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諾,其實這只不過是重耳的計策罷了

眾所周知,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這裡面講的是春秋時期的霸主晉文公還是一個流亡到楚國的公子時,他答應了楚成王"如果自己能返回晉國,一旦晉和楚開戰,自己一定會帶著晉軍先退避三舍"。

結果五年後,晉楚兩國開戰,晉文公真的按照了約定帶著自己的軍隊退避三舍,但是最後依舊打敗了楚軍,進而完成了晉國稱霸戰國的基礎。

而"退避三舍"也成為了著名的信守承諾的一個案例。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諾,其實這只不過是重耳的計策罷了

其實晉文公在十九年流亡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長途經驗,對長途行軍問題頗有心得。

對這次戰爭的地理位置和對自己軍隊也是非常瞭解。

所以,這個著名的"退避三舍"也是他給楚成王挖的一個坑。

所謂的"君子之戰"也是晉文公"老奸巨猾"的戰略目的。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諾,其實這只不過是重耳的計策罷了

在這之前,我們要先知道"退避三舍"的"舍"是什麼。

"舍"是春秋時期的軍事專業術語,部隊行軍從一天開始出發到夜晚到達的地方就是一"舍"。而"退避三舍"的話,說白了就是退到了三天前進發的位置。

在春秋時期的主要作戰方式是車戰。

戰車雖然衝擊力強,但對地形的適應能力比步兵和騎兵差很多。

由於車戰的打法相對簡單呆板,主要還是靠堂堂之陣決勝。隊形嚴密程度比行軍速度更重要。所以,春秋軍隊的戰車部隊在當時一般都可以日行三十公里的速度前進。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諾,其實這只不過是重耳的計策罷了

但是前鋒部隊的快速進軍也會帶來隱患。

當時諸侯的軍隊每乘兵馬的補給都由後勤的士兵來負責。

行軍時,後勤兩的士兵圍繞守車行動。在交戰時,每乘以攻車為中心佈陣,三個戰鬥兩分別擔任戰車的"前拒""左角"和"右角",其中,就屬於"左右角"的士兵最為重要,他們是專門看守糧草補給和供應的。

因為晉軍快速進軍的關係。所有戰車以及所有士兵隨身攜帶的軍需只夠用三天,每隔三天就要停止行軍打仗,在原地等著後方運輸車隊運粟米過來。

但這時候的隱患就是作為遠征軍隊的長途跋涉,後勤部度已經跟不上了前面的前鋒和戰車部隊。這使得晉軍現在人困馬乏,糧草補給也供應不上。最少也要三天的時間才能接應後面的補給部隊。

但晉文公說退避三舍,正是按消耗一個基數的時間來計算的路程,遵循著兵法原理,使部隊退回了三天的路程,正好能讓前鋒戰車部隊可以和後面的輜重部隊會師。解決了當時部隊太過分散的問題,也讓軍隊得到了休整。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諾,其實這只不過是重耳的計策罷了

而這個時候的楚軍以日行十里的速度急行軍,兩天就能趕到。

但恐怕只有一半軍隊能抵達戰場,連完整的軍隊都湊不齊。

已經休息了三天的晉軍就這樣以多勝少的痛擊了楚軍的部隊。

之前先到戰場的晉軍整整休息了三天,各方面準備充分。

另一方的楚軍卻在行軍三天的時間裡剛好消耗完隨身糧草,再加上 急速進軍帶來的人困馬乏。

就這樣,晉軍反而在楚軍的地盤上修整完畢,以逸待勞的迎擊楚軍,最終導致了晉軍的勝利和楚軍的失敗。

“退避三舍”看似是重諾,其實這只不過是重耳的計策罷了

由此可見,許下退避三舍之諾,

一則還了楚王的人情且表示了晉文公的知恩謙讓精神;

二則能以報恩為由名正言順地撤退,而不至於引起楚軍懷疑,順利的和後方的輜重部隊會師,做好戰前的準備。

最終擊敗了楚軍,完成了晉國稱霸戰國的基礎。而"退避三舍"也是晉文公"老謀深算"的體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