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奚氏宗譜

奚世亮(1514—1562年),明代湖北黃岡人,字明仲,出身寒門。自幼聰慧,滿腹文章,然時運不濟,屢試不第,出仕艱難,直到34歲才得中進士。嘉靖三十年,任戶部南京主事,官居六品,專司徵收東南各省鹽稅之職。他為官清廉,生活儉樸,忠於職守,政績顯赫。明史記載:理榷稅以廉潔著稱。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奚世亮像

嘉靖晚年,貪圖享樂,疏於朝政,國勢式微。加上聽信宦官讒言,冤死抗倭有功將領朱紈,致使東南沿海,倭患成災。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奚世亮臨危受命,出任福建延平(今南平市)同知一職。延平府依武夷,傍閩江,山高林密,是倭寇、盜匪猖獗之地。更有前任知府袁叢收受賄賂,貪生怕死,剿倭不力,已被革職查辦,致使奚世亮履職壓力倍增。上任伊始,他明察暗訪,集思廣益,採取有力措施,短短兩年時間,即剿滅盜匪、倭寇六股,計800餘人、另逮捕法辦200多人。奚世亮任職延平,殲倭寇、除內奸,蕩匪患、保民安,功勳卓著,享譽朝野。朝廷升他四品知府,延平百姓感念他恩德,特地鍛造一塊“靖國安民”的金匾相送。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武夷山—仙女峰

延平寇匪剛平,興化倭患又起。興化府(即今莆田市),地處東南沿海半島,三灣環繞,島嶼眾多。戚繼光率部在閩征剿倭寇時,大部倭寇逃亡沿海島嶼。當戚家軍回師浙江後,藏匿於沿海諸島的倭寇,伺機而動,紛紛出窩,再興擄掠之禍,多次進攻興化府城。原興化知府陳瑞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廣東海陽人)指揮固守,不少民眾主動參加守城,軍民同心合力,倭寇屢攻不下。但因操勞過度,陳瑞龍不幸中途崩殂。嘉靖四十一年,朝廷頒詔,調任奚世亮為興化知府,他再次臨危受命。到任後,奚世亮分析倭情,動員軍民,加固城池、整修軍械,籌措軍糧,積極備戰。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興化府城舊貌

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二十七日,倭寇首領本田糾夫糾集倭寇六千餘人,猛攻興化府城。興化府城高、壕深、牆固,歷史上與閩北的延平城、邵武城並稱為“八閩三大堅城”,素有“銅延平,鐵邵武,石莆田”之美譽。在奚世亮指揮下,軍民奮力反擊,擊退倭寇一次次進攻,雙方激戰兩日,僵持不下。眼見城外倭寇攻勢不減,奚世亮一邊修書向上求救,一邊鼓勵軍民堅守待援。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興化府—囊山古驛道

十一月二十九日,來閩協助剿倭的廣東總兵劉顯(江西南昌人,明代抗倭名將)奉令率兵700名從福州來莆增援,但因兵力單薄,人馬疲睏,暫駐在距城36裡的江口迎仙寨。劉顯派八名士兵帶著移文,去府城聯絡,商討裡應外合破敵方案。誰知這八名士兵中途被擒,全被倭寇殺害。詭計多端的倭寇瞞天過海,以假亂真,挑選八名精壯將士,換上繡有“天兵”字樣的明軍制服,帶著截獲的劉顯移文,前往興化府城。他們謊說劉顯將率兵於當天夜裡進城,要城內不擊刁斗(軍中用以報時、報警的信號),不舉火把或發出聲響,以免驚動倭寇。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烏石山(即東巖山)古戰場遺石

興化府同知翁時器見有劉顯移文,不辨真假,信以為真,放鬆警惕,將他們安置於城中,並下令守軍做好迎接劉顯援軍入城的準備。深夜,這八個精壯倭寇以察看城防為名,溜上興化府城東北角烏石山(即今東巖山)上,殺死守城的士兵。他們從烏石山高處放下雲梯,讓城外的倭寇爬上城牆,併合力打開城門,隨後大隊倭寇蜂擁而入。頃刻之間,刀光劍影耀城堡,血雨腥風盈閭巷。同知翁時器得知中計,與通判李邦光一起畏敵逃跑。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壺公山——興化府的標誌

剛來興化府履新一個多月的知府奚世亮得知倭寇進城後,帶領隨從衝向烏石山,頑強抵抗,左衝右突,奮力殺敵,終因寡不敵眾,身中數刀,以身殉國,年僅48歲。跟隨奚世亮十餘年的捕頭石漢藻,見主人身亡,便奮力殺出重圍,率領數十餘兵丁直奔府衙,意欲保護其家人逃命。當他護著奚家老小,剛出衙門,一隊倭寇趕到,一番廝殺,石漢藻英勇犧牲。奚母深知逃生無望,轉身直奔後院井臺,高喊“亮兒,為娘來也!”一聲淒厲,跳入井中。亮妻王氏看了看一雙兒女,淚如雨注,一咬牙,抱起兒女一同投井自盡。可憐忠勇知府一家老幼,具皆罹難。壺山為之默哀,蘭水為之哽咽!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興化府宋代古老工程—木蘭陂

興化府城陷落後,倭寇猶如虎狼野獸,到處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生靈塗炭,雞犬不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興化府許多官第民舍都被焚劫一空,全城軍民被殺3萬多人,其中包括19名進士、53名舉人和358名秀才。建於宋代以古醮樓為屏障的興化府署等重要建築均被倭寇焚為灰燼。堅守多年的興化府城就這樣失陷了。這場曠古未有的浩劫,大傷莆田元氣,重創興化文脈。翻開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至今依然令人仰天長嘯,悲憤不已!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興化府署門樓—古醮樓(清代重建)

興化府是明代倭患以來東南沿海唯一被倭寇攻陷的府城。消息傳開,朝野大震。福建道監察御史李邦珍上疏告急,朝廷罷免福建巡撫遊震得,任命譚綸為福建巡撫,統一主持抗倭軍事。譚綸,江西宜黃人,明代著名軍事家,官居兵部尚書,太子太保。同時,朝廷急調抗倭名將俞大猷任福建總兵,再調戚繼光率浙兵援閩,與先期來閩協助剿倭的廣東總兵劉顯一起,構成抗倭的最強陣。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烏石山古戰場遺址——東巖山公園

嘉靖四十二年(1563)五月,三路大軍集結完畢,福建巡撫譚綸親自來莆督戰。在戚繼光、俞大猷、劉顯的合力攻擊下,明軍終於收復興化府,並圍殲倭寇於平海衛,平定了這場歷時近五個月給興化府造成巨大苦難的倭亂。戰後,郡人憫奚世亮忠勇,於亂屍中尋得其屍首,安葬於府署後園其家人就義之古井旁,並建“奚公祠”一座,立“廉將沉毅”碑以記之,朝廷追封奚世亮為“忠勇郎”。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奚世亮墓誌

之後,奚世亮家鄉黃州知府感其忠烈,奏請朝廷,在黃州縣學門前,為之修築衣冠冢,並建“帝命重光”牌樓一座。朝廷追封其妻王氏為“忠臣節婦”,立牌坊於鼓樓巷口。奚氏家族亦為本族出此忠臣英烈而倍覺榮光,於是呈請官府獲准,在其出生地修了一座題名“忠勇”的牌樓,一為緬懷先賢,二為光裕後世。因此,黃岡地方就有了一個名載史冊的奚家牌樓!令人遺憾的是,上世紀的另一場浩劫將這些古蹟掃蕩無存,而今僅剩下奚世亮衣冠冢的神道獸等零星文物還在時刻提醒人們:勿忘歷史,奮發圖強!

興化之悲――新任知府奚世亮抗倭蒙難記

黃岡奚世亮衣冠冢神道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