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島,繼續與蒙古人抵抗呢?

1276年3月,忽必烈率蒙古大軍佔領南宋都城臨安,5歲的宋恭宗趙昺被俘,南宋滅亡。5月,南宋遺臣文天祥、陸秀夫在福州擁立端宗趙昰為帝。

宋將張世傑率領十萬舟師,保護著端宗等趙氏皇族撤往泉州,但泉州守將蒲壽庚拒絕張世傑等人入城,並將泉州城內南宋宗室數千人殺害,掘墓拋屍,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本國地方官員屠殺宗室。張世傑等人只得轉道廣東。

蒲壽庚官商合一,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致產鉅萬,家僮數千,大肆建造了數百艘戰船,麾下數千艘海船亦可瞬間轉換為戰船,成為名符其實的海上土皇帝。

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島,繼續與蒙古人抵抗呢?

蒲壽庚投降元軍,並將自家全部戰船無償捐給元軍,使元軍實力如虎添翼,公元1279年2月6日,廣東崖山海戰,南宋全軍覆沒,43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又唯恐年僅8歲的幼主趙昺被蒙古軍擄去受辱,背上趙昺奮身躍入大海,以身殉國,隨行10多萬軍民聞此噩耗紛紛慟哭,忠比心肝,亦接連投海殉國,無一人貪生、無一人叛國,國破家亡斷垣處,浩氣長存同手足。

百餘年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將蒲壽庚掘墓鞭屍,禁止蒲姓家族讀書為官,並將蒲性男人充軍,女人為娼。

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島,繼續與蒙古人抵抗呢?

10萬軍民的最後時刻驚天地,泣鬼神,雖然捍衛了大漢民族的尊嚴,卻沒能挽救大漢政權的敗亡,人們在惋惜之餘,有些不解,擁有20多萬兵民的南宋流亡政權,為什麼沒有選擇流亡臺灣?

一、大型船隻數量遠遠不足,無法滿足需要。

南宋流亡政權流亡福建之時,軍隊四處收集各類船隻,最終東拼西湊只弄到包括漁船在內的大小近千艘船隻,安置20萬軍民完全是捉襟見肘,元朝雖僅有500艘船,但元朝的500艘是一水戰艦,雙方的實力根本就不在同一檔次。雪上加霜的是,南宋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又將自己上千艘船隻無償獻給元朝。

臺灣海峽氣候條件惡劣,臺灣海峽不是東北季風就是西北季風,海水洋流複雜,彼時南宋水軍均是平底船,根本不具備長距離遠洋航行能力。

所以船隻數量、檔次、氣候條件等所限,南宋軍民根本沒有能力渡過臺灣海峽。

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島,繼續與蒙古人抵抗呢?

二、臺灣在當時還是處於蠻荒之地

當時臺灣本沒有得到開發,又被大量原始部落控制,面臨的是一片蠻荒,在臺灣島拓展地盤要需要足夠的實力和時間,這種地方短途短期內避難,但無法長期獲取足夠的戰略補給,十幾萬人吃飯問題得不到解決,自然會崩潰。

數百年後鄭成功登陸臺灣,都無法解決兩萬多人的隊伍的供給,189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定《馬關條約》,日本佔領臺灣後時,耗費了日本幾十年的時間才逐漸控制全島,幾百年後尚且如此,幾百年前南宋君臣即使僥倖登陸臺灣,又將如何生存?

所以相比之下,廣東等地的山丘縱橫,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依託廣東忠於趙宋政權的軍民持續抵抗蒙元進攻,或許還有翻盤的機會。

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島,繼續與蒙古人抵抗呢?

三、蒙古人豈能放虎歸山。

彼時蒙古水軍相當強大,從襄陽戰役後連續擊敗南宋水軍。後來遠征日本,蒙古人能夠一次運輸10萬兵力,反觀南宋政權到後期海軍船隊大部分都是來源於浙江福建一帶的民兵,根本抵擋不了蒙古強大的海上正規軍。

即便張世傑全力保護趙昺退守臺灣,蒙古水軍必然追擊,極有可能在途中被蒙古海軍擊敗,最終還是一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