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中国古代越往后文武双全的大臣越来越少?

白宫里的黑色少女


你这个“后”,是各个朝代的后还是整个古代的后?

要是前者,我发表点看法。

每个朝代,开创者要改朝换代,当然要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竟争中脱颖而出。其中也不乏文武兼备之人。几代人之后,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人没了忧患意识,懒散成性。承平日久,文治优于武备,文臣胜于武将,即使有文武兼备的人才,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越往后,此现象越严重,直至朝代灭亡。


乙九丁


你的古代往后是不是指离现在近的意思?那我们就从清朝往前推。左宗棠、曾国藩、年羹尧、这三个应该是清朝最突出的名将了,都是科举文官出身,文武双全。

明朝:王阳明、戚继光、袁崇焕、于谦、熊延弼……也基本上科举出身,文武双全。只有开国名将因为农民起义文化比较低。

宋朝:岳飞、辛弃疾、范仲淹……绝对文武双全。

倒是在宋以前,儒将的比率比较少。

所以只能说,越靠近现代,儒将比率越多,但儒将不等于不是武将,儒将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风吹雨01


首先锋明白两个事。一个事是这个古代越往后越少是从何时开始算起?是唐朝往后,宋朝往后,还是明朝往后?

二是要明白这个武是指自身有武艺,还是指有军事才能,统兵打仗,对兵法和战争进行战略和战术分析的能力。

如果以宋朝为界,宋朝以前的文武双全的历史人物有姜子牙,曹操,范蠡,班超,李白,白起,李世民,姜维,周瑜!

宋朝以后的文武双全的历史名人的确不算多,算来算去只有岳飞,徐达,王阳明,辛弃疾,颜真卿,袁崇焕等!

现代还有徐树铮,元帅刘伯承,上将萧克。

徐树铮,政治家军事家。文物双全,文采盖世,精于书法,擅长诗词古文,精通音律,有勇有谋!

元帅刘伯承,儒帅,军事教育家,军事家。

上将萧克,凭借一部《浴血罗霄》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乱世出英豪!在和平时期,文采好显示,军事武艺这方面的才华则难显示出来的。


淡淡雨意


因为唐朝之后,文武就分家了,文臣治国,武将领兵打仗,都成了专才,但是,也不是没有文武双全的名臣。

比如宋朝名臣范仲淹、虞允文、张齐贤、韩琦、张浚、李刚、岳飞、辛弃疾、宗泽等,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如年羹尧、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这些人、都是能文能武。

之所以越往后文武双全的越少,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越来越成熟,官僚的选拔、晋升、任用越来越系统化,程序化了,文武官员更加的专业,

而唐朝科举之前,官吏的选拔比较混乱,或者说没有系统的选拔任用晋升机制,官吏基本都是贵族、外戚、宗室、世家大族,底层人不大可能做官,所以很难做到文武分家。

所以,文武分家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科举制度成熟了,官僚选拔任命更先进了,这是好的趋势,不应该追求文武双全,文武不分,试想一下,那些出将入相的名臣,有几人是底层人?大多数是贵族吧?


南朝居士


汉唐之时,汉人尚武,开拓之风极盛,士子皆佩剑,投笔从戎之文人屡见不鲜。朝中官员往往出能征战疆场,开疆拓土,入能治国安民,安邦定国,所谓出将入相。如汉之周勃,唐之李靖。可为什么后世能文能武的官员越来越少,也是有原因的。


武以定国,文以治国。乱世思将,治世思相。这无疑已经成为传统中国历史的一条定律。时势不同,文臣、武将所承担的职责随之有所差异,其在朝局中的地位亦随之低昂。这又牵涉到文、武之间的关系问题。

宋代,经历五代十国之乱世,赵宋官家实行重文抑武之策。时有洛阳人尹洙言:“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大宋太祖太宗都是经历过五代乱世的,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言:“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有兵就是王的乱世让赵宋官家对武夫防范之心甚重。

赵匡胤本就是由部下黄袍加身,自然对武将手握兵权心中不安,至有“杯酒释兵权”之举。至太宗赵光义,更是得位不正,赵光义在军中影响力远不如赵匡胤,对武将猜忌之心以极,于是不断提高文人地位,钳制武将。大宋朝的文官对于武夫杀文人如杀鸡的五代乱世也是及其恐惧,双方合力压制武人,至武人地位愈加低下。

宋初,时号二府之一的枢密院为武人所掌,其后武勋凋零,枢密院为文人所掌。宋仁宗时,狄青以军功入枢密院为枢密副使,满朝文臣寝食不安,极力诋毁,以免文武再次分庭抗礼。知制诰刘敞上奏仁宗:“今外说纷纷,虽不足信,要当使无后忧,宁负青,无使负国家”。狄青最终外放,郁郁而终。

仁宗时韩琦要杀狄青的旧部焦用,狄青立在阶下为焦用求情说:“焦用有军功,是好男儿。”韩琦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此岂得为好男儿耶!”就在他面前把焦用杀了。



至明代,明初尚有大将入相,如徐达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明太祖朱元璋以马上得天下,擐甲厉剑,与众将纵横驰骋中原,在行伍、战阵之间,长达十余年,故对御将之道,筹备相当审慎。立国之后,在明太祖的眼中,诸如指刃挥兵、搴旗陷阵之事,均非竖儒所长。为此,设立都司卫所,绣错布于宇内;而在要害之处,则设置镇戍之将。所有阃外之责,一概寄托于武臣。明初重武轻文,盖有其因。


而到了洪熙年间,明仁宗就下令文臣临镇,治理文书,商议机密,参赞军务,清理边储。其后,均改用都御史,设立提督一职。随之而来者,则是“天下治安,缙绅用事,介胄之夫,俛首下气,唯唯听命”。所以,诸如总兵、副将、参将、游击,虽有将军之名,但权力已大受束缚,不能振举,军旅大权,上归提督,下属兵备,文臣中的提督、兵备已经取代将帅之任。这就造成了明代中期以后崇文黜武的制度格局。

明末人宋懋澄言:武与文异。人之畏文也众,故缙绅之于释老,威少杀焉;若武,则人慢之矣。彼视可以行威者无如僧,吾故俟其威之未张而先致敬焉,非故谄也。

文、武二途,不可偏废。这是历史时期人们的共识。尽管见识可以取得一致,历史变迁的进程却并非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追溯文武关系史的源头,确乎可称“古之武事出于一”、古之“文武本无分也”。相即将、民即兵,当是文武关系的原始状态。

时当抢攘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武夫戮力疆场,立下汗马之勋;一旦承平,白面书生,坐而制之,如役厮养,稍有间隙,刀笔随之。文人厌薄刀战,武将鄙视章句。其结果则造成时当承平,大帅尚且需要仰小吏之鼻息;而世乱之时,悍将则又可制僝儒之性命。舌锋与剑锷、载笔与属橐、文章与马槊之间,一旦觭轻觭重,形成隔阂,势必造成习武者目不识丁,习文者手无缚鸡,文武之间,未免偏废。


牧荑


这只是一种感觉,出于对祖先的尊重与缅怀我们会文艺的夸大先人,故而觉得中国古代越往后文武双全的越少。毕竟后人会汲取前人经验与智彗,自然是一浪更比一浪高。可能我这么说你觉得是个人之见,那我们看看近代史吧

清末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哪个真论起才干不比之前的古人,至民国孙文、黄兴、蒋百里谁不是文武双全,共和国的毛主席十大帅谁便宜了,细读史书好好查阅拜读近代史牛人,你会发现人,其实越往后智慧与才干是越强的。

先人已过逝,我们做为后人,要尊重自已的祖辈,不免会有神化与夸大。我们老祖宗也希望我们比他们强,我们也没有辜负他们,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才是传承与进步。

面对这个问题,看看当下能人,如邓小平、钱学森、袁隆平等等,谁不是超越能文能武的存在。不能因为对先人的尊崇而沉迷于过去,向前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彭长虎


并不是越往后越少,你可以直接以宋朝作为分割点看宋朝的前后。

宋朝之前是门阀氏族体系,这个体系下几乎可以理解成武将有学习文化的需求和很好的条件。毕竟地方的军事长官同时还承担着部分甚至全部治理地方的责任。所以很多武将或原本的世家走出了很多能文能武的“全才”。

但五代十国实在太乱了,给上上下下留下了很浓重的阴影。所以自宋朝开始,在治理国家上使用比较“纯粹”的文人。武夫们只用专心打架而文人只用操心治国。有点像现在军政严格分离的意思,武将们也就不需要(狠点的时代甚至都没条件)再接触关于如何治理的那一套。而文人大多数时候也没有动力去学武夫们的东西。

当然,这里说得还是大环境。但特殊的年代里还是有些跨界转行的。而一般能够转行成功的也就又像之前类似的通才了。


跬步求索


统治者不喜欢,统治者害怕。统治者不就是文物双全,比如曹操。比如康熙大帝。还有李世民等等。我觉得最厉害的能臣还有很多,比如曾国藩,他应该是文化大家,兵家能手。他们都是代表一个时期的实力!


永辉品看社会百科


时势造英雄,生于忧患。古代之世当国家处于动乱和危难之际时,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忠烈之仕为国抛头颅洒热血。

死于安乐,当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后,君主集权体制下,不免就会打压功臣加强社会思想等方面的控制,使得社会思潮陷入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和平环境下没有了忧患,人人安贫乐道,即便有能力与才华也难以得到施展,很多大才不乏被埋没了。


历史知道点


这个论断可不太准确。

如果这其中的“武”指的是武艺,那后期的人的确是不如前期弓马娴熟。毕竟人类科技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中国历史的后期,冷兵器的砍杀慢慢变成了热兵器的瞄准。所以后期的“武”更多的应该表现为统军。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讲,文武双全的大臣并不少。明朝的王阳明等人且不提,因为还是有些靠前。我们举几个绝对靠后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晚清时期的几大名臣:曾国藩,林则徐以及左宗棠等,这时间够靠后了吧?但几乎人人都是文武双全。

我们以曾国藩和林则徐两人为例做个较详细的说明。


清朝的重臣,基本都是进士出身,文的一面毋庸置疑,而曾国藩尤其出色。曾国藩发展儒家的理学并进行创新和提高;文学上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书法上同样造诣颇深,是晚清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这些年来,《曾国藩家书》一日火过一日,代表他为人处世的哲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学习和接受。

曾国藩在军事上同样出色。太平天国运动曾席卷南中国大部分,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曾国藩正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清军第一人。他不但在军事实践中取得了战果,同时有独树一帜的军事理论。

曾国藩将清朝的“世军制”改成了“募兵制”,成立湘军,可以说是清朝军队体制改革的一大创举。曾国藩主张用儒家思想去治理军队,而选将成了第一要务。他认为为将者应该德才兼备,德为第一,这样的人统军,才能使军队具备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这在封建时代也是独树一帜。曾国藩还提出精兵理论,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兵少则国强”。


政治上,他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国藩文武兼备,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臣。

至于林则徐,他品德高尚,做事认真。美国学者马士在他所著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里称赞林则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他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


林则徐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历史事件恐怕就是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时期,林则徐敏锐的感觉到敌人将会进行军事报复。他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举措,一边禁烟,一边进行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公元1839年下半年,连续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敌军见啃不下这块硬骨头,转而向北,攻下了天津,才取得战争的胜利。

其实在去广州之前,林则徐也曾安定陕西,镇守新疆,建功于西北大地。

在文学方面,林则徐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著作,他的书法同样颇优,后人将他平生的作品整理成十册的《林则徐全集》。


林则徐忠诚爱国,他用一生印证了自己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国文武双全的大臣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