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是一名高三黨,大道理聽過很多,可我不知道自己的動力在哪,我該怎麼辦?

nothintao


其實你這也屬於迷茫,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告訴你迷茫很正常。包括現在很多成功人士,即便是成功了他們依然迷茫。我曾經,被幾十家企業和公司拒絕過。那時候我初出茅廬,性格內向連句完整的話在面試官面前都說不完整。我曾經找工作找到怕,找到完全沒有自信了,我天天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就像一個縮頭烏龜一樣。我害怕我的自尊再一次被現實碾壓,但是人終歸是要出去面對,不面對就要被餓死。我很感謝我父母,那段時間他們分文不掏的來幫助我。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不逼自己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堅強。後來,我不停的換工作,我三十,工作種類不下於二十種。各行各業我都涉及過,不為了什麼,就為了讓自己不那麼迷茫。做的種類多了,你才會發現自己到底喜歡的是什麼,最合適的是什麼。終於,在某一天我找到了自己職業歸屬就是窗簾。我現在對窗簾如痴如醉,找到了事業的歸屬感後行動力也提高了。我可以為了窗簾,整夜整夜的不睡覺,精神抖擻的去面對職場的每一次突破。其實,迷茫不可怕,沒有行動力也不用感到無助,最重要的是你要給自己找到突破口。誰的的青春不迷茫?誰的青春都迷茫。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如果你有個高學歷等於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多了一個有利的標籤,通往職場多了一條便捷之路。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愛學習了,你就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出路了。人終究要走上一條孤獨之路,你必須得在這條道上殺出一條血路,沒有人可以幫你,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出路,自己的解藥。當你不知道自己的行動力的時候,就要去挖掘新的出路,去瓦解這種迷茫。加油,只要肯行動,未來可期。


胖是因為吃素


雖然我已經過去高三已經十年了。但是高三那段備考的時間依然記憶猶新。我當時和樓主一樣,大道理聽了很多,也知道高考很重要,但就是沉不下心去學習。我記得四五月份的時候還逃課和同學一起去唱歌,逛公園。更可氣的是那年我還是復讀。

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考了個三本。到了大學還幻想著自己能重新開始好好學習。誰知道,最終大學掛了6科。依舊是懂很多大道理,可自己就是不想努力。所以到現在還居無定所,收入較低。和同齡人比起來,我已經落後了很多。

我覺得樓主可以這樣做。幻想自己過了10年,到了我這個年齡。欠了幾百萬的外債,沒有女朋友,沒有房子沒有車子。租著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子。過著十分窘迫的生活。想的越慘越好。我估計到時候你就會想,如果當初高三我能努力一把多好。如果時間能倒流多好。睜開眼睛,現實是你現在正值高三。想想父母,想想自己的以後,高三這個時間肯定是要努力的。以後自主的時間有很多。就該在特定的時間去做該做的事情。加油吧,考一個好的大學,別到頭來辜負了自己的青春。

沒有動力, 就清晰自己的目標。然後為了這個目標,再拼命努力這最後一年。翻越了高考這座山,考上一個好大學,你會遇見更好的風景!加油!


Carey學長


我個人覺得學習是需要有動力的,以前我們班主任也叫我們自己去找動力,想想我當初也是沒有動力的,以父母為動力似乎有不太持久,我也在疑惑但我沒有刻意在找它,就做好學習中的每件事慢慢地學習就有起色了,從班裡的四十幾名到十幾名到前十,我就不想落後了我就更想優秀了,可能努力真的會上癮吧!這樣子我就有了動力了,還有一個是我們班老師對有些學生特別關注,我也想這樣,所以就開始在某些老師的科目上更賣力學習了,越努力學習就越有動力,即使有許多學習上的煩惱,但放一放也就過了。最後希望我的個人經歷能幫助到你。



七叮呀


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動力在哪裡,大道理都懂,就是不想學,學不進去,整天渾渾噩噩,畢竟年紀還小,沒有經歷過的事怎麼說都是徒勞。

我能成功考上大學,可以說全是僥倖,僥倖上的高中,僥倖上的大學,直到畢業以後我才幡然醒悟,讀書的時候,我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如果再來一次,我勢必會努力學習,可是有什麼用,回不去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無計可施,我堂妹高三不讀,我親弟初三不讀,我嘴皮子都磨破了,完全徒勞無功,她堅定地想做主播,他鐵了心地要去技校,等他們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就會明白了,可是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對於你,我知道說再多都不會激起你的上進心,你看了之後甚至內心毫無波瀾。也許,你會突然熱血沸騰想學習,可沒過多久便又開始意志消沉,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沒事的時候,多去菜市場看看,去地裡多幹一下農活,看看那些凌晨賣菜的老人孩子,看看那些在邊緣掙扎的勞動人民,看看那些輟學打工、生孩子的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你不想成為其中的一員,如果你不想碌碌無為,將就著過一輩子,你只有拼命向上。

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你的心還沒有完全冷卻,你還有一絲拼搏的熱血,而這一絲熱血,或許能帶你改變命運。

我要說的只有一句話,兩個字,實踐。好好體驗一下現在的生活,試想一下你能不能一輩子過這樣的生活,想一想不讀書了你要去幹什麼,往後十年、二十年會怎麼樣過,那是你所希望的嗎?如果你覺得打工也不錯,那當我沒說。




不妨讀書


在你的年齡,我也不知道,家庭不富裕,啃老啃不著。但那是什麼都不想,就想玩,週末和同學野外玩山游水野炊,自發組織的,自己騎單車去,不需要錢,野炊負責帶鍋負責戴米,還有帶酸菜的,週末就是瘋玩。平時熬夜看小說。學習就是應付。我媽天天嘮叨,聽了就煩,後來就當耳邊風。爸爸早出晚歸,估計是著急了,我是特別怕我爸的,有一天臨晨,他叫我起床帶著王到橡膠林去。大概臨晨四點這樣,膠林裡漆黑一片,除了遠方時不時有一點閃動的微弱的燈火,我知道,那是割膠工人在割膠。我平時只見他們早上收工回來,但從來沒見過他們割膠的情景,爸爸說,你留在這到天亮才回家,好好體會一下,將來你是成為她們中的一員,還是通過努力離開這裡。留在那的兩個小時,是我此生最漫長的兩個小時,回來後,我知道我該做什麼了,用了兩年努力讓我離開那片漆黑的膠林。


那片海喲


有好多人都認為現在985,211出來的好搶手,但你們殊不知這種情況都是公司,社會造成的,形成思維定式,以前看出身,現在看學校,難道真的只有985,211出來的人是人才其他的學校出來的不是嗎,難道只有985,211出來的能給你們帶來效益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例:一個公司老總聘用普通大學的人才,需要的錢又少,這個普通大學出來的人才,因為有人賞識,感恩而拼命為公司產生效益,就不算感恩,為了工資普通大學的人才也會為公司帶來更多效益;反觀名校出來的,你拿聘用普通大學的工資,人家都不願意來,就算來了,也得把他們當“爺”一樣的供起來,請問那個公司老總願意請個“爺”。其實這些老總找名牌大學的人,根本不是看重他們是人才,專業學的厲害而是品牌效應,他們的品牌就是“985,211”,這跟買東西認名牌一個道理。公司花了品牌的錢,請的這些人,沒給公司帶來等量的收益,最後裁員的都是這類“985,211”這些所謂的品牌出來的,被外界看到,都是這麼傻眼的“985,211”出來的,然後被外界瘋傳連“985,211”都沒工作,好好學習,其實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和學校好壞沒關。先別急著反駁我,仔細想想吧!



你好~

高三了,但是缺失動力,對嗎?沒事的,很多學生都會遇到這個事情。曾經,我也一樣,學著學著,發現沒什麼動力,激情消退。

我們跳出來俯視這個事情,就像這樣的:一個小人兒在我眼皮底下上高三,但是呢現在她有點渾渾噩噩,沒有學習的激情,明明知道快高考了,但是就是沒動力往前跑。

我們可能會想這些:她為什麼會沒動力呢?

可能我們會猜想,她可能每天都這樣循環往復地備考,像一根彈簧一直繃著,有點事去了活力和彈性。或許給自己兩天鬆鬆緊繃的神經,去收拾收拾屋子和書架,或者暫時不做那些難的學習任務,而是整理整理這段時間所複習的內容。慢慢地,可能你會發現,誒~對學習有點胃口了,就像感冒時沒食慾,然後空了兩頓沒吃飯,晚上開始有點餓了。

可能我們會猜想,她可能是因為這幾次考試都不太理想,有挫敗感,有點失望和氣餒。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可以回想一下中考完的情景,考完之後,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呢——啊,終於考完了,想想初三下學期,好幾次都因為考得不好而傷心,現在想想真不該那樣自我傷害,沒必要,因為那些考試都不重要,它們不是中考,只是幫助我查漏補缺的測試而已。那麼,現在呢,我們遇到的情況,是不是有點類似於當時呢?是的話,我們或許可以找回中考後的那種想法。

可能我們還會猜想,她是不是學習成績一直不是特別拔尖,以至於對自己的高考不抱太多希望。這讓我想到了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裡面有句話“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其實不用在意自己能爬多高,日拱一卒,每天往前走就可以,盡你的力往前多走一寸也是一寸,這就是你的進步。這其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要一直保持著你的“志”(即你一直往前走的意願和力量),這可能會讓你一生不墮落。

我們圍著眼皮底下的小人兒看,會為她想很多為什麼提不起勁的原因和解決辦法,但是如果她自己跳上來俯視她自己,是不是可以一下子認清現在的自己是什麼狀態呢?是不是會想“她該這樣嗎?她這時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對嗎?

面對困境,可能我們得先跳出現在陷進去的這個狀態,站到外面來觀看裡面的自己,或許這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希望一點點小分享可以對你有一絲幫助。


華與實兮並茂


當你沒有動力的時候,想想你最初的夢想。

高三時期,對一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階段。想要體驗成功的喜悅,就必須經過艱苦的拼搏,要在這最後一年中,始終如一、孜孜不倦地學習。

想要在高考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很難想象一個有很高智力,卻沒有動力的人能成為成功者。

和別人競爭,就能產生很大的學習動力。找到一位競爭者,找出和他之間的差距,默默的從心裡向他宣戰,在今後的學習中,比一比下次誰在的誰的前面,誰能戰勝誰,若是戰勝了就向新的目標進發,一個個的超越,永不滿足,永不停頓。


要堅信一句話

“沒有人會讓你輸,除非你不想贏。”當你沒有動力的時候,想想你最初的夢想。

當你打算放棄夢想時,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力克·胡哲《人生不設限》。


淺笑等風來


作為一名高三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動力在哪,怎麼辦?雖然高三孩子已經成年人,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會迷茫,整天不知道自己該幹嘛,特別是高三,壓力大又沒有動力,那怎麼辦呢?

定好目標很重要

都說定好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學習動力。不過有些孩子高三了還沒有學習的目標 。

1.如果沒有目標,建議你多讀書,多借鑑,多看看名人故事,多看看適合高中生的刊物,借鑑別人的經歷,結合自己的愛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讀名人故事,傳播正能量的書,很能鼓舞人心,也是給自己思想充電。

借鑑別人的經歷,結合自己的愛好是一個常見也是很好的辦法。就像《小歡喜》裡的季楊楊,一個不學無術成績倒數的孩子,對成績無所謂,後來考上了好大學,就是因為他為愛好而有了目標。

2.定目標大學

有了想發展的方向,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大學。這個目標要根據自己可進步的空間來定,時間比較短,所以也不要定得太高根據實際情況就行。

3.調整好心態

這段衝刺的時間,調整好心態,不要自暴自棄,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堅定意志,做到這兩點很重要,那就是計劃和總結。

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告訴我們接下來該做什麼了。定了計劃後,堅持下去才有效果。

還要定時地總結,通過總結髮現問題,及時地改正,讓自己以後少走彎路。通過總結,感受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變化,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

有了目標,有了堅定的學習意志,自然有了學習動力。雖然一百天的時間很短,但是這一百天裡可以做很多事,加油,給自己一個充實的高三


寧小優


作為一名高三黨,在這關鍵時刻,找不到自己努力的動機,此刻,你應該冷靜一下,分析分析自己的情況,不要再沒有目標,沒有夢想,那樣迷茫的生活會讓你感到沒有希望。

高三意味著什麼?

你的內心裡是否知道高三意味著什麼,你是不是還把它當做高二、高一的時候來對待。

  1. 高三意味著你就要升學了。等你熬完這幾個月,你就又開始你自己嶄新的生活了。那裡你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你可以去學生會鍛鍊自己的演講、做事的能力,你可以和幾位朋友一起去周圍的城市旅遊,你可以在寢室裡睡睡懶覺,你還可以一整天都泡在圖書館裡,看你想看的書,你可以和你喜歡的女孩牽著手在校園裡遊蕩,你可以一整天待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然後發表論文,會遇到有很多想跟你學習的人,也會遇到很多優秀的人,你可以去參加志願者活動,去敬老院,你可以參加“三下鄉”活動,你還可以找一份兼職,賺的自己人生第一筆錢。高三意味著你馬上就要開啟新的人生,你就要遇到新的朋友,新的老師,新的事情。
  2. 高三意味著你付出的努力就要收穫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你努力了這麼多年,換作那個時代的人們,他們讀完小學就不會再讀書了,你比他們多學習了好多知識,你比他們多用了多少年的光陰?如果倒轉回去,他們在你那個年紀,可能是在家幹農活,而你要坐在教室裡學習,心裡不想學啊一點也不想學,可你還是堅持下去了。小學的時候老師讓抄寫生字、詞語,不知道抄了多少個本子,初中的時候老師不僅要讓抄寫詞語,還要抄寫英語單詞,還要抄寫數學題,動不動就是5遍。稍微考的不好,語文還要抄寫文言文、古詩,還要寫幾十篇作文,英語還要讓抄寫語法。初三的時候,那麼多本書,老師說要好好複習,所以就讓整理所有書的知識點吧,那麼多本,抄到手痠還寫不完,想不寫吧,又怕老師不讓我報名,左右為難啊。高中的時候,學校條件要好一點了,每一科目一本,每到放假的時候就髮捲子大禮包,可你還是想玩,快要返校那個下午,問這個同學這樣作業寫好沒有,問那個同學那樣作業寫好沒有,心裡真的好慌,怪自己為什麼沒有認真寫作業。每逢大假,還要考試,沒有好好複習,怎麼能考好,所以那一個月又只有你一個人傷心了。眼看要收穫了,怎麼能夠放棄呢?
  3. 高三意味著目前你要學的知識已經學完了。你的老師不再講授新課,你不需要打著瞌睡,但又不敢睡 ,你怕錯過了知識點。學新知識的時候還要拿著陌生的東西背呀背呀,怎麼也背不著,心裡好煩躁。可現在已經複習了,你只需要按著老師的步驟,按著自己的規劃,做做卷子,看看錯題,這已經輕鬆了很多,你需要的只是鞏固。
  4. 高三意味著你的責任更重。雖然知識點已經講完了,但你面對的是高考,全國那麼多考生,你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那裡?你看不到希望,擔子那麼重,你有點踹不過氣來了。

為什麼聽了很多道理,仍然沒有找到動機

人是有感情的生物,當那個話題戳中你的內心的時候,你會為之奮鬥,聽了那麼多的道理,可還是沒有找到動力,說明那些話你還未戳中你,那些話都是作為過來人講出來的,而你沒有經歷過,當然就沒有辦法聽進去。同時,你的身邊有很多因素干擾你,讓你沒有辦法關注於其他東西。

  1. 手機。在家上課,接觸到手機,手機是一個讓人上癮的玩意兒,你拿起他的時候說:“我就玩一會兒,等一下就睡覺。”可一會兒過去了,你還是沒有睡覺,手機裡面的東西太好玩了。說不定白天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你也會拿出手機幹自己的事情。晚上的時候,好朋友說,不要寫作業了,把答案抄上,就去打遊戲了。一聽別人這麼說,你也就這麼幹了,遊戲那麼好玩,學習幹什麼。
  2. 沒有同輩壓力。雖然老師會在電腦的那一邊說,那些同學考的好,那些同學還要努力,可你看不見你的同學,感受不到他們成功的喜悅,甚至心裡面還說“好稀奇。”在冷冰冰的電腦面前,你一會兒就忘了。你也看不到你的同學有多努力,不知道他是不是上廁所都在看書背英語單詞,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睡很晚,起來的很早,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還買了其他卷子在做。你看不到你的同伴的努力,甚至還覺得自我良好。
  3. 家庭複習真的缺少一點氛圍。爸媽在家,他們可能會偶爾談談話,也要看看電視,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你的眼裡。有時候媽媽還削一個蘋果給你吃,你的注意力完全分散了,複習的效果也不佳。父母在快快樂樂地談著心,心裡很羨慕,你就和她們聊起天來了。

怎樣重拾信心,動力十足?

高考說遠也不遠了,說近也不近。但這幾個月如果正確利用,它一定給你的高考增光7添彩。既然別人的話都不能讓自己有動力,那就從自己身上找吧!

  1. 想想自己的目標。不管你想去哪所學校,你把它的照片找出來,想象一下,等今年大學開學,你就站在那個照片那裡。想想都美。或者你用相機把自己p在那個照片上,看到那個照片,你就會看到希望。不管我們考不考的上,先把自己弄上去再說。我曾經也沒有目標,估計當時的同學們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後會怎麼樣?班主任就讓我們把自己p上去,全班同學的照片和目標院校都在一張牆紙上,一看到那個目標,居然心動了。當然我也沒有考上心儀的學校,但不影響我要足夠的動力去面對枯燥的學習。
  2. 花一點時間和班上同學拉拉家長。時間也不能過長,畢竟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並且你問問班上的學霸,再問問中等成績的,再問問學渣級別的,問她們的複習狀態,他們的動力,他們複習怎麼樣子等等,經過對比,你就會發現你突然找到目標了。
  3. 想想後果。如果你這次沒有動力學習,把這麼好的學習時間都給浪費了,那你怎麼辦?復讀?讀專科?如果復讀的話你又能抵得住壓力嗎?你還會認真學習嗎?如果你讀了專科,你想升本科,那你又要準備專升本考試,畢竟現在研究生也遍地都是。
  4. 跑跑步,鍛鍊鍛鍊。跑1000米的時候,臨近終點了,那種感覺真的好難受,好想停下來,但是自己還是要堅持。再次感受一下那種感受,把你全部的不快樂都釋放出來,讓你突然找到了要繼續努力的勇氣。

總結

其實問題的關鍵還是得靠你自己。在中國這個應試教育中,唯有認真學習,唯有考出好的成績,你才能出人頭地 。所以你自己要堅持堅持,想想自己的夢想,想想自己的父母,想想自己的未來,你這次就豁出去了,當你回過頭來看這段路程的時候,你一定會感謝當初的那個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