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文|武品文史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作為中國人,是否還記得56年前在新疆羅布泊的一聲巨響?這就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聲音,而這聲音又彷彿是新中國發出的一聲洪亮的啼哭,向世界宣告我們的決心和毅力。

在這之後,氫彈的成功,衛星的升空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中國力量的偉大,然而在這個偉大的背後是無數人的默默無聞,在這群人中,錢學森的名字最為響亮,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他就沒有這“兩彈一星”。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綠卡換不來愛國心

錢學森的故事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他24歲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習航天技術,僅1年的時間就獲得了該校的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此後更是參加了眾多關於航空工程的實驗和研究,使之成為了一個領域內的權威專家。

為此美國特別為他提供綠卡,以及優厚的待遇,但他卻心繫國家,當他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之後,就準備帶著夫人返回祖國。

但美國並不想放走這個高端人才,其海軍次長更是評價到:“錢先生無論去哪裡,他的能力堪比5個師團的兵力”。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因此也是想方設法地把他留住,甚至把他拘留,為此中美雙方博弈了5年的時間,最終在同等條件交換之下,錢先生才回到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

然而讓美國,特別是那位海軍次長沒有想到的是,錢先生的能力豈是5個師團能比的,在他的帶領下,中國通過研發新式武器技術,讓那個曾經小米加步槍的中國,直接擠入軍事大國的行列。

也正因如此,國人非常關心錢先生以及其後人的情況,比如他的侄子錢永健,在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後,國人也是為之歡喜,畢竟他是錢老的後代,更是中國人的後代。

然而他的回答卻寒了眾多國人的心,那麼他是怎麼說的?又為何會這麼說呢?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不懼壓力,堅稱自己是美國人

錢永健的父親很早就移居美國居住,沒多久就生下了錢永健,雖然他流淌著中國血液,但是自幼就在美國生活、學習的他,早就耳聽目染。因此他的思維和父輩有著天差地別。

在他獲獎後採訪記者就表示,這次獲獎是否可以代表是中國人獲得?而他卻當場否決,他認為他的所有學識都是在美國所學,他也是代表美國人拿到了獎,所以自己是美國人。

國人聽聞之後,馬上就會把他和錢老進行比較,在這強烈的對比之下,許多玻璃心感到無法接受,甚至罵他是“白眼狼”。

難道他真的是所謂的“白眼狼”嗎?如果不是,他為何會這麼說呢?

他是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中國心”

其實我們不妨換個角度,首先我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而中國自古就有濃厚的愛國情懷,不論我們的民族面對什麼困難,我們都會挺身而出,正所謂“匹夫有責”。也正因如此,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流淌著中國血液的人,都要擁有中國心。

其次我們似乎忘記了一點,對於自幼在美國長大的錢永健來說,他所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習慣和我們不同,自然把自己看作是美國人。

因此這和種族以及民族無關,這是教育和認知的問題,我們不能把我們的認知強加給他,這種做法太過自欺欺人,所以我們要去理解他。

如果還是不能理解,那我們可以想一想白求恩先生,在他的眼中沒有種族,沒有仇恨,更沒有國界,他的思想深處只有治病救人。

雖然他為了拯救中國戰士遭受感染而去世,但他的精神不一直受到中國乃是世界的敬仰嗎?

參考資料:《諾貝爾獎》、《錢學森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