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晉書》中的神話故事,言之鑿鑿,兩把寶劍的故事,能令人相信嗎

《晉書·張華列傳》中記載,有一個人叫做雷煥,很神奇,他善於望氣識寶。永平元年(291),司空張華得知雷煥的名氣後,邀請雷煥與他同宿。張華告訴雷煥,東吳還沒被滅時,他看到天上鬥星與牛星之間常有紫氣,很多人認為這是象徵東吳強大,不可征伐。但張華不認為是這麼回事,一定另有蹊蹺。果然,東吳被滅後,鬥星與牛星之間的紫氣反而更明顯了。

張華與雷煥登樓觀察天象,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雷煥說,他也觀察很久了,那股紫氣是異常之氣。張華問是什麼徵兆,雷煥說是寶劍的精氣。張華說:"我還在少年時,算命的說,我年過60歲會位列'三公',要佩帶寶劍。現在看來,算命的還說得比較準。那麼,寶劍在哪個地方呢?"雷煥回答說:"在豫章郡豐城縣(今江西豐城市)。"張華希望雷煥去做豐城的縣令,暗中尋找寶劍,雷煥答應了。


《晉書》中的神話故事,言之鑿鑿,兩把寶劍的故事,能令人相信嗎


雷煥到豐城後,經過一番察尋,把目標鎖定在豐城縣監獄的屋基下。他叫人挖開屋基,一直往下挖到4丈多(相當於至少12米深),挖到了一個石匣。石匣裡透出異常的光氣。打開石匣,裡面裝著兩把雙劍,劍上都刻有字,一把叫龍泉,一把叫太阿(一說為干將、莫邪)。說來也怪,當晚,鬥星與牛星之間的紫氣就不見了。

雷煥用南昌西山北巖下的土擦拭二劍,劍發散出豔麗的光芒。又用大盆子盛滿水,把劍放在盆上,看上去更是光芒炫目。雷煥派人把干將劍和北岩土送給張華,把莫邪劍留下來自己佩帶。有人不解地問雷煥:"你挖到的是兩把劍,只送一把劍給張華,瞞得過他啊?"雷煥說:"要不了幾年就要天下大亂了,張華也要在亂中遭遇禍害。這兩把劍是靈異之物,最終會化為他物而去,不會永遠被人佩帶。"


《晉書》中的神話故事,言之鑿鑿,兩把寶劍的故事,能令人相信嗎


張華收到干將劍後,給雷煥寫信說:"與干將劍相配的莫邪劍,你怎麼沒有送來?這兩把劍是天生神物,它們最終會會合的。"張華認為,南昌北岩土不如華陰赤土,送給雷煥一斤華陰土。雷煥用華陰土擦拭莫邪劍,劍更光彩明亮了。

永康元年(300),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張華被殺,干將劍不知去向。雷煥死後,莫邪劍傳給兒子雷華。雷華佩帶莫邪劍乘船行經延平縣(今福建南平市東南)渡口時,莫邪劍突然自動地從腰間跳出落入水中,雷華連忙叫人下水去尋劍。尋劍人下水後,四處都找不到莫邪劍,忽然看到兩條長達數丈長的龍在水裡盤繞,龍身上有花紋。尋劍人趕緊浮出水面,告知所見景象。很快,水面上光彩照人,波浪大作,二龍騰空而起,莫邪劍就此消失。雷華感慨地說:"先父的化為他物之說,張公的終將會合之論,今天算是都驗證了。"


《晉書》中的神話故事,言之鑿鑿,兩把寶劍的故事,能令人相信嗎


《晉書·張華列傳》中這個關於雷煥的故事,帶著神話傳說般的色彩。這個故事也衍生了一些名人的典故,最著名的就是唐朝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那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了,王勃所引用的,就是雷煥所挖出的干將和莫邪兩把寶劍的典故。所以唐人詩云:

雷煥豐城掘劍池,

年深事遠跡依稀。

泥沙難掩沖天氣,

風雨終思發匣時。

夜電尚搖池底影,

秋蓮空吐鍔邊輝。

自從星坼中臺後,

化作雙龍去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