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1大學|復旦孫立堅“疫情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2月25日20:00,“21大學”聯合創合匯開播第一期直播課,首期直播主題《疫情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主講嘉賓孫立堅, 上海市政協委員、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出生於上海,現為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復旦大學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創新基地常務副主任、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國家哲學社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常委委員以及比利時魯汶大學應用經濟系客座教授、日本中央大學中國金融講座教授,一橋大學國際共同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作為特邀專家多次參加由央行行長、上海市市長、市政協主席等主持的各種高端決策諮詢會議。

疫情來襲,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選擇悖論

此次疫情與2003年“非典”相比,有何異同?

根據與非典疫情發展時間線對比可知,新冠病毒相比於SARS在更短時間內迅速爆發,並且可在相應的地理分佈圖中顯示出,此次新冠病毒來勢更加猛烈程度上也更加嚴重。孫立堅指出在流行性病毒愈發強勢的情況下,我們需擺正心態,用積極和科學的態度應對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各種震盪,切勿過分恐懼和過分樂觀,汲取真實可靠的信息,儘量避免“二次疫情”所帶來的各種損失和傷害。另外,由於國內現在環境與當年非典時期不同,內部環境是疫情問題,外部是疫情擴散問題,同時疫情爆發前的中美貿易問題,以及美國帶頭貿易保護主義對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疫情控制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實質上是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2003年的“非典”時期,由於受到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刺激,資本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共振。(如圖)

21大学|复旦孙立坚“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在初期風險釋放和風險過度放大的時候,各國的貨幣受政策和情緒影響,也均出現貶值的現象。(如圖)

21大学|复旦孙立坚“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二次疫情”所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疫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如圖)

21大学|复旦孙立坚“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和二次影響

“中國疫情開始控制,但外部的疫情反而剛剛開始。”

中國經濟已經與國際經濟接軌,進入了全球化的供應鏈模式,這導致了疫情的影響範圍更深遠。由於金融環境受到突發性疫情的衝擊,逐漸影響到實體經濟,甚至會導致我們個人的行為方式、消費方式的改變。

孫立堅表示,我們應學會供求的理性分析,考慮需求,市場,對於經濟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市場行為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們的供給端對整個市場來說,是影響的重要根源。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逐漸傳染到實體經濟,傳染到每個人的行為方式,形成二次影響,可能會帶來持久性對經濟較長時間的震盪。參考當年非典過後,脫實向虛產生結構性的失衡,和房地產的過度膨脹造成持久性的傷害,要想恢復經濟活力,不應在現階段造成膨脹,帶來嚴重的分配不公,收入差距的拉大,影響消費,造成購買力下降,再次加重二次影響的問題。

如今,當務之急肯定是對疫情進行嚴格的管控;與此同,我們也需要保持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保持我國的經濟活力。需要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進行充分考量,例如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持續影響、歐洲“脫歐“風波的影響、進出口的互相依賴的問題等等,用科學的眼光理性的分析全球局勢。

將03年的“非典”疫情的衝擊與09年美國“金融海嘯”的衝擊進行對比,明顯後者的影響更大。(如圖)

21大学|复旦孙立坚“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孫立堅警醒各個企業不要過度關注疫情下的病態經濟,而是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為疫情過後的挑戰提前做好準備。如何應對“脫實向虛”帶來挑戰?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所帶來的挑戰?

21大学|复旦孙立坚“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數字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

隨著阿里巴巴、京東一系列的電商的崛起,“去中心化”的數字平臺、人流、物流、信息流逐步穩定和成熟,企業如何進入這個平臺去釋放中國本身的人口紅利是成功的關鍵。

“我們現階段的主要方向在於做好結構優化。市場和政府雙輪驅動,放管服的擔當塑造企業家精神,做好行業前景的判斷,同時可展望數字經濟和幸福消費帶來的社會復甦的機遇。”孫立堅表示。

21大学|复旦孙立坚“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21大學將持續不斷向讀者朋友們推出更多富有思考價值和意義的線上直播課程,期待您的加入!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