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1》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

这句婉约清丽的宋词,脍炙人口。

然而它的背后,这首《青玉案》的作者贺铸,却很有故事性。

同时代的陆游,说他“状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所以大家又送了他一个外号,叫“贺鬼头”。

不过,这英气剑眉的贺鬼头,居然一直被视为婉约词的正宗。

他的文字,绵密细腻、温婉唯美。

看过了外观,再来看文采。

让人感觉好像《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魂魄换到了猪八戒的身上一样。

谁能想到,这一副粗糙的皮囊下,会有一颗玲珑七窍心呢?

就好像白茶里的寿眉,叶片大,茶梗明显,模样平平。

而内在的滋味里,却细腻绵柔得不像话。

如果以貌取茶,那么一款好茶,就得白白被错付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2》

寿眉,是白茶里最高产的一类茶。

相对比白毫银针、白牡丹而言,寿眉的采摘要求,相对要简单一些。

寿眉,春茶季、秋茶季都有出产。

春天的时候,采过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后,迎来了春寿眉的出场。

而相对漫长、悠闲的秋茶季里,秋寿眉是其中的主产。

从产量上看,寿眉因为高产,占据了白茶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并且,物美价廉,优质实惠的寿眉,是不少老茶友的茶桌上最常喝的口粮茶选。

寿眉茶青原料的采摘标准,是采茶树嫰梢的一芽三、四叶。

采茶的时候,连梗带芽带叶,一齐采下来。

经过萎凋、干燥,制出成品后,寿眉可以保留完好的天然条形。

捧起一把寿眉的干茶观察,梗叶粗大,体积蓬松。

平常用盖碗冲泡寿眉时,按5克的标准投茶量,枝横叶阔的寿眉散茶,能将整个的盖碗空间占据得满满当当。

所以在投茶的时候,可不建议茶友们凭手感抓一把干茶冲泡,误差的概率实在太高。

关于白茶寿眉,在它的粗糙皮囊上,不少朋友对其存在误解。

辞旧迎新的时候到了,下文这些对寿眉的误解,可得早点解清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3》

误解一:寿眉里的节气茶,只有白露茶吗?

当然不是。

提到寿眉,少不了要提到其中的白茶明星——白露茶。

要好喝,秋白露。

这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白茶里的白露寿眉,在茶圈里成为家喻户晓的存在。

提到了白露寿眉,不得不提的是白茶圈里的节气茶概念。

白茶工艺简朴,不同时节下出产的寿眉,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

白露前后采摘、制作的寿眉,按节气的划分可以归类为白露茶。

同理,白茶寿眉里边还有立秋茶、谷雨茶、秋分茶、寒露茶、霜降茶等节气概念。

春日万物复苏,时至谷雨,雨润万物生。

生长这样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时节下,谷雨寿眉的花香往往在新茶期分外的热烈奔放,汤水清郁明亮,个性鲜明。

在一众春白茶里,特别的具有辨识度。

具体到寿眉身上,谷雨茶是唯一在春茶季里,具有节气署名的春寿眉,来历不俗。

按照时间轴的划分,春茶季结束后,茶树们经过夏天的休养生息,就到了秋茶季。

立秋,凉风初至,白天晴空艳阳,而傍晚微凉。

这样的气候滋养下,立秋寿眉拥有独特的甜美花香和淳和汤感,受到不少老茶客的欢迎。

然而,从2019年开始,为了保白露茶的品质,太姥山上已经大规模的停采立秋寿眉,立秋茶的一代芳华,由此成为绝唱。

白露,冷热交替。受到昼夜温差的作用,茶树叶片长得更加厚实,白毫分布也多了些许。

故而,表现在茶汤里,白露寿眉的汤感是极为丰沛的,花香落水明显,汤感尤为的甜与润,适宜大部分人的喝茶口味。

寒露,时至晚秋,露气寒冷,将要凝结,气温越发的变冷。

天气冷了,茶树新梢的细嫩芽叶发得少,不过相对低温的环境,更有利茶树的生长。

在寒露寿眉的茶汤上,能够尝到清冽、清新、甜柔沁润的风味,分外的迷人!

通常过了寒露后,随着天气变冷,秋茶季就要落下尾声,不再采茶了。

而霜降寿眉,一般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些年来,只有2017年因为农历闰六月的缘故,多出来了一个月,采到了一批难得的霜降寿眉。

至于个中的沁凉、清爽、粽叶香风味凸显的茶汤韵味,就有待老茶友们,慢慢回味了。

终年到头,春夏复秋冬,不同的节气寿眉,实属自然的最好馈赠。

白茶寿眉里的节气特色茶,绝不止白露寿眉这一种。

个中精彩,缤纷百态!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4》

误解二:新寿眉,是不是没有老寿眉好喝?

老白茶的甘醇风味,在茶圈里受众很广。

深冬岁寒,宜泡宜煮的老白茶是不少茶友的喝茶常备项。

不过,提到了老白茶,以各类的老寿眉多见。

寿眉高产、量大,经过逐年的市场消耗下,能够最终存成老白茶的概率,自然而然要更高一些。

那么,既然老白茶、老寿眉在茶圈里的呼声这么高,是不是意味着新寿眉的表现要逊色一些呢?

当然不是。

白茶里的新茶和老茶,属于两道不同的风景。

具体到寿眉上,同样如此。

新茶时期的寿眉,指的是生产完毕后,储存时间尚未满一年的白茶。

而老寿眉,指的是生产制作结束后,陈化时间不低于三年的白茶。

从时间线上就能够看出,新寿眉和老寿眉的对比,起跑点并不一样。

由于陈化时间的不同,造就了它们分别不同的滋味。

新寿眉,风味是清新的、沁爽的、清雅的。

产区好,太姥山出产,日光萎凋制成的新寿眉,茶香丰富多变,花香甜美、清香持久。

像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太姥山上的春茶季,连续是三晴两雨的好天气,由此造就了花香非凡的春寿眉。

特别是2018那年,由于倒春寒的天气,以至于那年的一级春寿眉,产在了以往出产白牡丹的时候。

天时地利的条件优势下,使得那一年的春寿眉,具备香比牡丹的先天优势!

而在汤感上,却分外的柔和、清甜、柔弱无骨、淳和清新。

这点清新鲜爽的风味,是老白茶所不具备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由这一点就足可证明,新寿眉的风味比不过老寿眉,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5》

寿眉散茶,会陈化出枣香吗?

并不会,散茶不具备生成枣香的条件。

提到寿眉的香气,枣香无疑属于其中的热门。

枣香,属于白茶里的一类珍贵香型,得来很不容易。

一款寿眉,若想在最终陈化出干燥、温暖、馥郁、悠长的枣香气息,前提条件很苛刻。

其一,必须是寿眉等级的白茶。

叶片多、茶梗明显的寿眉,由于生长期长,内部积累了满满当当的胶质物、可溶性糖。

这些物质,属于后期枣香生成的必备要素。

如果是白毫银针、白牡丹一类,由于芽叶比较细嫩,没有粗梗,更没有寿眉一类的舒展叶片。

所以,后期不论如何,都陈化不出枣香。

其二,散茶不会出现枣香,必须得压饼。

散茶由于条形保留完好,所以不具备枣香生成的条件。

而寿眉在压饼的过程中,部分细胞壁发生了破裂,内质物相应的析出。

梗叶内部深藏的可溶性糖、胶质物等,像是天然的黏合剂,将梗与叶之间,紧紧的包裹,帮助整块茶饼的塑形。

这部分析出在茶饼外层的风味物质,是白茶寿眉饼在后期陈化出枣香的必要助力!

其三,寿眉的原料,最好是高山茶园出产。

高山出好茶。

高山茶园,海拔适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的内质积累。

如果换做是普通的产区,平地产区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到最终,生长在平地茶园的寿眉,梗叶内部积累下来的养分物质有限,自然难以在后期生成枣香。

其四,得到良好储存条件下,才能生成枣香。

高山原料出品的寿眉,在经过压饼后,在压饼工艺到位,压制程度松紧得当的前提下,更有利于枣香的生成。

在此之后,还少不了妥当的保存,尽量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下存茶,才能更有利于白茶饼的后期陈化。

如果是新压不久的茶饼,那不会出现枣香。

等到寿眉饼内部的茶香物质聚拢之后,不断的陈化过后,才能生出枣香。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白茶知识盘点之寿眉篇,这三个问题,刷新你对它的认识

《6》

白茶寿眉,外在的皮囊是粗糙的。

光是从茶青原料上看,就不及银针、牡丹细嫩和娇俏。

然而,其貌平平的外在下,却能够装着七窍玲珑心。

寿眉茶味的精彩,变化多端。

个中滋味,犹如一朵花开正好的芙蕖,韵致清丽。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茶,可要错失寿眉的甘醇、绵柔滋味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