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明光市创新举措打造扶贫攻坚新亮点

今年以来,明光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精准帮扶新举措,打造扶贫攻坚新亮点,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3418名贫困人口脱贫、3个贫困村出列,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立全省首家社会扶贫联合会。该市积极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制定了章程,成立了组织,明确了宗旨,建立了社会扶贫群,注册了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目前,联合会会员已达512人,捐款55.6万余元,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惠及1360多人。

探索收益扶贫分配方式。针对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贫困村形成的资产,股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资产收益按贫困村,贫困户4:6进行分配,并对低保户、孤寡老人、孤儿等给予重点倾斜,实行二次及以上分配,扩大了贫困群体的收入来源。2017年,全市12个贫困村资产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资金100.53万元,受益贫困户1104户,户均收益910元。

扩大健康扶贫兜底覆盖面。明光市距离南京市较近,本地大病群众多选择到南京就医。为切实减轻大病户医疗费用支出,该市专门出台了省外就医兜底补偿政策,对通过逐级转诊到省外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群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后,自付合规部分2—5万元兜底50%;5—8万底40%;8—10万兜底30%;10万及以上兜底20%,分段累进计算,每人每年最多兜底3.5万元。

出台县外务工交通补助政策。出台了贫困户县外务工交通费补助政策,每人每年补助500元,截至目前,已为2055名到县外务工的贫困人口累计发放交通费补助102.75万元。力争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

推行脱贫攻坚干部“1+N”驻户工作机制。深化干部包户工作机制,从今年6月份起,在干部包户工作中强力推行脱贫攻坚干部“1+N”驻户工作机制。即责任主体“1+N”、帮扶对象“1+N”、工作时段“1+N”、脱贫措施“1+N”。该机制的推行,实现了帮扶工作从副业为主责、上门帮扶从走访为驻户、帮扶贫困户从帮一为扶众,从根本上扭转帮扶工作流于形式、上门帮扶走马观花的现象,进一步压实了帮扶干部责任,提升了帮扶实效,提高了贫困户及非贫困户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开设脱贫攻坚专题栏目。为聚焦扶贫工作,传递扶贫信息,营造宣传氛围,增强政策知晓度,今年该市专门在市政府网开设“明光市脱贫攻坚专题”栏目,内设“扶贫首页、扶贫动态、图看扶贫、政策法规、公告通知、扶贫项目、典型经验、扶贫简报”等窗口,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扶贫动态,更好地服务了扶贫宣传工作。

发展艾草扶贫特色产业。该市因地制宜,把艾草种植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特色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贫困户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从事艾草种植,既解决了种植、技术、收购问题,又解决了销售问题。同时增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截止目前,该市已发展艾草专业合作社8个,大户20个,带动贫困户180户,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