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成功,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增加了,分佈區從259平方公里擴大10倍

在地球上,隨著生態系統的改變,不少的生物都面臨滅絕。而根據科學雜誌最新報告顯示,人類將第一種可能滅絕的“貓科動物”挽救回來了,數量在不斷的上升之中,這就是“伊比利亞山貓”。根據科學記錄來看,在二十年前,該生物剩下不到100只,不得不採用人工繁殖和棲息地管理來進行維護,該計劃的實施,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效果,所以面臨滅絕生物的挽救成功這是一個最大的好消息。

成功,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增加了,分佈區從259平方公里擴大10倍

在2000年的時候,伊比利亞山貓的滅絕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就是獵物的流失,棲息地的侵蝕,加上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而在2002年,《紐約時報》再次進行了一次統計,依然不到100只,其中只有四分之一是雌性,所以想要將“負數”變成“正數”的困難還是比較大的,而LIFE + Iberlince計劃的成功實施,如今數量增加到將近700只(100變700),所以說明人類只要保護,沒有什麼達不到的。

成功,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增加了,分佈區從259平方公里擴大10倍

這裡簡單插播一個“話題”那就是如人類保護環境一樣,如果我們保護了環境也不會變成越來越糟糕,而主要是實際行動的人不多,多了必然就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不一樣了。並且在本次的“貓科動物”挽救之中,科學研究者們增加了它們的生存區域,山貓不再侷限於約100平方英里(約259平方公里)的區域,現在分佈在面積擴大了10倍,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命運的改變,再次給我們提醒了環境帶來的影響。

成功,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增加了,分佈區從259平方公里擴大10倍

當然,在今年除了迎來這個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挽救成功的好消息之外,其實還有不少關於生物發現的好消息。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一個被宣佈滅絕的生物突然出現了,科學家們對它的“復活”完全是不知道什麼情況,自然狀態下的出現,確實我們看到也會出現不解的情況,這是來自朴茨茅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說明,科學家稱,該生物在13.6萬年前就滅絕了,是一種陸地鳥——白喉秧雞(Dryolimnas cuvieri)。

成功,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增加了,分佈區從259平方公里擴大10倍

《林耐學會動物學雜誌》最後公佈了它“原狀復活”,所以是非常罕見的。居然是真的,但具體的原因還沒公佈,白喉秧雞本身是屬於一種不會飛的鳥,加上生活在島嶼之上,所以只要海平面上升,就會出現滅絕的情況,而本次的發現算是一個意外,如今它還是生活在塞舌爾的阿爾達布拉(Aldabra)環礁上。不過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如果海平面再次上升,那麼阿爾達布拉環礁就會被水淹沒,白喉秧雞則將再次滅絕。

成功,面臨滅絕的貓科動物增加了,分佈區從259平方公里擴大10倍

那這問題就來說,到底被淹沒的時候,它是居住在哪裡的?難道是又進一步淨化了,是不是滅絕的生物未來都可能再次出現?這個答案就不得而知了,其次就是今年還發現了幾種可能滅絕的生物,例如費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龜,巨型蜜蜂,臺灣雲豹等,前兩種是確定發現了存活生物,而臺灣雲豹是說有人拍攝到它的照片,沒有見到活體生物,所以未來會不會意外地出現更多可能宣佈滅絕的生物,還是挺期待的,出現也說明了一個環境好壞的問題,謝謝大家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