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古琴自先秦起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因其飄逸灑脫的外觀設計,逐漸受到儒家學派的青睞。在多年的浸染下,

古琴也逐漸發展出了其思想哲學,更成為了儒家學派教化理念傳播的途徑。

漢代開始,由於漢武帝開始推行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理念,因此古琴也逐漸被儒學流派推上了"樂之統"的崇高地位。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探究一下為何儒家學派獨獨青睞古琴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一、 古琴與儒家學派高度相合的審美文化

在樂教教化的推行下,古琴的藝術已經不再僅僅是樂音動聽、欣賞琴藝之類流於表面的簡單價值,而是有了更深層的教化意義。

古人賦予琴修身養性的作用,同時古琴也是政治思想、社會生活、倫理文化的滲透工具儒家學派對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教化方式非常鍾情,而且古琴的審美價值也同儒學有許多共同之處。

1、 "德音"與儒家學派的"天人合一"觀

西漢琴學家桓譚曾著《新論·琴道》,其中說道:"八音廣博,琴德最優。"在儒學開始確立正統治國地位後,便賦予了琴教化人心的重要意義。所謂"古者聖賢玩琴以養心"

,而養心的方法越隱晦,效果也自然越溫和,不容易引起劇烈的文化衝突。而儒學所希望的養心,就在古琴的"德音"中得到了推廣

德音是用於引發音樂與人心之間的共鳴,從而影響人心,繼而建立美好的德行,甚至移風易俗。而在政治文化中,也有"君子反道以脩德,正德以出樂,和樂以成順,樂和而民鄉方矣"的治國理念,可見德音在儒學治國的時代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成為了君子修德的方法之一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2、 "雅樂"與"中正平和"的審美觀念

在樂教中,中與和是兩種必學的概念,本意是督促琴師要持身中正,心態平和,只有這樣才能演奏出君子之音,而在《周禮》亦曾有"中、和、袛、庸、孝、友,此為六德"這樣的記載,可見樂教與儒學的思想重合,儒學同樣推崇的君子之風恰好與琴師所需擁有的品質不謀而合,故而儒學推崇的君子之藝中才有了琴的位置,而且作為修心之用,琴藝幾乎是君子的必修技藝。

"大聲不振華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古琴的音色溫潤,具有讓人平心靜氣、舒緩性情的力量。大音希聲之下,直觀的中正之感影響了古人的審美意趣,使得古琴的中和之音影響到了古人的政治思維甚至治國理念,而儒學的"雅音"審美也將古琴的地位推到了更高之處

3、 "移情"與儒學中的"物我兩忘"

荀子·勸學篇中曾記載道:"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伯牙子期的故事,也是古琴藝術中移情的最典型體現。

故事中形容的伯牙善琴,子期善聽其實就是在表現子期能夠聽得懂伯牙琴音中的"移情",或借琴表達山水之樂,或體現內心之思,這就是琴的移情,也是琴音能夠給人心帶來共鳴的證明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在儒學所崇尚的樂教思維中,通過音實現"和"的境界,通過琴音對自我思想和生命意識都達到了提升的作用,這就是所謂"物我兩忘"所希望達到的成果。

通過琴音為媒介,讓人心更加敦厚溫和,實現樂仁合一的政治理念,讓琴曲對人的思維、願望等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以琴養性,雖浸淫樂音而不喪志,最終培養了文人雅士的審美意趣,可見古琴對儒學的意義是由內向外、不可或缺的,因此儒家學派推崇古琴,甚至將它推上"神壇"的做法也就不為怪了。

二、 古琴藝理中體現的儒學哲思

儒學盛行後在推動古琴藝理的同時,產生了一個"德成而上,藝成而下"的說法,也因此給古琴藝術的一絲一縷都與君子之德

儒學哲思相牽連。《白虎通》中說道"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這說明儒學強調的是以琴音達到改正人心、導人向善的作用,要防止正人君子被邪惡的思想文化或生活變故而導向惡的一邊。

1、 從古琴樣式看儒學體現

古先聖賢造琴,其狀不一,而制度尚象則有定式。古琴長為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日,寬六寸,指代八荒六合中的六合。上下兩面比喻天地,而五絃又隱喻五行,且聲音溫潤敦厚者稱大弦,聲音清亮明快為小弦,此外還有文武二絃,告訴眾人君臣有別,暗指為臣者需要忠君愛國

從整體來看,古琴的樣式也相當平和中正,可見受到了儒家思想中循規蹈矩的思想限制,而且總是體現著地位高低、尊卑有別、君臣之分

,這不僅是古琴被儒學所影響的結果,更可能是儒學為了達到樂教目的而強硬的加諸在古琴身上的負重,是儒學為了引導人心而為自己樹立的品牌。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2、 從琴道看儒學的哲思

古人認為,琴是聖賢之人才可以享受的音樂,"琴之妙理,莫大乎是"

,它所蘊含的情理是可以撼動天地甚至感動神鬼的,因此古人就更加迫切的需要古琴的理性藝術也滿足儒家學派"仁"的思想核心,也只有合乎仁的旋律才能夠成為動聽的音樂。

從琴曲來說,有四個大的劃分,在《琴論》中就曾具體的對這四種分類進行解釋:"和樂而作,命之曰暢,言達則兼濟天下而美暢其道也。憂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窮則獨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引者,進德修業、申達之名也。弄者,情性和暢,寬泰之名也。"

從兼濟天下的通暢、寄託憂思的雅緻、以歌寫人的思想到直抒胸臆的泰和,分別對應儒家對君子"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要求,也因為要迎合儒學思想,古琴曲大多雅緻清麗,少見鏗鏘武曲。

儒家學派總是喜歡將"道"融入生活,以文載道、以詩載道,如今又有以琴載道,但作為載道的工具,琴又與其它幾種和而不同,讀書作詩修習琴藝的根本都是為了修身養性、提升氣質,但琴中卻無理,撫琴可以陶冶情操、涵養性情卻難悟理,所以君子習琴藝不能如同讀書般廢寢忘食,要適可而止,

儒學者將此思想稱作"無絃琴"

琴有弦是為欣賞音樂,而無弦才能讀懂琴背後的含義,才是從道德修養的層面來感受琴的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汲取琴的益處,避免沉迷於琴技而本末倒置,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讓習琴成為妨礙儒學中對萬物天性和天地之理的追尋。

3、 在儒學推動下古琴藝術的輝煌與限制

古琴最初是作為頌詩的配樂出現在貴族階級的舞臺上的,我們所熟知的《詩經》其實就有一部分是可以進行譜曲頌唱的。不過當時古琴只是在頌唱先王功績時的配樂之用,雖不至於難登大雅之堂,但也可以說地位低微,然而自從古代文人為它安上了禮教、雅緻的帽子,它的出現頻率就逐漸變高,到了漢代儒術盛行之事,早已超過了頌詩本身的地位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雖然說在儒學的推動下古琴藝術得以發展,不僅注入了新的思想甚至達到了政治高度,但也是因為這些人為加上的因素,導致了古琴發展受到了不小的束縛

在漢代古琴藝術地位極大發展的時候,提出了"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的說法,這是儒學對古琴提出的"無理要求",它幾乎抑制了古琴曲自由發展的餘地,而是要求古琴在創作時也帶上嚴格的等級尊卑。

這種可以算作儒學中消極思想的部分甚至比積極的部分對古琴影響更深,就如同宋明理學在儒學的基礎上開始要求"存天理、滅人慾"一般,古琴不僅在琴譜方面限制越來越大,甚至在彈奏方面也需要"無得左右傾欹……不宜右視其手……不宜高昂……指甲不可長……不宜飛舞作勢輕薄之態"。

這一個個的不得將古琴的門檻變得尤其高,甚至帶有對平民百姓和外族等社會地位較低的人的蔑視,也正因如此,古琴最終難以走入千家萬戶,雖提高了身價,卻失去了全面推廣的機會,所謂禍福相依,

對古琴來說,受到儒學推崇是它發展壯大的契機,卻最終成為了讓它走向沉寂的緣由

“琴者,禁也”:談漢代儒家思想如何將古琴推至“樂之統”的地位

結語:

古琴作為一眾社會存在,受到文化、社會甚至政治的影響都是無可厚非的,正如漢服也曾在多年的歲月裡跟著朝代一同變化一般,但將它作為一種御下的手段,甚至當做經世治國的良方,才是讓琴藝走了彎路的緣由

對於真正的君子之藝,不妨就讓它安安靜靜的做一個陶冶情操的工具,讓每個人都能心情平靜的欣賞琴藝,讓熱愛者能自由的發展它,才是最好的對待藝術的方式。

參考文獻:

1.《論儒家思想對中國古琴藝道的影響》 郝俊傑

2.《儒道學說對立統一背景下的中國古琴文化》 胡奇章

3.《古琴在儒家樂教思想中的功能探微》 孫鳳蕾

4.《儒教與琴理——儒家禮樂教化思想語境下琴學義理的歷史演變》 範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