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最近年底了,公司各種聚餐又開始了,他們公司的傳統氛圍就是這樣,到年底部門內、跨部門、各種非正式組織的聚餐就開始了。他不喜歡這種聚餐,甚至很排斥,聚會聚得很形式化,並且去的人又都不熟,整個過程就是在等,等上菜、等吃、等形式化的喝酒、等結束,並且不是他這樣,大多數被邀請的人互相私底下的感覺都是這樣。

聚餐式的職場社交為什麼另人不喜歡

職場中的大圈子社交,人一多不管是聚餐還是唱歌,其本質都成為了一種氛圍營造的方式,每個參加的人都是氛圍的一個因子,但是每個參加的人最後都不知道聚餐最終為了什麼,最後大家都疲憊登場也疲憊的謝幕。

而這樣的職場聚餐社交,員工不喜歡牴觸、組織的人還累成為一種任務,各方不討好,對於職場人實在沒必要,這是一種低質的職場社交形態甚至於無效。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大圈子式的聚餐社交質量低的問題,本質還是在於:

1、聚餐、唱歌是少數人的主場,大多數人只是背景牆。

每每聚餐一大桌子人,到後期也就僅有少數幾個擅長辭令的人在觥籌交錯,其他人都是玩手機、等待、尬聊,而唱歌則更甚只是少數人的專場,只能是麥霸貫穿全場,其他人一首遊或者全程當背景。

這樣的社交只是少數人的主場,其他人無法登場,甚至尷尬、疲憊、想逃離。

2、都在說檯面話,更像塑料情誼。

在第一份任職企業時,國企,短短一年參加很多聚餐,自己部門的,其他部門的,各種興趣愛好社團的都有參加不同的聚會,聚會上大家互相認識挺好,也以為這種認識是一種人脈,但是到工作中會發現這樣的蜻蜓點水都是淺交往,也就是點頭之交,不會有相互情感的建立、也不會有真正資源的互助,大圈子下的社交狀態,只是個檯面社交,無法內裡,而甚至後續離職以後這些交往在一兩年後全部煙消雲散,那些喝過的酒彷彿醒了一樣,全在昨天。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3、關係好溫度並不因聚會聚餐而變化。

關係好的同事不聚會也有自己的私密圈子提升情感,關係不好的也不會因為聚會而變好仍然冷坐一旁。每次公司的大型聚餐、甚至是部門的聚餐,總是會在聚餐大組織下大家仍舊有自己的“小分隊”:總是走得近的人坐一起、一起玩。剛開始會過過場一起聊聊,到中場就變成每個“小分隊”的自說自話。

所以大規模的職場社交其實並不能有效打破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情感疏離的人太多,每個人還是會尋找自己的人際舒適區。距離遠的不會因為聚餐變得實質性的近,距離近的不聚餐也沒有影響,甚至也會有自己的圈子去拉近維繫距離。

4、職場聚餐式社交是一種工作任務。

即便是社交,很多人也需要是在個人私人時間、家庭時間上有所權衡的,個人生活中的社交有時候甚至可以拒絕,但是公司的聚餐卻不可以,這是一項工作任務,去不去由不得自己。這樣的社交出發點,本身就附有心理負擔,質量也無法提高。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高質量的職場社交應該是什麼樣的

首先需要明白一個道理:職場社交不同於生活場景中的社交。

職場的場景是工作,是和生活獨立開來的一個部分,所以不管是目的還是方式都不同於生活場景中的社交,也不同混於一談,比如生活中我們適合走家串門拜訪,但是現在的職場人一般關係程度的同事來串門甚至會顯得比較突兀、不太禮貌、窺探隱私,甚至有點尷尬,並且在串門後甚至聊不出什麼。

所以職場的社交形態和生活中與朋友的社交形態、性質也不一樣的。而高質量的職場社交應該是這樣子:

1、聚會要人少。

不要多數人的聚會而要是少數人的,比如一對一或者兩三個人,最多不超過4個人的小聚會。

小聚會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發言交流的機會,不會冷落的他人,他人就算內向也會有講話機會,同時小圈子聚會每個人交流頻率更高,更促進彼此瞭解、互動;小圈子的社交更容易營造更緊密小圈子的心理氛圍,能夠拉近彼此距離。

這些在大圈子、十幾個人甚至更多人的社交場景卻完全相反,所以很多人在人多的聚餐上常常寡言少語,而到少數人的時候卻很活躍,因為小圈子內聚會更容易交流。

2、聚會的活動輕量化。

不要選擇喝酒、唱K、打牌這樣的,這樣的活動大家會去注意力放在活動本身的趣味和操作上去,進而減少彼此間的互動交流,甚至唱歌喝酒的嘈雜聲也是互動交流的干擾,並且這樣活動所在的環境也不是很友好;同時,每種活動都很可能不是他人的趣味所在,比如唱歌有的人可能五音不齊、比如喝酒很多人並不喜歡,那麼久很容易受到冷落。

所以很多時候拉著一堆同事去唱歌,反而沒有是什麼機會能交流的,一場K歌下來並沒有能加深對同事的瞭解。選擇一些讓人感到輕鬆輕量的活動、但是又都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且容易交流的活動是聯絡感情、加深認識的最好選擇,比如喝茶、喝咖啡、沒有烈酒的輕聚餐等等。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3、別佔用他人太長時間。

回到出發點,職場不是生活場景,職場之外每個人還有生活,如果職場社交活動佔用別人太多時間,就會給他人帶來一種負擔,有了情緒負擔的社交,對方的心態上就接納度低,認同感就會差,那就不會是高質量的社交甚至會變成失敗的社交。

比如有的人藉著吃飯慢慢吃的說辭,一吃就幾個小時。比如很多職場人並不喜歡的唱歌,一唱就是半天,這種過程對別人來說都是煎熬,在等待結束中的煎熬。

所以時間最好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不超過兩個小時為佳,當然時間太短達不到社交目的。同時,時間上如果公司管理允許,放在中午去聚餐時最好的,不打擾他人下班個人時間。

公司一個部門的同事每次都是約大家下午下班出去吃飯改善生活但是都約不到人,因為大家有的要談戀愛、有的有家庭孩子、甚至很多人就是想下班早點回家。而後改成中午後大家都很樂意了。

其次,最忌諱的就是選擇別人休息天時間約出來,其實這個時間很多人是很反感的只是不會告訴你,因為休息天時間比下班後的時間更珍貴。除非你們已經超越了職場情誼升級成為生活中的閨蜜。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4、社交,要找對的人。

職場上的社交選擇,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有的人喜歡海納百川,逢人就是朋友,但是這樣的社交會導致全都成為泛泛之交,其實價值很低。人際關係也有排座次,只有把對方放在稀缺的位置上,別人也才會把你當做重要的職場夥伴。並且社交的情感昇華是需要用時間去疊加出來的,時間這樣的資源是有限的,廣撒網則註定不行。所以職場上的社交要會做減法,不需要對人人都去建立深厚的職場關係,而是應該選擇對的人,把有限的時間更多的配置到該在的人身上。

這些該在的人包括你的上級、下級、業務往來多的平級、職場人脈上對於你來說有更有價值的大咖、前輩,以及哪些職業興趣價值觀相投的讓你等等,這些人影響了你當前或者以後的職業路徑。

學會做減法,是資源的高效配置。


為什麼建議少參加公司聚餐:酒桌兄弟塑料情誼,職場社交應高質量

以上就是如何去做高質量的職場社交的四點建議,告別職場上聚餐式的無效社交,把精力和資源配置到合適的位置。


以上觀點,供參考。如有用請點贊關注,給你更多職場方法論。

@職場教練李麟,十四年人力資源從業者,生涯諮詢師、管理諮詢師、職業伴侶,用過都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