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导读:上篇10种常见病特效穴位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11、腰痛——摩擦腰部

腰痛,一般有3个原因,一是由于寒湿邪气阻滞经络,这种腰痛是慢性的,遇到阴雨天更为明显;二是因为肾虚,这种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连绵不已;三是因为扭伤。腰椎要承受人整个上半身的重量。中医里讲,“腰为肾之府”,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腰的灵活性、健康度。人年轻的时候,肾气旺,腰椎一般没有问题,但一旦上了年纪,人体的气血和先天活力都在走下坡路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虚,腰的毛病也就花样百出了。

【位置】 腰痛点:腰痛点穴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下(系裤腰带的地方,和肚脐眼是对应的齐平)

肾俞穴:位于命门旁开一寸半。与命门穴齐平。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委中穴:在我们弯曲腿部时,位于腘横纹中点,膝关节的背面也就是凹陷处,最里端的正中点。委中穴对我们的腰酸背痛治疗效果非常好。拍打【委中穴】 都可以很好的治疗顽固腰疼!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简便操作腰部摩擦法为手掌按于腰部,而后大力的上下摩擦,透过此摩擦可刺激与腰痛有关的经络和穴位,可以摩擦“命门穴”、“肾俞穴”等,同时可以选择按压“腰痛点”、“委中穴”。一般每个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而使腰部觉得轻松。

12、鼻塞、流涕、打喷嚏——迎香穴

【位置】 用手指沿鼻唇沟向上推,至鼻翼中点旁,可触及一凹陷。

【操作】用两拇指指腹点揉两侧迎香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用食指,中指同时揉搓两侧鼻翼部2分钟,有温热感为宜。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缓解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

。迎香穴,还可以帮孩子抛掉鼻炎鼻塞的烦恼。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13、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天柱、肩井
  肩膀的肌肉僵硬酸痛可说是现代的文明病。日常生活中的单纯作业、精神压力、运动不足、因驾车产生的精神疲劳等等,都是使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原因。而且长久保持同样姿势的打麻将等等更是形成肌肉僵硬酸痛的主要原因。肩膀肌肉的僵硬、酸痛与一般因运动而产生的肌肉疼痛不同,如果置之不理,则有慢性化的可能,如果严重的话,会焦躁、心浮、气闷,对工作提不起劲,每天生活不愉快。

能缓解肩膀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三处。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位置】 天柱:位于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左右各一个)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面直对乳中。(左右各一个)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头痛按天柱, 颈僵按肩井。

指压这三处穴道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就可有效缓解肩膀僵硬、酸痛。

14、风湿疼痛——内关、外关、百里

【位置】 内关: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 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提示:如果比较虚弱,没精打采,就别揉内关,内关是靠气血来疏通的,一通就要耗费气血。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外关: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上2寸。它的作用就像一个控制疼痛的总闸门。凡是病症堵塞在经络上不通,像腿上的胆经不通、坐骨神经痛、腰痛、肋骨痛、肩膀痛等循经走的病,都可以揉外关穴。与内关相对。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百里:位于腿的后侧,从弯曲膝盖时的皱纹5厘米左右下中央称为“百里穴”。指压舒经活络。

即委中穴下约5厘米处取穴。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指压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15、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便秘、腹胀:天枢穴

【位置】 在腹中部,距脐中左右2寸处。便捷取穴:仰卧,肚脐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天枢穴1~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穴位减肥的按摩手法:可以用掌根按揉天枢穴配合中脘穴,也可以用掌根由上至下按揉中脘穴,由左至右按揉两个天枢穴;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经常画圆,这种按摩叫做摩扶法,这也是最常用的按摩手法。

16、胆囊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胆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指压时由上而下,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每回压5次,每天压5回。如果指压肚脐正上方5厘米处的“中脘”也很有效,中脘指压法是由左右向中压,其他要领同前。

17、咳嗽、气喘、咽痛、支气管炎:孔最穴

对现代上班族来说,孔最穴能够帮不少大忙。由于脑力劳动者长时间坐着从事脑力工作,运动机会相当少,非常容易患痔疮,经常按压孔最穴不仅可以缓解痔疮的疼痛,也可以调理肺气,清热凉血。

【位置】位于人体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便捷取穴:一手手臂前伸,于腕横纹处定太渊穴,再于肘横纹中定尺泽穴,两穴连线上,太渊穴上7寸即是。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腹端按、揉压孔最养生穴,每日2次,每次2分钟。

18、假性近视、眼疲劳——眼周、行间穴

假性近视和眼睛酸痛都是眼睛疲劳所引起。

【位置】行间位于脚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针对眼睛和肝脏的穴道。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轻按眼睛周围——闭上眼睛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按行间穴,这是针对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这个穴道对运动不足、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

19、健忘、精神分裂、肋间神经痛、臂麻手颤:少海穴

【位置】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屈肘取穴。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用中指指腹按压少海穴位,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分钟,每天按压2次。我们在日常保健过程中可以用少海穴提高保健养生的综合性。对于在心火较旺的时候每天可以按摩3-4次,每次1-2分钟就可以了。这个穴还可以治疗出汗、心痛心烦等病症。

20、慢性胃炎、胃痛:中脘

《循经》中有一句话来形容中脘:“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尤其是胃病有很好的疗效。按揉可以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

【位置】人体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常见疾病中医特效穴位(附图与操作),家庭超实用!(二)


【操作】“中脘”是针对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本文旨在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常见疾病经验穴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本篇同样提供10个常见疾病的特效穴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大家互相学习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