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海南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島民”一定能過得更好!

回顧2018年4月以來,網紅海南可謂賺足了戲份:

4月13日,在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海南被確立為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帶著碾壓新加坡,超越香港,直逼迪拜的目標,海南自貿區(港)在眾人的期待中起航了。

4月22日,海南宣佈全域限購,成了全國唯一一個全省限購的地方。本想趁著這個熱點大賺一筆的房地產迎來了終結篇。眾多海南中介紛紛轉戰廣西、雲南等地。

5月13日,海南啟動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頓時,無數地產人又看到了春天,在與“中國傳統式房地產”決裂20天后,房地產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5月16日,全省實施購車搖號,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海南開始走一線城市的規劃道路。但外地車可以自由的在海南奔走。

海南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島民”一定能過得更好!

海南上演了這麼多戲碼,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看戲人的心情。無疑,最為關注海南發展的是海南本地人,自然看戲人當中本地人絕對是佔了大多數的。

海南本地人的積怨

剛開始,本地人看得還挺起勁的,畢竟如果自貿港建成,那就是世界最大,想想都很自豪,但看著看著,好像不對勁了。

海南你一方面說要“壯士斷腕”和房地產決裂,另一方面,又通過引才計劃給房地產開一個口子。引進人才本來是好事,卻沒了本地人什麼事,同樣的起點,省外的就是人才,可以享受補貼,送房子,甚至跟當地人一樣的買房政策。這樣的差別化待遇,放到哪個城市裡,都很難讓當地人不“抗拒”。

再來說說實行購車搖號,想想都是為了海南能擁有更藍的天空,更純淨的空氣,但外地車可以自由地奔跑在海南的土地上,這是要鼓勵本地人去島外消費嗎?

加上,最近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2018年4月份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

海口和三亞,分別排名二三名。也就是說,海口、三亞連續4個月上漲,這讓大多數拿著3000左右工資的本地人如何買的起2萬一平的房子?

海南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島民”一定能過得更好!

基於以上陳述,還有人覺得海南建設自貿區(港)是會帶來全民富裕的嗎?

於是,網上出現了很多諸如“房子限購、小客車限購、還各種福利引進人才,島民哭了!”這樣帶著極端個人主義的標題文章,說海南不能一視同仁,並且有經濟學家評論道,史上多項利好政策都扶不起海南就敗在島民參與建設太少了。

這樣說海南委屈嗎?一點都不會。

海南本地人的思維

的確如此,海南歷次發展機遇都是以外地人為主:主要參與者是外地人、推動者是外地人;省政府、重要市縣關鍵崗位皆是外地人。海南的故事,只是發生在海南的土地上,主角卻永遠不是本地人,情節裡永遠是外地人跟外地人的博弈。為什麼本地人不參與?

這與我們安於現狀的“島民思維”有關。

海南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島民”一定能過得更好!

在海南生活久了,很多人就會發現,街上的老爸茶店特別的多,喝茶打碼是本地人最為常見的模式,生活過的悠哉悠哉,但當一個城市進入大發展時,本地人的生活習慣必然會被打破,因為外地人的湧入,就要“逼迫”本地人改變,這算不算變相“殖民”?

困於島民思維接受能力差的我們,只能心生怨氣,負面情緒也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實際上,在外地人眼裡“海天盛筵”、“跑車遊艇”、“選美高爾夫”的海南,我們依然在過著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生活,有些不思進取的感覺。

從這個角度來看,海南還能說自己委屈嗎?

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

其實,海南還真的委屈了。

從自貿港的設立開始,本地人就極度“抗拒”,接連出臺的重磅政策,開始讓本地人焦慮,尤其想到海南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而這一切卻跟本地人沒有什麼關係,則更加陷入寢食難安的狀態。

海南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島民”一定能過得更好!

雖然海南沒有安撫本地人,但請別焦慮,海南的發展中有我們的一份“幸福”,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我們一定能過得更好。

其實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對外地人才的補助,而忽略了政府對“農業”思維根深蒂固的海南人的機會。《人才計劃》裡除了對外人才的補助,還會實施農村人才培養計劃。圍繞建設新型職業農民、農業專業技術人才、農業幹部人才3支農村人才隊伍,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民先進產業、技術培訓工程,推進農業專業技術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農業幹部隊伍輪訓計劃,助力脫貧攻堅。

海南自貿港福利是共享絕不是獨享,“島民”一定能過得更好!

實際上,海南人才900萬人口,本科文憑僅有50多萬,海南本地人才的貯備確實太缺了。連續出臺的重磅政策看上去是剝削了本地人的權益,但實際上能為我們的未來帶來更多的“美好生活”。

所以,發牢騷沒用,焦慮沒用,海南沒有拋棄我們,近水樓臺先得月,離月亮最近的是我們,只看我們自己願不願意讓自己變得強大,去接受新的事物。

置業投資,政策解讀,區域分析,主編微信交流:meifangz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