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些二本、三本學校的大學生,感覺四年可以算是白讀了,什麼都沒學到,校招想找個工作還是隨便找?

我們的愛JH


隨便找是能找到的,但是到底自己能不能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呢,找到工作很簡單但是好工作就很難,這就和考大學一樣,現在考大學的幾率非常大,但是能考入雙一流企業就現在情況來說是越來越難,所以在校的大學同學們一定要好好規劃自己的未來,不要等到畢業的時候再後悔。


老魏的生活


說一個三本畢業生的故事。2015年我參加司法考試培訓班的時候認識的,她那時候大三。她對自己的未來早就規劃好了,要在大學期間,通過司法考試。畢業後開始實習,並繼續進修在職研究生。所以她特別的刻苦。第一次只過了c證,第二次才通過A證。畢業時,她拿著英語6級、司法資格證很快就找到了實習單位。次年考入了市中院。這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女孩。我想說的是,不管是什麼學校,只要不放棄自己,把該考的證該學的該做的,都認真的去對待,而不是每天渾渾噩噩的打遊戲談戀愛 ,稀裡糊塗的浪費時間。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已經準備好了!



南山夢


我2012年從一所二本院校畢業,轉眼已快八年,可悲的是,我正規的畢業證學位證到現在都還沒有用處。

我當時在安陽上學,學校允許出來找工作時,12年三月份我就到了鄭州,在銀基附近幹物流行業一干就是八年。一個物流班70多個同學,現在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只有5個人左右。從這點來看,還是挺有感慨的:很多時候,我也在想,上了四年大學對自已有多大的用?

為什麼二本、三本的大多數學生會有大學無用論的想法,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出現了問題。我當時所學的課程都是理論多實踐少,上課就是為了考試能過,不掛科。

我個人對大學無用論是不認可的,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會選擇上大學,就算只是個二本。原因有幾個:一、本科學歷擁有考驗的機會,可以讓自己繼續深造。二、本科學歷是很多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的敲門磚,沒有是不行的。三、參加工作後對晉升也有一定幫助。最後一點、我覺得上過大學和沒上過的在整體素養和氣質上確實有差異。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全部是大學生,大家更容易有凝聚力,更容易溝通和融合,可現在的工作,大學生很少,很多東西無形之中就都沒有了。

事在人為,二本、三本我們也有很多同學混的很好,我也不錯哦。一個人生活的價值大小更大層面取決於後天努力的多少,所以不管有沒有上大學,努力幹吧,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瀾瀾小站


為什麼說升達要管理這麼嚴格呢?我想大家也都非常明白,基本上考上二本三本的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在高中時期就是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學生,他們並不是比別人差,而是自制力不夠,這些學生一旦上了大學,就會覺得管理沒有高中那麼嚴格,一下子就放鬆起來了,沒有了約束,面對身邊種種誘惑,自然對學習沒有太多興趣。

在我身邊,以前的老同學,他們上學時就是各種打遊戲 ,打球 談戀愛 化妝品 衣服 包包等等等等,反正都比學習重要。平時不學習,考前一週突擊,我大多數人都有這種經歷,甚至有的學生突擊都免了,混畢業就行了,並不知道自己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也不清楚畢業之後會面臨什麼,或者說他們根本不care。

甚至一些天天去泡圖書館的,都會被人稱之異類,有的人就會這樣說

“你這麼努力,怎麼還來我們學校啊?”,

“天天看書,最後不也跟我考的差不多嗎?”

“裝什麼愛學習啊,做作”

那大家有沒有遇見這種人?反正我是遇見過。

想想在這樣的一種環境裡,如何能夠認真地學習,認真地讀完大學生活,然而然很多學生就會開始墮落,60分就是萬歲,結果可想而知,什麼專業知識都是學了個及格,甚至一畢業全忘了,把大學所學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因此,一些二本三本的一些學生,回到社會被其他人認為大學算是白讀了。

對於校招,我想說校招所找的工作還是挺不錯,雖然工資不是特別高,但起碼是安全的,有保證的,畢竟這些企業,這些公司大多數屬於校友公司招聘,跟學校有一些合作和對接。所以說參加校招找工作積累經驗也是可以的,並不是說隨便找找,積累經驗再慢慢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加油,未來的你💪






鷹城微生活


其實怎麼說呢,這個問題是大多人的問題

第一個現在大學生不是以前的大學生了,現在大學生太多了,沒有以前吃香了,所以普通大學生很難找工作

第二個,現在很多公司好的崗位對員工要求很高,不是名牌大學,很難應聘上

第三個,因為老師在高中的時候說大學很舒服,不像高中那麼累,所以,很多人到大學之後就很放鬆,開始談戀愛,打遊戲,過度放縱自己,所以很多人都是渾渾噩噩的過完四年,四年過去啥也沒學到

最後,找工作千萬別隨便找一個,最後什麼得到還浪費時間,當然在沒有工作的時候,也要好好的學習,不能讓自己閒著,閒著使人頹廢


奮鬥的菜頭


感覺自己的大學有沒有白讀,是看你有沒有在這三年或者四年時間裡提升自己的能力,專業能力或者是為人處事的能力。

大專的時候聽到很多身邊的人說大學裡不掛科是不完美的,去社團面試的時候師兄師姐問的問題是:如果社團的事情和專業課有衝突,你會不會逃課。

上課的時候第一排是沒有人做的,座位都是從後面開始坐起,上課聽課的人少之又少,作業認真對待的更少。

我大一的整整一年都是處於這種狀態,上課聽著走神就開始玩手機,沒課的時候就睡懶覺或者和社團的人出去玩,期末雖然沒掛科,但那一年真的一點東西都沒有學到,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能力。

後來大二的時候幸好認識了一些學霸師兄師姐,看著他們每天都是三點一線,教室,實驗室和宿舍,他們甚至午覺都是待在實驗室,在學習亦或是看書。

受他們的影響我才開始反思我大一的虛度時光,我強迫自己每天都去實驗室和他們接觸,慢慢地和他們熟起來,然後和他們吃飯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他們對未來的一些看法,真的受益很多很多。

以前聽別人說,你大學選的專業未必和你以後的工作有聯繫,那時候不明所以,現在想起來,大概因為在大學沒有學好專業知識,不能靠專業知識吃飯,所以才另謀出路。

大學裡誘惑因素真的很多,而且加上沒有人管你的學習了,自己也沒有自律的話,很容易就鬆懈下來,然後一年兩年過去了,大學也就基本過去了,所以整個大學下來沒學到東西。




K與非


無法迴避的是,我們不少“二本”、”三本”的大學生,確實在校沒有好好學習,混日子是主基調。

但也不能說他們就白讀了四年大學;因為真正白讀的,他們也不可能獲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那還怎麼找工作?有單位願意用沒有畢業文憑的“大學生”?我還真的不怎麼相信。


也就是說,很多“二本”、“三本”的大學生,四年的大學其實並沒有完全白讀,起碼還是有一定程度努力的,否則他們根本拿不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他們在校招時就可以比較輕鬆地找到一份工作。

不過,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去校招的企業是各種層次的都有的。有的可能是世界500強,有的是國有上市公司,有的是地方性的中小型國有企業,可能更多的還是民營企業,還不排除小作坊似的特小企業。

當然,世界500強公司理論上一般不會到普通“二本”、“三本”高校去校招,但並不排除有個別難聘到人的崗位,只能去相對差一點的這類高校去招聘。雖然這種崗位的薪酬待遇可能很一般,工作強度還比較大;但對於非名牌大學的這些大學畢業生來說,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畢竟有一個到大型公司工作的機會。

除此之外,如果“二本”、“三本”的大學畢業生能適當降低一點自己的要求,比如降低一些薪酬待遇方面的要求,要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真的不難。

但很多有名氣的企業在校招時,往往還要看一看學生大學四年期間的學習成績,如果四年是混過來的,成績自然難於拿出手,校招企業也就沒有興趣了。

因此,大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完全有必要努力努力,起碼讓自己的成績拿出來靚麗一點,在校招時多少是一份籌碼,否則校招企業又憑什麼相信你能夠勝任將來的工作崗位?

雖然學習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但四年的大學美好時光都不好好學習本事的學生,校招企業對你今後在工作崗位上能否繼續努力提升自己,必然沒有信心。


感動時代


未必,要看在學校裡學了什麼、做了哪些事。

我曾經面試過長沙理工大學(一本)的實習生,作為我們部門的要求,先做筆試,筆試算是對學生在校期間對專業課程的學習程度的考察,如果這一關過不了,那隻能說在校期間專業知識真的沒學好。過了筆試的我在面試階段不會再問專業知識,而是去了解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學習之外做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等生活方面的信息,避免學生自己的規劃、預期、性格等跟我們所需要的人才之間不適配而浪費彼此的時間與精力。

建議是在大學期間有時間可以多做多參與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並將它從始至終做完,這樣既能鍛鍊自己做事的能力,也能提升自己的秉性、自信之類的情商,提高團隊合作等能力。

再來說一下最近在帶一個湖南文理學院(二本)的男實習生,說他之前先說說另外一個女生。

當初是在他跟這個女生之間選擇一個,女生屬於一本的湖南農業大學,雖說專業不對口,但她卻有相關的國家技能證書,簡歷看上去相當華麗(各種獎學金),只是我還是決定不帶女生,結果上班第一天將辦公網絡的IP地址分給她讓她自己改,結果她反饋不知道IP地址是什麼!對於選擇我們公司這個行業,這是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東西了,她應該屬於讀書多實踐少的類型,在這個基礎下,她的導師帶起來會相當累。

再說這個男生,雖然是二本,但專業對口,簡歷普通,學習、領悟、動手能力卻蠻不錯。我平常帶他很少給他講理論,他問我的問題我也很少正面回答,只告訴他其中一個解決思路,讓他花時間自己去動手實踐並驗證結果,而他也都能最終找到方法併成功解決問題,對比我也相當欣慰,帶起來也開心、容易,如果他能持續提升下去,我是準備把他留下來的。


大浪隨風


因為大家都有大學學歷了,大家都有的東西就會貶值,可能有些人又要拋出讀書無用論了。怎麼說呢?學歷會貶值,但學習永遠也不會貶值,我見過一些研究生畢業的同學,他們卻碌碌無為渾渾噩噩,也見過一些專科甚至學歷更低的人,反而有的人過的風聲水起,歸根結底是並沒有停止學習,學歷是有限的,而學習是永恆的。學習可以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而學習只是過去學習的憑證。所以,活到老學到老才是王道!



熊大和小天使們


會出現這種想法的原因有很多:一,現在中國教育發展很快,大中專院校很多,擴招也很快,導致每年大中專畢業的大學生逐年增加,就業壓力很大。二,大專院校又細分985、211、重點大學、二本大學、三本大學.每年985、211、重點大學畢業生都是多如牛毛,導致很多二本、三本的學生更加有壓力,深怕競爭不過別人,有點自卑。但是我們應該這樣思考:第一,二本,三本學校不代表不優秀。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優秀領域,每個人也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只要我們用心專研,用心學習,我們也可以很優秀,也不會比別人差!第二,一個人找工作,不只是看文憑看學校,更看重的是綜合能力。雖然我們是二本三本畢業生,但是我們得能力不差,我們專業技能可能更強,我們也不要自卑。第三,每行都要不同的人來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科學家、醫學家,教授等,我們也可以是汽車修理工、建築工人、私人老闆等,只要我們做好規劃,根據自己的特長,我們也會取得成就!總之,只要我們是金子,我們有能力,我們有信心,我們找工作也不難,我們也不比別人差,我們也會發光的,我們也能取得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