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國不參戰,英國與蘇聯能打敗納粹德國嗎?

心繫V娜


這得看情況

不參戰,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不參戰。

美國正式宣戰是在1941年12月8日,但是在1940年後半年,美國已經開始對英國進行了援助和其它的支援。

這一時期美國可並未參戰

但根據題主的意思,這裡討論的是美國徹底不參戰,保持絕對中立。


如果美國絕對中立,英國肯定抗不了多久,英國被德國進行包圍之後,得到的大部分支援全部來自於美國,光靠英國本土的資源,來兩波不列顛空戰絕對就得投降,空軍幾乎被打沒,陸軍打不過德國,海軍也遲早會因為石油短缺而陷入困境。

英國沒了,蘇聯還會遠?

西線將不再部署那麼多的軍隊,西線絕對安全,至少幾十個師會調到蘇聯,在真實的歷史中,巴巴羅薩計劃參與總兵力為550萬,德國自己參加300萬人,其餘是僕從國,如果西線幾十個師調來,德國直接參戰兵力可以達到近400萬,且西線軍隊同樣精銳,到時,莫斯科必定淪陷。


也許有人會說,蘇聯可以打游擊進行騷擾,但絕大部分工業城市和經濟城市喪失,俄國又是以城市中心論為主,德國把控住較為重要的大城市,蘇聯再想打游擊,只能是在烏拉爾山後去打游擊了。

看完關注一下

謝謝(確信)


回形針行動


除非地球上就沒有美國,否則美國是遲早要參加二次大戰的。

先說假設一,沒有美國這個國家,英國和蘇聯很難打敗德國。因為當時德國已佔領了西歐大部、中東歐、北歐、北非、地中海沿岸,尤其是蘇聯的南部(烏克蘭),石油、礦產都掌握了,也就是戰爭的可持續資源豐富。如果英國、蘇聯不集中力量摧毀這些資源,那最終難逃被納粹德國滅掉的噩運!

再說假設二,地球上有美國,美國一定會支援英國,賣軍火給蘇聯,德國是受不的。因為二戰時,美國GDP第一,鋼產量第一,美國發動全部製造業能量,一年可產8000架戰鬥機,2000架轟炸機,數十艘航母(2萬噸級)。能量驚人!所以,沒有珍珠港事件,美國遲早也會參戰。德國資源不夠,必敗。

再多說一句,戰爭打的是資源、可持續的綜合實力。


東之水32552593


不能!為什麼呢?大家和我一起來分析一下。二戰開始的時候,美國本來是靜觀其變,這和一戰時一樣。

在二戰初始階段,納粹德國,依靠強大的實力,迅速佔領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就連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都沒堅持多久,得意忘形的希特勒就把英國蘇聯作為最後拿下的目標。
最初,英國和蘇聯被德國打的只有招架之功,疲於奔命並不為過,丘吉爾和斯大林在頑強抵抗的同時,都把企盼的目光投向了美國,因為美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為了自身在全球的利益出發,二戰中給予參戰國大量的武器和物資的援助。


據統計,從1941年到
二戰結束,美國向參戰的盟友提供了50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6成給了英國,2成給了蘇聯,英國不說,就說給蘇聯的這2成援助吧,1600多萬噸,什麼概念?飛機1.4萬架,汽車50萬輛,火炮8000門,槍支10餘枝,租借艦艇近700艘,炸藥,鋼鐵,食品等物資更是不計其數,而美國的參戰是德國失敗的重要因素。從這些數據看,沒有美國的大力援助,納粹德國會先拿下英國,然後就面對一個蘇聯了,當時蘇聯都考慮放棄莫斯科了,若是沒有美國的援助和參戰,蘇聯會被日本和德國兩面夾擊,說亡國都不為過吧?


海之波濤3


答案很明顯,做夢去吧。

英國如果沒有美國租借法案提供近百艘護衛艦護航,源源不斷為英國提供大量物資援助,僅德國空軍就能把英國生生逼死。

蘇聯反擊德國,是得到美國二十萬裝甲車十萬坦克及十萬架飛機的軍援,並且還是在德國兩線作戰情況下才攻入柏林。

兩線作戰是什麼概念?美國在全球兩百個軍事基地,軍費支出超過後七名國家總和的軍事戰略目標,也就是能在全球範圍內同時開闢兩個戰場。

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受挫,根源是納粹的狂妄和戰術冒進。第二年改變思路,蘇聯還有機會嗎?斯大林去西伯利亞去打兔子,歐洲工業重鎮盡落敵手。德國只要守住歐亞分界線,就能把斯大林餓死。

雅爾塔會議,羅斯福居中而坐,不是沒道理的。


用戶3304391195


這個沒問題,完全可以擊敗德國,但是卻要付出更大的傷亡和代價。

1941年德軍圍攻莫斯科開始,蘇聯高層就已經制定了時間長久的反侵略計劃。要點就是,首先集中力量保衛莫斯科以振奮和穩定蘇聯前線,如果莫斯科失守,蘇聯大本營以及全部的工廠科研機關全部整體遷移,將生產力全面東移,具體就是在烏拉爾山脈之後繼續建立大本營,繼續抵抗德國,利用蘇聯先天的國土廣闊優勢和蘇聯的資源優勢,實現持久作戰,消耗敵人有生力量。很多人以為莫斯科淪陷蘇聯就輸了,其實不會,斯大林坐鎮莫斯科更多是出於其他考量。即使沒有美國物資的援助,蘇聯退守到烏拉爾山脈後,蘇聯歐洲地區廣闊的國土面積也使得德國根本沒有多餘兵力駐守,而蘇聯執行的全面戰爭卻是一場人民的戰爭,德國無論在哪裡都會受到各種襲擾。德國在資源上的劣勢非常明顯。蘇聯工業生產能力和恢復力卻是德國無法比擬的。


靜聽竹林風


絕對是打敗不了德國的。先說日本,如果美國不參戰,日本橫掃東南亞,澳大利亞,然後衝進印度中東與德國會師,沒有美國,日本百分之一百可以做到,德國也可以得到中東石油,那時蘇聯在戰略上就懸了。日本還可以派出一部分航母到大西洋支援德國,德國潛艇+日本航母+戰列艦,英國的商船外貿基本可以歇菜,那時候絕對會被德日絞殺。剩下蘇聯,你覺得可以扛住德日多久?題外話,中國人都覺得二戰日本陸軍是渣渣,覺得諾門罕蘇聯把日本打怕了,真是胡扯,蘇軍用了斯大林格勒彈藥量一半和最精銳的部隊才勉強和日本二三流師團打了平手,傷亡還比日本大得多,23師團在日本陸軍排多少名可以自己去查。日本陸軍的實力絕對被低估的,比美德差點,比英蘇絕對不會差多少,要是武器差不多,屌打英蘇沒問題。


張小寶9527


只要納粹一直在兩線甚至三線作戰絕對是必輸無疑!首先要打下英國必須得渡過英吉利海峽攻入英國本土才有可能迫使英國投降,而德國海軍一直不行,水面艦艇短缺無法打敗殲滅英國艦隊,而潛艇只能是破壞襲擾英國的補給線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其次德國無法戰勝蘇聯,蘇聯領土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而且經過五年計劃已經完成工業化,當時是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而且蘇聯的某些武器裝備優於納粹,動員能力也十分強大。最後納粹是侵略者被侵略的國家民族戰鬥意志高於納粹,各種抵抗組織遍地,加上納粹各種極端思想暴行這種政權不可能長久!


唯伊53


呵呵,英國在二戰裡一直是個打醬油的角色,不打它的原因是覺得它是個雞肋,希特勒不打英國無非是三個原因,一個是戰略價值不大,另一個是出於種族情節,最後一個是想通過其它手段讓英國屈服。小便把它和蘇聯放到一起簡直就是個笑話,二戰後期,在美國救濟下復甦的蘇聯單憑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吊打德國,歐洲第二戰場只是加速了納粹的滅亡。試想一下,一個在敦刻爾克撤退時澡盆都可以橫渡的海峽,一個美軍一天就可以征服的海峽,納粹軍隊會害怕嗎


受傷的總是朕她爹


可以,不過時間將變漫長。

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鬥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