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意、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為達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德意日法西斯通過締結一系列政治、軍事協定。構建了軸心同盟,共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三個法西斯國家之所以能走向聯合,還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這跟它們一戰後的經歷十分有關係。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平僅存2O年。斯塔夫裡阿諾斯認為這就是“20年的休戰”,小約瑟夫·奈則稱之為“一次幕間休息”。兩人的言外之意都是:兩次世界大戰似乎就是一次大戰的兩個不同階段罷了。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意、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實際上,一戰後的世界格局,基本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來維持,而德國是對凡爾賽體系最不滿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在政治、經擠,還是在軍備上,德國都受《凡爾賽和約》的嚴格限制。德國人覺得,該和約對他們十分不公平:我們有什麼罪啊?大家都是帝國主義,我們不就是打了敗仗嗎?下次我們打贏就行了。協約國軍總司令、法國陸軍元帥福煦看到《凡爾賽和約》的內容後,仰天長嘆:“這不是停戰,而是二十年休戰。”可見,這也是導致二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於是,自希特勒“掌控”德國後,就將最終目標設定為:奪取世界霸權,換得“生存空間”,而最後、最根本的手段則是發動戰爭。只是一戰後德國的經濟一團糟,沒有經濟支撐的軍事也如同海市蜃樓。希特勒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實施其稱霸世界的計劃。

1936年,希特勒僅以四個旅的兵力“挺進”萊茵非軍事區,這是其第一次軍事冒險獲得了成功。要知道,當時旁邊就駐紮著兵力不一下一百萬的法軍,以及周圍都是其“領導”的協約小國。希特勒真的是在拿老本做賭注,但是他賭贏了,因為那一百多萬的法軍沒有抵抗。事後他心有餘悸地說:“進軍萊茵區後四十八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因為我們當時所擁有的那點點軍事力量,即使用來稍微抵抗一下,也是完全辦不到的。”自此,德國加速大規模擴軍備戰。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意、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不過,希特勒內心也很清楚:要取得勝利,德國唯有在臨戰準備上先發制人。於是,他趁戰勝國正處於分裂狀態,利用了西方國家同社會主義蘇聯的矛盾,發動“閃擊戰”,順利進軍萊茵區,“攻佔”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走廊以及但澤。

當然,西方列強的“綏靖政策”也大大鼓勵了希特勒。原本,德國陸軍根本沒有準備於1939年發動戰爭。因為當時僅波、法兩國就有183個師的兵力,而德國僅有98個師,其中36個師還沒有受過軍事訓練,也就是還沒有編制。希特勒敢於發動戰爭,正源於其賭徒思想,而“綏靖政策”就是其救命稻草。正如在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國三軍高級將領的講話中,提及:(綏靖政策)經過兩三年將會消失。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不發動戰爭,將來英法與蘇聯就有可能聯合起來,到那時,德國將腹背受敵。於是,希特勒提前冒險發動戰爭。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意、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還有日本,儘管一戰後的國際關係對它不利,但是它在“華盛頓體系”中也獲利很多,如獲得了西太平洋上的海上霸權。只是,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分子還是對此強烈不滿。因此,在華盛頓會議召開後不久,日本就通過征服世界的“大陸政策”,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侵華行徑。

當這一切對西方列強的根本利益沒有造成威脅時,英法美等國也採取“綏靖政策”,一旦其利益受損,就開始干預日本的軍事行動。

這讓日本國內的軍國分子更加“義憤填膺”,他們認為美國利用“華盛頓體系”不斷施壓日本,如拆散“英日聯盟”,限制日本海軍艦艇噸位,利用“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牽制日本獨霸中國……

於是,日本於1933年3月27日退出了國聯,次年宣佈廢除海軍軍備條約,1936年1月15日宣佈退出海軍裁軍會議……成為首個公開反對華盛頓體系的國家。

不過,就在日本準備“玉石俱焚”地實現目標時,它突然發覺自己已經四面楚歌了。害怕孤立的日本,恰逢德國向它伸出了“橄欖枝”。

二戰中的“軸心國”德、意、日,為何能湊在了一起?


與德國、日本相比,意大利法西斯的形成要早得多,當時墨索里尼十分渴望恢復大羅馬帝國。於是,隨著德、日“軸心國”同盟的形成,意大利迅速靠攏這個組織。1936年10月,德國與意大利簽訂《柏林協定》,承諾在重要國際問題上相互合作並採取共同方針。墨索里尼稱該協定標誌著:“新的時代己經開始”,“羅馬和柏林的垂直線……是一個軸心,可以在這個軸心周圍團結所有願意進行合作和維護和平的歐洲國家。”

不過,儘管是“法西斯”的締造國,但其實際上就是個跟班的。因為,這場戰爭完全是他一個人想發動的戰爭,完全是為了個人的夢想,況且他又無法說服全意大利人跟他一起“玩”,因此這注定是一場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