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1、美国 UGM-133 “三叉戟Ⅱ”

UGM-133A弹道导弹(代号:UGM-133A,名称:三叉戟Ⅱ型,又称:三叉戟D5),是美国海军第三代潜地弹道导弹。该导弹于1983年开始工程研制,1987年1月在陆基平台上进行首次三叉戟Ⅱ导弹飞行试验,1989年进行潜射试验,初始部署于1990年,服役中。

UGM-133A弹道导弹搭载在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由于射程大,核潜艇可以在美国海军港口内发射,打击北半球的任何一个位置,而不必冒深海巡逻或是不得不逼近对方防卫森严的近海的危险。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美国 UGM-133 “三叉戟Ⅱ”


导弹参数

弹长:约10.36米

弹径:约1.88米

弹重:约29954-58068千克,战斗部1361千克。8枚当量10万吨W-76四型弹头。一般装载10枚当量47.5万吨W-87二一型弹头

导弹射程:约7100-7400千米

命中精度:CEP约122-450米

制导方式:惯性,可接收NAVSTAR卫星导引

动力装置:三级固体发动机

发射方式:海基水下战略核潜艇潜射


2、俄罗斯 RS-20

RS-20型导弹被北约称为撒旦SS-18型导弹,射程达到1.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导弹。该型导弹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而且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

撒旦”(恶魔),从中有“畏而敬之”之意。该导弹自服役以来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进入新世纪后,开始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该导弹有三种型号:Ⅰ型为分导式多弹头,三枚子弹,各子弹核当量各20万吨。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俄罗斯 RS-20 “撒旦”


导弹参数

射程:(一型)6480海里(12000公里);(二、四型)5940海里(11000公里);(三型)8640海里(16000公里)。

发射重量:78000公斤

投掷重量:7575公斤

起飞重量 37吨

发射方式:二节推进;液态燃料;冷射。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一型)1枚2500万吨;(二型)单弹头8或10枚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三型)1枚2000万吨;(四型)10枚5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14海里(260米)

命中精度 1400(Ⅰ)/600(Ⅱ、Ⅲ)米 动力装置 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

核弹当量 320(Ⅰ)/100(Ⅱ)/7×25(Ⅲ)万吨

命中精度 1400(Ⅰ)/600(Ⅱ、Ⅲ)米 制导方式 星光惯性 [2]

规格:长14.1米;宽1.8米。 [1]

射程:(一型)3510海里(6500公里);(二型)4320海里(8000公里);(三型)3510海里(6500公里)。

发射重量:34000公斤

发射方式:二节推进;可储存式液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一型)3枚当量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二型)一枚当量45万吨;(三型)5枚当量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

圆周公算偏差值:0.5海里(926米)

3、俄罗斯 RS-24 “亚尔斯”

RS-24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9;早期编号:RT-24,绰号:亚尔斯、白杨-M)是俄罗斯研制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是RT-2PM2弹道导弹(白杨-M)的升级版,配有分导式多弹头,于2009年12月开始服役。

运载及发射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部署在导弹发射井内,而移动式发射使用MZKT-79221通用型16轮运输车进行运输发射,还能以铁路机动的形式部署在火车上,可在任何条件下实施稳定还击。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俄罗斯 RS-24 “亚尔斯” 白杨


导弹参数:

发射重量:49吨

发动机类型:固体燃料发动机

导弹长度:20.9米

导弹直径:1.85米

弹头重量:1.2吨

射程:10500公里

最大速度:4800米/秒

弹头数量:3-4枚

可改装弹头数:6-10枚;核弹头当量:150-250万吨

圆周精度:150-250米

引导系统:惯性制导、格洛纳斯

发射车参数

车长:19.56米

车宽:3.45米

重量:121300公斤

车速:4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500公里

涉水深度:1.1米

4、美国 LGM-30G “民兵Ⅲ”

LGM-30G弹道导弹(代号:Minuteman Ⅲ ,译文:民兵/一分钟人 ,又称:民兵-3洲际导弹),是美国现役的主要陆基战略弹道导弹 ,也是美国第一种带分导式多弹头并配置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 。

LGM-30G弹道导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发展的 ,1970年开始装备美国空军,1975年完成550枚的部署任务,1978年11月结束生产。截至2020年,是美国列装的唯一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计划改进服役到2030年左右。

LGM-30G弹道导弹每个母弹内装有3枚子弹头,装载3枚MK12型子弹头时,为3×175kt TNT当量,装载3枚MK12A型子弹头时,为3×335kt TNT当量。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美国 LGM-30G “民兵Ⅲ”


弹体参数

弹长:约18.26米

弹径:约1.67-1.88米

弹重:约34.5吨,战斗部约1088千克

导弹射程:约9800-13000千米

命中精度:圆概率差120米

制导方式:改良NS-20惯性平衡导引控制系统或NS-50全惯性

推进系统:三级推进,固体燃料

发射方式:陆基地下井贮存热发射


5、俄罗斯 R-29RMU

RSM-54弹道导弹(英文:R-29RM «Shti»,英文绰号:Skiff,中文:轻舟;SALT:RSM-54,GRAU:3M37;北约代号:SS-N-23)是俄罗斯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于1986年开始装备当时的苏联海军潜艇。2002年至2005年,俄对RSM-54型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改造,可携带3~6枚分导式核弹头,使其达到了陆基和海基导弹的最高技术水平。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俄罗斯 R-29RMU 轻舟

弹体参数

弹长:约14.1米

弹径:约1.8米

弹重:约40吨,战斗部约1600千克

导弹射程:超过8000千米

推进系统:液体燃料


6、法国 M51

M-51弹道导弹(英文:M-51 ballistic missile)是法国第五/六代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M-51弹道导弹于1991年由法国原子能军需事务局和法国原子能总署开始研制,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2006年11月首次进行了测试,2010年1月27日首次从战略核潜艇上成功发射,2010年至2018年,开始逐步装备到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法国 M51


弹体参数

弹长:12-13米

弹径:2.35米

弹重:48-50/54/56吨,比M-45导弹重近50%

战斗部:6个TN75热核弹头,爆炸当量为6×10-15万吨(初型M51.1)12枚新型TNO弹头,于2010年入役(新型M51.2)

导弹射程:6000-11000千米或8000-13000千米

命中精度:圆概率差小于400米

动力装置:三级固体燃料火箭

制导方式:天文惯性制导+卫星修正

发射方式:海基水下战略核潜艇发射


7、中国 DF-41

2019年阅兵装备方阵最后的"压轴戏"是最为关注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它采用公路机动式部署方式,射程比早先亮相的"东风31"洲际导弹(1.12万公里)更远。这次阅兵式上有多达16枚"东风41"同时亮相,显示这种"国之重器"已经进入装备阶段。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中国 DF-41



8、中国 DF-31AG

东风-31弹道导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的一型陆基远程弹道导弹,是中国首型固体燃料远程弹道导弹,也是中国第二代战略导弹。

东风-31弹道导弹1986年开始研发,1999年8月2日试射成功,1999年10月1日在中国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出现,2006年9月服役。2009年10月1日,东风-31导弹A型参加了中国国庆60周年阅兵;2015年9月3日,东风-31导弹A型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上再度亮相;2017年7月30日,新型的东风-31导弹AG型在中国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的大型阅兵式上出现。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中国 DF-31A



9、中国 巨浪-2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巨浪-2导弹方队在阅兵上亮相。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中国 巨浪-2



10、俄罗斯 “布拉瓦”

俄罗斯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主要的海上核战略力量,2011年12月23日首次成功发射,“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完成所有试验,于2011年12月27日起装备军队。

俄罗斯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海上核战略力量,射程为8000公里,可携带6至10个高超音速分导核弹头。“布拉瓦”是俄最新海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导弹,发射重量36.8吨,战斗部全重1.2吨,可携带多个分导核弹头,最大射程近9000公里。


真的是东风刮起巨浪吹倒白杨砸向民兵吗?来看看世界洲际导弹排名

俄罗斯 “布拉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