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趙國為什麼不定都有黃河太行之險的晉陽,而選擇無險可守的邯鄲?

四風谷的原野


趙國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就是定都晉陽,晉陽也確實是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一個城市之一,非常的適合建都。只不過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晉陽已經越來越不適應趙國發展的需要,所以趙國不得不遷都。



從地理位置上講,晉陽處於太原盆地中,可謂是易守難攻之地,當年趙國的開國國君就是利用晉陽的險要地理優勢,最終擊敗了智伯,從而建立了趙國。但是晉陽也有一個問題,就在於他處在山西的北部,和當時發達的中原地區相隔,實在有點遠,實在不利於趙國的開疆拓土和繼續發展。



所以後來趙國就進行了第一次遷都,將都城由晉陽遷到了黃河附近的中牟,中牟在現在的河南省鶴壁市。但是中牟的地理位置雖然靠近中原比較不錯,但是它離魏國實在太近了一點,所以對趙國的國防形勢也是一個壓力。所以後來趙國的國君又進行了一次遷都,就是遷到最後的邯鄲。



邯鄲應該是非常合適做國都的地方,所以後來趙國的都城一直定在邯鄲,直到他滅亡。邯鄲這個位置還是非常優越的,因為它地處華北平原,交通便利,同時它又緊靠太行山,所以也便於防守。後來秦國強大起來之後,首先面對的也是魏國,因為和趙國國都邯鄲之間隔得有點遠,要跨越整個太行山。從這一點上講,趙國的這次遷都還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我字多,看我!晉陽—中牟—邯鄲,從趙國的遷都史,看趙國的血淚史。

早在三家分晉之前,趙國還只是一個依附在晉國之下的大家族而已,雖然權力滔天但是遠不足以跟其他國家抗衡,直到趙敬侯和其他兩位君主瓜分了晉國之後才正式成為一個國家,同時也標誌著進入到了戰國時期。

趙國從初始的晉陽到後來的邯鄲中間還經歷了中牟,轉移都城意味著勞民傷財,相當於將原有的根基放棄再到重新一個地方紮根,所以除了不出現什麼危機情況是不會轉移都城的,而趙國這三次轉移我們也能看出趙國從弱到強的一個過程。

以晉陽為始

此時趙國還不能稱之為趙國只能算是晉國下的一個小家族而已,晉陽也不能說是趙家的都城只能說是大本營,那麼為何初始趙簡子會將大本營建立在晉陽呢?有什麼意義?

這是因為趙家在剛起步之初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而晉國中的其他大臣早已形成氣候,趙家的突然出現肯定會遭到其他人的敵對,而如果想要在其他五大上卿中活下來肯定要選擇一個有著地理優勢的地方,不得不說趙簡子的眼光非常的獨到,最終選擇了晉陽這個地方。

晉陽也就是現在的太原,在這個地方中沒有什麼其他地方的優勢,就是在地理上完全佔優,在晉陽可以讓趙家處於一個居高臨下的地位,所以其他人就算強攻最後也只能是出力不討好,還有一點就是晉陽適合耕種,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家就可以安然在此發展,為後來的分晉打下了基礎。

從這裡可以看出趙家現在實力還並不算得上強大,否則挑選地理位置也不會優先選擇晉陽,並且在趙簡子病逝之前還囑咐自己的兒子,如果遇到什麼不利,可退居到晉陽,可見晉陽的軍事地位,也能看出此時的趙國並不算強大。

以中牟為中

趙簡子的兒子趙襄子謹記其父的遺囑,就一直在晉陽慢慢發展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直到趙襄子去世之後下一任當家的才將大本營遷至中牟,這又是趙國實力上的一次轉變。

此時的趙國實力已經不弱,並且晉國已經有名無實已經被韓、趙、魏給瓜分了,但是瓜分下來的土地非常不利於趙國的發展,為何?因為韓和魏都處於中原地帶,只有趙國是在中原以北,或者說已經不在中原了,而中原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趙國當然不想就此退出,但此時趙國的都城還是在晉陽,晉陽可保平安但是不利於發展,這怎麼辦?於是當時的國君就將都城從晉陽轉移到了中牟,雖然未能進入中原,但卻也是對中原虎視眈眈。

從這次遷都我們就可以看出此時的趙國已然不再像當初那般弱小,已經有實力可以跟其他兩個國家爭地盤了,這說明趙國的實力再一次進行了蛻變。

以邯鄲為末

第三次遷都已經是在趙敬侯時期,也是在這個時期韓、趙、魏三國徹底瓜分了晉國成立了自己的國家,於是此時的趙國再定都於中牟已經有些不合適了。

從地理上講

魏國可謂是天命之國,佔據了最好的土地完全處於中原地區,所以說魏國是這三個國家中發展最好的一個,並且隨著魏國的擴張已經將趙國三面包圍,只剩下最後一面就徹底包圍了,這是趙國的都城自然不會在如此危險的地方,所以自然要遷都;

從國家分佈上講

中牟雖然緊挨著中原但是趙國的大片土地是在中牟的後面,當初趙國以中牟為都城是在晉國還沒有倒塌的前提下,這時候趙國還有機會收取中原的部分土地,但是現在晉國已經完全滅亡,趙國已經沒有機會。

並且中牟還是位於趙國的最邊緣,這樣發號施令一個來回就要花費不少的時間,現在需要為國家考慮自然需要選擇一個位於中間的位置,便於發號施令和發展,而魏國實力強大,如果強行留在中牟,難免有被直攻都城的危險。

但是如果要是轉移都城到晉陽,雖然都城得以安全,但是卻十分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從對於國家發展來講

此時的趙國已經是一個國家了,所以自然要為國家的發展所考慮,第一次確定大本營是為了自己可以延續下去從而獲取更大的利益,而第二次遷都則是為了佔據更多的土地,因為此時的晉國大局還未定,所以還有機會,這就是中牟的作用,並不能給趙國帶來其他方面的發展。

而最終選擇的邯鄲則是最適合趙國發展的地方,雖然四周都是平原不利於防守,但是邯鄲的經濟水平卻是趙國中最高的,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經濟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富國強兵,富國排在第一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早在趙襄子時期,趙襄子就曾想轉移都城到邯鄲,因為邯鄲曾是殷商時期的商業中心,並且就算是在趙國之後,邯鄲在中國歷史上依舊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結語

可謂是不同時期的都城有著不同的使命,最弱的時候選擇安全地帶,實力強大之後自然要選擇一個易於收取其他土地的地方,等國家穩定之後發展就是國家的首要選項了。

這三個不同時期的都城如果把順序調換了那麼趙國也必然不會長久,如果在早期就把都城建立在邯鄲,那麼恐怕就沒有趙國這個國家了,同理,後期把都城建立在晉陽,雖然安全了但是卻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只能說是有害無益。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每一座都城可謂是趙國的成長史和血淚史。


文青聊史


先說邯鄲並非無險可守,襄城—邯鄲—鄴城可以看作一體,南靠黃河,西倚太行,鄴城從某方面來說可以看作邯鄲的延續。直到580年,鄴城被楊堅下令焚燬,才是去其戰略意義。

楊堅為何焚燬鄴城?還不是因為鄴城是河北插入中原的一顆釘子:自鄴城北可收河北,南可進中原,西可進山西,東可入山東。再加上鄴城牆高城深,一旦被“歹人”佔據,危害太大。

乾脆,燒了完事。

選都城,可不能僅僅處於安全考慮,否則為何不找個山頭?山頭肯定易守難攻。

都城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軍事中心。換句話說,都城權貴最多、最有錢、最強。

都城具有天然“吸引人力”的功能,所以都城在古代一般都是人口最多的城池。可以參考今天的北上廣。

唐宋以前,都城表示己方的戰略核心,而遷都表示戰略轉移。

秦國九次遷都,一次次都是向東遷徙,為的是離中原更近一些。戰國也是。

晉陽離中原太遠,不符合趙國戰略發展,只能想法向中原遷徙,把人口、財富、軍事力量往中原方向帶,好讓趙國更容易參與到爭奪天下的戰爭中。

關中確實有天險防守,可唐宋後逐步放棄關中,為何?養不起人啊。

隋朝定都關中,可隋煬帝沒事就往洛陽跑,唐朝也是。宋朝結束五代後乾脆定都開封(開封在五代就已經作為都城了),都不願去關中,為何?關中運糧太難。

都城人口多,消耗就大,古代運輸條件低,糧食運輸效率太差。洛陽守著黃河,可以將河北、山東、乃至南方的糧食通過黃河運到洛陽,大大緩解人口壓力。

但洛陽比不上開封,開封水系更發達,南方的糧食更容易運到。所以選擇開封為都城完全沒問題。

宋朝徽欽二帝被俘虜,不是開封問題,而是宋朝不打而降。扯遠了,就這吧。


臥牛說歷史


從地形地勢上考慮,晉陽作為都城的優勢確實是最大的。晉陽(今太原)地處太原盆地北端,地形險要是易守難攻之地,在著名的晉陽之戰中,趙襄子憑藉堅固的晉陽城聯合韓、魏消滅了智氏,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而且晉陽周邊由於是盆地,農業發展也具備一定的基礎。

以上都是晉陽做為趙國都城的優點,正所謂“有一利必興一弊”,隨著戰國形勢的發展,晉陽作為都城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首先晉陽位於山西北部,和當時最發達的中原地區還又一定點距離,十分不利於趙國向南向東的發展。就憑這一點,趙國要向外發展,就一定是遷都的。

趙國先遷都到中牟(今河南省鶴壁市一帶),就是為了向中原地區發展,但是由於當時的魏國十分強大,中牟位置過於靠近魏國,因此趙國在趙敬侯時期把其首都遷到了邯鄲。

趙敬侯於是依靠邯鄲為根據地,開始了向中原地區的擴張,趙國的國都從相對封閉的太原盆地遷移到太行山東麓的華北平原,有利於趙國的發展,同樣因其位置靠近太行山脈,比之前以中牟都城防守壓力要減輕不少。而且在邯鄲以南還有一條漳河,算是給邯鄲又加上了一個保險。
從戰國曆史的走向看,趙國遷都到邯鄲的決策也是十分正確的,拉開了與日後越來越強大的秦國之間的距離,這使得日後秦趙兩國的戰爭,趙國增加了一定的優勢,秦國要攻打邯鄲就必須要跨越太行山,這極大的增加了秦軍後勤負擔。


浮沉的歷史


這就跟魏國從安邑遷都到大梁(開封)一樣,向東靠攏,接近中原,然後稱霸中原地帶!而跟韓國走不一樣,韓國地處中原,經濟也發達,雖然國力一直被秦魏趙壓制,但是韓國的經濟確實沒有崩潰過,經商的去哪裡都得經過韓國,韓國可以收過路費!


農民看笑話


風水寶地


棋無悔子


邯鄲地處趙國腹地,是當時政治文化軍事經濟的中心,便於對趙國四境有效管理。


張紅心


地大物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