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王雱,對大多數詩詞愛好者來說,實在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然而,如果提到他的父親,那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父親就是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在歷史上,王安石一直備受爭議,其所推行的變法甚至還被認為是導致北宋大亂的根源。

此外,王安石被後人非議最多的,就是他將長子王雱的妻子另嫁他人的事情。據傳,王雱體弱多病,纏綿病榻。為了讓兒子好好保養身體,王安石便讓兒媳與兒子暫時分居而住。但即便如此,王雱的身體依然不見好轉。於是,王安石就做出了一個令當時所有人都十分詫異的決定。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王安石竟主動提出讓兒媳另嫁他人。兒媳出嫁時,他還為其準備了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那麼,作為當事人的王雱,他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呢?或許一首悽婉絕美的《眼兒媚》能給我們一些答案。這首詞藏著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全詞如下: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中國人常說:“虎父無犬子”,作為王安石的長子,王雱也是一個極有爭議性的傳奇人物。在歷史上,他有很多個人標籤,諸如“神童”、文學家、神經病、瘋子等等。其中,關於他和妻子龐氏之間的感情故事更是成為一個千古之謎,還讓其父親王安石蒙受不白之冤,遭人詬病。

據載,王雱與妻子的感情本來很好,後來不知因為什麼原因,他突然性情大變,竟認為妻子有不軌之舉,還疑心不滿2歲的兒子不是自己親生的。不久,小兒子就被他折磨致死,妻子也被迫與他分居,最後不得不改嫁他人。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或許是失去以後才知道珍惜,王雱在妻子改嫁他人後,想起與妻子以往的種種情誼,後悔不已,於是就寫下了這首悽婉纏綿的《眼兒媚》。不論王雱與妻子之間的愛恨糾纏是真是假,至少這首詞寫得極好,詞中的相思也極動人極真摯。

詞作上片寫景,寫眼前的暮春之景。大自然中的景色本是沒有情感的,可在相思滿懷的人眼中,枝枝葉葉總關情。仲春四月,楊柳如絲如縷,在微風中輕柔地搖擺著,遠遠地去,好像織進了滿滿的愁緒。詞作一開篇看似柔情萬種,實則使整首詞籠上了一層層淡淡的哀愁。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在無限哀愁中,許多美麗的花瓣紛紛飄落,隨風飛逝。原來是那滿樹雪白的梨花正在悄悄凋零,而一旁的海棠花還沒有像雨點般墜落。啊,原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大半了,真是令人悵然。相思本已讓詞人愁苦無比,卻又恰逢暮春時節,楊柳織愁,花朵凋零,一片淒涼。

詞作下片由眼前景色想到往事,抒盡相思與哀愁。曾經,他與妻子一起陶醉春色,共賞春光,可此時,往事不堪回首,只剩殘夢。秦樓猶在,伊人已去。我的相思卻早已深入骨髓,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一首悽婉絕美的宋詞,一段爭議千年的相思,孰是孰非,難以評說

在詞作結尾,詞人將相思的無形巧妙地寄寓在兩種芳香的植物中,彷彿相思也變得濃郁而芬芳。丁香含苞,蘊釀憂愁;豆蔻未吐,期待綻放。儘管往日的一切都成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詞人內心的情意卻纏綿不斷,帶著縷縷香味,令人沉醉,動人心魄。

歷史上,王雱與妻子的感情究竟如何?他是否真的因“精神疾病”發作而將自己的孩子折磨致死?後人無從得知。作為王安石的長子,因為父親的緣故,他必定承受了很多常人不能承受的壓力和痛苦,精神上出現問題也似乎有可能;但也或許是那些痛恨王安石變法的人造謠中傷。孰是孰非,真真假假,難以評說。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