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以前有幾年在青雲巷暫住,早晨起得早,上班前會走到馬路對面的裴家橋小區吃一碗麵。這家麵店甚至沒有店鋪,老兩口只是在牆角搭了一個大棚,幾張大小不一、材質各異的桌子、拼湊起來的舊板凳、一個移動灶臺,組成了這家麵店的所有硬件。老闆兩口子似乎是小區的老住戶了,很多行人路過,都會主動和他們打招呼,而他們也會親切地一一回應。

小店主打麵條,也賣餛飩。麵條有幾種,客人常吃的是小排面、雪菜肉絲麵、榨菜肉絲麵,當然也有什麼澆頭都沒有的陽春麵。記得有一次老闆自豪地跟我說,你抽空嚐嚐我做的陽春麵,那個味道噢,一點不比隔壁鳳凰臺飯店大廚做得差!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餛飩由老闆娘現包,餡料是調製好的,薄皮也是提前擀好的,客人用餐,點了餛飩,老闆娘利索地將一個個餛飩包好,丟進身旁滾沸的鍋裡。餛飩煮熟,盛進裝了骨頭湯的大碗中,撒幾粒蔥花,飄著一種別樣的清香。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我常點小碗的雪菜肉絲麵。老闆總是很實在,一隻小小的塑料碗裝滿了麵條和湯料,上面再鋪上一層炒制好的雪菜肉絲,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拌勻,也難免把湯汁灑出來。雪菜肉絲在炒的過程中加了醬油,顏色暗沉,滋味濃厚;榨菜肉絲則加了辣椒,紅撲撲的,回味無窮。煮麵之前,老闆會問一句,要不要雞蛋?如果要雞蛋,是煮熟了呢還是吃荷包蛋呢?吃荷包蛋前,把蛋皮戳破,橙紅色的蛋黃汁溢了出來,沾在麵條上,清晨的陽光透過塑料大棚照進來,讓人愈發覺得心情舒暢。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有時候吃午餐,會朝著鼓樓方向的巷子直走,巷子已經很老了,住的也多是本地居民。眼前老舊的樓房和上了鏽的門窗與遠處高聳的紫峰大廈形成強烈的對比,讓人彷佛置身於幻境之中。

還是來碗麵更為實在。巷子裡的麵館叫「城南小瞻園麵館」,門頭並不顯眼,但是並不妨礙吃貨們排著隊點單。正值晌午,附近的上班族們西裝革履地朝著巷子裡湧來,稍微晚一點,可能就要等下一次翻桌。麵條點好,找個位置坐定,不一會兒麵條端了過來,大家把外套解開,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吃麵了,一個上午緊繃的神經,彷佛在這一刻徹底鬆開。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整個麵館裡,要數老闆最淡定。客人看著牆上的菜單點面,他收了錢,在一張小紙片上備註好,然後大聲告訴後廚即可,期間還不時瞥一眼牆上電視機裡的新聞。大肉面、小排面、燻魚面、豬肝麵、腰花面是最熱門的老滷麵,若是你點了一碗燻魚面加個雞蛋,老闆會在紙片上寫「魚+蛋」,簡單明瞭。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燻魚是正宗的蘇式做法,老滷慢慢熬煮,滋味浸入魚肉內部,隨後油炸,將香氣裹挾,蓋在麵條上。麵館裡熱鬧無比,人聲嘈雜,食客的聊天聲、老闆的叫喊聲、後廚的應答聲,都蓋不住大家吃麵時不絕於耳的啜吸之聲,我們的靈魂將與這碗老滷麵永生!


一碗老滷麵,至味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