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覺得該不該禁止農村擺酒席?

爸爸在何家坡


你覺得該不該禁止農村擺酒席?


文丨一點三農

對於農村該不該擺酒席,單純的說該或者不該都是不合理的。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容易傷民:或是禮金或是親情。正確的做法應該要加強宣傳和引導,讓擺酒席迴歸到民俗層面,非為攀比,非為斂財。

對於以攀比為目的酒席,堅決禁止

有部分農村地區就存在這種現象,今日鄰居家酒席上了12道菜,為了擺譜,明日他家就上十八道菜。這樣惡性循環,一發不可收拾。導致勞民傷財,兩敗俱傷。

這種以攀比為目的的酒席要堅決禁止,加強引導。可以由村委開會投票決定酒席的規模,避免攀比鋪張浪費。當然,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級別,比如說辦80大壽自然可以酌情比辦60大壽多幾桌。

對於以收禮金為目的,巧立名目辦酒席,堅決禁止

現在,有些村民為了能夠收禮金,真的是巧立名目到了不用其極的地步:網傳母豬下崽要辦席;嬰兒出生3天辦一次,9天辦一次,12天辦一次,滿月辦一次,一個孩子出生剛一個月,就要辦4次席等等。總之,這些以收禮金為目的,莫名其妙的酒席堅決要禁止。

人之常情的酒席應該鼓勵,但是要完善規定

現在,農村多數人都在外打工,親戚朋友間平時也不怎麼見面,很多人也抱怨農村原本的人情味也越來越淡了。所以,對於婚嫁,老人辭世等紅白喜事該辦還是要辦,而且還要制定相應的措施讓筵席更加熱鬧,更加健康。


1、規定禮金上限。高額的禮金已經成為了村民的負擔,讓我們不堪重負。可以根據物價,親屬關係制定禮金的上限值,讓禮金與物價相匹配,這樣也能間接抑制靠著辦酒席斂財。

2、規定酒席規模,防止鋪張浪費。這個規模主要從酒桌數量和上菜數量來限制。

3、規定可辦酒席的事件。為了防止有些人鑽空子,對於那些可以擺酒席的事情要具體羅列出來,不在規定範圍內的一律禁止。

在一點看來:辦喜宴是為了熱鬧,向親朋好友分享自家的喜悅;辦白事是為了向逝者寄託哀思,讓親友送逝者最後一程。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都是為了情感的表達,而不是為了禮金,為了面子。所以,酒席可以辦,但是要回到辦酒席的真正目的上,不能失去了辦酒席的本真,搞得面目全非!


以上是一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對於農村該不該擺酒席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完)


一點三農


近年來,隨著農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村宴席大操大辦、亂擺酒席收份子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可以說是讓人瞠目結舌了。

在一些地區,為了辦酒席,收份子錢,可以說挖空心思,巧立名目,反正擺酒的理由眾多。在“你不辦酒收禮,你送出去的份子錢就永遠收不回來”的心理下,大家爭相模仿,跟風,甚至盲目攀比。本來家庭條件還過得去,一次宴席之後欠一屁股賬甚至因此致貧的都有。龐大的份子錢開支已成農民的一大經濟負擔。

這個問題是該制理了!農村風氣特別壞了!大擺灑席動不動幾十桌!收禮錢!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彩禮卻在年年漲,天價彩禮讓很多家庭承受不起。

所以很多地方出臺政策,禁止農村擺酒席。但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對麼?

不管是城裡農村,在酒席方面都應該有個度,不應該是勞民傷財,浪費太多。政府可以出於組織紀律和幹部作風、形象的考慮,禁止農村幹部和黨員大擺酒席,這個是絕對贊成的,但是,請保持普通農民有這個權利。每個地方還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也得尊重。

擺酒席,主要是圖個熱鬧喜慶,許久沒在一起的鄉鄰、親戚,聚下會,拉下家常,是非常好的一個交流場所。如果農村人擺酒禁止了,估計鄉鄰都會沒有什麼交流了,鄉村會更冷清。農村擺酒,也的確存在一些衛生條件和人身安全上的安全隱患,如何規範擺酒席的衛生標準,防止某些突發情況才是主要的問題。

總之,,對於農村擺酒席不應該採取禁止這樣的做法,而是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如何避免出現攀比之風才是重點,農村的酒席(正常的),代表著一種文化傳承,只要是在合理範圍內,我們都應該支持。對於那些巧立名目,想辦法賺錢的酒席(如母豬下崽酒、小孩得獎等),我們應該抵制。在衛生和人身安全上做足防範,就可以了。應該禁止的是大操大辦,鋪張浪費。

從個人來說,如果真覺得受到了農村擺酒席的影響,完全可以從自身做起,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抵制或糾偏,若是一味隨波逐流,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反正抱怨與牢騷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所以,是否禁止擺席,在農村不能一刀切,但也應該作為村規民約做一些規範和約束。不管因為什麼原因,下令一刀切,絕對禁止農村擺酒席,毫無疑問是對農民個人權利的侵犯。







小潘走鄉村


這什麼鬼問題,該不該禁止農村擺酒席?城市呢?歧視農村?有優越性?

看不懂題目!!!看來我要回爐小學,學學怎樣審題了,老師我對不起你!!!

不管這個,我說說對擺酒席的看法吧(不區分城市農村,龍床狗窩)

單單說我們村吧,隔壁村都不敢代表。

我們這邊主要擺三種婚宴,滿月宴,壽宴(50,60,70……)平均,大概,可能30席左右吧,禮金100,200。就是圖個高興,結婚生子長壽,你開心也想親朋好友來祝賀一下你而已。我覺得沒什麼不好,反而挺支持。

現在交通便利,所以各自生活的地方也遠了,工作也忙,有個機會大家聚起來樂呵樂呵的。

買車宴,升學宴這些,我這邊是沒有的。

買新房了,新屋入夥,喬遷宴,這邊手頭富裕的會擺,沒啥錢的,就分幾次請親朋好友到家自己做幾頓飯就完了,也不要禮金






很肥6


農村人操辦酒席,往小裡說是維繫親情往來,往大里說是人際交往,不是嗎?平日各家幹各家活,一個村莊還好說,低頭不見,抬頭見,距離遠了,沒啥事還真碰不著個面,也只有吃酒席的機會,大家聚一起,彼此交流溝通,聯絡感情。

人類是最高級動物,也是最具情感的,男人喜歡喝兩杯,女人喜歡拉家常,大家奔著吃酒席來,穿衣打扮都講究了許多,即是交往還有些不愉快,大喜的日子,也擺不開臉譜,換笑臉和氣相處了。

當然禮金是少不了的,家家門上照太陽,誰家辦事都在收禮,你家他家,我家都一樣一樣的。

說禁止農村擺酒席,那是相當困難也做不到的事情。人生短短几十年,吃吃喝喝也就幾回,有朋自遠方來,親情過面場,吃吃喝喝相聚在一起,窮也罷,富也罷,酒席桌上沒有貧富貴淺。

擺酒席是民間傳承下來的風俗習慣,全國各地都有,習俗不同但文化內菡一樣深遠。農村擺酒席,賺錢收大禮的也有,更多倒不如說是主流是圖個熱鬧,圖個紅火,圖個和氣吉祥氛圍。


開心151933790


農村酒席本意是家裡辦事,親戚朋友聚聚,表達下關心,聯絡下感情,不過目前確實在很多地方,攀比之風日漸盛行,參加酒宴成了很多農村人的家庭負擔,國家也出臺了一些規定來規範農村辦酒席。

所以,我覺得可以去引導、去規範,但是絕對不能一刀切的禁止,畢竟,農村的酒席對於我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記憶。

談談我們村的酒席,我十三歲出來讀書,二十三歲大學畢業,時光荏苒間,工作也已經四年了,走了不少地方,吃過不少美食,不管是豪華酒店的饕餮還是街頭巷尾的小吃。

可是內心深處,最想念的還是老家農村,辦事時候的酒席,那些接地氣的酒菜,還有辦完事後餘下的酒菜混在一起炒出的大雜燴,真的是勝卻人間無數。

我想,之所以那麼難以忘懷,因為那就是家的味道。

地裡的天然土食材,村裡的掌勺老師傅

辦事之前一般由族裡輩分高、能說會道的長輩作為管事,會提前請村裡享譽十里八鄉的掌勺師傅喝頓酒,把事情定下來,然後拿著大師傅開的菜單,讓小輩們去採購。

採購的地點無非就是周圍的大菜市場,以及自家種的蔬菜、養的雞鴨或者是村頭河裡打上來的野魚。

這些材料都是純天然的農村材料,現在這些各種激素的食材是萬萬比不上的。

材料定了以後,會提前幾天開始砌幾口土灶,支幾口大鍋,一般燒的柴火或者是煤炭。

大火烹飪出來的各種美食真的讓人回味無窮,文藝點的說法是充滿了煙火氣,即便沒有什麼名貴的食材,但是那種農家味道真的不可取代。

有些時候,大師傅多做出了一些菜,酒席用不完,會讓各家各戶打包帶回去,第二天把幾種菜混在一起,做個大雜燴,味道更是奇妙無窮。

可能城裡人會覺得無法理解,但是我始終認為大雜燴是人間美食之一。

族裡親人,鄉里鄉親,喝喝小酒,嘮嘮家常

農村的酒席之所以有著別樣的魅力,除了美食之外,我想,也因為那種酒席間洋溢的弄弄親情。

院裡院外,大桌小桌,滿滿當當的坐滿了親戚朋友,平日裡哪裡聚的這麼齊全,大家一起嘮嘮家長裡短,回憶些陳年往事,喝幾兩農家老酒,吃幾口農家美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小輩們是要去長輩桌上敬酒,說說近況,聽聽長輩的教誨,耄耋的老人雖然沒有什麼大學問,但是世事洞明,也會有不少收穫。

想想,都美好的無法言表。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的光景已經好了太多太多,很多家庭在辦事的時候也會去酒店裡擺酒席,但是我依然覺得,在自己家裡操持的酒席才是最好的味道。

生活不易,工作很忙,希望得空的時候,大家都回老家,參加下族裡的大事小情,吃吃酒席,嘮嘮家常。

不管走的多遠,混的多好,也不能忘記了那片生了我們養了我們的農村大地。


生而為活


你覺得是不是該禁止人吃飯,不吃飯就少拉大便,還能起到保護環境作,更能省下糧食來餵狗,又可以獲得愛護小動物的美名。別問這些弱智問題,請你來是人情,不來是你本份,下次你有事請時擺正你現在心態,你敢嗎?你是人,不是機器人冷冰冰更不是范冰冰,人活在世禮俗少不了,如果覺得浪費,人情你可以不來,幫主家省點餵豬餵狗,廣西人重情,廣東人淡情,本人這樣認為。


水乄天羽1


禁止最好!或者規定不能超過多少席。廣大窮人會偷偷燒香拜佛感謝你的。農村地區,攀比成風。有的人為了辦一次酒席,幾年還不清債務!你一個兒子的還好,狠狠心苦一兩年就緩過來了。幾個兒子的,一個辦一次四五萬到十來萬的,可想而知壓力多大。你結婚不辦酒席,別人會看不起你。甚至會嘲諷你。

漸漸的領證就結婚的也多了起來,但是辦酒席的風氣還是很重。


沐浴洋


貴州酒席太多了,每年春節前後有的村寨幾乎家家辦酒。紅白喜事還無所謂,特別是有些人真的不要臉,每年從廣東打工回家就辦酒,春節一過就跑了,年年如此。把辦酒當成生財之道。有些地方50,60歲就辦生日酒,更氣人的是還有些生日酒,辦酒的人有幾兄弟就擺幾個人錢薄子。政府應該好好管一下,這樣下去農村人更窮的。扶貧工作再到位也沒有管制酒席重要。很多農村人早就負擔不起了。


用戶5109756712409


請問為什麼要禁止呢 禁止有什麼好處呢?人人都去飯店吃了就乾淨嗎?現在飯店後廚曝光的還少嗎?我就覺得農村這種蠻好的,現在的人缺少吃嗎?大家都是為了能聚到一起熱鬧知道啊 ,可以隨便的大聲說話聊天,但是到飯店你也只能飯點過去,吃過了就要走。還有現在的人們很多多拆遷了,平常住一個小區但是不一定靠著一起,但是這種吃飯能把人聚一起。


絕心成少


大家好,我是沐珊說三農 農村擺酒席個人感覺存在還是有必要的,為什麼要禁止呢?擺酒席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而且一直到到現在。

在農村家有喜事就會有人前來祝賀,前來祝賀的人為了表達心意多多少少會給一些禮金,而戶主就會操辦幾桌酒席讓客人吃飯,這樣的情況於情於理都很正常,假設取消了農村酒席,就感覺有點只是為了收取禮金的意思了,這樣的人在農村是沒有朋友的。

現在農村酒席可能有了一些攀比之風氣,但是每個村裡都會有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會可是正確的引導 規範一下,沒有必要說禁止酒席。

個人感覺,農村酒席做的菜要比飯店裡的好吃,在一個村裡誰家有事就會找那麼固定的幾個人來幫忙做飯,他們的手藝真的一點不比飯店的差。而且把客人剩下摻和在一起會更好吃,我們這邊叫做雜燴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