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七任校長、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2012年當選“中國教育年度聲音”。

在以培養優秀人才為己任的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看來,對學生學習課本知識能力的過度開發,必然會抑制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發展。保持名列前茅要用掉孩子太多的精力。

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朱清時非常贊同劉道玉的觀點。他說,數學大師陳省身生前為中科大少年班題詞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時解釋說,原生態的學生一般考試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幾倍的努力,訓練得非常熟練才能不出小錯。要爭這100分,就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相當於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後學生的創造力都被磨滅了。

六成家長認為孩子該學的就是書本知識

據一項由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常德市、江蘇省吳江市、常熟市830位中小學生家長參與的調查顯示:

六成的家長認為:孩子該學知識就是數學、語文、外語這類書本上的內容。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孩子就該學對升學和考試有用的內容;上大學後孩子就該學對就業有用的內容。其理由是孩子的精力有限、自制力、控制力有限,該學的還學不完呢,何來時間學習那些一時還用不上的。

其餘近四成家長則贊成孩子可以學一些“沒的”。在他們看來,凡是對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能夠豐富孩子自身的、孩子感興趣的、能夠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內容,雖然與書本知識的學習無關,與升學無關,但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用的都應該學。然而,同樣是這些家長,當讓他們對贊成子女學點“沒用的”的方式進行選擇時,選擇“靈活機動——看孩子學習以外有沒有時間”的家長佔了58.07%;選擇“精神支持——說說而已”的家長佔38.94%。只有16位家長選擇了“大力支持”。

作為父母,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學點“沒用的”。其實,社會早已經給出了答案。

“第十名現象”值得反思

曾被人們廣泛流傳的事例是,一度擔任過美國能源部部長的朱棣文,在上學時常常是旁騖較多,成績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築文則一直保持班級第一。然而工作之後,朱棣文當上教授時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獲得諾貝爾獎時哥哥才當上正教授。

在我國,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教師周武早已將這一現象稱之為“第十名現象”:小學期間前幾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學乃至工作之後,會有相當一部分會“淡出”優秀行列,而許多名列第十名之後的學生在後來的學習和工作中,竟會出人意料地異軍突起、表現出色。

教育首先必須瞭解孩子成長究竟需要什麼

如何看待孩子究竟該學什麼?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才是無用的?

這取決於每一個家長培養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它決定了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程度以及教養方式。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興趣很重要,那麼即便條件不好,也會盡力為孩子創造有利條件。

在今天,對經濟的考量,儼然成了眾多父母對子女在讀書、升學、留學等方面的基本依據,這讓不少家長把對孩子的未來,幾乎都押在了對所謂好成績、好專業的追求上了,自然無暇兼顧對那些沒用的東西的認識和探索。

如果說教育就是要以人為本,那麼,我們首先必須瞭解孩子成長究竟需要什麼。對於孩子而言,一切有益其健康成長的東西就都是“有用”的。

孩子的本性是玩耍、夢想、好奇和探索,那麼,所有跟玩耍、夢想、好奇和探索有關的東西都應該是“有用”的。然而,現在的許多家長連一點發呆的時間和空間都不給自己正在讀小學、上中學的孩子,每天用作業和各種班把孩子的時間填得滿滿的。孩子只能起床學習,上床睡覺,累得連做夢的能力都喪失了。

沒有自由哪來思想,沒有探索哪來成就感。

如此長大的孩子在遭遇不成功的人生時,自然很難做到隨遇而安。

當初的“無用”,也會成為未來的“有用”

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校長李振村在寫給《當代教育家》雜誌2013年第一期的卷首中,引述了三個至今還能讓他非常感慨的事例:20世紀70年代,韓國一個小女孩,某日忽發奇想,跟爸爸說:我想學中國話。爸爸問為什麼?女孩回答:感覺好玩!爸爸很開明:好玩就學唄。於是,這個女孩就四處找人學中國話。左鄰右舍議論紛紛:中國這麼窮,跟韓國連外交關係都沒有,學中文有什麼用?這樣的父母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了!

如今,中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年的小女孩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做了全職太太,在家照顧著三個孩子。金融危機爆發,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做太太的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長:會說中文!立刻發出求職申請,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試通知。不久,她就攜全家到上海一家韓國公司任職了。

其實何止這個韓國的女孩,連續15年成為美國首富的比爾·蓋茨在上學時也曾讓父母傷透了腦筋;還有達爾文,也曾是個小時候不務正業的孩子,看螞蟻窩,捉蝴蝶,研究臭蟲,就是不願學習。父親氣急敗壞,認為他“除了打鳥、養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樣都不會幹,將來會丟全家的臉”。可是,達爾文就是從這些“打鳥、養狗、捉老鼠”的“無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偉業,改變了人類對生命進化的認識。

由此不難聯想到現在我們身邊的教育,已經徹底遠離了“無用”。孩子的每一節課,每一份作業,老師和家長的每一句教誨,幾乎都指向了一個目標:讓孩子學習“有用”的東西!什麼是有用的東西?將來能幫助考上更高一級學校的東西,能夠幫助謀取高薪職業的東西…結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全部的生命時光就被各種各樣的作業、訓練所淹沒和充塞,他們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在為了“有用”而努力著,忙碌著。中國可憐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體中最“忙”的一族了。

因而,李振村指出,一個從小沒有享受過自由、閒暇的孩子,長大之後怎麼指望他們產生什麼思想、智慧、個性?孩子從小被控制得越嚴,長大後興趣愛好就會越少,自主性就會越差。這樣成長起來的人,很難擁有幸福的人生。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浙江大學王東:

對新高考背景下“中學——大學”人才培養銜接的思考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朱清時院士:讓孩子去爭100分是浪費時間和資源,磨滅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