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末,清政府為什麼那麼有錢?

cyler


1912年溥儀退位之前,清朝的總稅收已經創造了封建王朝歷史最高值。

根據1912年1月初清廷度支部(原戶部)公佈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那年)財政收入為30191萬兩白銀。這是個什麼概念?農耕文明巔峰時期的乾隆晚年,年財政收入在4000多萬兩白銀,大概是乾隆晚年的7到7.5倍左右,所以賬面看起來清廷很有錢。

但是當2月12日,清朝皇室在同意了北洋政府每年300萬兩贍養費退位之後,袁世凱接手的大清銀行(原大清戶部銀行,boc),卻空空如也,賬面上只有10個銀元。1912年2月至6月間,國際銀行團主動向北洋政府提供了5次墊款。到了1913年4月26日,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和北洋政府正式以鹽稅、關稅為抵押,借款總額2500萬英鎊,年息5釐,按84%實交,47年償清,本息共計67893597英鎊的《善後借款合同》。

清廷不是很有錢嗎?到了袁世凱接手的時候,那3億兩財政收入去了哪裡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那3億兩財政收入只是一個賬面數字。

清末的傳統財政收入主要由關稅、田賦、鹽稅和厘金組成。到了清末前幾年的時候,幾大稅種的收入基本維持在1.8個億左右。其中田賦4800萬兩,佔比27%;鹽稅4600萬兩,佔比26%;厘金4300萬兩,佔比24%;關稅4300萬兩,佔比23%。哪一個單獨稅種都抵得上乾隆時期總收入了。除了這幾個主要稅種外,還有捐稅(賣官的錢)、土洋藥稅(鴉片稅,這個稅種簡直喪心病狂,高達3400萬兩)、官辦鐵路營收、官辦企業營收、發國債及鑄幣、發鈔等等。這些加起來,賬面上破3億,情理之中。

但是,會計算賬,借是借、貸是貸。首先因為有幾筆大數目的賬要還,所以真正的稅收收入的控制權並不在清廷手裡。

如果說鴉片戰爭時期,賠了幾千萬兩銀子,那早就已經用海關關稅還掉了的話,《馬關條約》賠了2.3億白銀和《辛丑條約》賠了4.5億白銀,那就是拿著海關關稅和鹽稅等幾大傳統稅種做抵押問外國銀行借錢還的戰爭賠款,所以外國銀行團比清廷自己還害怕它倒臺呢。清末的海關就直接掌握在人家的手裡,就像還房貸一樣,工資一到,立馬划走。為什麼清末的海關會是最清廉的部門?因為人家那是在替借款給大清朝廷的銀行團負責,而不是替大清負責,英國人赫德自1863年正式接替擔任海關總稅務司,一直到1908年離職回英國(李鴻章一死,他就知道清廷快玩不轉了,於是就辭職了),曾經掌管了晚清海關達半個世紀之久,死後被清廷授予太子太保。所以為什麼清廷倒臺後,外國銀行團那麼積極主動地借錢給袁世凱?只要袁世凱認賬,海關、鹽稅什麼的都還掌握在外國銀行團手裡。

而的洋務運動時期,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包括北洋水師的建設,清廷砸了不少銀子進去,甚至要借錢吧,但是這些不是效益單位啊,而且甲午中日海戰一敗就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這錢就打了水漂了。後來求富階段,搞的官辦企業多少還有大清自己的銀子入了股,但是到了後來官辦鐵路,啟動資金原始投入靠什麼?自然也是問外國銀行團借錢修。借錢就意味著清廷的經濟命脈永遠掌握在外國銀行團手裡。

而真正在維持清廷運轉的錢真的是捉襟見肘,不然為什麼要開發“厘金”收入呢?

太平天國、捻軍起義,清廷都沒有錢來養軍隊鎮壓農民起義。所以厘金不但解決了“湘軍”和“淮軍”的軍費,還能勻點出來滿足地方用度和補貼點朝廷淪陷區收不上來的稅。所以相應地開發出了很多稅種,有些的確是當時歷史情境下的無奈之舉,但是有些就喪心病狂。比如賣官能有多少錢真正與國有補?但是慶親王奕劻和慈禧這叔嫂倆,為了一己私慾,這種國難財都發,賣官的錢不但沒有進國庫,反而進了他們的私帑,你又能奈何?

清廷那麼積極官辦鐵路,甚至不惜犯眾怒,還要將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呢?因為“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僅盧漢鐵路通車之後,去掉借款利息和成本,清廷每年還能淨賺300多萬兩白銀。這是明晃晃的進項,也還是明晃晃地與民爭利。

所以國庫雖窮,統治者慈禧、肱股之臣李鴻章、買辦階層盛宣懷這些人都不窮,不但不窮,而且奢侈異常。唐德剛曾經說過,慈禧內帑財貨至少價值2億兩白銀。這個無需考證,孫殿英挖出來的20卡車的隨葬品就能說明問題。容閎曾經說過李鴻章留給子孫的遺產價值超4000萬兩白銀。1920年曾經盛家對盛宣懷的遺產做了次估算1349萬兩,而1920年盛宣懷早已敗落了。這些就是清廷徹底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盛宣懷主導的與民爭利的將民辦鐵路收歸國有,激起了“保路運動”,最終也導致了清王朝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