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腸息肉長在哪段最危險,為什麼?

用戶9628021867563


腸息肉是腸道黏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通常來說,判斷腸息肉是否存在癌變的可能,並不是單純從所處的位置來判斷,臨床從大小、數量(息肉越大,且數量越多,其風險相對越高)形態、生長速度以及病理分析來綜合判斷,同時息肉癌變的風險還受年齡、遺傳、飲食及飲食及生活習慣等的影響。



同時,可以瞭解息肉的病理組織,由於炎症引起的炎性息肉癌變的可能性較低,其次是增生性息肉,而相對風險較高的是腺瘤性息肉。

如果單純從位置上來考慮,從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特點可以得到一些提示,70%的結直腸癌是長在直腸的,小而且其中大部分(80%)處於指檢範圍內。也就說越靠近直腸末端,肛門附近的息肉相對越危險。至於原因個人認為這與食物殘渣的排洩停留的時間及位置有關,越靠近直腸末端,接觸糞便的時間越長,對息肉的影響越不利。



發現腸息肉需要如何處理?

  • 部分成型的息肉,但直徑小於1釐米的建議做活檢,再根據結果處理,或者定期監測。
  • 對於直徑大於1釐米的息肉一般臨床建議直接切除,同時定期監測,是否出現復發和再生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腸息肉患者哪些情況需要警惕?

  • 大便形狀發生改變。
  • 出現血樣便。
  • 排便次數出現改變,有時腹瀉有時卻排便困難,且持續時間較長。
  • 經常出現腹脹腹痛,且多為陣發性,持續時間較短。

預防結直腸癌,日常生活我們可以這樣做:

  •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 適量吃粗糧、充足的蔬果。
  • 減少加工類肉類的攝入。
  • 魚、肉要適量。
  • 烹調方式要健康,減少煎烤炸的方法。
  • 多運動、少吸菸、少喝酒。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腸息肉的危險性,無疑指的是息肉發生“癌變”,患大腸癌的風險!

因為目前造成我們人類死亡最主要的兩大原因:第一個是心血管疾病,第二個就是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當中,消化道腫瘤佔了大部分,而消化道腫瘤之中又以大腸癌排在第一位!

而我們大家平時說的腸癌,基本上指的也都是我們的大腸癌(因為小腸發生癌變的幾率非常低),以結腸癌與直腸癌最為常見,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上升趨勢亦更加明顯,而這結直腸癌絕大多數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因此,一旦我們的腸黏膜出現有腸息肉,往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癌變風險!

但正如題主所說的腸息肉長在哪段最危險這句話一樣,同樣是腸息肉,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險性的!

那麼腸息肉的危險程度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首先,我們人體的大腸很長,全長有1.5m左右,不同部分的大腸其發生大腸癌的幾率是不一樣的。

如下圖(劃線部分),我們的大腸可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5部分!


其中大部分的息肉都長在我們大腸當中的結腸和直腸部位,而結腸整體呈“M”形,包繞於空、迴腸周圍,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4部分,其中最狹窄的部位是乙狀結腸的末端,直徑只有2.5cm,其他部分直徑可以達到6cm!

而這結直腸段及部位發生癌症的幾率不一樣的,請看下圖:

以直腸最高,佔了整個大腸癌的43%左右,其次依次為乙狀結腸、升結腸、盲腸、降結腸以及橫結腸等!所以,如果大家這個腸息肉發生在直腸,相比發生其他部位,發生癌症幾率就會更大一些,也就更危險一些!

但是,息肉生長部位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決定了我們腸道息肉的危險性,那就是息肉的類型!

目前,臨床上的腸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樣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等這幾種主要類型,但其中又以下圖這種腺瘤樣息肉癌變率最高!

但注意:結直腸息肉不等於結直腸腺瘤,因為結直腸息肉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樣息肉屬於腺瘤,是結直腸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當然,大家也不要誤認為腺瘤都像上圖顯示那樣,都是息肉樣新生物,實際上腺瘤也有扁平扁平狀的病變!


當然,大家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種腺瘤樣息肉,它們是高危型!

  1. 息肉或病變直徑≥10mm;
  2. 絨毛狀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絨毛樣結構超過25%;
  3. 伴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者!

當然,長了息肉不是立馬就癌變的,它發展為癌症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也往往因人而異,通常在10年左右

但這不意味著大家發現息肉後可以放心十年沒事。事實上,從長息肉開始,甚至到了早期大腸癌,都是沒有症狀的,換句話說: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腸道什麼時候開始長息肉了,不做腸鏡,我們也不知道自己長了息肉!

因此,切除腺瘤樣息肉防治腸癌,最主要的還是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點通過腸鏡技術切除乾淨,可以避免了息肉可能誘發的各種潛在危險,尤其是避免了很多結腸癌的發生,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醫學小偵探


息肉長在任何腸斷都有潛在風險,但若是長在直腸近肛門6釐米,系齒線下端最危險。如果是上皮腺息肉,大多稱癌前病變,就特別危險了。

此段息肉又為低位直腸肛圍息肉,

不早檢定術除,則後患無窮,惡變成癌,手術切時,由於處複雜的盆腔架神經叢中,難免損及便神經,使之失控,

嚴重影響自理能力,觸痛心靈,弱化生存勇氣。

至時,只有肛不保,造袋排便。不僅不便,且易感染,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後果相當嚴重。


哭哭哭蹦蹦蹦跳跳跳


息肉都有潛在癌變的風險,無論長在什麼位置都儘可能切除並定期隨訪。如果非要說哪裡更危險,應該是越往下段越危險,畢竟腸道上部接觸的還是食物或沒有消化的食物,而在結腸或乙狀結腸,直腸,都是糞便,更容易刺激癌變,這就是近幾年大腸癌的發病率直線上升的原因。



卓智哥


腸息肉長在那裡都是危險的,它有癌變的可能性大。如果說長在那裡最危險呢。應該是越往後越危險的。尤其是直腸內,一般來講,糞便到此,已經乾硬,造成磨損,發炎至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