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河池,簡稱“河”,地處廣西西北邊陲、雲貴高原南麓,境內聚居著壯、漢、瑤、仫佬、毛南、苗、侗、水8個世居民族,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

長期以來,各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河池這塊廣袤的土地上,以自己智慧和勞動共同開發桂西北這塊富饒美麗的寶地,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河池各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和頗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如服飾、飲食、居住、生產、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古老傳說等等,都保存著自己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其中尤以各民族的傳統節慶活動,對遊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仫佬族依飯節

仫佬族依飯節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自稱“伶”和“謹”。

依飯節,仫佬挨語叫“做依飯”、“敬依飯公爺”、“還祖選願”、“喜樂願”,意為“向祖先還願”。依飯節是仫佬族祈神保佑豐收、人丁安泰的傳統節日,帶有強烈的感恩和祝願色彩。每逢辰且末之年的冬至前後舉行,持續3~5天。仫佬族以血緣聚居,同姓一個宗族,同一個宗族的分支謂之“冬”。過依飯節,一般以“冬”為單位輪流備辦,需準備的物品有豬、羊、雞、鴨、魚、米、酒等。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關於依飯節的來歷,有三種傳說。其一,傳說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間,得到守監梁、吳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當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後。危難關頭忽見一白衣姑娘,牽白馬前來相救。始祖騎馬騰空而去脫離險境。始祖發跡後不忘梁、吳和白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難呈祥之日為“依飯節”。其二,傳說宋代天禧年間仫佬山鄉遭外敵入侵,梁、吳帶領鄉民鏖戰抗擊,不幸英勇犧牲。宋徽宗於嘉熙四年特封梁、吳二人為官,並建龕堂,規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請三元師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其三,依飯節是從紀念仫佬族英雄羅義和羅英父女倆的功德演化而來的。傳說羅義、羅英父女倆能射獅馴牛,又會墾荒忡地,使仫佬族人豐衣足食。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村村寨寨聚會敲鑼、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為還祖先願的節日。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壯族螞節

壯族螞節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壯族螞節主要流行於廣西西北部紅水河流域境內,因壯族把青蛙稱“螞”而得名,又稱為"蛙婆節"、"青蛙節"。傳說掌管風雨的不是龍王,而是螞女神。紅水河沿岸壯族村寨通過祭祀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所以,每當春節到來之時,這裡的壯鄉村寨的人們便自發到螞亭(社亭)周圍舉行隆重熱烈的螞歌會。

關於青蛙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壯家有個孝子叫東林,母親去世時青蛙在屋外叫個不停,他怕母親靈魂不得安寧,用開水澆死了青蛙。結果蛙聲斷絕、人間遭旱、顆粒無收。東林知道自己鑄了大錯,誤殺了"天女"。決定賠罪,給"天女"厚葬,並每年正月接"天女"回村過節。由此形成了壯族古老而獨特的青蛙節。

螞節期一般從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結束,節日期間人們以祭螞拐為主要活動,敲鑼打鼓,招集四方歌友。大家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歌聲遍野。活動程序一般有找螞、孝螞和葬螞三步,以跳螞舞、唱螞歌形式相伴完成,以共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螞舞的舞姿多模擬青蛙而為,主要動作有雙腿深蹲、撐棍仰身、碎步橫行、抬踏顫點等,富於生活氣息,詼諧風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劉三姐歌謠

劉三姐歌謠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三姐歌謠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劉三姐被廣西民間視為“歌仙”,宜州市是劉三姐歌謠最有代表性的地區,被認同為劉三姐的故鄉。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歌謠內容廣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話傳說、歲時農事、日常生活、倫理道德、戀愛婚姻等各個方面。劉三姐歌謠包含了千百年來豐富的情感以及傑出的詩性智慧,表達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了人們激盪在心胸間的喜怒哀樂。劉三姐歌謠顯示了中華民族民間傳統藝術活態文化的魅力,具有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美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白褲瑤糯過祝節

糯過祝亦稱過小年,是白褲瑤最具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之一,白褲瑤群眾都要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恩祖先、祈求豐收、保佑平安。

王尚屯白褲瑤新村位於南丹縣裡湖瑤族鄉南部,白褲瑤因該分支男子常年穿著白褲而得名,目前總人口約3萬人,90%以上生活在南丹東部的裡湖瑤族鄉和八圩瑤族鄉,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文化信息,因此,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為“民俗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族群、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也成為了廣西旅遊業的一塊瑰寶,2006年6月,白褲瑤民族服飾被列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為傳承好這一延綿千年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春忙之後、秋收之前的農曆6月27日至7月14日,王尚屯群眾自發組織開展“糯過祝”活動。屆時將舉辦隆重的民俗風情表演,展示白褲瑤生活中的神秘文化,全寨人將與遊客一道共慶盛大節日、同享濃郁鄉土長席宴,共同聆聽天地之音,白褲瑤群眾還將舉行篝火晚會,唱細話歌、趕夜街將再現千年古寨,千人共話綿綿長夜情。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羅城仫佬族走坡節

走坡節是仫佬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早在清代,人們便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和八月舉行,節期三五天不等。每當節日到來之時,仫佬族人便結伴而行,聚集在山清水秀的山坡上唱起山歌,以歌會友,以歌傳情,以歌為媒,談情說愛,少則幾十人,多的幾百人,上千人不等。山腳、坡上、水邊、路旁,一群群男男女女相互對唱山歌,男女間一唱一答,熱鬧非凡,其樂無窮。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仫佬族女孩子從十幾歲開始學做同年鞋,待到長大,準備到坡場上“走坡”,尋找意中人時,她便悄悄閉門做鞋,一針一線,將自己的一片純情,將自己的勤勞智慧和精巧手藝都縫在鞋子上。在“走坡”場上,若看中了哪個小夥子,先以歌傳情,待雙方情投意合,女方便將同年鞋贈與男方,以表示對他的深情厚誼。所以,同年鞋的製作技藝如何也是小夥子選擇對象的條件之一。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布努瑤族祝著節

祝著節又稱努節,是布努瑤族一年一度拜祭先祖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二十九日舉行,是布努瑤族拜祭其始祖密洛陀的重要活動,過節這天,瑤族人家殺豬宰羊,擺設盛宴男女老少身著民族盛裝。祭祀儀式後,帶上糯米粽粑、彩蛋等食品,紛紛趕到開闊的山腰或山口聚餐飲宴、敲打銅鼓、唱歌跳舞、射弩、捉迷藏、鬥鳥 、鬥牛、賽馬等,特別是男女青年日夜對歌。一般活動一天一夜方散,東蘭以三弄瑤族鄉為最盛行。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毛南族分龍節

分龍節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是毛南族文化的精髓。分龍節活動集歌、樂、舞、戲、競技為一體,表達了毛南族人民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幸福安康的殷切祈盼,其已被納入廣西民族節慶文化十大品牌之一。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分龍節於農歷夏至後的第一個辰日(龍日)前後舉行,一般活動有兩三天。說是“龍”是管雨水的,“龍日”前後祭拜它,是求其均勻降雨以獲得好收成。

過節前一天,要“椎殺”一頭公牛,用牛頭、牛尾、牛腳、牛內臟祭龍。祭時有法師喃經、跳神。牛肉則分給各家各戶或拿到市上出賣,收入作為節日費用。祭龍後二三天,各戶自拜祖先、三界仙、灶王、地主娘娘等,也是求神靈保佑五穀豐登。又用糯飯、粉蒸肉喂牛,以酬謝它耕作的辛勞,並給牛放假一天,讓它好好休息。嫁出去的女兒則帶上子女和禮品回孃家過節,親戚朋友也常常登門賀節,青年男女則盛裝聚會唱歌,選擇知音。現在過此節,宗教迷信活動多已廢棄。增加了文體競賽或者開展有關生產生活方面的科普活動等。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白褲瑤砍牛祭

在南丹縣八圩、裡湖瑤族鄉等地聚居著瑤族的一個支系——白褲瑤,因白褲瑤至今沿襲著古老的生活習俗,有著“人類文明活化石”之稱,特別是喪葬文化中的“砍牛”儀式,更是充滿著神秘色彩。

砍牛、打銅鼓是白褲瑤為死者舉行葬禮的儀式,整個葬禮悲壯、肅穆,祭祀場面氣氛凝重莊嚴,這種傳統送喪習俗,既是表達遺屬對死者的悼念,也是一項眾人共同的祭祖活動,銅鼓、皮鼓,是葬禮活動的主要打擊樂器。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巴馬藍靛瑤婚俗

居住在巴馬的藍靛瑤,至今一直保留著古老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的婚俗藍靛瑤男青年找對象,—般通過兩個途徑:一是由年輕人自己與姑娘對歌、拋繡球以及平時交往自由選擇,二是由父母親屬在各種場合中代為選擇。相中如意的姑娘後,由父母派媒人前往女方家提親,如女方同意,即交生辰八字給媒人帶回,男方父母將男女雙方之八字給算命先生推算,認為雙方合適做夫妻,男方即給女方家一兩塊光洋和0.5-1公斤糖作定禮。

為了取得女方一個明確的表示,男方派媒人和親屬代表帶著用紅紙包的12塊光洋、酒肉、麵條等,前往女方家,在請宴時,當眾詢問對方是否同意,得到明確的答覆後,才能問女方要多少定金和彩禮,由對方要多少給多少,不講價錢。媒人和親屬代表帶回信息後,男方即著手備辦彩禮,並擇定吉日,以紅紙書寫通知女方接娶日期,如對方沒有異議,即為雙方達成的確定的娶嫁時間。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懷遠供月習俗

歷史悠久的懷遠鎮,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每逢重要節日,群眾都會舉辦熱鬧非凡的各式民間活動,中秋供月就是其中之一。

用麵粉製作劉三姐、阿牛哥,用螺螄蓋片製作蜈蚣,用涼薯做荷花燈,用瓜果、五穀製作寶塔……每年的中秋夜,宜州市懷遠古鎮每家都會擺出花樣繁多的供月品,成為當地展示民俗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廣西河池地區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風俗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