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诺,其实这只不过是重耳的计策罢了

众所周知,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这里面讲的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晋文公还是一个流亡到楚国的公子时,他答应了楚成王"如果自己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和楚开战,自己一定会带着晋军先退避三舍"。

结果五年后,晋楚两国开战,晋文公真的按照了约定带着自己的军队退避三舍,但是最后依旧打败了楚军,进而完成了晋国称霸战国的基础。

而"退避三舍"也成为了著名的信守承诺的一个案例。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诺,其实这只不过是重耳的计策罢了

其实晋文公在十九年流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长途经验,对长途行军问题颇有心得。

对这次战争的地理位置和对自己军队也是非常了解。

所以,这个著名的"退避三舍"也是他给楚成王挖的一个坑。

所谓的"君子之战"也是晋文公"老奸巨猾"的战略目的。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诺,其实这只不过是重耳的计策罢了

在这之前,我们要先知道"退避三舍"的"舍"是什么。

"舍"是春秋时期的军事专业术语,部队行军从一天开始出发到夜晚到达的地方就是一"舍"。而"退避三舍"的话,说白了就是退到了三天前进发的位置。

在春秋时期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车战。

战车虽然冲击力强,但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比步兵和骑兵差很多。

由于车战的打法相对简单呆板,主要还是靠堂堂之阵决胜。队形严密程度比行军速度更重要。所以,春秋军队的战车部队在当时一般都可以日行三十公里的速度前进。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诺,其实这只不过是重耳的计策罢了

但是前锋部队的快速进军也会带来隐患。

当时诸侯的军队每乘兵马的补给都由后勤的士兵来负责。

行军时,后勤两的士兵围绕守车行动。在交战时,每乘以攻车为中心布阵,三个战斗两分别担任战车的"前拒""左角"和"右角",其中,就属于"左右角"的士兵最为重要,他们是专门看守粮草补给和供应的。

因为晋军快速进军的关系。所有战车以及所有士兵随身携带的军需只够用三天,每隔三天就要停止行军打仗,在原地等着后方运输车队运粟米过来。

但这时候的隐患就是作为远征军队的长途跋涉,后勤部度已经跟不上了前面的前锋和战车部队。这使得晋军现在人困马乏,粮草补给也供应不上。最少也要三天的时间才能接应后面的补给部队。

但晋文公说退避三舍,正是按消耗一个基数的时间来计算的路程,遵循着兵法原理,使部队退回了三天的路程,正好能让前锋战车部队可以和后面的辎重部队会师。解决了当时部队太过分散的问题,也让军队得到了休整。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诺,其实这只不过是重耳的计策罢了

而这个时候的楚军以日行十里的速度急行军,两天就能赶到。

但恐怕只有一半军队能抵达战场,连完整的军队都凑不齐。

已经休息了三天的晋军就这样以多胜少的痛击了楚军的部队。

之前先到战场的晋军整整休息了三天,各方面准备充分。

另一方的楚军却在行军三天的时间里刚好消耗完随身粮草,再加上 急速进军带来的人困马乏。

就这样,晋军反而在楚军的地盘上修整完毕,以逸待劳的迎击楚军,最终导致了晋军的胜利和楚军的失败。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诺,其实这只不过是重耳的计策罢了

由此可见,许下退避三舍之诺,

一则还了楚王的人情且表示了晋文公的知恩谦让精神;

二则能以报恩为由名正言顺地撤退,而不至于引起楚军怀疑,顺利的和后方的辎重部队会师,做好战前的准备。

最终击败了楚军,完成了晋国称霸战国的基础。而"退避三舍"也是晋文公"老谋深算"的体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