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玄奘、白馬寺與西天取經

唐僧取經不是童話故事,而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

玄奘、白馬寺與西天取經

唐太宗貞觀3年(629年),年僅29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到 天竺(印度)遊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 阿富汗、 巴基斯坦。玄奘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讚譽。

貞觀20年(646年),47歲的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經書657部。

在中國老百姓印象中,玄奘似乎是西天取經第一人。 唐太宗似乎是引入佛教的第一個皇帝。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玄奘、白馬寺與西天取經

東漢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裡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

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

玄奘、白馬寺與西天取經

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

玄奘、白馬寺與西天取經

永平十年(公元67年),東漢使者和尋訪途中路遇的二位印度高僧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

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

玄奘、白馬寺與西天取經

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開創了佛教在中國流傳的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