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國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到底有多大?

鍾勇180607335


很簡單,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表揚孩子,容易讓孩子自以為自己不用努力就很聰明,比一般孩子厲害,沾沾自喜,容易膨脹,不再繼續努力。而鼓勵則是鼓勵孩子付出的努力,從他的內驅力出發,讓孩子懂得要努力才能獲取成功,受到鼓勵後,自內到處地主動想要再去做這件事。

例如:

1.又考了一百分,寶貝你真棒!次次都滿分,你真是個天才!

當孩子當一百分的時候,表揚他很棒。孩子就會認為:我就是天才,我不用學都可以考一百分。那我幹嘛還要這麼辛苦學習呢?

漸漸地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滿。自以為自己最厲害,無人可比。不需要付出努力也能成功。

要是哪一次碰壁了,結果想當然打擊是毀滅性的。

2.相反,當你鼓勵孩子:哇,又考滿分啦?太好了,你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我真為你驕傲!

這樣鼓勵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說:嗯,考試是通過我努力得來的。不努力真的考不了滿分啊。考一百分的感覺太好了,下次還要繼續努力!

這樣一來,孩子的內驅力就出來了,不需要催促不需要威逼利誘,孩子也會自覺地去學習。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兒,國際IP童話繪本作者,編輯,繪本閱讀指導師,早期教育研究會會員。分享國際前沿育兒理念。歡迎關注。


琉璃巧育兒


如果你到美國“表揚孩子”常要因表揚不當而賠禮道歉的。

我一個朋友去美國,看著金髮碧眼、皮膚白皙、言笑嫣嫣長得像磁娃娃一樣可愛的美國小女孩子,像在國內一樣,伸手撫摸了小女孩子的臉,然後,情不自禁地表揚說:

“你長得真漂亮,笑得真可愛!”

等小女孩子離開後,孩子的母親鄭重的對我那位朋友說:

“您要為剛才的話向孩子道歉!”

我的朋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疑惑地望著那位年輕的美國媽媽。

她說:“你誇孩子漂亮,她就會以此為資本,瞧不起那些長得不漂亮的孩子;一個人長相來自父母,與她努力無關,這樣也會給她造成一種錯覺!同時,您伸手撫摸她,這也會讓她形成誤會,認為她的身體別人也可以觸碰!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我的朋友非常尷尬,那位女士為了緩和氣氛,又說道:“當然,您也不是不可以表揚孩子,你表揚她‘笑得真可愛’就非常棒!——因為那是需要她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

其實,外國人也不是不表揚孩子,他們只是肯定孩子通過努力而給予表揚和肯定,對於先天性的比如相貌卻是表揚的禁區。

美國斯坦福大學所做的實驗,旨在證明調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發掘孩子內在潛力,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讓他們形成自我期待效應。這種效應又叫“皮革馬林效應”。我們通俗地把它稱之為“鼓勵”。

“鼓勵”和“表揚”都是對孩子施加的一種積極影響,只不過“表揚”關注的是過去,是對孩子過去表現的一種肯定和讚許;“鼓勵”則是對孩子未來的期望,這種“期待”會喚醒孩子努力的願望,以期符合他人或者自己的期望,解決的是學習動力問題。

所以說“棒極了”和“你可以做得更好”這是我去國外時與同行交流聽到的最多的兩句話,你借鑑一下,用到孩子的身上,一定會產生神奇的功效。


青衫李探花


美國斯坦福實驗說明了“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的差別差別很大,仔細想想,在我們身邊那些“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的差別就知道了。

在崇尚“賞識教育”的今天,我們做家長或者老師的都在誇孩子,誇孩子聰明,誇孩子棒。孩子會自己吃飯了,我們趕快誇孩子“你真棒!”;當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了,我們誇孩子“真聰明!”我們可能會在看到孩子打掃一些衛生立馬就說孩子“你真棒!”

其實正是這些所謂的“表揚孩子”把孩子變的心理脆弱,經不起別人一點的質疑,當受到一點委屈時就覺得所有人虧欠了他。

當孩子想玩別的孩子玩具的時候,別的孩子必須給我,否則就會哭鬧;當做了某件事情沒有得到誇獎的時候,感覺所有人都對不起自己,再說那些受了一點委屈和挫折就要死要活的孩子,這些都是被過分的表揚孩子造成的。

與表揚對應的就是批評,當孩子做錯了事情要批評,當孩子成績不好要批評,當孩子沒有按父母的說法去做時要批評,我們認為批評是杜絕孩子犯錯的最好工具,其實杜絕孩子犯錯的最好工具是鼓勵。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鼓勵孩子加油是最好的辦法,沒有那個孩子想考個不理想的成績。

所以說,可以表揚孩子,但是要表揚的具體,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的棒,哪裡做的好;鼓勵孩子更不可少。


然規教育說


在這個試驗中,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發現:當表揚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風險。被表揚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而被鼓勵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兩者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

《正面管教》一書中寫到:讚揚教給孩子的是依賴於他人的外在評判,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內在智慧和自我評價,他們逐漸相信:“只有別人說我好,我才算好。”還會讓孩子盡力避免犯錯誤,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相反,鼓勵則教會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正確的事的能力。

在孩子幹得漂亮的時候,就需要警惕,去鼓勵孩子而非表揚。

先來看看一組表揚和鼓勵的說法:

發現了沒?表揚的主角是家長,是家長的感受;鼓勵的主角是孩子。這是二者間最根本的區別。要做到鼓勵,就需要我們把心放在孩子身上,觀察和體會。

另外,表揚針對的往往是結果、是不可控因素(如聰明、漂亮),鼓勵針對的是過程,是改進的行為,是閃光的品質。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德雷克斯多次提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而鼓勵是大人在幫助孩子時應該學會的最重要技能。

常用的3種鼓勵句式:

1、描述型:我看到你……/我發現……,可以歸結到“標籤”詞或孩子感受。

標籤詞,比如:勇敢、堅持、友愛、分享、有禮貌……

描述具體行為:

“我看到你自己用勺子吃飯,在吃飯這件事上獨立了。”
“我看到你主動和鄰居們打招呼,這就是有禮貌。”

即使結果不太理想,也要看到孩子的進步,比如:

“我發現昨天錯了5道,今天錯了3道,進步了2道,這是你做到的!”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問感受:

我看到你做到了XXX,你感覺怎麼樣?怎麼做到的?

讓孩子做分享,我們做聽眾,從而使孩子得到鼓勵。


2、感激型:我謝謝你……,感謝努力而非結果。

“今天吃完飯你一起收拾了碗筷,我謝謝你幫忙!”
“我謝謝你今天幫忙倒了垃圾!”

3、授權型:我相信你……給孩子信心和力量

這句話一定要在真心相信孩子能做好的時候才說,而不能是敷衍。


做錯事的孩子,更需要鼓勵。《正面管教》書中提到:不良行為的背後隱藏著失望,當通過鼓勵消除失望感的時候,不良行為的動機也就消失了。

電影《墊底辣妹》中,主人公沙耶加從小太妹逆襲,成功考入日本一流大學慶應大學(相當於國內北大清華)。其中,離不開母親的鼓勵。

一次母親被老師叫到學校,老師指責女主不良行為時,母親首先是抱歉和反省自己的行為,但話鋒一轉,卻鼓勵了孩子的正義。

中國的家長們都擅長尋找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但是看到什麼就得到什麼。

如果把優點比作太陽、缺點比作星星,我們多認可和鼓勵孩子,太陽的光芒就會越來越耀眼,星星會在這樣的光芒下慢慢消失不見。

要知道,孩子們長大後在社會上立足,靠的正是自己的擅長之處。而這離不開父母的鼓勵。

話出口前,讓我們多停上一秒鐘,用“我看到、我謝謝、我相信”的句式把表揚變成鼓勵,把即將出口的否定和打擊變成鼓勵,讓孩子從我們這裡得到更多的力量,他們才會變得不怕犯錯、不去逃避,才會一直溫暖先前。


桐悅匯


表揚與鼓勵,兩者最大的差別是——表揚更注重的是結果,鼓勵更注重的是過程!


表揚與鼓勵最本質的區別

當孩子在某一件事上的做法超越了他平時到底表現,或者取得的成績比之前要優秀,這時候孩子更多的會得到表揚。而當還在在某件事做的並不順利,或者取得的成績不盡如人意,這時候就更多的需要鼓勵。兩者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此!


表揚與鼓勵,拿捏好尺度很重要

新生代的家長一般都接觸到了國外的教育方法,所以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對孩子正面評價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長根本拿捏不好一個度,什麼事都會鼓勵孩子,不分程度,不分場合!我曾親眼目睹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自己去上廁所後,媽媽居然說:你真棒,自己就能上廁所!我當時就愣住了!這不是一個孩子應該會做的麼?這個是我寫這篇回答時候能想到最深刻的一個事!


兩者共存,促進孩子茁壯成長

前面我也提到了,拿捏好尺度很重要,不然這種正面教育就會適得其反。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更多的給予鼓勵,讓孩子更能知道過程的重要性。家長應該淡化結果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在孩子取得好成績之後,應該表揚,但絕對不是沒有尺度的表揚,可以給他一個獎勵,但不要總拿這一個事說,孩子也會覺得因為這個事媽媽會表揚我,而一直在這件事上找理由的!只有兩者很好的共存才能讓孩子更健康茁壯的成長!


這就是我的觀點,如果有說的不對的,望指出。


PS教學簡單哥


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表揚孩子,短期效果挺好,孩子會因為得到表揚而開心,但長期使用表揚的話,會將孩子的內在動力轉化為“求表揚、求獎勵”的外在動力。頻繁的使用表揚和獎勵,會損害孩子對一件事情本來的興趣,而迷失在表揚和獎勵當中。讓孩子的幸福感急劇降低!

而鼓勵,則會提升孩子的內在動力,會培養出內心有力量的孩子!

表揚,大多是針對結果的,比如考了第一名、比賽獲得了勝利;

鼓勵,大多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比如:你考試前努力學習了、你認真的對待了這場比賽。

表揚,會讓孩子特別關注結果,如果失敗了孩子會特別有挫敗感,很沮喪,覺得自己不夠聰明;經常得到表揚的孩子,還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新的東西,因為他們擔心得到批評或者“不夠聰明”的評價;

鼓勵,會讓孩子關注過程,如果失敗了,孩子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然後積極尋找原因和解決辦法,爭取改善情況;經常得到鼓勵的孩子,很願意接受新的挑戰,因為在新的挑戰中他們能得到更好的提高,而不是過度關注最終的結局是勝是負。

斯坦福大學做的這個實驗,就非常典型的說明了鼓勵與表揚的差異。

實驗的名稱就叫做“表揚毀掉孩子,鼓勵成就孩子”,非常一陣見血,非常言簡意賅!足夠引起大家的警醒!

這個實驗的具體內容,在我的文章裡有詳細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文末看一看。

在此之前,我先來舉個例子,說一說“表揚是如何讓孩子的興趣徹底消失的?”

國外的一個街道,有幾個孩子特別喜歡踢一個老太太門口的垃圾桶,他們覺得特別好玩,每次踢都笑得前仰後合。

老太太對聲音很敏感, 這些踢垃圾桶的噪音讓她非常不舒服,老太太提醒這幾個孩子不要踢了,結果說了幾次也不管用!

後來,老太太就用了表揚加獎勵的方法。

她對幾個男孩子說:“我見你們踢垃圾桶真開心,越踢這聲音越好聽。這樣,每次你們踢,我都給你們2元錢,作為獎勵,好不好?”

男孩子們自然非常開心, 既能如願的踢,而且還有錢拿,太好了!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就這樣踢了幾天,老太太很守承諾的給他們付錢。

這一天,老太太說:“我的錢不多了,從今天起我只能給出1元錢了。”孩子們有些失落,但是1元也挺好,也能買些零食,於是繼續踢,老太太繼續付錢。

又過了幾天,老太太說:“我的錢沒有多少了,從今天起我無法支付你們這個費用了,否則我就無法生活了。”

孩子們一聽,沒錢了?沒錢誰還給你踢垃圾桶呢?

於是,再也沒有孩子去踢這個垃圾桶了!

踢垃圾桶這個事情,給孩子帶來的樂趣,應該再老太太獎勵前後,都是一樣的,是沒有變的!

可是,為什麼在老太太獎勵之前,孩子們那麼快樂;再得到獎勵之後再取消獎勵,孩子們就不再踢了呢?

因為表揚和獎勵把孩子對踢垃圾桶這件事的內在動力和內在興趣,成功地轉化成了外在動力!

因為有金錢獎勵的這個外在動力,孩子們才在繼續踢垃圾桶的行為!

因為金錢的獎勵,已經讓孩子們失去了踢垃圾桶的興趣,轉為了對金錢的興趣。

而當金錢這個外因一旦消失,那麼孩子踢垃圾桶的外在動力就消失了,所以就不會再做這個行為了。

同理,我們對待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

  • 考一個100分,獎勵一個玩具;
  • 考一個第一名,獎勵一次遊樂場;
  • 考上某個中學,獎勵一部手機;……

如果,你們一直這樣通過獎勵來推動孩子學習的話,後面可能會失效!因為:

  • 孩子一旦對你的獎勵無動於衷的話,他就沒有動力再去努力學習!
  • 當孩子對你的獎勵無動於衷的話,你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再推動孩子努力呢?

獎勵和表揚,是本質相同的方式。

而鼓勵,則是在激發孩子的內在力量!是在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媽媽看到你這學期很努力的學習,而且形成了檢查的好習慣。你值得擁有這個第一名!”

表揚,只能用在孩子取得好成績或者比賽贏了這種成功的時刻。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表揚就無法說出口,也無法起到作用。

但是鼓勵,卻可以用在任何場合。

關於鼓勵與表揚的詳細區別與用法,歡迎關注我並閱讀我的爆款原創文章:《你會鼓勵孩子嗎?鼓勵絕不是表揚,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天壤之別!》,這篇文章詳細了介紹了斯坦福大學的這個實驗,以及如何正確使用鼓勵的語言。

內容很詳細,實操性也很強,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非暴力溝通”的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原創文章是基於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是個人感悟,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我很開心。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都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總受批評孩子,總受批評的孩子他只會看見自己的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久而久之,這種孩子會有自卑,信心不足,膽小怕事,甚至年齡大一點的話會很叛逆,相反,如果是長期被鼓勵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就會很活潑,很陽光,很自信,但是,並不是說被鼓勵的孩子就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在不斷的犯錯並改正的過程中長大,如果只是一味地鼓勵表揚,而不指出孩子不足之處的話,那麼孩子將成為一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人。所以我們教育孩子要恩威並施,不能溺愛,也不能過於嚴厲!


五彩幻想


現在都提倡鼓勵孩子,多讚美孩子,多表揚孩子,正面管教孩子。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就像人們健康需要陽光一樣,但是如果站在太陽下面暴曬,會出現什麼結果呢?那就是皮膚曬破發炎。所以無論是所謂的表揚還是鼓勵,我們不需要弄明白他們什麼區別,因為誰也無法區別這些本來就模糊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我們要明白如何正確表揚孩子,如何正確地讚美孩子,如何給孩子說話。

有一本書,淘寶上買的,我一直在看,推薦給大家,《慧做父母》,給大家拍幾頁,希望對這個問題有幫助。




育兒好粑粑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在育兒的道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看似都是對孩子積極的肯定,但其中的差別很大。

菲爾茨博士等人在《0-8歲兒童紀律教育》更是這樣說:“表揚不僅不會增加可取的行為,而且事實上,它甚至會對(孩子)自尊產生消極影響”。

因為當我們表揚孩子,“你真棒”、“我為你感到驕傲”時,我們正在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權威人物。這個權威人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才是最好的,我們傳達的這些信息會使孩子慢慢形成依賴他人來告訴自己有沒有做對的習慣。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自主判斷的主動性和獨立性,進而降低自我尊重的意識和能力。

那聽著好像不能對孩子說好話了?當然不是。

菲爾茨博士等人說,可以用鼓勵代替表揚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是,對他們的興趣、欣賞和尊重,而不是將我們的判斷強加給孩子

具體地,可以嘗試這樣鼓勵孩子:

1. 具體描述孩子做了什麼,而不是給孩子貼標籤

斯坦福Dweck教授在談到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時,就曾強調要更加明智地表揚孩子不要表揚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要用類似“積木搭的好棒啊,你是未來的建築師!”、“寶貝,你太聰明瞭!”這樣模糊的語句表揚孩子。這樣做並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學的更好,反而會使孩子認為自己被重視、被表揚僅僅是因為智商。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會拒絕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擔心搞砸了,自己看起來“不聰明”、“很蠢”,長此以往,他們慢慢失去了對學習的積極性。

具體描述代替評價性的表揚,例如用“哇,你將所有的積木都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了!”代替“積木搭的好棒啊,你就是未來的建築師”,更能讓孩子將注意力放在具體的事情或行為。

2. 提問也是一種代替表揚的鼓勵方式

孩子在畫畫、搭樂高或者其他事情時,會詢問我們的意見。“媽媽,你看我畫的畫,好看嗎?”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落入孩子尋求表揚的圈套,脫口而出的表揚:“畫的真棒!”

但如果我們多了一個心眼,不想表揚他而是鼓勵他,可以試著向他提問:“哇,看你畫的形狀和顏色!你是怎麼想到這樣畫,使用這些顏色的?”

孩子不會覺得失望,他會饒有興趣地跟我們解釋他的想法,因為我們的提問,雖然不是表揚,但依然表達了我們對他的重視,我們認真看待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我們都能多多鼓勵孩子,孩子也能從鼓勵中獲得成長,發展成成長型思維。

最後,歡迎大家補充。


mom看世界


在我看來,表揚孩子和鼓勵孩子都是很正確的,激發孩子潛能的正面行為,但代表的意義完全不同。

表揚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樹立是非觀,知道ta做件事是對的,能給別人帶來正面意義。

表揚,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喜歡誇獎和讚美是人性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

鼓勵,則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挫傷。在成長路上,孩子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強,一旦遇到了一點小失敗,就不願意再進行新的嘗試,可是這樣怎麼能夠進步呢?於是家長就需要給予小孩更多的鼓勵,讓ta從一次次的嘗試中找回自信,變得更加樂觀,不懼困難。

其實不僅是孩子,我們大人同樣也需要得到別人的表揚和鼓勵,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