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芯片背后的战略差距

为什么国家能搞出原子弹却搞不出芯片。

芯片背后的战略差距​本质区别在于研制原子弹是政治任务,而研制芯片和操作系统是市场行为。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长远,不仅仅保护了投资,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知识的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了至少10年以后的利益走向。

芯片背后的战略差距​在冷战时期,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严密的技术封锁,自身薄弱的科研基础,中国用了10多年就搞出了两弹一星核潜艇。而改革开放30多年,科技发展的一软一硬两大基础:操作系统和芯片却不能自主设计生产,以至于我们成了世界工厂,却赚取着和付出不相称的利润,当我们自我感觉可以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却被美国釜底抽薪,威胁多个行业的发展。

事关国运的核心技术,为什么在国防领域能得到有条不紊的发展,而在民用领域却举步维艰呢,不难看出这两者的区别:一个是政治任务,一个是市场行为。除了资金投入产出要求、政策支持的区别,知识产权保护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难想象,两弹一星核潜艇的所有知识产权属于国家,在政治任务背景下,得到了非常严格的保护,并且一环扣一环地被有效地延续利用。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融入世界经济,却在多个领域保留了计划经济,很不幸,这些领域包含了多数大投入、长周期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就包括今天的芯片。

知识产权保护从战略层面面对市场经济,我们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导致国家有经费有规划,经过漫长的发展,却乱象频出,这些核心技术没有实际进展,在面临经济局势变化时又手忙脚乱,显得毫无章法。

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到战略层面。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能给市场经济的主体资本以长久的预期。对于那些高端芯片,比如关键的通信、存储、处理器、传感器、射频、高端模拟等,3、5年出成果是起步,7、8年出成果是常态。我们的市场机制中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面对欧美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已经在战略层次上低了一个层次。这种不对等的战略思维,导致我国在这些领域长久徘徊不前。

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在经济环境宽松的时候,国内资本不愿意进行高投入长周期的研发,一方面这种投入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成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因为可以用钱买来产品,短期算起来比投入资金自主研发来得划算。而当遇到欧美日技术封锁,下决心不计成本地高投入到这些关键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即将出成果的时候,这些国家又将这些技术开放一些,直接导致研制出来的成果毫无意义,所有的努力又付之东流。

如果一开始就将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化,以对等的战略面对成熟的世界经济,国内资本在投入之初就有了10年后的技术格局预期,就不会因一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突破核心技术的目标,这样这就没有了中兴现在的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