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今天下午,滴滴出行发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

而这,距离空姐被害已经过去整整十天。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这一次整改,真的能够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吗?滴滴真的能够保证乘客双方的出行安全吗?

1

滴滴的社交野心

“你我同行,遇见美好”。2015年6月1日,滴滴正式上线“顺风车”,按照当时的宣传介绍,其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社交元素”。

按照柳青的描述,滴滴顺风车会建立乘客和车主的双向评价体系。即拼车结束后乘客和车主可以通过贴“标签”互评,而顺风车平台后期也会根据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乘客和车主都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但这种设计引起过不少用户的不满。

家住河北燕郊的王女士早前有一次她叫了一辆顺风车去首都机场附近,当天晚上便收到司机的骚扰信息,“大概内容就是,你晚上一定很寂寞吧?我可以去陪你”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有网友晒出了网上帖子顺风车司机对于女乘客一些低俗的评论,车主在选择接单前就能够了解到乘客性别、甚至容貌特征,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互联网企业通过增加社交模式是为了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但滴滴这种做法显然有些过分。

作为一家出行服务商,不专注于出行服务上,却搞起了社交,是否有违初衷呢?

2

变味的顺风出行

顺风车的本意,是为了降低出行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减少机动车的上路。

因此,不少人出门都会考虑使用顺风车服务。乘客可以减少出行成本,车主又能获得一定的出行补贴。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但随着滴滴提供用户标签、未审核双方评价后,顺风车逐渐成为异性骚扰的高发地。

家住重庆万州的何女士曾表示:“有的司机是无聊,不为挣钱,求刺激。朋友一次叫车,司机来了一看是男生就不接了,让改叫车。”

在财叔身边也不乏发生过这样的事例。有朋友常常以开顺风车的名义接送女孩,甚至要求加对方微信,并且时不时邀约对方。

也有女性朋友表示:“有一次我问司机明明不顺路为什么还要来接我?”对方很露骨地表示,就是为了想看看长啥样。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原本为了双方便利的顺风车,如今却成了异性骚扰的高发地,早已违背了其最开始的本意。

3

滴滴的社会责任感在哪?

回顾本次空姐遇害事件,滴滴的反应实在令人人大跌眼镜。

滴滴没有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积极配合警方,反倒拿出百万悬赏通缉,并且公布了嫌疑人的个人信息,比如头像、身份证号,以及手机号码。

于是就有了二更食堂那篇浮夸的文章。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滴滴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出行服务商,对于乘客的出行安全并未做到严格的保证。

本次行凶者冒用他人证件、信息核实存在漏洞,甚至对客诉的漠视都与受害者遇难不无关系。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很难相信,如此一家不负责任的企业为何一直不被市场所监管?

4

整改后就安全了吗?

今天,滴滴顺风车提出整改方案: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这样的措施看似对漏洞做出了改正,但是这样真的能亡羊补牢吗?未来乘客出行还会更加便捷安全吗?

暂停夜间业务,使得乘客夜间出行不能够选择成本更低廉的顺风车业务,只能选择成本更高的快车、专车业务。

而这些业务又是由滴滴提供的,不由得让人细思恐极。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如今稳坐国内出行第一宝座的滴滴,无须担心市场份额问题。

但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企业,与其天天与竞争对手打补贴战,不如多花些心思在保证乘客出行的安全上。

滴滴顺风车到底是做出行服务,还是要做社交软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