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美男被閹後復仇:明朝“同性”奇葩情感糾紛,結局大快人心

古往今來,我國出現過很多文人,他們有的追逐寧靜,隱逸山中;有的生性風流,狂傲不羈;但是不論怎麼說,像李漁這樣的文人,中國還真就出了他一個。


李漁有才自不必說,但是他的才倒是沒有用在科舉上,而是用在了暢銷書上。

他寫的故事有多暢銷?暢銷到當時全國遍佈著他的盜版書,讓他不得不親自舉家搬到盜版書大本營南京打擊盜版。

《十二樓》就是這麼一本暢銷書。顧名思義,十二樓的故事分為十二個,每個講述的故事都和“樓”有關。


美男被閹後復仇:明朝“同性”奇葩情感糾紛,結局大快人心


在李漁生活的年代,思想正是最為開放的時候,作為暢銷書作家的李漁自是不會放過同性題材,在他十二樓之中,其中有一話稱之為《萃雅樓》,就是講的這方面的故事。

不過這故事雖說主線講的是復仇,但現在看來,感情方面,這故事挺“毀三觀”的。


1.“毀三觀”之一:有錢人皆有“龍陽之好”

正如上面所說,李漁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一個樓展開的。《萃雅樓》也是如此,故事發生在明朝,一開始作者就介紹了“萃雅樓”的狀況。

萃雅樓是做“風雅生意”的,何為風雅?無非是賣書、賣香、賣花、買古董。比起其他的俗物,這四樣可算是上層人士的最愛。


美男被閹後復仇:明朝“同性”奇葩情感糾紛,結局大快人心


而萃雅樓裡有三個人,一個叫劉敏叔、一個叫金仲雨以及二人共同的“朋友”——一個漂亮的男孩,權汝修。三人皆有那方面的癖好。

當然這三人之間也沒有因為感情產生什麼爭風吃醋類的矛盾,而且這萃雅樓的生意也不錯,京城權貴經常光顧,每次光顧的時候,那些權貴讓金、劉兩位老闆站著,獨叫權汝修坐著。

這又是什麼緣故?原來這些權貴也都因為權汝修的容貌,對權汝修心生喜歡。


甚至連一個有頭有臉的京城大人物也垂涎權汝修——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嚴嵩之子嚴世蕃。


整個故事的開頭,李漁無非就是講了一件事:權汝修作為一個男生,卻因為容貌受到明朝權貴的歡迎。

不僅是普通官員,就連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對他垂涎不已。

而且受歡迎的程度,恐怕放在女性身上都略顯誇張。要知道古代就算是四大美女,也沒有得到過這麼多權貴的垂涎。

但是這種“受歡迎”,也只是表面上的一種喜歡物品式的喜歡,和愛情卻沒有關係。

而在《萃雅樓》的後面,立刻就印證了這一點。

當嚴世蕃看上權汝修、逼著金仲雨、劉敏叔二人交出權汝修的時候,金仲雨、劉敏叔雖說是哭了一場,但還是沒有猶豫地就想把權汝修交出去,以保安全,正如書中說道:

二人聽到此處,就翻然自悔起來,道:“他講得極是。”回到家中,先對汝修哭了一場,然後說出傷心之語,要他同去領價。

然而權汝修的脾氣還算剛烈,果斷拒絕去見嚴世蕃:

權汝修斷然不肯,說:“除你二位之外,決不再去濫交一人。寧可把這些貨物算在我帳裡,決不去做無恥之事!”

文章看到這裡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金、劉二人就像是詩中所說“負心多是讀書人”,但權汝修這人倒是有幾分感情在。

可是看到後面,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2.“毀三觀”之二:得不到你就把你變太監

《萃雅樓》第二個毀三觀的地方,不得不說,是和李漁的“封建”思想分不開的。

結合李漁在無聲戲寫的另一篇這方面作品《男孟母教合三遷》來看,李漁對於這方面雖然喜歡寫,但存在著極強的誤解。

他其中最大的一個誤解就是覺得:男性既然不喜歡女人了,那他自己也需要去人道,這樣才算是真正的“乾淨”。

所以,在故事的中間,這樣的橋段就又出來了。

嚴世蕃得不到權汝修,就想要報復權汝修,於是他找了老太監沙玉成,替他完成報復計劃。


美男被閹後復仇:明朝“同性”奇葩情感糾紛,結局大快人心


老太監沙玉成藉口修理花卉,就讓權汝修到他家裡去,又讓權汝修喝了藥酒,趁著他不清醒的時候,權汝修就被閹了。

這一橋段,算是完成了李漁對於同性的“誤解”。李漁此人雖說文中的偏見歧視看來並不多,總是帶著一種略為中立的語氣在描述事情。

但實際上,他的文章中,充斥著很多誤解——也就是說李漁雖然是個文人,但他對於這方面的書寫完全只是基於一種“湊熱鬧”式的好奇,他根本沒有想要去書寫、記錄什麼。

就像是《十二樓》其他章節裡,有更加重口的故事,譬如:

“一個男人娶了十次妻子”《十巹樓》

“古代男人通過望遠鏡看到大家小姐的一舉一動”《夏宜樓》

“一個騙子騙得美女當尼姑、還騙富商給自己修寺廟”《歸正樓》

其實在李漁的眼裡,《萃雅樓》的同性故事不是講述愛情,而是在他的筆下,和“望遠鏡”“騙子”等元素一樣,是給自己的故事增添戲劇性之用。


美男被閹後復仇:明朝“同性”奇葩情感糾紛,結局大快人心


也正因為如此,《萃雅樓》裡面,根本看不出半點愛意,劉敏叔、金仲雨如此、權貴也是如此、嚴世蕃也是如此、沙玉成也是如此。

權汝修更是不例外。


3. “毀三觀”之三:側面反映出女性地位

當權汝修醒來,發現了真相以後,他十分難過。

作為一個男性,這種事情發生了,難過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權汝修難過的不是其他,居然是:

權汝修聽到此處,愈覺傷心,不但今生今世不能夠娶妻……

再來比較權汝修先前對金、劉二人說的話:

“除你二位之外,決不再去濫交一人。”

也就是說,在權汝修的心中,早就有“娶妻”的打算,但“妻子”在權汝修的心中,決不算在“人”之中的。

我先前也提到過,在古代的大多數這方面文章裡,即使有了感情也是不排斥娶妻生子的,因為很多人把女性當作一個附屬品來看待。

在《萃雅樓》裡面,這樣的思想是完全體現出來了。

雖說可以和男性相處,但最後的終極目標還是要娶女人為妻。

當然,非要評論《萃雅樓》這個故事,也不能單從感情角度分析,因為這個故事的主體並非感情。

他的主體,在於“復仇”。

《萃雅樓》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是在權汝修復仇的部分,權汝修臥薪嚐膽,在沙玉成太監家裡忍氣吞聲之餘,還暗自蒐集了不少關於嚴世蕃的罪證。


美男被閹後復仇:明朝“同性”奇葩情感糾紛,結局大快人心


在沙玉成去世以後,權汝修入宮中,先是和皇帝身邊的宮女打好關係,而後又親自面聖,將嚴世蕃的罪證全部抖出。

正如文末權汝修的詩句:

“奉勸世間人,莫施刻毒心。刻毒後來終有報,八兩機謀換一斤。”

其實《萃雅樓》本質上並非感情故事,他的精彩點比起感情,更多地在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男生,如何打倒了權臣嚴嵩之子嚴世蕃的故事。

也就是說他的主線,就是“復仇爽文”。

而李漁的用意肯定也是在描寫封建權貴的殘暴以及對於民間群眾智慧的肯定以及同情,不過在此之上,李漁用了同性的色彩,讓這篇故事讀起來更吸引人的眼球。

在明朝,有不少作品都是這樣(例如“三言二拍”),將“同性”作為一種“熱點”來蹭,其實感情方面並非很認真地去寫。

在《萃雅樓》中便是如此,李漁寫權汝修和其他人的感情,都沒有認真、詳細去寫,甚至連批評亦或是讚揚的態度都沒有顯露,就像是很普通地去寫一件人間奇事一般。

所以《萃雅樓》雖說有這方面色彩,但是本質還是一篇無關感情的復仇文章。

4.關於李漁以及研究

由於李漁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所以每次提到古代這方面作品的時候,都繞不開李漁。

實際上李漁對於這方面不太理解,不理解他也不會去加深瞭解,以至於李漁的這些故事都帶著他自己“封建式”的理解。


在李漁的筆下,金、劉、權三人是有情誼的,但是金、劉更是標準的商人形象,當自己的性命以及財產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的“利己”態度就完完全全地表現了出來。


《萃雅樓》其實就是權汝修的一場獨角戲。


關於《萃雅樓》的品評,其實真的和這方面沒有多少牽連,李漁根本沒有把這方面當做感情來寫,從一開始就能看出,李漁只是將這視為一種風氣,就像他描寫的權汝修一樣:

玩玩可以,但老婆最終還是要娶的。




文後話:

關於《萃雅樓》,其實我先前不太想寫,正如我文中所說的,其實這篇和感情關係不大。但是在我國這方面的文學描寫中,這篇文章還是叫得上名號的(當然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李漁名氣大),另外是我曾看到又有論文將劉、金、權的故事曲解成三人艱險創業的故事,有些話題避而不談總歸是不可取,於是我還是分享了出來。

其實話本文學中,李漁的文筆遠甩當時其他作者一大截,文風有趣且富有才氣,《萃雅樓》的故事看到最後,真的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樂,這其實也是《萃雅樓》在《十二樓》那麼多故事中,比較受歡迎的一個故事。

總而言之,這篇故事當做獵奇復仇故事看不錯,若是想要看感情,倒是不太贊同。

另外,李漁在這方面的故事有幾篇,男性女性都有,其中除了戲劇《憐香伴》略微出名以外,其他的也都沒有什麼名氣,我將在以後慢慢地分享出來,目的也是想讓大家更多地瞭解,至於文章的故事內容以及價值判斷,也是根據大家看過之後,需要自己判定了。


本文參考文獻:《十二樓》之《萃雅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