也有強烈的意願去蘇聯。


藍風破曉


1925年10月1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

我再次提示經國,我決定允許他到蘇聯進修。

1925年11月,15歲的蔣經國抵達莫斯科,俄名為尼古拉•弗拉基米羅維奇•葉利扎羅夫。

蔣介石之子的身份引起蘇聯的極大重視,中山大學的校長親自到車站迎接,並且在開學典禮上,托洛茨基高度讚揚蔣介石,並且宣佈:

“從現在起,任何俄羅斯人,不論他是同志還是公民,若是蔑視中國學生,就不配是俄國共產黨員或是蘇維埃公民。”

蔣經國留學蘇聯是有一定時代背景的。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先生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蘇聯更是加大對中國革命的援助,創建的莫斯科中山大學便是中蘇交流的紐帶。

蔣經國留學蘇聯也是他自願要求去的,以追求社會主義思想。

後來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蔣經國用俄語高呼:“打倒蔣介石!”

另外,也有陰謀論表示,蔣經國是作為人質去蘇聯留學的。


五味社


蔣經國曾經是我黨的人,這一點到今天已經盡人皆知,他就是在蘇聯留學期間入的黨。可是,他後來叛變了革命,又回到了他老子蔣介石那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蔣經國要去蘇聯留學,的確是受了我黨的影響,而蔣介石能默許他去蘇聯,則是因為蔣介石當時需要蘇聯的支持,那時候孫中山搞聯蘇聯共,中國跟蘇聯的關係遠遠好於跟美國的關係。

蔣經國少年時期,主要是在上海居住上學,他跟著他的後媽陳潔如居住,受到上海的大商人陳果夫的照顧,陳果夫家族後來成了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蔣介石在南邊籌辦黃埔軍校,很多采辦的事招生的事,都交給上海的陳果夫辦。據說蔣介石跟陳果夫是拜把子兄弟,也有人說蔣介石跟陳果夫的老爹是拜把子兄弟,未知真假。

由於蔣經國常年不在蔣介石身邊,蔣介石對他這個兒子的思想動態很難快速掌握。1925年,蔣經國由上海來到北京,此時蔣介石委託邵力子照顧蔣經國。由於國共合作以及和蘇聯的蜜月期還沒有結束,所以邵力子給年輕的蔣經國介紹了不少我黨的年輕人,蔣經國受他們影響很深。甚至於,邵力子還把蔣經國介紹給了李大釗。

孫中山蔣介石籌備和組建黃埔軍校,用李敖的話說,蘇聯出人,出錢,出槍。蘇聯派了教員,贊助了經費,贊助了武器。所以這時候蘇聯成了跟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外國政府。

國共兩黨的年輕人都對蘇聯充滿了嚮往。蔣經國受到我黨年輕人的影響,也對蘇聯充滿嚮往。這時候,國共蘇三方,正合作在蘇聯搞中山大學,蘇聯成立中山大學以後,要國共雙發甄選年輕學生去蘇聯留學。作為中山大學第一屆學生。

蔣經國跟他的幾個朋友,大部分是我黨的人,決定想去中山大學留學。於是他向此時正在北京的國民黨元老吳稚暉請求幫忙推薦。吳稚暉沒有阻止蔣經國,而且後來吳稚暉站在了蔣介石一邊支持蔣介石的清算。但是此時的吳稚暉還沒有那麼反動,畢竟是合作期間。

推薦人有了,但是蔣經國還要說服自己的父親同意才行,要不也沒錢去留學啊。1925夏天,蔣經國到黃埔去見蔣介石,商量去蘇聯留學的事。蔣介石一開始是不同意的,推說自己沒錢供他去蘇聯,畢竟此時蔣介石還只是黃埔軍校的校長,不敢明目張膽的搞錢。

蔣經國早就預料到讓蔣介石同意沒那麼容易,所以在去黃埔前,他繞道去了一次上海,見了自己二十歲的後媽陳潔如,想讓她幫忙說服蔣介石。陳潔如於是幫助蔣經國說服了蔣介石,據陳潔如回憶,在說服的過程中,蔣介石曾經罵蔣經國朽木不可雕也。

原來蔣介石拼命追求陳潔如,要休了原配毛氏,也就是蔣經國的老媽,後來蔣為了政治需求,又追求宋美齡,還誘騙陳潔如遠赴美國留學五年,真乃人渣也。

但是綜合考慮之後,蔣介石還是同意了,因為蔣介石此時還需要蘇聯的幫助。

蔣介石在1925年10月1日的日記曾經記載:“我再次提示經國。我決定允許他到俄國進修。”送兒子到莫斯科留學,符合蔣介石的政治和事業利益。

此時蔣介石搞黃埔軍校,背後全都是蘇聯的支持,這也是蔣介石唯一可以利用的資源,至於此時的老美,還沒把蔣介石放在眼裡。

況且,蘇聯這時候為了在中國佔得上風,在國際上跟英美等國家一直明爭暗鬥。如果蔣介石表現出親美的一面,必然會失去蘇聯對他的支持,他的政治資本也就沒有了。


西堤君


首先,蘇聯當時中國的主要盟友嘛,孫中山先生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要向蘇聯學習。另外,蔣經國自己也要去,他對共產主義很感興趣。

二來,孫中山先生搞國共合作,爭取蘇聯人的支持,

蔣介石不讓他去,不讓他去的原因,估計那時候蔣介石心裡就有鬼了。但最終蔣經國還是去了莫斯科。

但蔣經國沒想到的是,他一去就是十二年,一個人去,回來時已經變成了三個人。

到了蘇聯後,蔣經國進入中山大學學習,取了一個俄羅斯名字叫: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札洛夫。這個名字來源於列寧,是列寧曾經用過的一個筆名。

這個笑容還是很純真的。

第二年,鄧小平也來到中山大學。鄧小平也有一個俄國名字:伊凡•舍吉維奇。

兩個人分在一班,鄧小平口才好,蔣經國喜歡思考,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

蔣經國在蘇聯的學習還是不錯的,因為中山大學的生活學習條件很好,待遇比蘇聯其它大學好多了。蘇聯嘛,也是那種打腫臉當胖子的主,自己餓肚子也要給外國人吃好用好,得在外國人面前長臉。

可到了蘇聯兩年後,坑爹的事情,不是,是坑兒子的事情發生了。

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那這個留在革命故鄉的兒子怎麼辦?

也不知道蔣介石有沒有考慮,估計他那會一邊在抓共產黨人,一邊在跟宋美齡談戀愛,沒空理會了。

蔣經國只有自救。

消息傳來,他跳上會議臺,大喊打倒蔣介石,這個及時的表態讓他脫離了尷尬的位置,甚至讓他聲名大噪。

眼看風波就要過去,可蔣經國還是陷入了麻煩當中。

麻煩來源於一起同鄉聚會,蔣經國參加了一個江浙老鄉會。那時,蔣經國已經從中山大學畢業,進入到列寧格勒的軍政大學學習。其他同鄉則到了另外一些大學,比如炮兵學校、步兵學校。

吃飯時,有分到炮兵學校、步兵學校的人抱怨,他們學校的生活費比較少,想下個館子吃點中國飯都吃不上。

這個時候,有一個叫盧貽松的人,他說如果我們學校的生活費高,就請你們吃中國飯。

蔣經國去的軍政大學的生活費很高,他也表態,說我們應該拿一點錢分給那些生活費少的。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有難同當,有福共享嘛。

後來,有人給蔣經國寫信,要求他寄點錢,這其實就跟我們現在在微信群求發紅包差不多。

蔣經國也不含糊,馬上寄出了錢,大概數十盧布。漸漸就形成了一個“儲金互助會”,就是打秋風,鬥地主嘛。

可是,這個事情卻被人告發了。說蘇聯有一個小團伙,是個秘密組織。

正在這時,中共的委員向忠發來到蘇聯,正要調查黨組織內部的小團伙行為。向忠發一聽,認為這就是一個非法小社團,要求共產國際調查,進行處理。

順便說一下,向忠發後來是中共的最高領導人,但最後叛變了。這是周恩來親自證實的。

共產國際調查後,發現這就是同鄉之間請吃飯的問題,也不是什麼大事。

這個事情眼見就要過去了,又發生了一件事情。一些中國留學生到克里姆林宮旁邊的共產國際大樓示威,要求學校改進管理。這個事情跟蔣經國沒關係,但蔣經國這個人,初到蘇聯時,大大咧咧,是個憤青,經常發牢騷,所以聽到這個事情,跑去下館子慶祝,說早該鬧一鬧了,要麼,我們也鬧一下?

這樣一來,又有人盯上了蔣經國,重新調查他們吃飯糰的事情。一查,發現他們的信裡有“章程”、“會費”、 “名譽會員”等東西。

其實就是一個腐敗基金會嘛,搞這麼多名堂,還章程了,這不是讓人懷疑嗎?最後再經人舉報,認定這個 “儲金互助會”就是一個反革命團伙。

那麼誰是頭目呢?

當然是蔣經國。

其實不應該是蔣經國,一來,這個會不是蔣經國牽頭的,二來,蔣經國在同鄉會中,年紀很輕,也輪不到他做老大,但調查顯示他就是老大。為啥呢?因為請求米飯支援的信大多都是寫給蔣經國的。

而之所以寫給蔣經國,因為蔣經國最有錢啊,又豪爽,開口就有。蔣經國為什麼最有錢?據說是接收了他母親的錢。他是軍閥二代,也是富二代嘛。

調查認為,他接受了母親的錢,其實就是接收了父親的錢。所以嘴上喊打倒蔣介石,實質卻是蔣介石的人。

調查的結論是應該槍斃這個團伙的首要分子,也就是蔣經國。

眼見蔣經國就要被槍斃了,這時,一些江浙同鄉去申訴,經蘇聯一個叫聯共(布)中央監委的機構重新審查,最終決定不是什麼大事,大家不要再追究這個吃飯糰的事情。

蔣經國這才逃過了一劫,有意思的是,蔣經國自己的回憶錄都沒有提到這件事,大概他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因為請吃飯,就在鬼門關口走了一遭。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雖然不知道曾經有一個槍斃他的決定,但他從此確實變得十分謹慎,再沒有亂說話的情況了。

畢業後,蔣經國申請回國,結果被拒絕。蔣經國又申請加入紅軍,又被拒絕。不讓回又不讓參軍,那怎麼辦?

到工人當中鍛鍊去!

蔣經國被分配到一個電廠當實習生,主要操作機械,一天工作八小時,上完班,還要上夜校繼續學習。據說蔣經國幹得不錯,五個月後,薪水翻了一倍,因為他的工作效率很高。

好好幹,也能成為八級技術工了,可這個時候,共產國際發來命令,請他去西伯利亞阿爾泰一個礦場工作。共產國際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這都是王明的原因。

原來,王明也是蔣經國的同學,但王明卻是斯大林十分信任的人,而蔣經國偏偏對王明不感冒,批判過王明。

那就得罪紅人啦。所以要被送到西伯利亞,蔣經國馬上申訴,斯大林覺得也不宜太猛,就另行送到農場去,向農民學習。

這個工作是很辛苦的,天天累得癱倒,但蔣經國去了十來天,就用能力征服了蘇聯大媽跟大爺們。大家一致讓蔣經國主管採購、財務等高端活,不用下地了,而幾個月後,又被選為農場主席。

這完全沒有達到斯大林對他鍛鍊的要求啊。

於是,蔣經國又被調到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地區。這裡十分艱辛,蔣經國用了六個字:”流亡西伯利亞”。幹了九個月,因為表現良好,又被調到工廠當工人。

而在這時,他成為了車間主任,並結識了他後來的妻子菲娜·伊巴提娃·瓦赫瑞,也就是蔣方良。這個名字原本是蔣介石取的,叫“芳娘”,蔣經國一聽,這什麼土名字啊,回去就改成了“方良”

當時蔣方良已經有男朋友了,但看到蔣經國之後,馬上甩了男友,跟蔣經國熱戀起來。

什麼叫人生贏家,這就是人生贏家!

到了一九三七年,蔣經國終於可以回家了。原因大家也知道的,西安事變後,國共再次合作。於是,蔣經國帶著老婆孩子回了國。

回國後,蔣介石還擺架子,說不見蔣經國。還是蔣經國找人求情,蔣介石這才答應見他,而當初說要跟父親決裂的蔣經國見到闊別十二年的父親,第一件事情是磕了三個頭。

最後介紹一下吧,蔣經國去世之後,他的妻子蔣方良一直在臺北,曾經俄羅斯邀請她回國看看。但蔣方良表示現在沒有旅費,等旅費有了著落之後,一定成行。

蔣方良最終還是沒有回國,於2004年12月去世,享年89歲。


腦洞歷史觀


蔣經國去蘇聯留學,主要是因為當時國民黨正與蘇聯合作。不過客觀而言,去蘇聯留學,對蔣經國日後統治臺灣也提供了很大幫助。

蔣經國去蘇聯留學,是在1925年。當時的大背景,是廣東的國民黨政權,在孫中山領導下,實施“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接受蘇聯的支持。

要知道,過去孫中山屢次革命,都是依靠軍閥部隊,故而屢屢失敗。唯有此刻,孫中山一方面利用蘇聯提供的資源,另一方面採用蘇聯的模式,建立了一支蘇式黨軍——黃埔軍校。

在合作過程中,作為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也發覺相對落後的中國,蘇聯這種政治和軍事模式,似乎比西方的更加適宜。

所以,他把長子蔣經國安排去蘇聯留學,也就完全合理了。

蔣經國去蘇聯後,取名尼古拉,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加入蘇聯共產黨。這段經歷讓他們父子之前產生過矛盾。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公開反共反蘇,蔣經國則發表聲明,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

父子之間,反目成仇。

不過這仇並沒有持續多久。1937年抗戰爆發,蘇聯大力支持中國抗戰,蔣經國也帶著老婆回國。蔣介石對這個兒子進行一番調教後,安排他工作。1938年為贛縣縣長,後來又歷任江西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區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護團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員等職,1944年蔣經國擔任三青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又任青年軍總政治部主任。

不得不說,在這些崗位上,蔣經國幹得還算不錯,超過了國民黨的大多數官員。這和他在蘇聯培訓學到的工作風格也是很有關係的。

畢竟,當初孫中山和蔣介石學習蘇聯模式,本來就是因為這種模式在某些方面適宜於中國的管理效率提高。這和執行者的政治立場其實沒太大關係。

正是帶著蘇聯學到的本領,尼古拉成為常工的得力助手,最後繼承了臺灣領導人的職位。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也歡迎發表您的評論)


巴山夜雨涮鍋


蔣經國的一生也是非常傳奇的,他的經歷一點兒也不比他的老子蔣介石遜色,他一生輾轉過很多地方,最後死在了臺灣,也許連蔣經國自己都料想不到他的人生會是那樣的情況。如果不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蔣經國先後在蘇聯待了12年,期間還娶了一個蘇聯的老婆,生了孩子。那麼,蔣經國為什麼會去蘇聯呢?

1925年,年僅15歲的蔣經國在蔣介石的許可下,去蘇聯留學。考察當時的歷史背景,蘇聯正在與廣東國民政府進行合作,蔣介石雖然已經在國民黨內嶄露頭角,不過還遠遠算不上國民黨的主要領導人,因此為了爭取蘇聯的支持,蔣介石把自己的兒子送到蘇聯留學,名為留學,實則為充當人質,以換取蘇聯方面對蔣介石的信任與支持。

而當時輸送中國的留學生到蘇聯留學實際上是蘇聯顧問鮑羅廷的意思,鮑羅廷在當時國民黨內部擁有非常大的話語權,而1925年3月,孫中山已經去世,親蘇的廖仲愷也被刺殺了,鮑羅廷急於在國民黨黨內尋找代理人,蔣介石就成為了不二人選,不過為了控制蔣介石,鮑羅廷就想出了讓蔣介石的兒子到蘇聯留學,充當人質的想法。蔣介石當時也需要蘇聯方面的支持,所以就答應了。

蔣經國到了蘇聯,就加入了共青團,但是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後,蔣經國在蘇聯的處境就微妙了,他一度公開表示要與蔣介石斷絕父子關係。不過在蔣經國待在蘇聯的12年間,蔣經國先後三次要求回國,不過都被蘇聯方面拒絕了。

西安事變後,國共關係走向和解,中蘇關係也開始回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蔣經國在1937年回到了中國。


青年史學家


蔣介石派蔣經國去蘇聯留學,很直白地反映了孫中山廣州政府早期“聯俄、親蘇”的路線。蔣經國去到蘇聯,私底下其實是蔣介石給斯大林送去的人質,用以換取蘇聯對他的援助和支持。


孫中山投身革命幾十年,雖然也發動過大大小小武裝暴動許多次,但這幫革命者大多數是激情澎湃的新思想者,並非行伍出身,軍事素養、帶兵打仗也不拿手,所以老是失敗。武昌首義、辛亥革命的主體,也是張之洞湖北新軍裡接受過革命思想的職業軍人。二次革命,革命黨迅速潰敗,孫中山、黃興再度流亡日本,可見在軍事層面上,孫中山是沒法和袁世凱相提並論的。後來也是靠的蔡鍔一幫軍閥,才把袁世凱從皇帝的位置上拉下馬。



屢敗屢戰的孫中山,逐漸開始摸到了一些軍隊建設的竅門,在吸納利用共產主義運動的同時,創辦了黃埔軍校用以培養革命軍事人才。此時的蔣介石,正因“陳炯明叛變”時的表現受孫中山賞識,得以成為黃埔軍校的校長。“聯俄、聯共”的路線,使得廣州政府獲得了大量的蘇聯援助,當時軍校的武器裝備、建軍思想均來自於蘇聯。蔣經國去蘇聯的1925年,正是孫中山去世,蔣介石和汪精衛爭奪國民黨大權的白熱化階段。蔣介石此舉,極有可能是拉攏、取信於斯大林的關鍵手段。

隨後的中蘇關係,隨著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降到了冰點,蔣經國在蘇聯的情形變得緊張。要說小蔣同志也是機靈,不僅討了蘇聯老婆生了混血兒,而且還書寫批判、反蔣文章取悅斯大林,確保了自身安全。等到西安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以後,中蘇重歸於好,蘇聯出於牽制日本、全力抵禦德軍的考慮,不僅向蔣介石示好放歸了蔣經國,而且還捐助了許多飛機幫助老蔣抗日。


劇透歷史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都是近現代中國史上重要的人物,老蔣是國民黨在孫中山之後真正具有統治力的一把手,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一直到國內戰爭,老蔣的名頭都是最響的行列,而退守臺灣之後,老蔣似乎黯淡了很多。而蔣經國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在做臺灣一把手期間,解禁白色恐怖,真正讓臺灣走入了現代進程。蔣氏父子在退守臺灣後,保持著良好的父子關係,但小蔣的青年時期一直在莫斯科,父子分離長達12年之久。



1925年,蔣經國年僅15歲,蔣介石正處於國民黨黨內權力爭奪最為緊張的時刻,蘇聯人“邀請”蔣經國去莫斯科留學,為獲蘇聯支持,老蔣將小蔣“流放”莫斯科。

1925年,孫中山去世,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威望至多是四五把手的位置,要想在那時奪得黨內一把手,難度極大。而蘇聯那時與國民黨有較好的關係,蘇聯對國民黨給予了大力支持,為紀念孫中山,蘇聯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山大學。當時蘇聯在中國方面的負責人鮑羅廷提議讓蔣經國去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老蔣當時心情肯定也很複雜,15歲幼子遠走他國於心不忍,而蘇聯的支持對他的權力之路又很關鍵。老蔣最終在明知小蔣一去莫斯科就有“人質”之可能,依舊讓小蔣去了莫斯科留學。



小蔣去美國留學並不在當時老蔣的視野範圍內,當時美國遠沒有今天的位置,在當時國人眼裡,美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蔣經國去莫斯科讀書,一去就是12年,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蘇聯人要遏制的是日本法西斯主義的威脅,將成年的蔣經國送回中國,以求助蔣介石一臂之力,作為阻擋日本法西斯北上的屏障。

你如何看待蔣介石將15歲的蔣經國送去莫斯科留學?老蔣是否心太狠?如果蔣經國沒有去蘇聯留學,歷史會有哪些不同?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國家與國家,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和蘇聯,無所謂誰好誰壞,能讓中國強大並崛起,就是“好朋友”。蔣經國之所以去蘇聯留學,這與當時中蘇關係是分不開的。


黃埔軍校與蘇聯

黃埔軍校之於近代中國,有著其重要歷史地位。黃埔軍校對於國民黨來說,更有其非凡的意義。正是有了黃埔軍校,才讓國民黨有了屬於自己的武裝,得以平定軍閥混戰的亂局。而要說到黃埔軍校,就不得不提蘇聯。

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向孫中山提出瞭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建議,其中特別提到了“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基礎”。

1922年孫中山派廖仲愷為代表與蘇聯代表越飛再次舉行談判,最後達成所發表的《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中國當得俄國公民最摯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靠也。

1923年,孫中山派出“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問蘇聯,蔣介石擔任領隊。代表團主要考察蘇聯的軍事、政治和黨務。全面學習蘇聯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經驗。這些經驗成為日後建立黃埔軍校和國軍的寶貴經驗。蔣介石也因訪問蘇聯代表團領隊的身份和經歷,為其後來成為黃埔軍校校長打下基礎。

1924年國民黨“一大”宣告了兩件事情:

  1. 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2. 黃埔軍校籌建開始

此後蘇聯又向中國派遣了大量軍事顧問,極大的幫助了黃埔軍校的初期將建設。也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925年1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加入蘇聯共產黨。

正所謂成也蘇聯,敗也蘇聯,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公開反共反蘇,此時遠在蘇聯的蔣經國被第一時間牽連,被蘇聯政府發配到西伯利亞當列兵,要知道此時的蔣經國才17歲!不過興許是命運的安排,正是在冷風呼嘯的西伯利亞,蔣經國收穫了陪伴其一生的愛情,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經濟危機前夜的美國自顧不暇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二十世紀初,蘇聯猶如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而資本主義國家卻陷入經濟衰退當中,其中以美國尤其嚴重。在1929年更是爆發了經濟危機,開始了大蕭條歲月。

這個時候的美國不但沒有精力操心大洋彼岸的中國如何如何,哪怕美國人自己也覺得生活毫無希望,並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人移民蘇聯的熱潮!就連美國人都看好蘇聯,當時的蔣介石決定讓兒子去蘇聯留學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