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酸棗樹怎麼管理?

yanghanqiang


酸棗樹屬灌木科木本植物,當長到杯口粗細便自然乾枯,由根部再生嫩芽。

酸棗樹枝條質地堅硬,耐磨性好。嫩條生長快,老杆卻生長得十分緩慢。多生長在黃土高原一帶。如何使酸棗樹高產豐產,這就要加強科學管理,那麼怎麼來管理酸棗樹呢?下面來看看具體的方法吧。

1.澆水

當移栽棗苗時,根系少,新根生長緩慢。每隔2天澆一次水最合適。有必要確保土壤處於潮溼狀態,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以上。如果低於15%,就要及時補水,促進苗木的生長成活。

2.修剪和打頂

對弱枝、枯枝進行修剪。保留頂芽摘心控長;已經截頂的棗苗,則疏剪去頂部第一個二次枝,以第一個側芽代替失去的頂芽。留下4~5個次生枝,每個枝留下2-3個芽用作主要分枝。

在生長季節,應抹除腋芽和在根頸下發芽的根。待頂芽或側芽萌生的發育二次枝進行摘心,促使枝系加粗生長,正芽發育充實飽滿。

3.合理施肥

緩苗後,在幼苗莖周圍,距樹幹20至30釐米,挖出4個直徑20釐米,深8-10釐米的小孔,每株植物施用50克復合肥和尿素,每1季節施一次,施肥時合理鬆土,土壤用水覆蓋,以促進其生長。

4、蟲害治理

棗樹蟲害是常見的,一年至少治理蟲害兩次,在長出蟲害時不要選擇用藥治理,如打農藥棗子就無法吃了。

5、及時採收

在管理棗樹時要及時收取果實,不要長時間不採摘,那樣棗子是會自動掉落到地上的,掉落到地上的棗子往往也就不能吃了。

6、防寒防凍

還需要注意防寒,我們可以進行減少施肥量、灌封冷凍水、基部培土、樹幹塗白、樹幹包草和膜、防風障來防寒,棗樹不防寒枝條枯萎、凍死,所以,冬天防寒需要做好。

總之,酸棗樹的管理直接影響果園的產量和投入。通過管理可以使酸棗樹的快速生長。


指尖農情


酸棗主要產於我國的華北地區,我們都聽說過紅棗、青棗、冬棗等之類的,但對酸棗的瞭解並不多。


酸棗它原本是一種野生的植物,酸棗是棗的變種。又名棘、棘子、野棗、山棗、葛針等,多野生,常為灌木,也有的為小喬木。後來被人們所發現並且進行了人工養殖,其中酸棗汁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果汁,但並不是所有人的最愛,但是酸棗的經濟價值很高,那麼酸棗要怎麼種植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它的種植方法吧。

一、選地整地

酸棗的種植地一般是選在向陽的的光照較強的山坡、平原、丘陵等地,甚至是在路邊也能進行種植,種植地的溼度不能太大,一般是要偏乾燥,排水要良好,突然強相對較為肥沃的壤土中種植即可。土壤的粘性不宜過重,同時土壤的通透性要好,也不能過砂,不然會降低土壤的通透性。整地需要分為苗地和種植地,苗地的土質要整細整平,而種植地的土質不需要太細,而且可以採用穴墾的方式進行即可,但是都需要撒上充足的基肥。

二、科學播種

在播種之前需要將種子進行催芽,發芽率要達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才能進行播種,同時需要用藥劑進行拌種,播種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四月份左右,此時的播種密度大概為行間距五十釐米、株間距三十釐米左右進行穴播或條播均可。

三、苗期管理

播種後一週左右,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基本上都會出苗,所以我們要查看田間出苗的情況,並且及時的進行放苗處理,以保證酸棗苗能安全的出苗,並且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適量的澆水,同時將田間的雜草拔除。等到幼苗長到五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間苗,每穴只需要留下一株即可。

四、移栽定植

在間苗的時候這時就可以進行移栽了,我們一般會把間出來的幼苗移栽到大田中,然後等到幼苗長到十釐米左右的時候進行正式的全面移栽,通常是按照行間距四到五米,株間距兩到三米左右的密度進行定植,定植之後要進行澆水,以保證它的根系能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五、田間管理

等到酸棗苗長到三十釐米高的時候,我們要將它的頂芽摘除,這樣可以促進它的側枝生長,從而提高酸棗的產量。其次就是我們還需要不定期的給酸棗樹進行枝葉修剪和整形,一般是要使他的樹冠長的比較蓬鬆,同時樹枝間的通透性也要比較好。幼年的酸棗樹一年需要經過多次施肥,這樣才能促進酸棗樹的生長,而成年的酸棗樹一般一年只需要進行三次追肥,分別是枝葉生長期、花果期以及採果後,具體的用肥情況可諮詢。同時要注意的就是在它的花果期要進行合理的疏花疏果,這樣可以提高座果率減少落果率。

六、病蟲害防治

酸棗樹最常見的病害有鏽病、焦葉病、縮果病,鏽病我們可以使用波爾多液進行防治,焦葉病可以使用葉枯淨進行防治,而縮果病則可以使用殺菌劑進行防治。其次就是它還有很多的並蟲害,像棗粘蟲、蟎蟲、黃刺蛾以及食心蟲和螟蟲等,我們要做好園間管理工作,合理的利用害蟲的天性進行捕殺,或者是科學的使用藥劑進行毒殺。


阿強土特產


大家可能對酸棗瞭解的比較少,酸棗樹長酸棗,棗的種類很多有:沙棗、椰棗、紅棗、葫蘆棗、龍鬚棗、酸棗等等。

沙棗:沙棗是平時水果店裡賣的棗,外皮粉紅色,果肉乳白色,吃起來很脆很甜。

椰棗:適合種植在臺灣的熱帶品種,也叫青棗,大家最常吃的就是這種棗,個頭有點大個。

紅棗:紅棗大家都懂,就是平時大家住八寶粥紅糖水用的大棗。

葫蘆棗:這種棗見的比較少,是經過後期人們培育改良發展而來的,外形和葫蘆很像所以叫葫蘆棗。

龍鬚棗:龍鬚棗主要是作為景觀觀賞用的,它的樹形跟龍爪很像,所以叫龍鬚棗,而且它的產量很低。

那麼最後一種叫酸棗,酸棗是什麼品種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什麼是酸棗樹

酸棗在我們老家人工種植比較少,一般都是野生比較多,小的時候經常去山裡砍柴,然後會經常碰到酸棗樹,如果酸棗成熟後會掉下來,然後我們就撿起來剝開皮吃,非常酸爽,還解渴。

而且每年我們老家這邊老人家還會去撿酸棗來做酸棗糕,酸棗糕大家都很喜歡,可以作為過年茶點讓客人吃。

酸棗它是棗的一個變種,也叫山棗,在我們這裡幾乎都是野生的。它的果實比較小,橢圓形,果皮呈紫紅色或紫褐色,果皮比較厚。吃起來味道比較酸甜,果肉少,果核兩枚。一般樹高四五米,樹幹比較小,一般生海拔高的長在山坡上,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裡。

它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安神、養肝,治療體乏、多夢、失眠、神經衰落、中氣不足、脾胃虛弱等功效。

酸棗樹如何種植

  1. 對環境要求:酸棗樹對土壤要求不高,喜歡溫暖乾燥的天氣,選擇乾燥向陽的山坡、或平地的沙石土壤種植。排水做好不能積水。
  2. 有性繁殖:在9月份秋天的時候,酸棗成熟後把裡面的種子取出,用清水洗乾淨果肉,然後用沙藏的方式處理種子,就是把種植埋入深一米左右的溼沙子裡,然後蒲草把沙子蓋起來。然後在第二年的十月份取出播種,按行距33cm,株距10cm開溝,然後種子間隔保持10cm左右放一粒種子,然後蓋土澆水保溼。然後育苗一兩年後才可以移栽。
  3.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顧名思義是在母樹上分裡栽植的方法。在春季發芽的時候把老的母樹從根部發出的新株跟樹根一起砍下來分離開,然後栽種。

酸棗樹田間管理

  1. 育好苗後,在種植地裡挖種植穴挖穴的寬度在30cm,株距3米,行距6米。然後移植過來,培土踩實澆透水。
  2. 每年都需要基肥追肥,在秋天的時候在樹的周圍挖深溝,然後施有機肥,每株的量可以幾十斤沒問題,然後蓋土。每年三月份要萌芽的時候追肥,有機肥結合複合肥為主。開花前追氮磷鉀和硼砂土等複合肥,還可以噴灑磷酸二氫鉀加硼酸鹽,在五月份開始噴灑尿素或赤黴素加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在六月份壯果期每株施氮磷鉀一斤的複合肥就可以了。
  3. 及時除草,前兩年儘量用人工除草,避免機器除草時誤搶小樹,然後下雨時要及時排水,不能讓水積在樹頭,夏季乾旱過長也需要及時灌溉,保證生長所需水分。
  4. 對幼樹要定型修剪,提高坐果率跟產量。在春季的時候把樹幹高於一米以上全部剪掉,這樣可以長多根側枝,樹冠才會膨大。然後把衰老枝條剪去,比較密,重疊交叉的枝條也去除掉。

酸棗樹病蟲害管理

酸棗樹的病蟲害危害比較少,它的抗逆性很強,所以不容易有病蟲害,主要是要預防棗粘蟲。

棗粘蟲又叫棗實蟲、棗鐮翅小卷蛾、棗菜蛾。它主要吃樹的芽、葉、花、果實。所以會影響樹的生長跟產量。

防治方法:

  1. 秋天在樹上用草誘惑蟲化蛹,然後到了冬天是取下草來集中殺死處理。
  2. 在樹的休眠期把老的樹皮颳去,堵住樹洞把越冬的蛹集中起來燒燬。
  3. 也可以用赤眼蜂來捕殺。
  4. 化學防治用敵百蟲、殺螟松乳油、速滅殺丁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等防治。

以上是針對酸棗樹管理的一些想法,酸棗樹的藥用價值比較高,如果能科學的好好種植,現在也是不錯的。希望以上能夠幫助你初步瞭解酸棗樹。


農村小罡


在我國的華北地區特產一種叫酸棗的棗類,大家可能聽到過都都是紅棗、青棗、冬棗之類的品種,對酸棗的瞭解很少。酸棗本來是生長在野外的一種植物,後來經過人們發現才有了人工養殖,用酸棗榨成的酸棗子也是很美味的果汁,由於酸棗口味偏酸,所以並不是很多人喜歡,但是酸棗的經濟價值還是很高的,小夫下面就來告訴大家酸棗的種植方法。

酸棗的種植地的溼度不能太大要偏乾燥,一般選擇在面向陽光的光照較強的山坡、平原、等地,就算是在路邊也能種植酸棗。種植地也要排水良好,相對較為肥沃的土壤就能種植。而且土壤的通透性要好但也不能過砂,土壤的粘性也不能過重,這樣才不會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全地要分為苗地和種植地,苗地和種植地也要有差別,苗地要整細整平而種植地就不需要太細,我們可以採用穴墾的方式進行,在進行穴墾前要撒上充足的基肥。

我們在播種的時要提前將種子進行催芽,當發芽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就能進行播種了,我們同時也要用藥劑進行拌種,播種的最佳時節一般在四月份左右,播種時播種的密度和株距都分別需要保持五十釐米和三十釐米左右,播種時我們可以選擇穴播或者條播。

播種後七天左右基本就會出苗,出苗後我們要及時的查看田間出苗的情況,並且進行放苗。為了保證棗苗安全的出苗,我們需要對棗苗的情況進行適量澆水,同時田間的雜草也要及時的拔除。當幼苗長到五釐米左右的時候就要進行間苗,一個穴裡只留一株即可。

我們在後期也要對酸棗苗進行修剪工作,在酸棗苗大約長到三十釐米時我們就要進行修剪工作,把它的頂芽進行摘除,這樣能使它的側枝生長得到促進,從而提高酸棗的產量。還需要不定期的對它的枝葉進行修剪和整形,使它的樹冠長的蓬鬆,樹枝間也要通透性好。我們在酸棗樹幼苗時間要多次進行施肥,這樣能促進酸棗樹的生長,我們要在酸棗樹的枝葉生長期、花果期和採果後分別進行一次追肥,追肥時肥料的使用情況可諮詢。為了提高酸棗樹的座果率和減少落果率,可以在它的花果時期進行疏花疏果。

酸棗樹比較常見的病害就是鏽病、縮果病、焦葉病,這些病害我們都可以分別採用波爾多液、葉枯淨、殺菌劑進行防治。其次對酸棗樹很多的病蟲害我們都可以選擇科學的使用藥劑進行毒殺,或者也可以進行人工捕殺害蟲。

以後會介紹更多關於酸棗樹的種植方法,希望大家多多關注。今天的介紹到這裡也就結束了,以上就是小星的一些個人種植經驗並非專業,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小夫會在後期為大家帶來更多更好的種植經驗,請大家能多多的支持關注小夫哦!謝謝大家的支持。





ws古月胡


做樹畦,營造保護行。定植後,應及時做好樹畦,即沿棗樹行向兩側起埝,畦內寬度為1米,土埝寬30釐米、高20釐米,要求踏實。做好樹畦,既便於對棗樹的管理,如中耕、澆水、除草、病蟲害的防治等田間作業,同時也起到對幼樹的保護作用,可有效地避免農機在田間作業時對幼樹的損害。此樹畦,隨著樹冠的加大而逐年加寬。

(3)適時進行肥水管理。為促使新植棗樹加速生長,當新梢長到10~15釐米時,結合澆水或利用雨後開溝追肥,一般每株施尿素0.1千克,以保證新植樹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同時應注重對新植幼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對棗癭蚊、黃刺蛾、紅蜘蛛等害蟲的防治。結合防治害蟲可加入稀釋300~500倍的尿素或磷酸二銨等肥料進行葉片噴施,以促進幼樹的生長,一般要進行3~4次。

(4)合理間作。無論是採用棗糧間作形式還是純棗園形式栽植的棗樹園,栽植的第一年都可間作農作物。為確保幼樹






蘇杭的快樂生活


首先就是選擇種植地了,種植地要選在光照比較強的山坡、平原或者丘陵等地,甚至在路邊就可以進行中孩子,種植地的環境溼度不能太大,要偏幹,排水性要好,比較肥沃的土壤中進行種植就可以了。土壤的粘性不能太大,土壤的通透性也要好,不能選擇純砂土進行種植,會降低土壤的通透性的。種植地選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整地了,整地的時候要分成苗地和種植地兩塊,苗地的土質要耕細整平,種植地的土壤不能太細,採用穴墾的方法就可以了,但是兩塊地在整完地之後都需要施上充足的基肥。

種子不能直接播種,要先催芽,而且發芽率要到達比較高的程度才能播種,還需要用藥劑攪拌,酸棗的播種時間大部分是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種植的密度最好是按照每行50釐米,每株30釐米的距離進行穴播或者條播都可以。

播種之後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正常的情況下種子基本都已經長出了幼苗,所以我們就要到苗地裡查看出苗的情況,及時的放苗,用來保證酸棗的出苗率,根據具體的生長情況進行適量的澆水,再將田間的雜草拔除。等到幼苗長到5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間苗了,每個種植穴裡只需要留下一株幼苗就可以了。


免費看面相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酸棗樹幼苗長到30釐米左右高的時候,要將它的頂芽摘掉,可以加快側枝的生長,提高酸棗的產量。然後就是還要不定期的給酸棗修剪和整形,整形的話要保證酸棗的樹冠比較蓬鬆,修剪是將長得比較密集的枝葉剪掉,增加幼苗之間的通透性。幼苗期的酸棗一年裡需要進行多次施肥,才能讓幼苗更加快速的生長,成年的酸棗樹一年只需要追三次肥,分別是生長期、花果期和採收後,還有酸棗在花果期的時候要進行合理的疏花疏果,可以相對的提高座果率。

最後就是病蟲害了,病蟲害是所有的種植戶最頭疼的事情了,酸棗樹常見的病害有鏽病、焦葉病和縮果病等,像蟲害的話,有棗粘蟲。蟎蟲、黃刺蛾和螟蟲等,我們在平常要做好田間的管理,發現病蟲害及時的使用相對的藥劑噴灑,達到防治的作用。

希望能幫助到你




小肥燕


(1)覆膜增溫保墒,促使髮根生長。棗樹栽植的當年,由於管理不善常出現遲遲不發芽的“假死現象”,群眾稱之為“棗樹當年不發芽不算死”。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於北方乾旱地區春季乾旱多風,易造成所栽棗樹大量失水而致。解決的方法就是,栽後及時灌足水,待水滲入土壤之後,及時鬆土,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樹盤。這樣做既可有效地起到保墒作用,同時也可起到提高地溫,促進早生根、快生長的目的。一般每株新植棗樹用一塊1米見方的塑料膜進行覆蓋。(2)做樹畦,營造保護行。定植後,應及時做好樹畦,即沿棗樹行向兩側起埝,畦內寬度為1米,土埝寬30釐米、高20釐米,要求踏實。做好樹畦,既便於對棗樹的管理,如中耕、澆水、除草、病蟲害的防治等田間作業,同時也起到對幼樹的保護作用,可有效地避免農機在田間作業時對幼樹的損害。此樹畦,隨著樹冠的加大而逐年加寬。(3)適時進行肥水管理。為促使新植棗樹加速生長,當新梢長到10~15釐米時,結合澆水或利用雨後開溝追肥,一般每株施尿素0.1千克,以保證新植樹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同時應注重對新植幼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對棗癭蚊、黃刺蛾、紅蜘蛛等害蟲的防治。結合防治害蟲可加入稀釋300~500倍的尿素或磷酸二銨等肥料進行葉片噴施,以促進幼樹的生長,一般要進行3~4次。(4)合理間作。無論是採用棗糧間作形式還是純棗園形式栽植的棗樹園,栽植的第一年都可間作農作物。為確保幼樹的生長,間作植物一定要選擇矮稈的,最好選擇花生、大豆、綠豆等豆科植物,也可間作些瓜菜類植物,以提高經濟效益。這樣,由於對間作物肥水的投入也會促進棗樹的生長。在栽植後澆水或降雨後,都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確保幼樹生長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苗鄉金鳳傳七


覆膜增溫保墒,促使髮根生長。棗樹栽植的當年,由於管理不善常出現遲遲不發芽的“假死現象”,群眾稱之為“棗樹當年不發芽不算死”。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於北方乾旱地區春季乾旱多風,易造成所栽棗樹大量失水而致。解決的方法就是,栽後及時灌足水,待水滲入土壤之後,及時鬆土,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樹盤。這樣做既可有效地起到保墒作用,同時也可起到提高地溫,促進早生根、快生長的目的。一般每株新植棗樹用一塊1米見方的塑料膜進行覆蓋。

(2)做樹畦,營造保護行。定植後,應及時做好樹畦,即沿棗樹行向兩側起埝,畦內寬度為1米,土埝寬30釐米、高20釐米,要求踏實。做好樹畦,既便於對棗樹的管理,如中耕、澆水、除草、病蟲害的防治等田間作業,同時也起到對幼樹的保護作用,可有效地避免農機在田間作業時對幼樹的損害。此樹畦,隨著樹冠的加大而逐年加寬。

(3)適時進行肥水管理。為促使新植棗樹加速生長,當新梢長到10~15釐米時,結合澆水或利用雨後開溝追肥,一般每株施尿素0.1千克,以保證新植樹生長髮育對養分的需求。同時應注重對新植幼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對棗癭蚊、黃刺蛾、紅蜘蛛等害蟲的防治。結合防治害蟲可加入稀釋300~500倍的尿素或磷酸二銨等肥料進行葉片噴施,以促進幼樹的生長,一般要進行3~4次。

(4)合理間作。無論是採用棗糧間作形式還是純棗園形式栽植的棗樹園,栽植的第一年都可間作農作物。為確保幼樹的生長,間作植物一定要選擇矮稈的,最好選擇花生、大豆、綠豆等豆科植物,也可間作些瓜菜類植物,以提高經濟效益。這樣,由於對間作物肥水的投入也會促進棗樹的生長。在栽植後澆水或降雨後,都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確保幼樹生長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李波在農村


  摘要 介紹野生酸棗樹改接利用綜合管理技術,包括清理林地,選擇砧木,做好改接基礎準備;選擇適宜品種,採集優良接穗,細緻蠟封待用;適時改接,方法得當,精細操作;科學管理,配套完善,確保成活,豐產豐收等方面內容,以供參考。

  

  1 清理林地,選擇砧木,做好改接基礎準備

  野生酸棗多生長在陽坡、半陽坡,應選擇土壤條件相對優越、陽坡、坡度小、土層深厚且集中連片的野生酸棗林進行改接,以達到商品化生產和便於管理的目的。首先進行林地清理,本著去弱留強、去病留壯、去小留大、去老留新、去密留稀的原則,按照1.5~2.0 m的株行距間伐,並清除保留株周圍的野生雜木及雜草[1]。嫁接前要對每株酸棗進行壘堰修盤,或修條田、魚鱗坑,做到“一樹一庫”,具體根據地段緩陡程度而定。陡坡地段修成魚鱗坑,外高內低,活土層30 cm以上,面積不少於1 m2;緩坡地段修成寬1.5~2.5 m的反坡水平階或梯田,使酸棗位於階面裡沿,耕作帶深翻60~80 cm,注意挖築排水溝,每隔2~3 m築一橫埂,攔蓄雨水,減少徑流。嫁接前有條件的還應灌透水,並株施尿素100 g。

  2 選擇適宜品種,採集優良接穗,細緻蠟封待用

  荒山上的酸棗樹,很多生長在石縫裡、地沿上,人工嫁接改良後,大多仍然處在半野生的狀態,因此嫁接的品種必須適合這種環境生長特點。目前,不少人提倡山上改接成冬棗、雪棗、梨棗等時興的大果型鮮食品種,實踐證明此種做法不合適,因為這些品種適宜栽培在土層深厚、管理比較精細的平原果園,才能表現出其優良特性。而在山區的乾旱粗放條件下會導致大量落果、病害,而且品質也明顯變差,如果採摘不及時很容易出現爛果。筆者前幾年在當地南部山區試驗推廣了酸棗嫁接金絲小棗(金絲3號、金絲4號),該品種抗乾旱,耐瘠薄,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太苛刻,而且既可鮮食又可幹曬,非常適合大面積荒山開發。還有一些品種如西部的大棗、長棗也適合嫁接[2-3]。

  結合冬季修剪,從健壯的棗樹母株上選擇接穗,一般選擇樹冠外圍生長充實的一年生棗頭或二次枝作接穗。要求其長度30 cm以上,直徑4 mm以上,按品種捆好後置於潮溼陰冷處沙藏。春季嫁接前,將接穗放入100 ℃左右的石蠟中蘸一下,注意接穗兩頭均要蘸,該過程稱為封蠟。封蠟的接穗應立即嫁接,以防養分和水分散失,如果嫁接不完,應將接穗存放在低溫高溼的環境中。夏季嫁接可隨採隨用。

  3 適時改接,方法得當,精細操作

  酸棗改接,一般從3月開始,一直嫁接到立秋前後,歷期超過100 d。可根據季節和砧木生長狀況選用適宜的嫁接方法。春季發芽前2~3周時砧苗處於休眠期,形成層不離皮,適宜腹切接和舌接;從發芽到以後的3~4周內,氣溫達到15 ℃左右,其韌皮容易剝離,此時適宜皮下接;6月下旬到7月中旬,砧木離皮,可利用直徑3~4 mm的一年生接穗進行芽接;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期間,是皮下接和舌接的最佳時期,成活率最高,接後10 d即可發芽,但此時要注意用塑料薄膜“包紮”遮蔭和保溼。注意5月下旬到6月下旬期間,枝葉、根系儲存養分多,嫁接口易發生傷流,不宜嫁接。

  生產中多采用腹切接和插皮接。腹切接:嫁接時,剪斷砧木,將砧木斷面剪成斜面,斜面高的一側向下斜剪,深達木質部,橫深不超過砧木接口粗度的1/3;將接穗削麵削成不低於3 cm長的偏楔形,嫁接時長削麵向外,短削麵向內,插入砧木,然後用塑料布綁實捆嚴。插皮接:嫁接時,先橫剪短砧木,選皮部光滑處用刀豎切,深達木質部,剝開皮層,呈三角形裂口;將嫁接芽的背面削成不低於3 cm的長削麵,呈馬耳形,削麵向裡插入砧木皮層內,削麵上端稍露白0.5 cm,然後用塑料布綁嚴。

  4 科學管理,配套完善,確保成活,豐產豐收

  酸棗嫁接技術操作要求不高,但栽培管理至關重要,如果只重視酸棗的嫁接,而忽視接後管護,雖然成活率會變高,但保存率低。

  4.1 刨樹盤

  嫁接20 d後,如果已經成活,應將樹體周圍的雜草清除,刨出樹盤。注意當年樹盤不宜過大,以免根系受傷,影響長勢,可在嫁接苗保活後逐年擴大,以最大限度積雨貯水[4]。

  4.2 除萌

  嫁接後,應將砧木萌發出的萌櫱清除,以保證結合癒合的養分供應,促進幼樹的快速生長,提高保活率。

  4.3 解綁

  一般在接口愈傷組織完全癒合時進行解綁,如果解綁時間過早,則會導致接口愈傷組織遇風乾枯,嫁接失敗;過晚則會抑制接口處生長,呈凹形,易風折。

  4.4 立柱

  嫁接成活後,容易出現枝繁葉茂的頭重腳輕現象,極易遭受風或雨傷害而折斷。因此,當嫁接苗長至30 cm以上時,在解綁的同時進行立柱,即將苗木縛綁在立柱上。

  4.5 病蟲害防治

  新生苗的蟲害主要有棗尺蠖、棗癭蚊、棗象甲、黃刺鵝等,應掌握害蟲發生時間,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10%氯氰菊酯乳油、2.5%敵殺死乳油、20%速滅殺乳油2 500~3 000倍液等藥劑。

  4.6 定幹修剪

  酸棗改接後,當年生長高度一般在1 m左右,可於休眠期進行定幹修剪。在對主幹進行破頭修剪時,將剪口下第1個二次枝從基部剪除,以促發新棗頭。對幹上的二次枝,在長到距離地面40 cm時,開始按照20~30 cm間距,對不同方向的二次枝進行短截,以促發新主枝,這樣第1年培養3個主枝,第2年培養2個主枝,第3年培養1個主枝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