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上古漢語好神祕,來掀開她神祕的面紗

  

上古漢語好神秘,來掀開她神秘的面紗


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發現,上古的人稱代詞吾、汝,只用於主格和屬格。我、爾只用於與格和賓格,同一人稱的主格屬格僅僅表現為詞尾元音的不同,可見原始漢語是一種屈折語。與現代漢語的孤立語結構完全不同。

雖然現在漢語是一種分析-孤立語,但可能經歷了從綜合-屈折語向分析-孤立語的轉變。第一,通過音韻學對上古漢語音的擬構得出了屈折現象。第二,漢藏語系其他語言擁有屈折語特徵。比如漢語的近親藏語有屈折語特徵,漢藏語系的“活化石”較原始的嘉絨語屈折更為複雜。如果漢語從一開始就是分析語-孤立語,是否準備否定漢藏語系一說?所以我認為擁有漢藏語系共有屈折特徵的漢語受到了分析語的其他語言的影響而發生了變化,也許古漢語曾經是介於綜合語與分析語中間的一種形態。或者它是一種特別的以漢藏語為主的雙語系語言,這比認為漢語從一開始就是分析-孤立語更為可信。
    
原始漢藏語估計起源於甘、青,源於古羌語。古羌人向中原、青藏、西南地區的散佈與漢藏語系的分佈吻合,亦有古文獻和分子人類學證據支持

。炎黃部落即來自羌人族群,在炎黃部落將原始漢藏語帶入中原的同時可能又融合了當時強大的東夷部落的語言,最終構成原始漢語。漢語的分析語特徵與藏語不同,我認為可能正來自於東夷的影響。原在中原的苗瑤語系語言(蚩尤九黎部落)和南方百越的語言(壯侗語系來源)都是分析語,也許東夷語也一樣。所以很可能漢語是一種東夷化的古羌語-原始漢藏語,或者原始漢藏語與東夷語的混合語,即雙語系語言。
    
商代成熟的甲骨文被認為可能起源於東夷的原始象形文字(商為東夷部落),可能與最早出現於山東龍山文化的陶文刻劃相關。那麼,這一象形文字系統可能對漢語的分析語化有影響。第一,是因為象形文字不表音,不體現原始漢藏語通過語音變化(屈折語的前後綴變化)表現複雜的語法現象,所以原先的語音的綜合語特徵通過文字而弱化。第二,因為東夷的語言可能本身是分析語,他們形成的原始象形文字系統體現自身的分析語特徵,因而原始漢語在書寫過程和以文本為工具的傳播過程中也強化了它的分析語傾向的演變。
    
漢語不是漢藏語系的唯一分析-孤立語,彝語也是。我同樣認為它是原始漢藏語向西南的分佈中受到了苗瑤語系和壯侗語系的分析語影響,而逐步擁有了分析語特徵,類似漢語的經歷。

    
通過音韻學和漢藏語系原始語言的擬構,上古漢語體現出與現代漢語非常不同的特徵。上古的漢語(秦漢前)是沒有聲調的,而且漢字可能有多音節,不同於現在的單音節,有複輔音(如“目”為[mruk])。不僅如此,還有複雜的動詞形態和前後綴。漢語之所以變成現在的形態,無論是發音還是語法,是東晉十六國,即“五胡亂華”以及後來屢次北方民族南下統治中原導致民族大遷徙和混雜的結果。而漢字的結構(象形文字)可能也有助於語法形態的改變。下面是Wikipedia的一些摘錄:
    
大部分語言學家認為,原始漢藏語的語音和語法和嘉絨語相似:沒有明確的聲調系統,有複輔音,有複雜的動詞形態。法國學者奧德里庫爾(Haudricourt)早在1954年發現漢語的聲調是後期的,戰國時的漢語沒有聲調,到了南北朝韻尾-s和喉塞音分別演變成去聲和上聲。上古漢語也有複雜的形態,例如:使動的s-前綴:登(端母登韻)上古漢語teen,增(精母登韻)s-teen(e為倒寫,n為長腳後鼻音,從音標。這裡無法正確顯示)。嘉絨語和藏語裡存在著同樣的s-使動前綴。


按照歷史語言學的定論,聲調的有無、語序(動詞、主語和賓語的相對位置)、音節結構等類型特徵無法支持或者否認語言同源關係的假設,因為這些特徵容易擴散到不同的語系。惟有共同的形態成分(前綴、後綴、中綴、元音交替等)和基本詞彙才能證明這種關係。
    
上古漢語有次要音節說


以前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是一種以單音節為主的語言,每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但是近幾年,中國學者潘悟雲和法國學者沙加爾不謀而合達到了一致的結論:上古漢語不僅有複輔音,也有次要音節,漢朝以前,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第一個音節是弱化音節,其主元音為e,沒有韻尾。這個結論目前還存在爭議。
    

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
    

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因此為了瞭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隋朝和唐朝的反切裡出現的異讀現象。例如:“解”,有幾個讀音: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jiě)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普通話xiè);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中古f)有被動意義: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關。有時候,不同漢字可以代表同一個詞根的幾個形態,例如:“見”(中古古電切見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主動意義,“現”(中古胡甸匣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被動意義,這對動詞類似於上述“解”字的兩個讀音,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使用兩個符號來區分主動和被動的讀音。


漢語的發展過程是由綜合語發展到分析語。我們試用構詞方法來看,古漢語大都是單字詞(除了少數連綿詞(比如鳳凰)外),例如,“馬”字部的漢字,可發現各類“青馬”、“黃馬”、“白馬”……等等不同類屬的馬。如果把“馬”作為詞根,右邊的部首作為後綴來看,上古漢語都是用具綜合語特色的單字詞表達:


驃:黃毛白點馬
驄:青白馬
騅:青白雜色馬
騏:青黑格子紋馬
驥:好馬
駿:好馬
驌:一種良馬
駃:另一種駿馬
駔:駿馬;壯馬
駒:少壯馬
騸:已閹割的馬
騮:黑鬣黑尾紅馬
驂:車前兩側的馬
騑:即驂馬
騧:黑咀黃馬
騤:壯馬貌
駸:狀馬疾馳貌
騁:馬馳貌


騍:雌馬
駘:劣馬
駑:劣馬,走不快的馬
駟:一車四馬
駙:一車數馬
駹:a)暗色面額白馬;b)青馬;c)雜色牲口
騂:赤馬(也指赤牛)
駰:淺黑帶白雜毛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