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我的巴蜀抗元尋城之旅繼續……這次目標川北,從前面的 溯渠江而上,沿著巴河進入通江,在平昌縣的江口鎮楊柳村,跑馬落車,棄舟上岸,便可直接信步登上小寧城。

小寧城,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江口鎮(原荔枝鄉)楊柳村,現遺址僅存東、西、北三門及少量摩崖石刻。小寧城為通江上的一座半島,海拔390米,東西長920米,南北寬780米,面積約有72萬平方米。城雖不算太大,但是因為人跡罕至,道路荒蕪,尋城之旅還是有些艱難……

清朱錫谷編纂《巴州志》中記載:“(小寧城)三面環水,尤為阻險可持……城為淳祐己酉譚淵所築,先平梁城二年……前後有大寧、小寧二灘,周匝環繞,四周懸巖壁立,高十餘丈,水周其下,僅一徑可通,寬僅數百步,兩旁峭削亦高十數丈,真天險之區。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小寧城上原築子午城,內為子城,巖高約五丈,城高約二丈,環圍約三里。外有午城,巖高十餘丈,環圍約六里。子午兩城均為方石所壘。東西南北,內外四門,城樓高懸,威嚴壯觀。城中央建有三進口衙門,並有廟宇、寺院(鐘鼓樓)、寨柵、較場、糧倉、炮臺、碾房、古井等。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宋蒙從聯手滅金到反目成仇,窩闊臺攻蜀又圍襄陽,蒙古鐵騎三破成都……值此山河破碎風雨飄搖之際,宋淳祐二年(1242年)餘玠到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決定“因山為壘,棋佈星分,為諸郡治所,屯兵聚糧為必守計。”期望不出幾年“自許當手挈全蜀還本朝。”於是,四川各地迅速響應,紛紛築城修寨,出現了許多山間壁壘。

小寧城也便由此應運而生,彼時時間定格在宋淳祐五年(1245年)。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小寧城由利東路馬軍副總管、權知巴州的譚淵主持修築,與通江得漢城、巴中平梁城互為犄角拱衛,有此穩定後方,餘玠才能親率中軍北伐,坐鎮漢中——可惜到了餘玠沒能實現夙願,最後為賈似道陷害,含冤而死。而小寧城最後也不堪大用,在平梁城楊大淵判降後也跟著聞風而降。要是餘公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六百年後,後人在此基礎上再築城垣,防患未然,不過防的卻是白蓮教、太平天國和土匪。

再過兩百年,人們又開始拆掉城牆,壘豬圈,修池塘……城門上還留著幾十年前的標語“塘是倉,水是糧”,而牆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就可能就是然並卵了。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值得慶幸的是前人手下留情,還是留下了三座城門和幾段散落的牆垣。

從東門(朝陽門)拾級而上,遙想當年宋蒙戰爭期間,入城先要由店主向上通報或以響箭發出信號,經得州官許可方得進城。值此東門獨道,子午兩城又是雙層城門,再加上甕城,無論軍民人等和販夫走卒,必經三關,層層盤查,戒備何其森嚴緊密。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從東門上到小寧城中,新修的公路邊有一座清代咸豐年間的古墓相當精巧,我和同伴觀摩品評之際,便有古墓後人上前問詢並熱情講解,方知兩代合墳之秘密以及當年曾被人用千斤頂盜墓的經歷。

可惜我記性不好,忘了大爺姓甚名誰,只從墓碑上看也是字跡不清,不甚了了。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小寧城中約有四五十戶人家,廣有良田和水井池塘,但卻端無當年古城遺蹟。偶爾能在田壟和地壩邊上看出些蛛絲馬跡,但也因為具體年代不可考,很難肯定起源就是宋朝。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這個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打紅苕粉和栽油菜苗。同全國農村一樣,小寧城留守老人孩童居多,但是大家都十分熱情,無論借水指路,有求必應,有問必答。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問了七八個人,幾經輾轉,才找到北門(重禧門),但卻傻傻分不清到底是正門還是圈門。因為門上並無“重禧門”仨字題刻,也因為有人遊記裡曾提到過,距北門50餘米處有圈門一道……但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我們也確實再未見到第二道城門。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石壁高巖,城牆斑駁,山腳下靜水流深的通江仿若歷史的歲月長河,不管城門之上的風景如何變幻,它總是兀自默默地向前流淌著。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找西門可就費了牛鼻子老勁了!

問路就費勁,雖然同屬大四川,但重慶人有時聽不懂平昌話……這邊的口音確實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北門念成(bá)門,西門念成(sì)門,聽了老半天我倆才醒過味兒來。

沒有原路返回,想著小寧城不大,直線距離不過兩三百米,於是我倆從北門直插西門。結果因為年深日久田園荒蕪——完全找不到路,放無人機都沒得卵用!只能在荒草荊棘叢中不斷摸索前進。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最後,在一個漁民臨時搭建的窩棚前,我與同伴不得不分頭行動,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同伴數了老長一段城牆,直接被引回了山上,而我則順著荒草溝終於摸到了城門洞。

小寧城雖然城開四門,但其實主門只有兩個,東門陸路,西門水路……因為東門前甕城已毀,所以難得西門還保有拱形大門形式(據說北門也有拱門,但因為我們並沒找著另一道,所以不知確切)。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西門正中,門拱中央條石上有《譚淵修小寧城題名記》:“□□□□□□皇宋淳祐己酉孟秋吉日,武顯大夫利東路馬軍副總管權知巴州軍州事節制軍馬任責城壁土旱御邊西譚淵創建。□□□王成、楊仲午。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西門高懸崖壁,有小徑斜下通江,約摸二三十米。而距西門左側百十米開外的巖壁上有《宋張實小寧城題名記》,字大如拳,清晰可辨。內容如下:“

宋淳祐乙巳制置使餘侍郎遣都統制張實總師城巴,為興復之基。主兵監修總管:劉漢立、譚淵,鈐轄:張虎臣、陳興,路分:曾友端、權旺、霍舜臣、劉成,路將:劉文德、徐昕、安忠、鞏琦、孟俊、徐立,撥發壕寨:王成、汪仲、李德。

可惜水位上升,無緣得見。行前沒來得及細細查詢,並不知題記確切位置,所以當時也沒能放個飛機……只好找來網上唯一的一張照片,以茲證明所言不虛。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其實怪只怪自己忘性大,明明之前我有刷過兩遍視頻,居然也沒想起一點印象,暴汗!

巴中平昌小寧城,一座八百年前遺留下來的南宋故城

徘徊江岸,兀自興嘆……通江水渾,是有魚無魚?水草碧綠,是否無論春秋?

我來時興致盎然,離開時又意興闌珊,關於歷史的語焉不詳和我的不求甚解,讓我的所謂尋城之旅更多的變成了一種打卡點卯和到此一遊。但我依然念茲在茲並樂此不疲,原因無他——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雖然我也很難說清自己到底有啥收穫,但是閱歷這種東西,有時候又豈可言說?豈可言說?

呵呵,我只能說一句:小寧城,我來過。



巴蜀抗元名城系列:

/ / / /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