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明光市創新舉措打造扶貧攻堅新亮點

今年以來,明光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精準幫扶新舉措,打造扶貧攻堅新亮點,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實現3418名貧困人口脫貧、3個貧困村出列,推動全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成立全省首家社會扶貧聯合會。該市積極發揮社會各界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作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明光市社會扶貧聯合會”,制定了章程,成立了組織,明確了宗旨,建立了社會扶貧群,註冊了明光市社會扶貧聯合會微信公眾號,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目前,聯合會會員已達512人,捐款55.6萬餘元,開展扶貧濟困活動惠及1360多人。

探索收益扶貧分配方式。針對扶貧專項資金投入貧困村形成的資產,股量化給貧困村、貧困戶,資產收益按貧困村,貧困戶4:6進行分配,並對低保戶、孤寡老人、孤兒等給予重點傾斜,實行二次及以上分配,擴大了貧困群體的收入來源。2017年,全市12個貧困村資產收益用於貧困戶分紅資金100.53萬元,受益貧困戶1104戶,戶均收益910元。

擴大健康扶貧兜底覆蓋面。明光市距離南京市較近,本地大病群眾多選擇到南京就醫。為切實減輕大病戶醫療費用支出,該市專門出臺了省外就醫兜底補償政策,對通過逐級轉診到省外醫療機構就診的貧困群眾,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救助後,自付合規部分2—5萬元兜底50%;5—8萬底40%;8—10萬兜底30%;10萬及以上兜底20%,分段累進計算,每人每年最多兜底3.5萬元。

出臺縣外務工交通補助政策。出臺了貧困戶縣外務工交通費補助政策,每人每年補助500元,截至目前,已為2055名到縣外務工的貧困人口累計發放交通費補助102.75萬元。力爭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

推行脫貧攻堅幹部“1+N”駐戶工作機制。深化幹部包戶工作機制,從今年6月份起,在幹部包戶工作中強力推行脫貧攻堅幹部“1+N”駐戶工作機制。即責任主體“1+N”、幫扶對象“1+N”、工作時段“1+N”、脫貧措施“1+N”。該機制的推行,實現了幫扶工作從副業為主責、上門幫扶從走訪為駐戶、幫扶貧困戶從幫一為扶眾,從根本上扭轉幫扶工作流於形式、上門幫扶走馬觀花的現象,進一步壓實了幫扶幹部責任,提升了幫扶實效,提高了貧困戶及非貧困戶對脫貧攻堅政策的知曉度和滿意度。

開設脫貧攻堅專題欄目。為聚焦扶貧工作,傳遞扶貧信息,營造宣傳氛圍,增強政策知曉度,今年該市專門在市政府網開設“明光市脫貧攻堅專題”欄目,內設“扶貧首頁、扶貧動態、圖看扶貧、政策法規、公告通知、扶貧項目、典型經驗、扶貧簡報”等窗口,讓群眾隨時隨地瞭解扶貧動態,更好地服務了扶貧宣傳工作。

發展艾草扶貧特色產業。該市因地制宜,把艾草種植作為扶貧攻堅的重點特色產業,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引導貧困戶與當地龍頭企業合作,從事艾草種植,既解決了種植、技術、收購問題,又解決了銷售問題。同時增強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截止目前,該市已發展艾草專業合作社8個,大戶20個,帶動貧困戶180戶,實現貧困戶人均增收25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